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6关 游历清朝【寒假历史特色作业】解析版


第16关 游历清朝
清朝( 1636年-1912年)
开国皇帝:皇太极
1644年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
一、选择题
1.清朝时期,内地商人经常用布匹、茶叶和铁器等到东北交换毛皮、人参等土特产。当地的索伦语类满语,达斡尔(旧称达呼尔)语接近蒙语,到康熙末年都已出现了“其中间杂汉语”的情形。嘉庆年间,内地赴东北地区贸易的晋商“与蒙古、索伦、达呼尔交易,皆通其语,问答如流”。这有利于( )
A.多个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形成 B.清王朝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C.促使东北地区自然经济解体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清朝时期,内地商人经常用布匹、茶叶和铁器等到东北交换毛皮、人参等土特产。当地的索伦语类满语,达斡尔(旧称达呼尔)语接近蒙语”,“与蒙古、索伦、达呼尔交易,皆通其语,问答如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清朝时期东北地区语言的变化,由接近于满语、蒙古语,到后来“其中间杂汉语",嘉庆时期已能用汉语与晋商问答入流,体现了汉语日益广泛的认同,进一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多个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形成,也没有涉及东北地区自然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AC项;清王朝没有改变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故选D项。
2.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的措施有( )
①戚继光抗倭 ②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设置台湾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平定回部贵族叛乱、设立驻藏大臣、设置台湾府都是清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②③④正确;戚继光抗倭发生在明朝,排除①。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3.清朝对蒙古地区的行政管辖机构进行了改革,将漠南蒙古由6万户改为6盟49旗,漠北蒙古由7鄂拓克改为4盟86旗。清朝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尊重蒙古地区的宗教习俗 B.加强对蒙古地区的军政控制
C.促进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 D.取消蒙古地区特殊治理机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蒙古族逐水草而居,这样不利于清朝管理和统治,于是,对蒙古地区的行政管辖机构进行改革,实行盟旗制度,这样,就加强了对蒙古地区的军政控制,巩固了统治,B项正确;尊重蒙古地区的宗教习俗、 促进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 、取消蒙古地区特殊治理机制,均是重要原因,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4.清朝收复台湾后,朝廷为弃留台湾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台湾“孤悬海外,易薮贼,欲弃之”。大将施琅上疏反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图”。据此清政府( )
A.放弃台湾 B.设立台湾府 C.设立台湾行省 D.设立澎湖巡检司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清朝收复台湾后,朝廷为弃留台湾争论不休……大将施琅上疏反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图’”结合所学知识,1683年,清军两万人进攻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B项正确;清政府没有放弃台湾,排除A项;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排除C项;设立澎湖巡检司是在元朝,排除D项。故选B项。
5.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在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 甘薯等高产作物。 这有利于
A.手工业的发展 B.彻底解决温饱问题
C.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D.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可知,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改进粮食种植技术,推广玉米等高产农作物,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的主题是清朝前期农业的发展,与手工业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农业的发展不等于彻底解决温饱问题,表述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已经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
6.清朝早期的商税,乾隆十八年较雍正三年增长163.55%,较康熙二十四年增长186.1%,较顺治九年增长435%。商税在财政收入总额中的比例,由顺治九年的4%,上升到康熙二十四年、雍正三年的6%,又上升到乾隆十八年的13%。材料说明清朝( )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社会经济世界领先
C.农耕经济高度发荣 D.手工业技术高度发达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清朝时期,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根据“清朝早期的商税,乾隆十八年较雍正三年增长163.55%,较康熙二十四年增长186.1%,较顺治九年增长435%商税在财政收入总额中的比例,由顺治九年的4%,上升到康熙二十四年、雍正三年的6%,又上升到乾隆十八年的13%。”可知,商税的增长折射出清朝商业贸易的兴盛,A项正确;社会经济世界领先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中国古代对商人贩卖商品及其他商业行为所征收之税,材料中体现的是清朝商税的增长,未体现农耕经济高度发荣,排除C项;清朝时期手工业发展的特点是纺织、制瓷等行业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出现专门化的手工业市镇,部分地区逐渐出现耕织分离和手工业内部的纺织分离,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材料中不体现手工业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7.下图为清朝前中期人口变化示意图。造成图中所示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经济重心南移 B.疆域面积广大
C.对外贸易发达 D.农业经济繁荣
【答案】D
【解析】
依据图表可知,图表展现的是清朝前期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农业经济繁荣可以促进人口增长,D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可能会引发南方人口增长,但材料没有区分南北,排除A项;疆域面积扩大与人口增长并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对外贸易发达不符合清朝前期“闭关锁国”的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
8.清代雍正帝曾对军机处做出规定:“满汉成员只能查阅本民族文字的奏章。如有逾阅者。必得请旨批准方可。军机大臣钤封印信,也得在几方监督下进行。”这表明
A.汉族军机大臣被排斥 B.军机处的效率提高
C.军机权力受制于皇权 D.满汉大臣矛盾尖锐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如有逾阅者。必得请旨批准方可”“也得在几方监督下进行”体现军机处成员权力受到汉族皇权的制约,C项正确;材料没体现汉族军机大臣被排斥,排除A项;军机处的效率提高不是题干材料主旨,排除B项;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9.1757年,清政府只保留粤海关的对外贸易职能。在此期间,丝绸是海外贸易中仅次于茶叶的大宗商品……江南地区通过河运抵达广州,往返需3-4个月……制约了中国丝绸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据材料分析,可知
A.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清朝对外贸易处于入超
C.清朝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D.茶叶贸易取代丝绸贸易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清政府只保留粤海关的对外贸易职能、江南地区通过河运抵达广州,往返需3-4个月……制约了中国丝绸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可知,这是在叙述闭关锁国和它造成的危害,C项正确;“只保留粤海关”,这是闭关锁国,不是清朝君主专制、对外贸易处于入超、 茶叶贸易取代丝绸贸易,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0.军机大臣张廷玉曾获配享太庙(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家的专门祭祀场所)的殊荣,他被皇帝褒奖为“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共功甚巨”。这段材料反映了军机大臣的职责是( )
A.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官吏 B.将地方财赋统一收归到中央
C.掌管待卫、缉捕、刑狱诸事 D.秉承皇帝意旨拟写成文传达
【答案】D
【解析】
根据“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共功甚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军机大臣的职责是秉承皇帝意旨拟写成文传达,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D项正确;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官吏不是军机大臣的职责,排除A项;将地方财赋统一收归到中央是转运使的职责,排除B项;掌管待卫、缉捕、刑狱诸事不是军机大臣的职责,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1.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选举制》
材料二: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宗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宗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苏州城里的机工有几千人,没有固定的工作,每天清晨聚集在一些桥头港口。等待雇佣……他们一天没有活干,就得挨饿。他们是“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材料四: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目的?
(3)材料三表明到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其表现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中国选择了陆地”说明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何消极影响?联系我国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考试内容在儒家的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格式要求八股。
(2)现象:清朝实行文字狱。目的:通过加强思想控制来强化君主专制
(3)性质:资本主义。表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
(4)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工业化的浪潮,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落后。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要想富强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土……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可知明朝科举考试与唐宋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考试内容仅限在儒家的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根据所学可知考试格式,即答卷的文体要求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2)根据材料二描述的是胡中藻狱,胡中藻狱是清朝大兴文字狱的一个典型案例。所以历史现象为实行文字狱。无论是明朝的八股取士,还是清朝大兴文字狱,统治者的意图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强化君主专制。
(3)性质:根据材料三“苏州城里的机工有几千人,没有固定的工作,每天清晨聚集在一些桥头港口。等待雇佣”可知出现的是机户雇用机工,机户和机工之间这种雇佣被雇佣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表现: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表现形式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4)政策:根据材料四可知17世纪时期,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同外界进行经济交流,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材料中“中国选择了陆地”,指的就是当时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影响:根据所学可知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工业化的浪潮,导致了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看法: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导致受到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而目前改革开放的实行使国家富强,经济飞速发展,因此可从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要想富强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等方面来回答看法。
12.
(1)看-看:请把图中四位历史人物与他们的历史功绩连线。
(2)想一想:“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康熙皇帝的这副挽联是站在什么视角评价郑成功的?根据所学,你如何评价康熙时期统一台湾?
【答案】(1)乾隆——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平定准噶尔叛乱;康熙——《尼布楚条约》;雍正——驻藏大臣
(2)国家统一;清朝康熙时期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设置了台湾府,标志着台湾地区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
【解析】
(1)
清朝乾隆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并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收复台湾。1690年,噶尔丹发动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战争。康熙帝御驾亲征。经国乌兰不通战役、昭莫多战役,摧毁了噶尔丹的主力。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兵败身亡,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尼布楚条约》是中国清朝和沙皇俄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际条约,签订于1689年,是在康熙皇帝执政期间与俄国进行雅克萨之战后签订的。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2)
“敢向东南争半壁”意思是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意思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以台湾为基地继续与清朝对峙。康熙皇帝是站在国家统一的角度评价郑成功的。清朝康熙时期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设置了台湾府,标志着台湾地区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6关 游历清朝【寒假历史特色作业】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