余江一中 2025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 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陆续推行了一些土地变革措施。如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鲁国实行了“初税亩”;秦国商鞅推行“废井田,开阡陌”。这些举措
A.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全面普及 B.根源在于井田制的逐渐崩溃
C.旨在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 D.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2.《史记·儒林列传》中指出:“(汉)高祖任用儒生重订礼乐。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这可用于说明
A.汉承秦制特征日渐凸显 B.汉初治国思想多元的特征
C.君主专制决定思想建树 D.统治思想影响了国家兴衰
3.下面是新疆阿斯塔那48号墓出土的“贵”字孔雀纹锦(左图)、92号墓出土的联珠对鸭纹锦(右图)。两者都是具有波斯风格的斜纹纬锦,这种新织法、新花纹的斜纹纬锦在盛唐时期,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风行一时的新产品。这反映出当时
A.文明交流利于纺织技术的创新 B.绘画艺术走向成熟
C.政治稳定促进了民族文化传承 D.中西审美趋于一致
4.辽朝“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金朝以“猛安谋克”屯驻中原,筑寨居于汉族村落之间;西夏《天盛律令》在参照唐、宋律书的同时,给予牧业经济以特殊地位。少数民族政权的这些做法
A 全盘照搬了中原先进文明 B.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
C.重在推广本民族生活方式 D.巩固了状一统国家疆域范围
5.明代的思想家李贽认为“圣人”并不是道德上的楷模,“圣人知天下之人之身,即吾一人之身,我亦人也,是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通为一身矣。”这反映了他
A.倡导实现民主政治 'B.要求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C.具有朴素的平等观 D.否定了传统的儒家思想
6.曾国藩说:“我朝之制,一省岁入之款,报明听候部拨,疆吏亦不得专擅。 自(太平)军兴以来,各省丁、漕等款,纷纷奏留,供本省军需。于是户部之权日轻,疆吏之权日重。”这反映出当时
A. 清政府已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异常尖锐
C.洋务运动的资金匮乏问题严重 D.中央政府的权威遭到了削弱
7.据史料来看,1910年农工商部内部机构就已开始实行分科办事(原由商部统摄),农工商部的地方管理机构——劝业道设立后,劝业道就在所治地方设劝业公所,分设六科(如下表所示)。这反映出当时
A.中国已逐渐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B.传统的经济生产模式已解体
C.新政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转型 D.国家经济法治体系日益完善
8.1935 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的决议中认为,民族革命的新高潮推醒了工人阶级和农民中的落后阶层;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和知识分子已转入革命;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许多乡村富农和小地主,甚至一部分军阀也有对革命采取同情中立的态度以至有参加的可能。因此,“民族革命战线是扩大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决议讨论
A.切合了当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B.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方向
奠定了中国全面抗战胜利基础 D.扩大了当时革命统一战线的范围
9.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下,大批工矿企业、科研院所从一线迁往三线,数百万建设者从东北、东南沿海来到秦巴山区、大小凉山、河西走廊。
到20世纪70年代末,西南地区形成了45个以重大产品为主的专业生产科研基地和30个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工业区。新中国的“三线建设”
A.践行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B.奠定了工业化建设的初步基础
C.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D 提升了新中国应对风险的能力
10.2021年 10月 25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指出,“国际规则只能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制定,不能由个别国家和国家集团来决定;国际规则应该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遵守,没有也不应该有例外”。其意在
A.消弭大国之间的冲突 B.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
C.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D.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斗争
11.西塞罗在谈及雅典民主政治时认为:人民是浑浑噩噩的,民主制给他们过多的自由,必然会使他们变得盲目、任性、放纵、蔑视法律、不服从任何统治者。西塞罗意在说明
A.雅典民主政治缺乏合理程序 B.直接民主制易导致权力滥用
∴代议制可维护多数人的利益 D.雅典公民参政的积极性高涨
12.两班制在朝鲜《高丽史·卷一》太祖元年(918年)已有记录:“习仪于越庭,文、武俱就班”,两班是指有跟随国王王建打天下的功臣、地方豪强、灭新罗之后新罗投降的官僚,他们具有世袭权。到了光宗时期,为了体面安置一些被打击的豪强,于光宗九年(958年)朝鲜实行新的官僚选拔制度——科举制。这一变化
A.表明朝鲜半岛具备了统一的条件 B.促使朝鲜民众文化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C.利于朝鲜王权统治的进一步强化 D.佐证了统治者十分重视官员真正才能
13.下图反映了1870 年至 1970年英国文官人数的变化情况。图中的变化说明英国
A.政府的行政效率仍然比较低下 B.内外因素推动了文官队伍的扩容
C.文官任职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D.政府确保了官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14.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所做的预见,避免了神秘主义和空想倾向。马克思主义一系列命题结论已经在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尤其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发生了实际改变社会的强大功效。该学者意在强调
A.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影响深远 B.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的特征
C.帝国主义时代社会的新特征 D.人类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
15.国联盟约宣称其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并提出了会员国的主要义务与职责。盟约中提出了各会员国有保持各国领土完整、行政独立的义务和防御外来侵略、保持各国之间和平的责任。这反映了国联的建立
A.激化了一战后复杂的国际局势 B.消除了引发世界大战的根源
C.成为各国谋求真正合作的舞台 D.表达了国际社会的和平愿望
16.下图是有关欧洲“福利国家”制度的一组漫画。这一组漫画体现出
福利国家是这样终结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市舶司,掌市易南蕃诸国物货航舶而至者。初于广州置司,以知州为使,通判为判官。及转运使司掌其事,又遣京朝官、三班、内侍三人专领之……凡大食、古逻、阇婆、占城、勃泥、麻逸、三佛齐、宾同胧、沙里亭、丹流眉,并通货易。 以金、银、缗钱、铅、锡、杂色帛、精粗瓷器,市易香药、犀、象、珊瑚、琥珀、珠啡、宾铢、璧皮、磷(玳)瑁、玛瑙、车渠、水精、蕃布、乌構、苏木之物。宋代海外贸易分官府经营和私商经营两种方式。元丰三年(1080年),宋朝政府制定了一部《广州市舶条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在各个外贸港口城市还设立“蕃市”,专卖外国商品;“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广州和泉州现在还有许多蕃客墓,成为当时海外贸易繁荣的佐证。
——摘编自《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材料二
弘治年间,朝廷制定了“给赐番夷通例”,对明初朝贡贸易中的贡物和抽分、估价制度等做出了重大调整,并做了许多新的规定。在地方上,正德、嘉靖年间,商舶贸易日益公开化发展。明后期,财政状况急剧恶化,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成为朝野的共识。嘉靖时期,出海商人遍及沿海各地,在福建“准贩东西二洋”,隆庆、万历年间,在漳州允许商民出海贸易,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形成月港体制。万历年间,在广州举办一年两次的“交易会”,更是带有国际性的特点,并出现了许多经营外贸的商业组织,明代海外贸易走向了世界。广东沿海,“诸夷往来其间,志在贸易”,在京师,“凡山海宝藏,非中国所有,而远方异域之人,不避艰关险阻,而鳞次辐辏,以故畜聚为天下饶”。
——摘编自逯杏花《论明代海外贸易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海外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北洋政府时期制定并颁布的《民律草案》中关于婚姻的条例内容(部分)。
第 1 102条:有配偶者,不得重婚。
第1 105条:结婚,须经父母允许。父或祖父在,而嫡母或嫡祖母无正当理由不允许者,当事人得经父或祖父之允许结婚。
第1 107条:婚姻呈报户籍吏登记后,发生效力。
第1124条:夫滥用职权,致力妻受有污辱或损害之虞者,妻无遵从之义务。
第1134条:由婚姻而生之一切费用,归夫担负。但夫无力担负者,妻担负之。
第1 149条:两愿离婚,须呈报于户籍吏登记后,发生效力。
第1 155条:离婚者,无责任之一方,对于有责任之一方,得请求损害赔偿或抚慰金。
第1157条:妻于离婚后,专称母家本姓。再醮之妇离婚后,如归前夫家,得于本姓之上,冠上前夫家之姓。妇母家,则专称本姓。
第1 158条:离婚时,不问夫妇财产关系如何,夫妇双方,应即清算、交代,各将所管财产交还。但婚姻中,夫管理妻之特有财产者,其损失由夫任之。
——摘自杨立新《大清民律草案 民国民律草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民律草案》中关于婚姻条例所体现出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国《民律草案》。(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初期,资本全球化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 中东地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并拥有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拉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等重要的国际航道;中东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英、美、法、意等国开始插手中东国家的石油开采事务,以租赁或联合开发的名义从中渔利。中东地区已经成为资本扩张的必经之地。一战后,为了保证自己对中东地区的控制,英国充分利用巴以之间的冲突,借助犹太复国主义的浪潮,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到了二战结束的时候,由于水量犹太居民移居巴勒斯坦,激起了当地阿拉伯人的反对,并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英国感到局势愈发难以控制,于是便将这一问题移交给联合国处理。美国境内有500多万犹太人,他们资本雄厚,财力甚丰,影响着美国国会有关以色列的决策。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把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划给占32%人口的犹太人(原本只拥有7%土地),无疑点燃了中东战争的导火线。
——摘编自魏杰《全球化视角下的中东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已经成为资本扩张的必经之地”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东战争爆发的背景。(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余江一中2025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政策。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开始逐渐走向崩溃,大量“公田”被抛荒,同时部
分“私田”渐趋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随着该现象的日益普遍,各诸侯国先后进行税制改革和土地制度改
革,如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秦国的“废井田,开阡陌”,这些举措反映出土地私有制渐趋确
立,故D项正确。“全面普及”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项:春秋晚期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效率的提高,井田制的崩遗是其直接原因,故排除B项:在该时期各诸侯国所推行税制
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加财政收入,维护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故排除C项。
2.B考查汉初的治国思想。由“任用儒生重订礼乐”“皆武力有功之臣”“颇征用…好刑名之言”“好黄老之
术”等可知,材料反映出汉初统治者推崇的思想文化差异较大,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故B项正确。秦朝推崇的
是法家思想,而材料反映的是各种思想文化,无法体现汉承秦制,故排除A项:C项夸大了君主专制的影响,
故排除:材料体现不出“统治思想影响了国家兴衰”这一结论,故排除D项。
3.A考查隋唐时期的文化交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疆孔雀纹锦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唐朝时期波斯风格
在中国丝织业中的体现,这表明文明交流利于丰富中国的纺织技术,故A项正确。材料所述是丝织技法,不
是绘画艺术,故排除B项:材料内容述及的是外来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手工技法,属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范畴,不
属于民族文化传承,故排除C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流,而不是中西审美趋于一致,故排除
D项。
4,B考查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面官”“猛安谋克”、西夏《天盛律令》均是当
时统治者结合国情的产物,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故B项正确,排除A项。C项只是材料的一部分,故
排除:D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5.C考查李贽的思想。材料中“圣人知天下之人之身,即吾一人之身”“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通为一身矣”,即
无论是圣人还是天子,老百姓,都是一般人,这体现了人与人都是一样的平等观,故C项正确。李贽并没有倡
导实现民主政治,故排除A项;要求废除君主专制制度不符合李费思想,故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故
排除。
6.D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朝原有中央集权下
的财政奏销制度虽然依然存在,但已名存实亡。一方面,传统的中央集权财政体制逐渐瓦解,其财权重心不
断向地方督抚转移:另一方面又使地方督抚财权逐渐膨胀,形成新的财政金融系统,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
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廷中央政府的权威出现了弱化,但无法体现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也无法体
现中央与地方矛盾异常尖锐,故排除A、B两项:材料不能体现洋务运动资金匮乏问题,故排除C项。
7.C考查近代中国经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清末新政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管理机构由工部、商
部演变为农工商部,而农工商部内部组织已经走向了现代科层化的组织模式,这种新的管理制度使得分工更
加细化、更加专业化,符合管理近代化的要求,同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转型,
故C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8.A考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明确了党的任务是要团结全国各阶级、阶层组建一个统一
的民族革命阵线,这是认识到了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这一国情,故A项正确。
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向是在中共二大上,而不是材料所述时间和事件,故排除B项:这一讨论不能奠
定全面抗战胜利基础,故排除C项:材料中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而不是革命
统一战线,故排除D项。
9.D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由材料中的信息“形成…以重大产品为主的专业生产科研基地和…各具
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可知,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西部
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这提升了新中国应对风险的能力,故D项正确。“‘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于
1999年,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后,均晚于材料中“三线建设”开展的时间“20世纪60
年代中期”,故排除A、C两项;B项应为1957年的“一五”计划的影响,故排除。
10.B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根据材料中“国际规则只能由联合国…会员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应该由
联合国…会员国共同遵守”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中国对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的支持,故B项正确。材料
中的“会员国”不仅限于大国或第三世界国家,故排除A、D两项;材料中未提及对世界文明的态度,故排除
C项。
11.B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由“民主制给他们过多的自由,必然会使他们变得盲目、任性、放纵、蔑视法
律、不服从任何统治者”等信息可知,西塞罗认为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出现多
【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5-T-116C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第一中学2024-2025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