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练习
一、单选题
1.魏凿时期.少数氏族内迁,虽然造成了西凿灭亡后黄河流域的大动乱,但只经过不到三个世纪,华夏文明便通过隋朝统一,宣告先进文明对于落后文明取得全面胜利,并挟统一产生的强大力量,在随后三个世纪中,全面影响着东亚其他地区的历史进程,以至隋朝被域外史学家称为“世界帝国”。材料表明,隋朝( )
A.对华臭文明发展页献卓著 B.使国家由分裂走向了统一
C.促进了民族间文化的交融 D.对周边国家产生较大影响
2.1984年,《儒家伦理》教科书(小学德育选修课之一)在新加坡出版,该书前言宣称该课程不仅涉及理想、道德修养等方面,还会介绍华族(华人,占新加坡人口最多的族群)固有的道德观与文化。新加坡教育部还对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以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开展了50个学时的培训。这些做法意在( )
A.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B.构建多元社会结构
C.厚植民族文化根基 D.抵御西方文化侵略
3.赵翼《檐曝杂记》记载:“自鸣钟、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钟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绝技也……西洋远在十万里外,乃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据此分析正确的有( )
①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 ②承认西洋文化的优秀成果
③承认传统科技的落后性 ④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缺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
4.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求同存异思想,这一思想在建国后被广泛用于政治上的许多领域,成为指导新中国的一个广泛的政治原则。以下选项可以作为论据证明此看法的是( )
A.运用和平赎买政策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实行三三制政权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一国两制在台湾香港问题上的成功实施 D.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国际领土争端
5.1919年,李大钊撰文指出“一九一四年以来世界大战的血、一九一七年俄国革命的血、一九一八年德、奥革命的血,好比作一场大洪水——诺阿以后最大的洪水——洗来洗去,洗出一个新纪元来。这个新纪元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和一九一四年以前的生活、文明、世界,大不相同,仿佛隔几世纪一样。”由此可见,当时( )
A.中国出现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B.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发生新的变化
C.国际局势动荡引发中国思想界裂变 D.西方文明逐渐被中国知识界抛弃
6.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之间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那么到了隋唐这一愿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是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下列项中,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①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②中国式园林成为欧洲的风尚
③佛教完成本土化,禅宗成为主流
④朝鲜王朝组织编撰《高丽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明末,利玛窦等传教士将天主教教义用儒学的术语变通改造,提出儒教和天主教是相通的,他们自己也以儒家教条为标准处世,由此吸引了徐光启等一批儒家知识分子接受天主教。上述做法( )
A.反映出欧洲出现儒学传播热潮 B.有利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C.体现了传教士很精通中华文化 D.削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8.18世纪,无论是英国还是欧洲大陆,社会上层和知识界都曾有人对中国的法律制度、科举制度等称道不已,然而他们的赞赏之情,却始终未能转变为其本国的现实制度。根本原因在于( )
A.统治阶级的排斥 B.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C.资产阶级没有足够实权和影响力 D.经济基础的不同
9.悉达多太子“夜半逾城”是佛教故事中的经典题材。下列图片可以用于佐证( )
A.石窟是佛教故事传播中的唯一载体 B.佛教在中原的世俗化明显
C.佛教在中原传播呈现出本土化特征 D.东西方浮雕技术高度交流
10.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印度羯若鞠阇国和波里夜呾国国王,“吠奢(舍)种也”;邬阇衍那、掷枳陀国和摩醯湿伐罗补罗国国王,“婆罗门种也”;秣底补罗国、信度国国王,“戍(首)陀罗种也”。高级种姓下降为农为工的记载也不在少数。这表明( )
A.玄奘著作的记载违背历史史实 B.七世纪时印度种姓制度已解体
C.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有所变化 D.佛教产生冲击了印度种姓制度
11.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进的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以自强。清政府的活动中,对新技术和新思想在中国传播起促进作用的是( )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戊戌变法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浮世绘是日本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庶民的爱好。右图是18世纪浮世绘作品《五常·义》,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画中的日文对“义”的主旨解释为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距离,明白事理分寸,真诚相待。该作品用可用于说明( )
A.日本贵族汉学造诣精深 B.幕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文明开化”成效显著 D.儒学文化圈的国别风貌
13.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如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
A.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漆器及其制造技术经中亚向西传播
C.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D.瓷杯瓷盘随海禁的开放传到菲律宾
14.下表所示为整理自某现代日本学者的关于古代中国对包含日本在内的东亚地区影响的描述。该学者的研究最能说明( )
中国对东亚世界(包括日本)的三度“支配” 主要载体
第一次 武力
第二次 儒教(儒家思想)
第三次 (隋唐)律令制度
A.中华传统文化对东亚的多元影响 B.古代东亚各国间不存在经贸往来
C.日本遣唐使偏重学习和弘扬儒学 D.古代中国对周边国家的武力征服
15.明朝前期,西藏喇嘛教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教派,俗名“黄教”,又称( )
A.宗喀巴 B.格鲁派 C.乌斯藏 D.祆教
16.有学者认为,公元第一个千年,整个东亚与东南亚部分地区都经历了一个“华夏化”的过程。下列史实能够成为这一论断依据的是( )
A.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琉球
B.中国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逐渐传入欧洲
C.玄奘西行天竺取经,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D.日本实行大化改新,制度多以唐制为蓝本
二、材料分析题
17.妈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航海保护神。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妈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与全球华人文化的认同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灵著录序》和《灵著录略》两篇文章,是重要的妈祖史料。《灵著录序》提到元代诗人张翥曾奉旨到湄洲妈祖祖庙代祀,得祖庙《灵著录》母本,致仕后汇订成编。另一篇《灵著录略》,著者林朝裕,作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是对张翥《灵著录》一书内容的概括,保存了《灵著录》的主要内容。《灵著录序》中“妈祖诞降”“海上灵迹”等是后来妈祖显圣故事的母本。如妈祖诞降湄洲,有“生而地紫”异象,自幼“变幻而秘法得”;能“席海以行”,即后来的“挂席泛槎”故事;“逝而见梦以祠”,即后来的“显梦辟地”故事;海上救护神迹即“怒涛济溺”“神助漕运”等故事。林朝裕在《灵著录略》按语中说妈祖“种种奇迹”及“褒赠”,早在宋元时期就“俱载《灵著录》”。《灵著录略》记载“天妃妈祖,林氏,出自吾族,毓诞湄洲,而神灵赫濯,利国济民”。曾祖统军兵马使林保吉,曾参加高平之战,“乘功而归,遂别业于莆阳之湄屿”。
——摘编自林龙锋,刘福铸《仙游郭坑林氏族谱与妈祖史料》
材料二 传说妈祖受到观音菩萨的超度而成为女神,有预测大海变化的能力,故而成为福建地区民众心目中的保护神。宋元时期,中国海商数以万计,虽然中小商人最多,但资产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海商也层出不穷。据南宋刘克庄文集记载,“海贾归来富不赀(同“资”,财),以身殉贸实堪悲。”两宋以来的王朝政权多次因“护海神迹”而将福建地方社会的妈祖信仰纳入到国家礼制秩序当中。
——据王文钦《妈祖崇拜与儒释道的融合》等
材料三 妈祖信仰起源于北宋时期的福建莆田湄洲岛,大陆移民将其传入台湾后,在岛内各地进行了广泛传播,初步形成“福建祖庙、台湾开基庙、台湾分灵庙的三层关系网络”,奠定两岸妈祖信仰的谱系结构。
——游红霞《妈祖信仰铸牢两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与实践机制》
材料四 妈祖文化在国外传播的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古代海上贸易,主要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二是福建、广东等地去海外的移民传播。三是当地华侨华人团体的积极推动。据陈尚胜《清代的天后宫与会馆》中的资料统计,总共159座天后宫会馆,其中闽商所建占105所,分布在广东、广西、云贵川、湖北、湖南、江西、山东、安徽等地。资料显示,全球有妈祖庙数千座,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及南极洲外的所有大洲,信众超3亿人。
——摘编自林明太《妈祖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中的史料探究妈祖信仰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妈祖信仰兴起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妈祖信仰传播的现实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历史的角度看,竞考制在法国犹如从天而降,几乎无人阐述其来源。其实,稍加追究,便可以搜寻到法国竞考来源的蛛丝马迹。利玛窦等是最早直接接触中国的西方人。明朝万历年间,利玛窦在澳门发现,这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之国原来就是柏拉图式的“理想国”。“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也就是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他还煞有介事地告诉欧洲老乡,“在中国最终实现这一原则的制度,叫做科举制”。他对中国文化十分痴迷与崇拜,引发了西方的“中国热”。
——摘编自《利玛窦中国札记》
材料二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过,在中国只有经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够任职政府官员。这是中国长期保持“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原因。伏尔泰在评价中国科举制度时说,“关于人的思想,不能想象有比中国更好的统治手段,在那里,一切权力掌握在由极其严格考试录取的成员所构成的官僚体系手中”,“中国是一个奖励德行和鼓励才能的国家,诚实与贫穷的农民可以成为官员”。从一些文件和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科举制度是法国竞考制度诞生的直接来源。竞考制诞生并且普及后,法国大学招生“不分门第,不问资产,不计较学历资格,知识水平是入学的唯一条件,而考试是衡量知识的唯一尺度”。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简评利玛窦对中国“科举制”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对中国科举制的观点,说明科举制与法国竞考制、大学招生制度变革的关系。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个流动的发展过程。孔子以及后来战国时代儒家,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人的价值,人的完善的品德,以及人性的冶炼。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塞进阴阳家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唐代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同时一些思想家或明或隐地吸取佛学思辨哲学的若干方面。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理学一方面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统治,另一方面,理学家发展了早期儒学中重视人的独立思考,兼综百家和重视文化遗产研究的传统。明清之际,儒学的经邦济世思想和“国格”观念,在一些不是理学家的志士仁人上发出了光芒。
——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
材料二 近代中国“两极相逢”,中西文化冲突是这个时代的突出内容。从“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到“思想上之争”,是中西文化和哲学论争的一个转折。戊戌维新前,形成了“中体西用”这一应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命题。戊戌维新后,随着民族危机愈演愈烈,“用”的膨胀突破“体”的界限而日见其困窘。20世纪初期,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中体”已经体无完肤,随之而出现了中西调和、融合的意识。这种调和中西、融合新旧的意识很快蔓延,成为一种广有市场的社会意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中华民族形成了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充分证明,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
——摘编自中国社科院《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代儒学的演变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前期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所呈现出的突出特点。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著名学者耿云志先生指出,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主要内容是由基本封闭的孔子与儒学为一尊的封建文化转变为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与民主自由法治相结合的近代文化。17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开放文化观念、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加速了向近代文化的转型,其后半个世纪在徘徊中进步。这百余年的经历,尤其是近三十年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性的飞跃。在认识中国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在学习与了解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国人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充满信心。
——摘编自裘士京、薛来《中西文化差异与观念变化——近代文化转型中的进步》
结合材料,选取中国近现代史整体或某一时期对材料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自拟论题,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宣告先进文明对于落后文明取得全面胜利,并挟统一产生的强大力量,在随后三个世纪中,全面影响着东亚其他地区的历史进程”可知,隋朝时期中华文明发展水平高,对东亚文明影响大,A项正确;B项符合史实,但是材料不能体现,材料体现的是隋朝对华夏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隋朝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排除C项;D项符合题意,但是D项属于表象,题干问的是本质,材料本质上体现的是隋朝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4年(新加坡)。根据材料可知,新加坡政府重视儒家伦理教育,并对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这些做法意在厚植民族文化根基,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新加坡政府重视如家道德观与文化,与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不符,排除A项;材料为涉及社会结构,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西方文化入侵,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3.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本题要求与材料相符合的。据材料“西洋远在十万里外,乃其法更胜,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可知,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①正确;据材料“钟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绝技也……西洋远在十万里外,乃其法更胜”可知,承认西洋文化的优秀成果,②正确;据材料“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固不仅羲、轩、巢、燧已也”可知肯定了传统科技;③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可知天地之大,到处有开创之圣人”可知,肯定了中华传统文化,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材料“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虽然常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实际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贯通,即求同存异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南海问题等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国际领土争端,有利于国际和平与国家发展,符合提议,D项正确;和平赎买政策是以一定代价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逐步实行国有化的政策,与求同存异思想无关,排除A项;三三制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与材料“建国后”不符,排除B项;一国两制并未在台湾问题上成功实施,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一战后,中国知识分子反思世界历史,反思一战、德国革命和十月革命等,“洗来洗去,洗出一个新纪元来”“这个新纪元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体现出先进知识分子从新民主主义者向社会主义者的转变,和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即国际局势动荡引发中国思想界裂变,C项正确;据所学,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题干所示时间为1919年,排除A项;当时中国民主革命性质并未发生变化,排除B项;“西方文明逐渐被中国知识界抛弃”说法不符合题干主旨和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汉代到隋唐(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不在隋唐时期,①符合题意,中国式园林成为欧洲的风尚是在16至18世纪,不在隋唐时期,②符合题意,朝鲜王朝组织编撰《高丽史》是在15世纪中期,不在隋唐时期,④符合题意,①②④符合题意,选择C项;A项选择不全,排除A项;佛教完成本土化,禅宗成为主流是在隋唐时期,③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故选C项。
7.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利玛窦等传教士将天主教教义用儒学的术语变通改造”有利于减少中国士大夫的敌意和反感,不仅有利于天主教思想的传播,也有利于西方天文、地理、数学等知识的传播,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来华传教士通过接受儒学的部分主张而传播天主教,不能说明欧洲出现儒学传播热潮和传教士“很精通”中华文化,排除AC项;来华传教士通过接受儒学的部分主张而传播天主教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方。根据材料“社会上层和知识界都曾有人对中国的法律制度、科举制度等称道不已”可知,18世纪的西方很多人对中国制度表达赞赏之情,但却并未转变为现实制度,体现了中国封建制度不一定适合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当时中国处于封建时代,西方处于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西方经济基础的不同决定了中国封建制度无法适应资本主义发展,D项正确;社会上层也属于统治阶级,他们对中国制度表达了赞赏,排除A项;文化差异不是决定性因素,且西方人士心理上接受了中国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治文化认同,排除B项;18世纪英美等国已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影响很大,且材料也未说明社会上层和知识界就是资产阶级,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和世界)。据所学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同样是“逾城出家”浮雕,犍陀罗地区浮雕上的的太子穿“半袒”的衣服,而中国云冈石窟浮雕上的太子穿“汉服”,可知佛教在中原传播呈现出本土化特征,C项正确;“石窟”是传播佛教故事的途径之一,排除A项;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在古代不属于中原地区,排除B项;材料强调佛教的中国化、本土化演变趋势,不是强调东西方浮雕技术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古代印度。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据唐朝玄奘《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古印度的高级种姓下降,从事农业和手工业。表明种姓制度发生了变化,C项正确;“违背历史史实”说法绝对,玄奘亲自游历过印度,排除A项;二战结束后种姓制度才被废除,排除B项;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后,而玄奘西行是公元7世纪,因此种姓制度的变化与佛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本题要求找出清政府的活动中对新技术和新思想在中国传播起促进作用的内容。①“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战争,不是清政府的活动;②“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开展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活动;③“戊戌变法 ”是维新派依靠光绪帝进行的改良,促进了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④“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资产阶级激进派进行的。所以,②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本题选D项。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日本)。根据材料“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可知,这是儒家学说,从图画可知,浮世绘作者将日本服饰、日文与儒家伦理观念融汇在一起创作这幅作品,体现了日本作为儒家文化圈的国别风貌,D项正确。虽然浮世绘是庶民的爱好,但不代表贵族汉学造诣精深,材料看不出“精深”,排除A项。幕府在18世纪实行锁国政策,排除B项。“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时期的政策,当时是幕府时代,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给出的时间段是13-14世纪,属于宋元时期,13世纪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A项正确;漆器及其制造技术经中亚向西传播是在汉代,排除B项;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和大洋洲等地区是在16世纪以后,排除C项;海禁政策的推行在明清,宋元不存在开放海禁一说,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关于古代中国对包含日本在内的东亚地区影响的描述”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对周边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东亚各国间是存在一定的经贸往来的,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比,所以我们无法得出日本遣唐使偏重学习和弘扬儒学的结论,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对周边国家除了武力征服,还有思想上和律令制度上的征服,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格鲁派,因其僧侣戴黄色僧帽,俗名“黄教”,是明朝前期西藏喇嘛教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教派,B项正确;宗喀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排除A项;乌斯藏是元明时对西藏的称呼,排除C项;“黄教”不是祆教,排除D项。故选B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公元第一个千年指的是公元元年到公元999年,中国文化影响东亚与东南亚部分地区,据所学,日本实行大化改新发生于645年,能够成为这一论断依据,D项正确;14世纪末,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中国文化影响东亚与东南亚部分地区,不是欧洲,排除B项;天竺国是我国对古代印度的称谓,位于南亚,排除C项。故选D项。
17.(1)都属于二手文献史料,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两则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妈祖的出生地在湄洲;可用于说明妈祖显圣故事在宋元时期已基本定型;《灵著录略》佐证了妈祖家世,妈祖出自林氏,是唐代统军兵马使林保吉后裔。
(2)民间海上贸易的繁荣:政府重视海外贸易;朝廷和官方的改造与倡导;儒家、佛教思想的融合;经济重心南移(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海洋贸易带来巨大的利润;海洋贸易的危险性。
(3)构建海外华人集体记忆,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深度融合、共同发展;传播了中华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社会变革产生重大影响;增进了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联系和友谊;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进两岸民众的心灵契合与文化认同,构筑两岸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深化两岸关系的发展,助力国家的和平统一事业。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古代中国。关于《灵著录序》和《灵著录略》的史料价值,由材料“《灵著录序》提到元代诗人张翥曾奉旨到湄洲妈祖祖庙代祀,得祖庙《灵著录》母本,致仕后汇订成编。另一篇《灵著录略》,著者林朝裕,作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是对张翥《灵著录》一书内容的概括”可知,《灵著录序》和《灵著录略》都属于二手文献史料,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由材料“《灵著录序》提到元代诗人张翥曾奉旨到湄洲妈祖祖庙代祀”、“《灵著录序》中“妈祖诞降”“海上灵迹”等是后来妈祖显圣故事的母本。如妈祖诞降湄洲”可知,两则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妈祖的出生地在湄洲;由材料“林朝裕在《灵著录略》按语中说妈祖“种种奇迹”及“褒赠”,早在宋元时期就“俱载《灵著录》”可知,两则史料可用于说明妈祖显圣故事在宋元时期已基本定型;由材料“天妃妈祖,林氏,出自吾族,毓诞湄洲”、“曾祖统军兵马使林保吉,曾参加高平之战”可知,灵著录略》佐证了妈祖家世,妈祖出自林氏,是唐代统军兵马使林保吉后裔。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两宋时期(中国)。关于两宋时期妈祖信仰兴起的背景,由材料“两宋以来的王朝政权多次因“护海神迹”而将福建地方社会的妈祖信仰纳入到国家礼制秩序当中。”可知,朝廷和官方的改造与倡导;由材料“海贾归来富不赀(同“资”,财),以身殉贸实堪悲。”可知,海洋贸易的危险性;由材料“宋元时期,中国海商数以万计,虽然中小商人最多,但资产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海商也层出不穷。”可知,海洋贸易带来巨大的利润;由材料“传说妈祖受到观音菩萨的超度而成为女神,有预测大海变化的能力,故而成为福建地区民众心目中的保护神。”并结合所学可知,民间海上贸易的繁荣:据所学可知,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政府非常重视海外贸易,妈祖信仰是对这一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反映;据所学可知,宋元时期妈祖信仰的地区主要在南方,这主要和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此外,宋元时期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融合也是妈祖信仰的重要原因。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古代中国。关于妈祖信仰传播的现实意义,由材料“ 妈祖文化在国外传播的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古代海上贸易,主要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可知,祖信仰传播构建海外华人集体记忆,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深度融合、共同发展;由材料“二是福建、广东等地去海外的移民传播。三是当地华侨华人团体的积极推动。”并结合所学可知,妈祖信仰传播传播了中华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社会变革产生重大影响;增进了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联系和友谊;由材料“全球有妈祖庙数千座,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及南极洲外的所有大洲,信众超3亿人。”可知,妈祖信仰传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据所学可知,全球很多地方都有妈祖庙,台湾也不例外,这种源自大陆的妈祖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祖信仰传播增进两岸民众的心灵契合与文化认同,构筑两岸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深化两岸关系的发展,助力国家的和平统一事业。
【点睛】
18.(1)认知:利玛窦认为科举制是“理想国”的体现;科举制选拔的只是知识分子;东方用哲学家治国。(简评:)中国的科举制,除文举之外,实际上还有武举;科举制选拔的不仅仅有哲学家,还有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将领;利玛窦认同明朝科举制度,但理解十分肤浅;利玛窦的宣传,促进了欧洲“中国热”的兴起、启蒙运动的发展。
(2)观点:科举制保证了中国长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科举制是选拔优秀官员形成优秀官僚体系的最好治国手段。
关系:科举制是法国竞考制度诞生的直接来源(或促进了法国竞考制度的形成);竞考制和科举制,促成了法国大学公开、公平、公正招生制度的形成(或引领法国社会公平公正的发展)。
【详解】(1)本题为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末清初的中国。根据材料一“利玛窦在澳门发现,这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之国原来就是柏拉图式的‘理想国’。”可知,利玛窦认为科举制是“理想国”的体现;根据材料一“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过,在中国只有经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够任职政府官员。”可知,利玛窦认为科举制选拔的只是知识分子;根据材料一“知识水平是入学的唯一条件,而考试是衡量知识的唯一尺度”可知东方用哲学家治国。简评:结合所学知识对利玛窦的观点进行简评:利玛窦认同明朝科举制度,但理解十分肤浅,但是促进了欧洲“中国热”的兴起、启蒙运动的发展,中国的科举制,除文举之外,实际上还有武举;科举制选拔的不仅仅有哲学家,还有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将领。
(2)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欧洲。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二“在中国只有经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够任职政府官员。这是中国长期保持‘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认为科举制保证了中国长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根据材料二“关于人的思想,不能想象有比中国更好的统治手段,在那里,一切权力掌握在由极其严格考试录取的成员所构成的官僚体系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认为科举制是选拔优秀官员形成优秀官僚体系的最好治国手段。
第二小问关系,根据材料二“从一些文件和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科举制度是法国竞考制度诞生的直接来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是法国竞考制度诞生的直接来源;根据材料二“竞考制诞生并且普及后,法国大学招生‘不分门第,不问资产,不计较学历资格,知识水平是入学的唯一条件,而考试是衡量知识的唯一尺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竞考制和科举制,促成了法国大学公开、公平、公正招生制度的形成。
19.(1)历程:先秦儒学完善了对人的探讨;汉代董仲舒吸收了阴阳五行等学说,形成了天人感应理论;唐代儒学吸收了佛学的思辨哲学;宋代儒学在三教合流基础上形成了理学;明清之际的新儒学,强调经世致用和社会责任感。
(2)变化: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文化发展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文化领域出现中西调和、新旧融合的意识。
意义: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推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唤起人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任答三点即可)(建议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思考作答)
(3)特点: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连续性;注重把外来文化中国化,具有本土性;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
据材料一“孔子以及后来战国时代儒家,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人的价值,人的完善的品德,以及人性的冶炼”可得出先秦儒学完善了对人的探讨;据材料一“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塞进阴阳家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可得出汉代董仲舒吸收了阴阳五行等学说,形成了天人感应理论;据材料一“唐代......同时一些思想家或明或隐地吸取佛学思辨哲学的若干方面”可得出唐代儒学吸收了佛学的思辨哲学;据材料一“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可得出宋代儒学在三教合流基础上形成了理学;据材料一“明清之际,儒学的经邦济世思想和‘国格’观念”可得出明清之际的新儒学,强调经世致用和社会责任感。
(2)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前期的中国。
变化:据材料二“中西文化冲突是这个时代的突出内容”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据材料二“戊戌维新后,随着民族危机愈演愈烈,‘用’的膨胀突破‘体’的界限而日见其困窘”可得出文化发展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据材料二“随之而出现了中西调和、融合的意识”可得出文化领域出现中西调和、新旧融合的意识。
意义:据材料二“从‘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到‘思想上之争’,是中西文化和哲学论争的一个转折”可得出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推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据材料二“调和中西、融合新旧”可得出唤起人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据材料二“戊戌维新后,随着民族危机愈演愈烈,‘用’的膨胀突破‘体’的界限而日见其困窘”可得出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近代、现代中国。
据材料一“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和材料二“调和中西”等信息可得出兼收并蓄,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材料二“调和中西、融合新旧”、材料三“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等信息可得出在交流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连续性以及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据材料一“宋明理学吸收过佛教的部分思想”和材料二“调和中西”可得出注重把外来文化中国化,具有本土性。
20.示例:
看法: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阐述: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科学与人权并重”,新文化运动在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指引下,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发展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推动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开放文化观念、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加速了向近代文化的转型”得出论题: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其次,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史实分析阐述,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前后期内容、影响等角度展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结合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青年》一文,提出“科学与人权并重”,新文化运动在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指引下,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前后期内容结合所学可得,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发展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影响方面,新文化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推动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可见,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