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声现象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用二胡演奏乐曲时,声音是通过弦的 产生的;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弦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答案】振动 音调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二胡演奏乐曲时,声音是通过弦的振动产生的;手在不同位置按弦,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发生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目的是改变弦发出声音的音调。
2.(2023·河南)箫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乐器,如图所示、演奏者吹箫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 而产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答案】振动 音调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箫发出的声音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则发声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因此主要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3.(2023·广西)在“三月三”歌圩里,大家能分辨出某歌王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声速
【答案】A
【解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大家能分辨出某歌王的声音,主要根据他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音色,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3·辽宁营口)如图所示,在8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一根木棒敲击它们,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色和响度
【答案】A
【解析】用一根木棒敲击它们,水越少越容易振动,则振动的频率越快,则音调越高,因此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音调。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3·黑龙江牡丹江)如图所示,中国科技馆中的展品“曾侯乙编钟”,用青铜铸成,17个大小不同的钟悬挂在一个钟架上、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指声音具有不同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传播途径
【答案】C
【解析】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体积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3·山东潍坊)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手机悬挂于广口瓶内,封闭瓶口,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对比抽气前后从瓶中传出的响铃声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音调升高 B.音调降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答案】D
【解析】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小,响度越小,音色只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在抽气的过程中,手机扬声器继续发声,所以它仍在振动;随着抽气盘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的音调不变,响度变弱,音色不变;本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空气越稀薄,其传声效果越差;由此实验进一步推理可知,当空气全部被抽出时,我们就不能再听到声音,这种实验研究的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人们可以得到的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2023·湖南益阳)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竹笛和大鼓。关于笛声和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声和鼓声的音色相同
B.笛声的响度一定比鼓声的小
C.尖细的笛声比低沉的鼓声音调高
D.响亮的鼓声比轻细的笛声传得远,是因为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
【答案】C
【解析】A.笛子和鼓的结构和材料不同,笛声和鼓声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
B.笛声的响度可能比鼓声的响度大,故B错误;
C.尖细的笛声频率高,音调高,低沉的鼓声频率低,音调低,所以尖细的笛声比低沉的鼓声音调高,故C正确;
D.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鼓声和笛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3 声的利用
8.(2023·辽宁丹东)上课铃声响起后,同学们走进教室开始上课。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铃声是通过 传入同学们耳朵的。
【答案】信息 空气
【解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上课铃声将“上课”这一信息传递给同学们,这是利用了生可以传递信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朵里的。
考点4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9.(2023·内蒙古赤峰)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以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干扰。这是(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阻断噪声传播途径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答案】A
【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考场很安静,若监考的老师穿硬底鞋,则鞋底敲碰地面振动会产生较大的声音,为避免影响考生答题,监考时规定老师不能穿硬底鞋,这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2023·山东东营)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 如图甲,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如图乙,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 如图丙,期间考场周边建筑工地停工
D. 如图丁,小区内禁止鸣笛
【答案】B
【解析】ACD.安装消声器、建筑工地停工和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CD不符合题意;
B.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1.(2023·广东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学校内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B.响铃声音大是因为音调高
C.校内广播属于信息传播
D.同学们“唰唰”写字的声音是次声波
【答案】C
【解析】A.在学校内禁止鸣笛,是禁止声源发出声音,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A错误;
B.响铃声音大是指声音的音量大,即响度大,故B错误;
C.校内广播是通过声音告诉学生信息,故属于信息传播,故C正确;
D.次声波是人类听觉范围以外的声音,同学们“唰唰”写字的声音能被听见,所以不是次声波,故D错误。
故选C。
12.(2023·黑龙江龙东)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C.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D.公路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A
【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A错误,符合题意;
B.音调与频率有关,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减弱噪声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公路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2023·内蒙古通辽)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小男孩演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答案】C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该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减少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小男孩演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声音的振动频率不同,则声音的音调也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2023·辽宁丹东)关于声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正在振动
B.乙图:刻度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丁图: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的
【答案】A
【解析】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该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正确;
B.刻度尺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B错误;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的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C错误;
D.工人戴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15.(2023·辽宁抚顺、铁岭)2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 产生的,为了安静地休息,乘客带上了耳罩,这是在 减弱噪声。周围观看的人们听到飞机的声音是由 传过来的。
【答案】振动 人耳处 空气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振动产生的;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所以为了安静地休息,乘客带上了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们听到飞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过来的。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专题01 声现象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用二胡演奏乐曲时,声音是通过弦的 产生的;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弦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2023·河南)箫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乐器,如图所示、演奏者吹箫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 而产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考点2 声音的特性
3.(2023·广西)在“三月三”歌圩里,大家能分辨出某歌王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声速
4.(2023·辽宁营口)如图所示,在8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一根木棒敲击它们,发出声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色和响度
5.(2023·黑龙江牡丹江)如图所示,中国科技馆中的展品“曾侯乙编钟”,用青铜铸成,17个大小不同的钟悬挂在一个钟架上、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指声音具有不同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传播途径
6.(2023·山东潍坊)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手机悬挂于广口瓶内,封闭瓶口,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对比抽气前后从瓶中传出的响铃声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音调升高 B.音调降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7.(2023·湖南益阳)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竹笛和大鼓。关于笛声和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声和鼓声的音色相同
B.笛声的响度一定比鼓声的小
C.尖细的笛声比低沉的鼓声音调高
D.响亮的鼓声比轻细的笛声传得远,是因为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
考点3 声的利用
8.(2023·辽宁丹东)上课铃声响起后,同学们走进教室开始上课。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铃声是通过 传入同学们耳朵的。
考点4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9.(2023·内蒙古赤峰)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以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干扰。这是(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阻断噪声传播途径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10.(2023·山东东营)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 如图甲,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如图乙,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 如图丙,期间考场周边建筑工地停工
D. 如图丁,小区内禁止鸣笛
11.(2023·广东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学校内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B.响铃声音大是因为音调高
C.校内广播属于信息传播
D.同学们“唰唰”写字的声音是次声波
12.(2023·黑龙江龙东)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C.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D.公路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3.(2023·内蒙古通辽)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小男孩演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14.(2023·辽宁丹东)关于声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乒乓球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正在振动
B.乙图:刻度尺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丙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丁图: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的
15.(2023·辽宁抚顺、铁岭)2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 产生的,为了安静地休息,乘客带上了耳罩,这是在 减弱噪声。周围观看的人们听到飞机的声音是由 传过来的。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全国各地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下)】01 声现象(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