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练习--2023-2024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含解析))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练习
一、单选题
1.1924年创办的《中国工人》立足于中国实际,以鲜活的案例切入,揭示了中国工人阶层所受的来自资本家、军阀、帝国主义者的多重压迫和摧残,并号召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积极进行阶级斗争,维护阶级权益。该报刊( )
A.进一步深化了民主共和观念 B.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
C.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 D.回应了国民革命反军阀的需求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印度等新兴民族国家走上复兴的道路,这主要是因为(  )
A.吸引外国先进文化是文化复兴发展的关键 B.优先发展出口工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C.抓住民族特色文化,尽量减少外来文化的干预 D.根据本国国情制定适当的发展战略
3.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在20世纪60年代总结出这样一句话:"今天,人类的敌人仍然是人类本身。"战争既是人类聪明才智的见证,也是人类愚蠢不化的见证,也许人类将永远背负着这把"双刃剑"走到历史的尽头。对此认识最正确的是( )
A.战争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B.战争是把双刃剑,人类无法摆脱
C.战争是灾难,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D.战争有一定积极作用,不能一概否定
4.如图是设计师展示新加坡APEC峰会领导人服装。男装分绿、红、灰三种颜色,服装的绣花和扣子采用典雅的荷花造型;女装为红色,整体设计简洁而现代,体现了东南亚浓郁的民族风情,结合了中国、马来西亚、印度三国的传统服装特色。该服装的设计理念最有可能是( )

A.彰显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B.弘扬本土传统文化
C.突出文化中的西方基因 D.展现文化开放包容
5.在一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是( )
A.东线 B.西线 C.南线 D.欧洲战场
6.有学者指出:“亚非社会,正在发展……越来越伸张自己的文化价值,并拒绝那些由西方‘强加’给他们的文化价值。”下列项中,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倡导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进步
B.韩国——注意发扬东方儒家文化的精华
C.印度——印度教和基督教仍是主要宗教
D.埃及——阿拉伯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保留
7.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戏剧《琼斯皇》讲述了美国黑人琼斯犯罪后逃到一个小岛,通过在白人那里学习的社会规则成为小岛皇帝。他自己制定法令,同时又在无时无刻违反这些法令。因为他相信在这个岛上没有人可以击败他,可以征服他。只有“银弹”才能结束他的生命,唯一一颗银弹在他自己的手中。据此可知该剧( )
A.抨击黑人政治地位低下 B.体现现代主义的特征
C.回归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D.突出控诉了种族主义
8.苏俄《和平法令》宣布:“如果某个民族被强制留在别国版图之内,如果违反这个族的愿望……那么合并这个民族的行为就是兼并,即侵占和暴力行为”。几乎同时美国总统威尔逊也提出:每个民族有权选择生活其中的国家;世界上的小国同样有享有大国所期望并坚持的对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尊重等。这些思想( )
A.维护了战后世界的长久和平 B.导致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崩溃
C.彰显民族自决成为共同追求 D.推动了世界政治伦理的进步
9.1900年,德意志银行首席行长乔治·冯·西门子在《民族》杂志上撰文,认为德国与英国关系紧张,两国之间很有可能进行战争,并因此要求建立强大的德国交易所为战争作准备。这可以用来说明( )
A.德国意图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 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尖锐化
C.德国率先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D.民族矛盾是英德关系紧张的根源
10.查尔斯·W·凯格利在《世界政治:走向新秩序?》中指出:我们这个时代常常被称为信息时代,但是,现有信息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控制在十家大型跨国媒体公司卡特尔手中。……1995年,好莱坞成功的向全世界10亿多人转播了奥斯卡颁奖典礼,……全球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将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而且也可以支配文化的输出。这种支配就使得本土文化有可能被主要是西化的消费主义式的全球一致性所取代。该论著从侧面告诉我们( )
A.信息传播的不平衡性,破坏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B.文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C.西方国家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处于强势地位 D.自身的综合国力强大,才能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11.某位同学在学习完世界近现代史后,对20世纪上半叶历史进程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如下概括。其中最为恰当的是( )
A.战争与革命 B.改革与发展 C.危机与改革 D.革命与独立
12.如表为1946—1998年世界大事年表(部分)。对表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1946年 美国准予菲律宾独立
1947年 英国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将该地划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1954年 法国从印度支那(中南半岛)撤军,越南出现北部和南部两个政权
1955年 亚非29国代表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开会,确立在冷战中“不结盟”的立场
1959—1961年 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古巴建立共产主义政权
1974年 印度发展核武器,首次进行核试验
1998年 巴基斯坦成功进行了核试验
A.冷战扩大,超出了亚洲范围 B.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C.亚洲区域集团化特征明显 D.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13.二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衰落 ②民族民主思想的广泛传播
③亚非拉各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④两极格局受到严重的冲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二战后,西方史学界出现的年鉴学派对世界史学的发展产生广泛影响。他们关注历史变化中的长时段因素,如人口、经济、气候、自然资源,研究过去普通人的生活,而将政治降低为次要角色,避免传统的“事件”叙述。这一史学研究现象反映了战后西方( )
A.对政治生活的漠不关心 B.对战争进行了深刻反思
C.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史观 D.传统价值观念受到挑战
15.21世纪初,法国政府每年要花费30亿美元,聘用1.2万名官员,以保护和发扬法国文化;加拿大补贴本国电影的发行,并规定电台要播放一定比重的本国音乐;西班牙、韩国、巴西的电影院上映影片都有“当地含量”的规定。这在反映出各国( )
A.努力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B.不同程度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C.积极顺应文化全球化潮流 D.主动吸收各种外来文明成果
16.当欧洲“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也奏响了“民族曲”,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这场运动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B.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C.瓦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
——甘地《论不合作》
材料二 甘地的伟大人格几乎是举世公认。他具有赤诚的爱国热诚、崇高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的执着信念、坚强的意志,他不分贵贱善恶一视同仁,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
——徐友珍《甘地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甘地倡导非暴力斗争的依据及斗争的目标。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甘地具有怎样的伟大精神,说明其精神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摆脱英属殖民地地位及“星(新)马”合并后,马来西亚联邦政府与新加坡自治邦政府在经济等多项政策上很快就产生严重的分歧。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导致新加坡最终在1965年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并于8月9日被迫宣布独立。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
材料二 新加坡改革大事记
经济 设立经济发展局,开发裕廊、红山等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政府机构 成立廉政公署
社会 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建屋发展局,负责建筑所有的政府住屋,廉价提供给民众。
教育 决定使用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
法律、习俗 严厉处罚随地吐痰、嚼口香糖、喂养鸽子、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和说粗话脏话;倡导的行为:微笑、礼貌待人以及在公共厕所主动冲水
外交 1967年8月新加坡积极协助成立并加入东盟
材料三 新加坡提倡“亚洲价值观”,认为亚洲国家不需要完全依照西方的价值观行事。李光耀因此也一直对西方国家对他专制的批评不加理会,认为西方民主不能强加给亚洲人民。
——据网络资源整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加坡改革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新加坡改革的可取之处。
19.阅读下列关于现代主义美术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具有很复杂的背景,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十九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震碎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现代工业和城市化的兴起,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加疏远冷漠,社会变成了人的一种异己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二十世纪初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使用借助科技发明的武器大规模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等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应运而生。
——《百度百科》
材料二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科技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尝试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他们开创的形形色色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的新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2)请举一例现代主义美术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面对异质文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近现代中西方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源于西方文明的“文明冲突论”。强调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崇尚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丛林法则”,它的核心是西方“自我中心主义”惯性思维;一种是源于中华文明的“文化冲和说”。它摒弃了传统/现代、西方/非西方、地域/全球等二元对立的分析框架,抵制各种形式的文化宰制或文化霸权,以真正的全球视角看待世界问题和世界秩序,它的核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倡导“和而不同”。
——据曹玉涛《全人类共同价值何以可能的哲学思考》与于小植《从“文明冲突论”走向“文化冲和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整理
材料反映了中外学者对“异质文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不同观点,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认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据材料“1924年创办的《中国工人》立足于中国实际……号召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积极进行阶级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了,《中国工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共中央决定创刊的,该刊物揭示了工人阶级被剥削的现状,鼓励工人阶级进行阶级斗争,传播马克思主义,指导了工人运动,B项正确;《中国工人》的创刊是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与进一步深化了民主共和观念无关,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二大等很多事件都起到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的作用,但是《中国工人》并未产生这么大的作用,排除C项;虽然这一时期已经开展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但是材料信息只能体现该报刊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而不能体现其“回应了国民革命反军阀的需求”,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是抓住机遇,制定符合国情的战略;韩国先是利用发达国家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结合本国国情,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印度也是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策略,吸收外资,发展传统经济模式;可见三国都是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发展战略,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3.D
【详解】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世界)。据材料可知,作者认识到战争是把“双刃剑”,说明在他看来战争有一定积极作用,D项最佳;A项只是材料部分意思,A项没有看到战争的负面影响,排除A项;B项有一定道理,战争是把双刃剑的观点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人类无法摆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没有看到战争的积极作用,观点片面,排除C项。故答案为:D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当代新加坡。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在新加坡APEC峰会上,设计师设计的领导人服装体现了东南亚民族风情,结合中国、马来西亚、印度三国的传统服装特色。该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展示新加坡文化开放包容,D项正确;A、B项只提到服装的部分特点,不能完整体现该服装的所有特色,排除A、B项;该服装没有西方的色彩,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期间(欧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时期,形成了东线、西线、南线这三条战线,在西线作战的是协约国的英法军队和同盟国的德国军队具决定性的作用,B项正确;在东线作战的是俄军与德国和奥匈军队,南线作战的是塞尔维亚军队和奥匈军队,都不起绝对性作用,排除A、C项;一战发生在欧洲,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现代亚非。结合所学可知,当代中国倡导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的进步;韩国作为亚洲的新兴工业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发扬东方儒家文化的精华;印度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仍保留为主要宗教;埃及独立后,在社会生活中,阿拉伯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得以保留。综上,A、B、D项可以佐证题中观点,但不符合选题要求,排除;C项不能佐证题中观点,符合选题要求。故答案为C。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的美国。根据材料“自己制定法令,同时又在无时无刻违反这些法令”、“只有‘银弹’才能结束他的生命,唯一一颗银弹在他自己的手中”可知,《琼斯皇》故事是荒诞,令人绝望的,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B项正确;黑人成为皇帝不能体现黑人政治地位低下,排除A项;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排除C项;材料也没有控诉种族主义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近现代史(苏俄和美国)。据材料“那么合并这个民族的行为就是兼并,即侵占和暴力行为”,“每个民族有权选择生活其中的国家”可知,苏俄和美国都主张尊重民族的民族行为,有利于推动世界政治伦理的进步,D项正确;战后世界并没有长久和平,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崩溃是在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尊重部分民族的民族行为,无法得出民族自决成为共同追求,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结合所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而强大的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英德矛盾逐渐激化,材料中德国《民族》杂志“公开刊文,认为德国与英国关系紧张,两国之间很有可能进行战争”“要为战争作准备”可用来说明德国意图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材料只能说明英德之间的矛盾,不能说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是否矛盾尖锐化,排除B项;C项虽符合史实,但一战爆发于1914年,而材料时间才是1900年,世界风云变幻莫测,不到最后一刻不能确定是哪国先挑起的战争,排除C项;英德在瓜分世界问题上的矛盾是英德关系紧张的根源,民族矛盾不是英德关系紧张的根源,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查尔斯·W·凯格利认为在信息时代中,信息传播的主要掌握在少数的西方国家手中,西方国家拥有信息传播的支配权,“这种支配就使得本土文化有可能被主要是西化的消费主义式的全球一致性所取代”,故从侧面告诉我们要发展信息技术,增强国家实力,才能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D项正确;ABC项都不是侧面,而是正面解读了信息时代的积极和局限方面,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上半叶(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上半叶,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亚非拉大多国家通过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据此可推知,20世纪上半叶的基本特征是战争与革命,A项正确;改革与发展是20世纪下半叶的特征,排除B项;危机与改革是贯穿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无法特指某个时期,排除C项;亚非拉国家的纷纷独立是在二战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通过阅读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的1946—1998年间,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纷纷独立,明确在冷战中的“不结盟”立场,努力提升国防实力等,反映出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D项正确;美苏冷战主要在欧洲地区展开,排除A项;南亚、东南亚民族独立的成果不足以说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排除B项;区域集团化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据材料可知,材料现象是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有,欧洲在二战中受到致命打击,国力消耗严重,①正确,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的广泛传播,②正确,亚非拉各国人民的反抗斗争,③正确,B项正确;两极格局受到严重的冲击是殖民体系逐渐崩溃的影响,不是原因,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以后(世界)。根据“他们关注历史变化中的长时段因素,如人口、经济、气候、自然资源,研究过去普通人的生活,而将政治降低为次要角色,避免传统的‘事件’叙述”可知二战后出现的年鉴学派突破了传统的史学观念,而采用一种新的史学观念指导史学研究,由此说明传统价值观念受到挑战,D项正确;政治是降低为次要角色,而不是他们对政治生活漠不关心,排除A项;年鉴学派是对历史进行研究,并不是在反思战争,排除B项;材料内容只是说明年鉴学派挑战了传统价值,而无法说明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史观,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法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都采取措施发扬本国文化,这体现了本国文化在全球化冲击下的式微,各国努力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A项正确;法国等国是保护发扬本国文化,而非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排除B项;法国等国保护发扬本国文化并不是逆全球化,更无法说明潮流的盛行,排除C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这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故A项正确;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是在20世纪90年代,“摧毁了”表述错误,故排除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其瓦解主要是构建体系的帝国主义国家的行动,不是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故C项错误;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故D项排除。故选A。
17.(1)依据:追求人类的公正;非暴力的武器属于最强者。目标:结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实现印度的自治。
(2)伟大精神:爱国,敢于牺牲,追求真理,坚强,平等。影响:缓和了印度民族内部的矛盾,加强了民族团结,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
【详解】(1)依据:根据材料“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可知,追求人类的公正;根据材料“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可知,非暴力的武器属于最强者。目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甘地的斗争目标是结束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实现印度的自治。
(2)伟大精神:根据材料“他具有赤诚的爱国热诚、崇高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的执着信念、坚强的意志,他不分贵贱善恶一视同仁,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可知,甘地具有爱国,敢于牺牲,追求真理,坚强,平等等精神。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甘地缓和了印度民族内部的矛盾,加强了民族团结,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
18.(1)刚摆脱殖民统治,求发展巩固独立成当务之急;“星(新)马分治”;国小、自然资源缺乏。(6分)
(2)改革措施全面而有效;注重发挥政府社会职能,以保障民生;注重政府廉政建设;依法治国;重视教育,强调国民素质的提高;积极依托区域优势,走区域经济集团化道路;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不照搬西方模式。(言之成理,任意三点9分)
【详解】试题分析:(1)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概括新加坡改革的背景:摆脱英属殖民地地位;新加坡在1965年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并于8月9日被迫宣布独立;新加坡国土面积小、自然资源缺乏,世界对于新加坡是否能继续存在表示疑问。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二、三新加坡改革的具体措施,从经济、政治、社会、教育、法律、习俗、外交等方面总结新加坡改革的可取之处。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新加坡改革·背景和措施
19.【小题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工业化的推动;科技的发展;艺术家的创新。
特点: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表现复杂的心理特征。 【小题2】毕加索;《坐在椅子上的女人》。
【解析】【小题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
背景:根据“十九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震碎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得出工业化的推动;根据“二十世纪初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使用借助科技发明的武器大规模屠杀自己的同类……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和“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出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根据“科技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尝试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他们开创的形形色色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的新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得出科技的发展,艺术家的创新。
特点:根据“它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理。”得出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表现复杂的心理特征。
【小题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世界)。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派绘画的代表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作品《坐在椅子上的女人》、毕加索自画像、《格尔尼卡》,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表现方法,大胆运用新材料。毕加索是很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反对传统合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
20.论题: 世界不同文明应共存共生,交流合作。
论述: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打起货币战、壁垒战等,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经济危机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发严重。帝国主义国家在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相互间争夺殖民地,不同文明间冲突加剧,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这一系列世界性灾难说明一味强调 “文明冲突”是害人害己的,不同文明共存、合作是很有必要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都无法独立于世界之外,牵一发而动全身。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各国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这一切成为制约不同文明间冲突、战争的有力因素。总之,世界不同文明应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详解】这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这一题所涉及的最大范围的时空是古代、近代、现代的中国和世界。
论题:审问题,针对“不同观点,谈谈你的认识”“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可得出可以提炼材料观点,也可以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观点最好选择史实丰富的,论述会比较充分。据材料“文明冲突论”“和而不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论题“ 世界不同文明应共存共生,交流合作。”
论述:可以从必要性、可能性、意义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必要性方面,可结合“1929年至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的经济大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给全球带来巨大灾难”“冷战造成国际局势的一次次动荡”“当今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才能解决”等史实来论证不同文明间不能一味冲突战争,共存共生,合作互鉴是很有必要的;可能性方面,可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合作机制、合作组织”等史实来论证不同文明间共存共生、交流互鉴的有利条件。最后归纳总结,升华论题,完成表述,可从不同文明共存共生、交流合作对世界、对各个国家的积极作用角度展开,即总之,世界不同文明应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练习--2023-2024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