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卷(湖北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良渚古城遗址中(约4500年前)包含的5片墓地,可从丧葬制度与随葬品的数量、器物与材质等方面划分出至少4种等级:高级、较高级、中级、低级。基于不同社会身份的人物在丧葬时的用玉制度或玉器配制待遇的不同,由此形成了分等级墓地的现象。此现象揭示了( )
A.长江流域农业经济的发达 B.已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
C.玉制器皿已得到普遍使用 D.开始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2.史载:“路温舒字长君,钜鹿东里人也……太守行县,见而异之,署决曹史。又受《春秋》,大义。举孝廉,为山邑丞。”与此描述相对应的选官制度( )
A.有制举和常举两种方式 B.对明经的推选无固定时间
C.为秦汉政权选拔了人才 D.主要考察品德才能和家世
3.有学者认为:江东政治可分两阶段,其中东吴到东晋中期是南北士族共同统治,而东晋中期到南朝末年,则是以南方的晋陵、丹阳、会稽、南川等地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为主的统治。“江东政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门阀士族的兴起 B.北方人口的南迁
C.选官制度的变化 D.江南经济的发展
4.北宋初年,“交趾、海南诸国连岁入贡,通关市,商人岁乘舶贩易外国物,自三佛齐、勃泥城,犀、象、香药珍异之物充盈府库,始议于京师置香药易院,增香药之直,听商人市之。命逊为香药库使以主之,岁得钱五十万贯”。这表明,当时( )
A.海外贸易增加了政府收入 B.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边境贸易提高了朝廷税收 D.商人经济实力雄厚
5.面对明朝中后期“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痿”的局面,王守仁以“正人心,息邪说”“而后天下可得而治”自任。下列选项中,属于王守仁言论主张的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6.1861年1月,奕 等人在奏折中陈述:“近年来临事侦探,往往得自传闻,未能详确,办理难期妥协。各国新闻纸,虽未必尽属可信,因此推测,亦可得其大概。广州、福州、宁波、上海旧有刊布,名目不同,其新开各口,亦当续有刊本……无论汉字及外国字,按月咨送总理处。”这体现出,奕 等人( )
A.对新闻纸真实性存疑 B.希望拓宽渠道了解西方
C.主张兴办中外文报刊 D.意识到通商口岸的重要
7.李大钊在1917年的《中心势力创造论》指出:由中级社会之有恒产者自进而造成新中心势力,以为国本之所托;在1921年的《团体的训练与革新的事业》中提到:我们需迅速行动起来,建立“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唯有如此,中国彻底的大改革,或者有所附托。这一思想转变( )
A.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 B.体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推动新社会阶级力量的出现 D.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8.1932—1934年,中国共产党纪念巴黎公社的主题主要是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但1937年3月,中共报刊《救国时报》指出:巴黎公社是民族团结,一致御侮的榜样,是法国一切有民族意识优秀分子的结合,呼吁救国御侮必须团结并动员一切力量。这表明,1937年初( )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B.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中共已正确认识到巴黎公社民族革命的性质
D.中共逐步实现从国内革命向民族革命的转变
9.某解放战争纪念馆讲解员介绍一次军事行动时说:“国民党主要兵力部署在陕北、山东两个解放区,从而形成了两头重、中间轻的哑铃态势。中共中央决定从敌之要害和薄弱的中央部分进行突破,直插国民党心脏。”这次军事行动( )
A.成为促成重庆谈判的重要因素 B.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
C.摧毁了国民党主要的军事力量 D.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10.图4描绘了毛泽东1950年视察哈尔滨车辆厂的情景。毛泽东在视察过程中指出:“这是我们自己的工厂,虽然设备陈旧,也要利用和保护好,因为今后的工业发展就是靠这做基础了。”这说明当时我国( )
图4
A.已开始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 B.即将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C.重视东北地区现有工业基础 D.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1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第113条规定,债权人未征得债务人的同意,不能擅自到债务人谷仓或谷场去取谷物,否则应被检举,并应交还其全部所取之谷,且丧失其全部所贷之物。这一规定旨在( )
A.维护私有财产权益 B.彰显统治者的地位
C.强化法律执行效力 D.限制债权人的盘剥
12.中世纪时,西欧的村庄共同体履行着某些职责,例如维护与修理堤坝、水利系统和树篱,防御火灾等;还需要成员提供劳役,例如以村民们轮流提供劳动的方式维护与整修道路、桥梁。据此可知,当时西欧的村庄共同体( )
A.拥有一定的自治功能 B.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C.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 D.对王权构成一定威胁
13.19世纪初,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渡过海峡,来到大陆国家。“在法国见到鲁昂棉纺厂的主要领班是兰开夏人;你在比利时、荷兰和列日附近也会碰到从那里来的人。”维也纳纺织厂的“经理人员和领班,主要是从格拉斯哥和曼彻斯特工厂来的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这些人口流动( )
A.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B.助推了工业革命的扩展
C.推动了共和理念的传播 D.消除了国际贸易的壁垒
14.1938—1940年,苏联学校不断改进教育内容,在校学生数持续增加,共有32.8万名高等学校毕业生和67.8万名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1940年底,全国共有2359个科研机构,98315名科研人员。这主要得益于( )
A.西方科技的引进 B.教育事业的发展
C.计划体制的建立 D.工业化运动开展
15.下表为1983—1990年美国各行业周薪【男/女(单位:美元)】。据下表数据,可推知美国( )
职业 1983年 1987年 1990年
行政管理者 530/339 647/416 740/484
服务工人 506/367 625/458 719/534
手工艺/维修 387/256 431/302 486/316
农、林、渔业 200/169 219/191 261/216
A.国家干预政策的弊端 B.社会公平有待提升
C.福利国家模式的不足 D.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了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让其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称号,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共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縻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唐王朝设置的羁縻府州遍布于东西南北各边疆民族她区,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
——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材料二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羁縻政策”,在新疆表现得尤为明显。1762年,乾隆皇帝在统一了天山南北路以后,设伊犁将军,统辖全疆。在行政体制方面,清政府在新疆东部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实行州县制,其行政、司法、税收等制度均同于内地各省,在蒙古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中,实行“札萨克制”“伯克制”,册封或任命各族首领,由他们对本地区本民族人民直接进行统治,各项制度仍按旧俗。近代边疆危机迫使清政府对其边疆治理政策进行调整,1884年11月,清廷正式批准新疆建省。新疆实行与内地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取消原为伯克、阿訇所掌握的司法权,各级官府把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作为重要职责,实力推行。1885年,孤悬东海的台湾继之建省,1907年,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改设行省。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羁縻制度的特点。(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晚清边疆治理制度变化,并说明其积极影响。(1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扬州处于江淮之间的重要地理位置,周围资源丰盛。江淮的漕米、盐铁和各种货物,都要由扬州转运至各地。尽管唐朝发生过多次内乱,雄踞东南的扬州都未被战火燃烧。当时大食、波斯来华经商的很多,扬州专门设有波斯胡店。据《旧唐书》记述:“上元元年,田神功至扬州,大掠居人资产,鞭笞发掘略尽。商胡大食、波斯等商旅死者数千人”,可见当时扬州胡商之多。“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南流,大批涌入扬州,使扬州居留的人口更加集中,物资交流更加频繁,财贿储积也更加丰厚。
——摘编自王鸿《扬州散记》
材料二
中世纪的科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朝圣之城和手工业的中心。它位于地区交通节点上,便利的交通使其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到11世纪中期,科隆人口增长到15000人,此外内城也在不断的向西扩张,原有的乡村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科隆已经成为最大的最有意义的中世纪城市了。科隆老城区的区域就是沿着莱茵河向北、西、东三个方向扩展的结果。到1180年完整的城墙被建造,城市里建有大量的修道院和寺院。1288年科隆通过战争赢得了对城市的掌管,从那以后,主教就搬出了科隆城。
——摘编自王瑞鑫等《科隆城的变迁——从固步自封到开放空间》
(1)据材料,概括影响扬州和科隆发展的共同因素。(4分)
(2)据材料,概括两座城市发展的不同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外国教会、租界等在华势力开展的医疗卫生活动,引起了国人见贤思齐的仿效舆论,在舆论压力和疫病流行的情况下,清廷开始着手施行卫生新政。1902年,给事中吴鸿甲奏请设立医局,得到光绪帝的准允。1905年清政府设立巡警部卫生科,1908年设立了外城官医院,开创了官办平民医院的先河。清廷虽然移植了西方卫生职能,但许多举措仍然体现着施舍性质的社会救济的特点,并且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来规范这种行为。
——摘编自修固慧《仿效与超越:中国近代卫生事业演进历程分析》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做出决策,采取各种措施增进人民的健康。从1953年开始,全国省、地区、县各级卫生防疫站逐步建立。稍后,铁路系统、厂矿企业也建立了卫生防疫站。1955年,国务院发布的《传染病管理办法》是卫生防疫工作的第一个法定性文件,从而使防疫工作有法可依。1958年,国家发动全民除“四害”运动,进一步整治了环境卫生,以预防痰病传播。
——摘编自《新中国七十多年来的医疗卫生事业是如何发展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晚清相比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之处,并分析其原因。(10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信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变革。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明和普及使信息交流与传播彻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文化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更为便捷、低成本的物质载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瞬间便可到达地球村的每一个角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以交流与共享。正是通过人类文化跨时空的交流与融合,人类社会进入了实时性、多元化的文化共享时代。
——摘编自教材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
地球村的食谱
结合材料一和二,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卷(湖北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A C B A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B D B
1.【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概括可知:材料描述墓地随葬品的不同,形成分等级墓地的现象,即高级、较高级、中级、低级,可见社会已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故选B项;原始社会农业经济虽已出现,但是还比较落后,“发达”说法错误,排除A项;“普遍”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中并没有数据支撑,且没有揭示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准确的起止时间,“开始形成”并没有依据,排除D项。
2.【答案】B【解析】据材料“举孝廉,为山邑丞”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汉代察举中的“明经”科,是最重要的特科之一, 对明经的推选无固定时间,故选B项;科举制初创于隋朝,有制举和常举两种方式,排除A项;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不符合“察举制”的要求,排除C项;察举制主要考察品德才能,九品中正制看重家世,排除D项。
3.【答案】D【解析】江东政治由东吴到东晋中期的南北士族共同统治到东晋中期到南朝末年以南方的晋陵、丹阳、会稽、南川等地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为主的统治,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经济,即江南经济的发展使得南方一些地主和商人崛起,从而影响了江东政治,故选D项;由“以南方的晋陵、丹阳、会稽、南川等地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为主”可知,江东政治的变化是由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引起的,而不是魏晋时期门阀士族兴起导致的,且二者时间上也不符合,排除A项;北方人口南迁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导致江东政治变化的原因,排除B项;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一直是九品中正制,并未发生变化,所以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4.【答案】A【解析】据材料“通关市,商人岁乘舶贩易外国物”、“于京师置香药易院.....得钱五十万贯”可知,北宋初年政府鼓励商人进行海外贸易,为了开展香药贸易,在京师设置香药易院并由专人来管理,每年获得大量税收,这表明海外贸易增加了政府收入,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北宋初年海外贸易发展情况和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边境贸易指两国接壤地区的居民之间的集市贸易,材料主旨是海外贸易,不是边境贸易,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宋代海外贸易繁荣,海外贸易税收入多,并不能得出“商人经济实力雄厚”的结论,排除D项。
5.【答案】C【解析】据“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可知,这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故选C项;“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思想,排除A项;“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黄宗羲的主张,排除B项;“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的信条,排除D项。
6.【答案】B【解析】由“临事侦探,往往得自传闻,未能详确”、“各国新闻纸,虽未必尽属可信,因此推测,亦可得其大概”、“旧有刊布,名目不同,其新开各口,亦当续有刊本”、“无论汉字及外国字,按月咨送总理处”可知,奕 等人认为需要有更多的渠道了解西方,以更好的应对中外交涉问题,故选B项;由“各国新闻纸,虽未必尽属可信,因此推测,亦可得其大概”可知,奕 等人认为通过新闻纸是可以大概了解实情的,所以其主要观点不是对新闻纸真实性存疑,排除A项;由“各国新闻纸,虽未必尽属可信,因此推测,亦可得其大概”、“无论汉字及外国字,按月咨送总理处”可知,奕 等人是希望广泛搜集报刊、新闻纸等资料,以期得到更多西方信息,而不是主张兴办中外文报刊,排除C项;奕 等人不是意识到了通商口岸的重要性,而是意识到了解外国的重要性,排除D项。
7.【答案】A【解析】据材料“我们需迅速行动起来,建立‘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可知,李大钊主张建立政党,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这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故选A项;从1917年到1921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发生变化,排除B项;新的阶级力量的出现推动新的阶级思想的产生,推动新的阶级政党的建立,选项颠倒了因果,排除C项;革命统一战线在1924年建立,并且材料中的思想是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此时李大钊等先驱还没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排除D项。
8.【答案】D【解析】据材料“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救国御侮”可知,1932到1934年中共纪念巴黎公社的主题是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因为这个时期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因此,只是国内革命,1937年中共指出巴黎公社是民族团结,因为这个时期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因此,中共逐步实现从国内革命向民族革命的转变,故选D项;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是在1935年的华北事变后,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7年9月正式形成的,排除B项;巴黎公社革命的发生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材料的主旨是通过对巴黎公社的纪念活动来阐明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中共已正确认识到巴黎公社民族革命的性质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C项。
9.【答案】D【解析】据材料“从敌之要害……国民党心脏”可知,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选D项;重庆谈判是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排除B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排除C项。
10.【答案】C【解析】由“虽然设备陈旧,也要利用和保护好”、“今后的工业发展就是靠这做基础了”可知,这说明当时我国重视东北地区现有的工业基础,我国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展经济建设和工业化的,故选C项;过渡时期总路线是1953年开始实施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53年我国才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1950年我国正处于经济恢复时期,排除B项;题干所述仅是毛泽东对我国工业基础的态度,并未能展现工人建设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排除D项。
11.【答案】A【解析】据材料“不能擅自到债务人谷仓或谷场去取谷物”可知法典明确保护债务人对谷物的所有权,反对任何不经债务人同意前提下对谷物的占有,体现了法典对私有财产的维护,故选A项;材料主要调节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不涉及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法律的执行效力主要体现在执法机关对法律的执行过程,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谷物,是为了弥补债务损失,不属于“盘剥”的性质,而且材料也并未说明谷物占有的具体数量,排除D项。
12.【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的村庄共同体履行着某些职责,例如维护与修理堤坝,水利系统和树篱,防御火灾等,这些职责是村庄共同体自己履行的,不是由国家或者王权履行的,这说明当时西欧的村庄共同体拥有一定的自治功能,故选A项;给出的信息主要集中在村庄共同体的职责上,并没有提到他们的经济特征或是否自给自足,排除B项;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材料未涉及村庄共同体的生产方式,排除C项;村庄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行管理事务,这种自治对王权不构成威胁,排除D项。
13.【答案】B【解析】材料提到19世纪初,大量英国人来到欧洲大陆,并在工厂中担任各种职务,这有助于英国工业革命向其他国家扩展,故选B项。这一时间欧洲并未开启一体化进程,排除A项;材料与共和理念的传播无关,排除C项;这一时期贸易壁垒并未随人员流动而消除,排除D项。
14.【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1938—1940年苏联学校在校学生数持续增加,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较多;结合所学可知,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开展了大规模的工业化运动,随着工业化运动的开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教育和科研的发展,故选D项;苏联对西方科技的引进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中在校学生人数持续增长就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表现,不是其原因,排除B项;苏联计划体制在1928年就已经建立,计划体制的建立对教育和科研发展的作用有限,排除C项。
15.【答案】B【解析】据题干数据可知,1983—1990年的美国,行政管理者、服务工人薪资水平较高,手工艺维修和农、林、渔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则较低,男女收入差距大,且收入增长速度缓慢,种种差异表明社会公平有待提升,故选B项;从材料信息中无法断定收入不公是国家干预导致的,且70年代经济滞胀后,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排除A项;福利国家政策主要是影响居民的福利待遇,属于再次分配领域,而非初次分配的工资收入,排除C项;从材料仅能看出四个行业的薪资情况,不能看出新阶层的产生、旧阶层的消亡和阶层流动等社会结构变动的信息,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14分)
(1)特点:吸取前代经验与教训;先试点后推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或不纳入中原王朝的赋税体制);管理体系逐步完善;重用少数民族首领且可以世袭;恩威并施;因俗而治;(任答4点4分)
(2)变化:边疆与内地划一治理(羁縻统治区域转为直接统治区域)。(2分)(变化前后各1分)
积极影响:有利于抵御列强对我国边疆的侵略;有利于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推动民族交融。(8分,一点2分注意多角度答题)
【解析】
(1)据材料一“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可知吸取前代经验与教训;据材料一“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共他少数民族地区”可知先试点后推广;据材料一“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可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或不纳入中原王朝的赋税体制);据材料一“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可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据材料一“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可知重用少数民族首领且可以世袭与因俗而治;结合所学民族政策的史实可知恩威并施。
(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二“新疆实行与内地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可知边疆与内地划一治理(羁縻统治区域转为直接统治区域)。第二小问积极影响,据材料二“近代边疆危机迫使清政府对其边疆治理政策进行调整”可知有利于抵御列强对我国边疆的侵略与有利于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据材料二“各级官府把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可知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据材料二“新疆实行与内地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可知推动民族交融。
17.【答案】(14分)
(1)因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展;人口增长;依托运河。(4分)
(2)表现:扬州:物资丰盛;转运中心;社会安定;对外贸易兴盛。(3分)
科隆:朝圣之城;城市空间扩大;宗教场所较多;掌握自治权。(3分)
原因:扬州:南方经济发展;没有战争破坏;政策开明。(2分)
科隆:宗教文化因素影响;市民阶层壮大。(2分)
【解析】
(1)据材料一“扬州处于江淮之间的重要地理位置”和材料二“它位于地区交通节点上,便利的交通使其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可得地理位置优越和交通便利;据材料一“江淮的漕米、盐铁和各种货物,都要由扬州转运至各地”和材料二“朝圣之城和手工业的中心”可得工商业发展;据材料一“北方人口南流,大批涌入扬州”和材料二“科隆人口增长到15000人”可得人口增长;据材料一“扬州处于江淮之间的重要地理位置”和材料二“科隆老城区的区域就是沿着莱茵河向北、西、东三个方向扩展的结果”可得依托运河。
(2)第一小问表现,扬州:据材料一“周围资源丰盛”可得物资丰盛;据材料一“都要由扬州转运至各地”可得转运中心;据材料一“雄踞东南的扬州都未被战火燃烧”可得社会安定;据材料一“当时大食、波斯来华经商的很多”可得对外贸易兴盛。
科隆:据材料二“重要的朝圣之城”可得朝圣之城;据材料二“此外内城也在不断的向西扩张”可得城市空间扩大;据材料二“城市里建有大量的修道院和寺院”可得宗教场所较多;据材料二“科隆通过战争赢得了对城市的掌管”可得掌握自治权。第二小问原因,扬州: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安史之乱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可得南方经济发展;据材料一“雄踞东南的扬州都未被战火燃烧”可得没有战争破坏,社会相对稳定;据材料一“当时大食、波斯来华经商的很多”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可得政策开明。
科隆:据材料二信息“朝圣之城”“ 大量的修道院和寺院”可得该城市受到宗教文化因素影响;据材料二中的时间11—13世纪以及城市取得自治,可得市民阶层壮大。
18.【答案】(25分)
(1)特点:以仿效西方医疗卫生事业为主;由清政府主导;被动学习;设立专门机构;具有社会救济性质。(5取3,5分)
(2)进步之处:主动推进;法律立法保障;覆盖范围广,惠及人民群众;体系完善;充分调动群众参与。(5取3,5分)
原因: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翻身作主人;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人民群众觉悟的提高。(4取3,5分)
【解析】
(1)据材料一“ 外国教会、租界等在华势力开展的医疗卫生活动,引起了国人见贤思齐的仿效舆论”“清廷虽然移植了西方卫生职能”可得以仿效西方医疗卫生事业为主;据材料一“在舆论压力和疫病流行的情况下,清廷开始着手施行卫生新政”可得由清政府主导,被动学习;据材料一“吴鸿甲奏请设立医局,得到光绪帝的准允”“清政府设立巡警部卫生科”“设立了外城官医院”可得设立专门机构;据材料一“许多举措仍然体现着施舍性质的社会救济的特点”可得具有社会救济性质。
(2)第一小问进步之处,据材料二“党和政府迅速做出决策,采取各种措施增进人民的健康”可得主动推进;据材料二“国务院发布的《传染病管理办法》是卫生防疫工作的第一个法定性文件”可得法律立法保障;据材料二“全国省、地区、县各级卫生防疫站逐步建立”“铁路系统、厂矿企业也建立了卫生防疫站”可得覆盖范围广,惠及人民群众,体系完善;据材料二“国家发动全民除‘四害’运动,进一步整治了环境卫生”可得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第二小问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并结合所学可得新中国的成立,人民翻身作主人;据材料二“党和政府迅速做出决策”可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据材料二“1953年开始”并结合所学可得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据材料二“全民除‘四害’运动”可得人民群众觉悟的提高。
19.【答案】(12分)
(1)标题(2分):有题目1分,有价值判断1分。价值错误的标题不得分。
如主题:科学(信息)技术让世界文化更精彩/促进文化交流与共享/文化多样性面临的挑战。
(2)结构3分:总分(总分/分总/总分总)结构2分,总结有价值升华1分。
如价值升华: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当代启示。
(3)史实6分(近代现代或正反辩证的史实),史实表述必须准确,史实错误不得分。
(4)表述1分
论题(举例) 史实(举例)
科学(信息)技术让世界文化更精彩 近代:①电话、电报等通讯技术的进步,让人类交流、文化的传播方便和迅速——便捷性②15世纪中叶,德国古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直接催生印刷书的出现,进一步推动报纸、杂志的普及,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大众化③交通(火车、轮船、飞机)发展带来的信息交流及移民带来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华人)——多样化现代:①移动通讯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实现跨时空的实时交流和共享。②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人们交流,丰富大众文化生活。③全媒体不断发展,能最大程度汇集各种渠道的信息,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不同视角——不同视角 世界因科技发展更精彩、更丰富,但应用不当会带来负面影响
科技发展让文化的多样性面临挑战 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但是近代 科技的发展助推了殖民主义的扩张。随着殖民扩张而来的文化侵略,以改造甚至消灭被殖民地文化、淡化其民族意识,达到侵略的目的。如:中国:北京条约后,西方传教士广设教堂,滥收教徒,中国出现反洋教运动印度:英国在将印度变为其殖民地的过程中,把英语和英国的法律体系、政府体制和文官制度等移植到印度现代: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个人隐私保护越来越困难,甚至影响到个人的生命财产的安全:②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计算机语言和英语的冲击,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集团推行霸权主义,把单一价值观强加给他国的工具。 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共同创造丰富多彩的世界。
【解析】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首先,提取材料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如: 科学(信息)技术让世界文化更精彩。然后可以从近代和现代两个时期说明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的贡献。如,近代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技术让人们交流更加便捷;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推动文化大众化和丰富化;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进步带来文化交流与交融等等。现代时期,移动通讯、计算机实现了跨时空的交流;各种应用程序丰富文化生活;全媒体则为认识世界提供不同视角等等。最后,进行总结升华。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