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西藏林芝市2023-2024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林芝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
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政治:。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单元。地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祭祀)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这说明先秦时期( )
A.自然崇拜现象普遍 B.宗教信仰趋于一致 C.王族地位被神圣化 D.人文主义色彩浓郁
25.据学者研究发现,西汉武、昭、宣、元时期,以“尧”“舜”“禹”“汤”先贤名为名以及以“唐”“虞”“夏”“商”“周”古朝代名为名的慕古之名大量出现。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黄老思想的影响 B.分封制下引发复古思潮 C.思想文化的贫瘠 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学说
26.下面是两宋货币种类表。据表推知,宋代多种货币并行( )
北宋 南宋 说明
金属类 铜钱、铁钱、夹锡钱 宋代金属货币与纸币兼行,在货币流通中,不同货币间的比价不断变动,既有官定比价,亦有市场比价
纸币类 交子、小钞 淮交、东南会子,湖北会子
A.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B.为商品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
C.不利于商业贸易活动的开展 D.迫使政府开始调整经济政策
27.在黄宗羲看来,明代科举制下,人才上升途径完全统一于八股时文的评比,虽然看上去特别公平和严格,但实际上造成大量不学无术之徒通过强行记诵八股“优秀范文”走上他们并没有能力承担的岗位。据此可知,明代科举制( )
A.考试程序规范 B.形式僵化,脱离实际 C.丧失选官价值 D.注重理论,流于空谈
28.1899年,株萍铁路初建之时,“湘赣民风未开,不通外情,迷信风水,于筑路大碍。为求铁路早日建成,凡庐墓不肯迂让者均设法绕行”,以致使该路少直多弯。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 B.民众对外国资本的抵制
C.铁路建设技术的落后 D.新式交通冲击传统秩序
29.下图是1900年6月13日刊登在英国某杂志上的一幅漫画。画面中,中国龙戴着一副拳击手套,俄罗斯熊对英国狮子说:“你在其他地方有这么多事情要做,我来处理这个捣乱的派对。”英国狮子则回答:“哦,谢谢!但我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你和他独处!”这反映了( )
A.列强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中国陷入半殖民的深渊
C.列强瓜分中国时存在利益纷争 D.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转变
30.北洋政府时期,民众为修改税则活动建言献策;支持政府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收回关税主权之提案;推动北京政府代表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增税、提高税率等要求;掀起关税自主运动等。这些活动( )
A.使中国收回自主订税率权 B.彰显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C.迫使列强放弃了关税特权 D.强化了关税制度法制化
31.《中国文摘》于1946年12月在香港正式出版,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份面向海外发行的英文期刊。该刊揭露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和腐朽统治,向全世界报道解放战争的消息,宣传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革命。《中国文摘》的刊发( )
A.扭转了解放战争的不利局面 B.使国民党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C.促进了民众思想的极大解放 D.有利于共产党革命形象的构建
32.1960年至1966年,中日两国间的围棋交流互访,为缓解冷冻的中日关系开启了政治对话的大门;“乒羽一家亲”使中泰关系飞速升温后建立了外交关系;“篮球外交”成为中国和菲律宾关系改善的起点。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
A.打破了外交孤立的局面 B.文体事业正持续发展
C.体育成为外交的先行官 D.开始推行全方位外交
33.公元前256年,一位埃及人写信给托勒密王朝财政大臣控诉自己的两名希腊雇主,在完成任务后,第一个雇主什么也没支付给他,第二个雇主只支付了少量的酸酒,原因在于“他们看不起我,因为我是野蛮人”,“如果可以,请命令他们支付我应得的,以免因为我不会说希腊语而饿死”。这反映出,托勒密埃及时期( )
A.民族矛盾尖锐 B.奴隶制度盛行 C.城市治理混乱 D.文化认同欠缺
34.罗马人热衷于观看粗暴野蛮的斗兽表演,为了能经常参加这种公共演出,他们不断增加公共庆典活动,这给帝国带来了沉重负担。为了摆脱不断增加的赋税,许多罗马市民抛弃家园,流落异乡,或者无所事事游荡于罗马街头,到4世纪时人数已达80万。这表明罗马( )
A.帝国危机潜伏 B.民主政治遭到破坏 C.公民意识淡薄 D.人口迁徙引发动荡
35.法国革命家布朗基曾说:“中世纪法国的君主同城市一样有意压制贵族势力。君主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对付那为数众多地蜷伏在城堡中的贵族们,城市自治体若没有君主的支持,也将对之无能为力。因此,君主和城市自治体事实上已结成了联盟。”据此可知,中世纪的自治城市( )
A.促进了宪政理论的发展 B.有利于消灭封建割据
C.加剧了西欧分裂的格局 D.实现了对王权的制约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50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泉州市处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下游的北岸,有“三湾十二支港”之称。古代泉州港经过历代对内河航道的大规模整治,到宋元时期已经形成了一个畅通的交通网,拥有了极广阔的经济腹地。泉州自古以来就广泛种植水稻、甘蔗、茶叶、桑麻、水果等亚热带作物,这就为泉州海外贸易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蓬勃兴起,成为支撑泉州乃至福建经济的重要产业。在海外市场需求扩大的刺激下,泉州的制瓷业呈现出专门供应外销的特点。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数量,窑工们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如大量使用当时先进的“支圈覆烧法”等,以适应外销要求。受海外贸易浪潮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更新,“男耕女织”的传统自然经济劳作模式在海外贸易的厚利诱惑下不得不改弦更张。繁华的泉州港吸引大量外国人来这里经商、定居,当时世界的几大宗教伊斯兰教、景教、印度教、基督教相继传入。
——摘编自刘新慧《海外贸易与宋元泉州社会》
材料二 从元朝末年到明清时期,泉州港由盛转衰。明清政府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对海上贸易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措施,宋元时期的合法海上贸易活动变为非法,闽南地区的走私和海盗活动一度十分猖獗。1567年“隆庆开海”,闽南地区的贸易中心转向曾经边缘化的漳州,清代之后转向厦门。泉州港辉煌的时代就此结束,而继之而起的漳州和厦门至今也未能达到泉州曾到达到过的高度。
——摘编自朱嘉仑《论宋元时期泉州港的兴起与衰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泉州港崛起的条件,并结合所学分析泉州海外贸易对当时社会的影响。(1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末年到明清时期泉州港衰落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11分)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示意图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正当中国未开垦的土地要用完的时候,她的人口却开始加速增长起来。最大的推进是在1949年系统地采用现代的公共卫生措施以后,人口增长率从1949年以前数十年中每年不到1%一跃而为2%以上……劳动组织的改变并不是不重要,然而这种改变自身能产生多大效果,完全要看传统的技术中给提高生产率究竟留下多少余地。……到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使用传统方法取得的粮食产量增长已经开始放慢,但是由于现代工业兴起而带来的对于粮食产量的需求,却开始加速增长……政府所采取的第一个具有长远意义的步骤是重新组织人民公社,以便减少管理和生产积极性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开始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法国每年进口500到600万吨粮食……第二个重大转变是在现代资本投入上的大规模投资。在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农村电气化扩大了,现代农具、电动机、水泵和其他机械销售量增长了,最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化肥工业的发展。到1966年,化肥的进口量比1957年增加了1倍以上,国内生产也提高了7、8倍。
——摘编自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60年代中国农业措施转变对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8分)
林芝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历史部分
24.A 材料表明,山川日月这些自然物体是三代祭祀的重要对象,证明当时自然崇拜较为普遍,故A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不涉及王族,排除C项;自然崇拜不属于人文主义,排除D项。
25.D“尧”“舜”“禹”“汤”等先贤以及“唐”“虞”“夏”“商”“周”等古朝代,都是儒家所尊崇倡导的,结合所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主流地位,受此影响,人们开始使用儒家所倡导的这些先贤和古朝代来命名,故D项正确。黄老思想在汉初流行,且材料中的名字与黄老思想的范畴不吻合,排除A项;以古代先贤名和朝代名为名,不代表复古思潮,排除B项;思想文化贫瘠与材料现象无关,排除C项。
26.C 由题干信息可知,宋代金属货币与纸币并行,同时,不同货币的比价不断变动,既有官定比价,也有市场比价,多种货币并行会给商品流通带来不便,不利于商业贸易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故C项正确,B项错误。通过材料无法得出多币种并行会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排除A项;多币种并行很大程度上是两宋政府造成的,两宋政府并未主动调整经济政策,排除D项。
27.B 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士人的出路狭窄,只有参加科举,而八股取士又存在弊端,一些人通过背诵范文就可以登科做官,而他们本身并没有相应的做官能力,这反映的是明代八股取士形式僵化,严重脱离实际,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说法绝对化,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8.A 根据材料可知,晚清时期修建株萍铁路,但铁路沿线民众认为铁路会破坏风水,所以多方阻挠,导致铁路少直多弯,这反映的是民众思想落后,导致近代社会转型遇到各种阻碍,故A项正确。民众反对的是建铁路,而不在于是否是外国资本,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铁路建设技术和对传统秩序的冲击,排除C、D两项。
29.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俄国想独自占据中国,但英国并不允许,双方存在利益纷争,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列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排除A项;B、D两与漫画主题不符,排除。
30.B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收回关税主权的过程中,民众是一支不用忽视的力量,民众的一系列活动推动了收回主权的进程,这彰显了民众的力量和爱国热情,故B项正确。中国真正收回关税主权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排除A、C两项;D项无从体现,排除。
31.D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文摘》通过向海外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过程和成就,让更多海外的人了解解放战争,了解中国共产党,这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构建,故D项正确。A、B两项都夸大了《中国文摘》的作用,排除;《中国文摘》面向海外发布,与民众思想解放没有必然关联,排除C项。
32.C 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体育外交活动,促进了中日、中泰、中菲关系的发展,可见当时体育成为中国发展外交关系、走向世界的重要推动力,是外交的先行官,故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就已经打破了外交孤立的局面,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全方位外交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实行的,排除D项。
33.D 根据材料可知,在托勒密埃及统治下,虽然希腊人和埃及人生活在一起,但希腊人作为征服者地位较高,所以会侵犯压迫埃及人,这说明在托勒密埃及存在民族偏见,希腊人和埃及人之间缺乏相互认同,故D项正确。材料讲的是希腊人与埃及人之间存在隔阂,体现不出民族矛盾尖锐,排除A项;材料中的埃及人受雇于希腊人,而不是被奴役,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34.A 根据材料可知,罗马人为了观看粗暴野蛮的斗兽表演,不断增加公共庆典,这给帝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增加的赋税也迫使一些罗马公民背井离乡或者流落街头,这些都反映了罗马帝国正面临社会道德危机以及统治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民主制度,而且罗马帝国实行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公民意识,排除C项;人口迁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35.B 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各国君主与自治城市有着共同的敌人—封建领主,因此他们结成联盟,相互支持,在这种密切的合作中,王权不断壮大、封建割据势力日益萎缩,故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宪政理论的发展,排除A项;城市自治与西欧分裂割据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材料中自治城市与王权结盟,实际上加强了王权,而不是对王权的制约,排除D项。
42.(1)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河湾众多;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物产丰富。(6分)
影响:大量的舶来品丰富了泉州人民的生活;推动了泉州手工业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传统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更多人从事商业贸易;外来文化的传入丰富了泉州的思想文化。(8分)
(2)原因:元朝末年战乱频繁,社会秩序混乱;明清政府海外政策变化,实行限制海外贸易;福建其他港口城市的竞争发展,取代了泉州的地位。(6分)
启示:坚持对外开放;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以开放包容的自信心态应对外来文化。(5分,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43.示例
历史现象: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障碍。(2分)
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其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8分)
结论:由此可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障碍。所以,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前提。(2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44.(1)挑战:可开垦土地几近耗尽,耕地面积难以扩大;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产生了庞大的农产品需求;传统农业措施效用降低,难以推动农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产生了一系列失误等。(7分,每点2分,答出四点得满分)
(2)作用:对人民公社的调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进口缓和了农业和工业之间的矛盾,减轻了农业发展压力;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上升;化肥产量迅速增长,推动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减轻耕地不足的影响等。(8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西藏林芝市2023-2024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