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本试题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论语》中提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提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由此可知孔子主张( )
A. 无为而治 B. 实行德政 C. 加强集权 D. 兼爱非攻
2. 西汉初年,诸侯王墓葬中的随葬乐器相当丰富,如广州南越王墓中出土编钟、编磬等共计138件;西汉晚期至东汉,诸侯王墓葬中礼制乐器骤减,如山东任城王墓中仅发现了做工粗糙的陶钮钟3件。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汉朝( )
A. 推行分封制 B.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 颁布推恩令 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3. 从唐朝众多仕女图中可以看出,唐朝的女性长裙曳地、轻纱绕臂。当时女性可以参加各种活动,她们在诗文和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远胜于前代。材料表明唐朝( )
A. 男女地位绝对平等 B. 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C 丝织技术世界领先 D. 文学艺术远胜前朝
4. 如表内容为小楚同学做的学习笔记,从这些笔记中可以看出他学习主题应该是( )
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徐光启《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
宋应星《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A 科技成就 B. 都市文化 C. 商业贸易 D. 生产技术
5. 借助时间轴来归纳史实、梳理线索是学习历史有效方法。如图时间轴可用于研究( )
1684年 签订《尼布楚条约》 1727年 设置伊犁将军
设置台湾府 1689年 设置驻藏大臣 1762年
A.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 统治危机的加剧 D. 清朝对外交往日益频繁的趋势
6. 庄园是中世纪西欧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庄园里有耕地、作坊、公共牧场、草场、林地、池塘,供全体居民使用,还拥有绝大多数的农具和牲畜,一般不从外界购买商品。由此可知庄园的特征是( )
A. 贸易发达 B. 分裂割据 C. 市民自治 D. 自给自足
7. 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由此可知,“光荣革命”( )
A. 保留了君主专制 B. 催生了新的政治体制诞生
C. 赢得了民族独立 D. 加深了国王与民众的矛盾
8. 19世纪70年代,日本的新型知识分子组建了思想团体“明六社”,并出版《明六杂志》。他们引进西方的哲学、政治、法律、历史、教育等“开启民智”、“文明开化”。他们的做法( )
A. 促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推动了日本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D. 结束了幕府统治
9. 18世纪时英国工厂中童工数量巨大并且生存环境恶劣。随着经济发展,19世纪中期政府通过立法改善童工生存环境,后来童工逐渐从劳动力市场淡化,生活重心从劳动转向教育。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社会发展 B. 英国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扩大
C. 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十分健全 D. 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教育体系
10. 以下是1928年与1940年苏联经济发展指标数据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项目 1928年 1940年 增幅(%)
钢(万吨) 430 1830 326
煤炭(万吨) 3550 16600 368
棉纺织品(亿米) 26.78 39.54 48
谷物(万吨) 7300 9550 31
A. 产品产量提高得益于新经济政策 B.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C. 苏联工业产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D. 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
11. 1942年1月,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使用全部的资源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相互合作,绝不单独停战议和。这一举措( )
A. 扩大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 B. 奠定了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新格局
C. 彻底消除了签字国之间的分歧 D. 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12. 以下一组图片的主题是( )
图1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图2 非洲独立进程图 图3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
A.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B. 社会主义曲折进步
C.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D. 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13. 【宋代的科举】
材料一 相比于唐朝,宋朝的科举有了较大的发展。凡是“稍具文墨”的读书人,都可准许应考。在考卷管理上实行糊名、誊录制,以杜绝考官“容私之弊”。唐代科举考试录取后,只取得做官的资格,还须经吏部考试合格后授予官职。而宋代进士录取后,不仅可以直接授官,“名前列者,或不十年而至公辅”。两宋通过科举共取士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约为唐代的取士人数的5倍。
——摘编自郭学信《士与官僚的合流: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
材料二 宋朝还设置了武举。1030年,北宋仁宗“亲试武举十二人”。1049年,仁宗又下令废止武举,1064年北宋英宗正式恢复武举。
——摘编自宋桂梅《论宋代武举选拔制度的利弊及对武举制度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科举制度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宋朝废止武举和恢复武举的原因。
14. 【中西货币】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
时期 货币 说明
战国 各诸侯国货币在形状、重量、质地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主要有布币、刀币、圆钱和楚币四大货币体系。
秦朝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轻重不同的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重量为二十铢(半两)。
汉朝 汉武帝时期为了打击私人铸币,收回铸币权,中央政府成立专门铸币机构,铸造五铢钱。钱币重量为五铢。
唐朝 唐初为了整治币制混乱,开铸“开元通宝”,取“开辟新纪元”之意。钱币上文字不书写重量,改为“通宝”。
宋朝 北宋时期商贸繁荣,为了方便交易,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是英镑成为国际货币开始的时代。英国正处于其历史上最大的盛世。这个时期的辉煌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后英国“世界工厂”的工业和经济的绝对领先地位上。而且,只有通过庞大的海外贸易,这种领先地位才能转换为源源不断的黄金流入,使英国得以积累起雄厚的黄金储备。作为史上第一个被公认的“世界货币”,英镑的兴起和最终的国际化从不同的层面上能探觉出皇家海军的庇护。
——摘编自李云帆《英镑国际化背后的海洋霸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70年代后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的原因。
15. 【大国关系】
材料一 1919年巴黎和会中法国要求:重划德国疆界,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限制德国陆军的人数;要求德国大量赔款,瓜分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
1945年雅尔塔会议以后,法国提出战后对德政策: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此外,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以补偿法国的战争损失。
——摘编自姜南《法德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
材料二 苏伊士运河自1869年建成后最终为英国控制。二战后埃及独立后想收回运河主权,英法出兵制止。埃及总统纳赛尔推行反帝反殖民运动,印度总统尼赫鲁也强调埃及对苏伊士运河的主权不容置疑。苏联公开支持埃及政府,1956年美苏两国通过联合国大会敦促英法撤军,最终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回国有。
——摘编自雪梅《英美应对苏伊士运河危机的外交政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对德国基本态度,结合一战和二战中的具体史事说明导致这一态度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二战后埃及能够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原因。
16. 【饮食变迁与社会发展】
材料 近代以来世界的饮食变迁
14世纪 欧洲的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大麦和稞麦为主,亚洲的中国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与小麦,并且粮食的产量与当地人口相互影响。
16世纪 欧洲、亚洲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钤薯等,粮食产量极大增加,全球范围内农作物大传播,从而改变了人类饮食结构与习惯。
19世纪 欧美出现罐装食品、防腐食品等,食品加工业大发展。食品产量提高,质量稳定,食物的新鲜取决于对它的包装与冷藏。人们对于食物卫生、营养等方面的需求获得更好的满足。
20世纪 快餐开始流行,汉堡包、意大利面、比萨饼、美式炸鸡、法式炸薯条等快餐迅速占领着全球市场。
阅读材料,围绕“饮食变迁与社会发展”,任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中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本试题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论语》中提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提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由此可知孔子主张( )
A. 无为而治 B. 实行德政 C. 加强集权 D. 兼爱非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提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得出孔子主张德治,实行教化,B项正确;A项是老子的主张,C项是法家的主张,D项是墨家的主张,排除ACD项。故选B项。
2. 西汉初年,诸侯王墓葬中随葬乐器相当丰富,如广州南越王墓中出土编钟、编磬等共计138件;西汉晚期至东汉,诸侯王墓葬中礼制乐器骤减,如山东任城王墓中仅发现了做工粗糙的陶钮钟3件。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汉朝( )
A. 推行分封制 B.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 颁布推恩令 D.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西汉初年,诸侯王墓葬中的随葬乐器相当丰富,如广州南越王墓中出土编钟、编磬等共计138件;西汉晚期至东汉,诸侯王基葬中礼制乐器骤减,如山东任城王墓中仅发现了做工粗糙的陶钮钟3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诸侯王的势力越来越小,C项正确;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实行推恩令,而不是分封制,排除A项;汉朝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盛世局面,排除B项;东汉中后期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 从唐朝众多仕女图中可以看出,唐朝的女性长裙曳地、轻纱绕臂。当时女性可以参加各种活动,她们在诗文和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远胜于前代。材料表明唐朝( )
A. 男女地位绝对平等 B. 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C. 丝织技术世界领先 D. 文学艺术远胜前朝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从唐朝众多仕女图中可以看出,唐朝的女性长裙曳地、轻纱绕臂。当时女性可以参加各种活动,她们在诗文和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远胜于前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B项正确;男女地位绝对平等表述错误,排除A项;题干主旨是唐朝社会风气开放,不能得出丝织技术世界领先,排除C项;“文学艺术远胜前朝”对题干材料概括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B项。
4. 如表内容为小楚同学做的学习笔记,从这些笔记中可以看出他学习主题应该是( )
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
徐光启《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
宋应星《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A. 科技成就 B. 都市文化 C. 商业贸易 D. 生产技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材料中所涉及的是中国古代的医学、农学、手工业等方面的技术,属于科技成就,A项正确;材料中的内容与都市文化、商业无关,排除BC项;《本草纲目》不是生产技术,排除D项。故选A项。
5. 借助时间轴来归纳史实、梳理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如图时间轴可用于研究( )
1684年 签订《尼布楚条约》 1727年 设置伊犁将军
设置台湾府 1689年 设置驻藏大臣 1762年
A.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 统治危机的加剧 D. 清朝对外交往日益频繁的趋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签订《尼布楚条约》”“设置伊犁将军”“设置台湾府”和“设置驻藏大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B项正确;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的强化,排除A项;题干涉及的是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未反映出统治危机的加剧,排除C项;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6. 庄园是中世纪西欧新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庄园里有耕地、作坊、公共牧场、草场、林地、池塘,供全体居民使用,还拥有绝大多数的农具和牲畜,一般不从外界购买商品。由此可知庄园的特征是( )
A. 贸易发达 B. 分裂割据 C. 市民自治 D. 自给自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庄园是中世纪西欧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庄园里有耕地、作坊、公共牧场、草场、林地、池塘,供全体居民使用,还拥有绝大多数的农具和牲畜,一般不从外界购买商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制度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D项正确;贸易发达、分裂割据与中世纪庄园无关,排除AB项;市民自治是中世纪自治城市的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
7. 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由此可知,“光荣革命”( )
A. 保留了君主专制 B. 催生了新的政治体制诞生
C. 赢得了民族独立 D. 加深了国王与民众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英国‘光荣革命'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可得出,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催生了新的政治体制诞生,即保留了君主,同时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B项正确;英国已经不是君主专制国家,排除A项;英国没有受到殖民压迫,排除C项;光荣革命并不会加深国王与民众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8. 19世纪70年代,日本的新型知识分子组建了思想团体“明六社”,并出版《明六杂志》。他们引进西方的哲学、政治、法律、历史、教育等“开启民智”、“文明开化”。他们的做法( )
A. 促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推动了日本近代化的发展历程 D. 结束了幕府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世纪70年代,日本的新型知识分子组建了思想团体‘明六社’,并出版《明六杂志》。他们引进西方的哲学、政治、法律、历史、教育等‘开启民智’、‘文明开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日本的明治维新,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推动了日本近代化的发展历程,C项正确;明治维新后,日本实现了富国强兵,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促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排除A项;明治维新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与题干信息“开启民智”、“文明开化”不符,排除B项;1867年12月9日,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宣布废除幕府制度 ,排除D项。故选C项。
9. 18世纪时英国工厂中童工数量巨大并且生存环境恶劣。随着经济发展,19世纪中期政府通过立法改善童工生存环境,后来童工逐渐从劳动力市场淡化,生活重心从劳动转向教育。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社会发展 B. 英国的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扩大
C. 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十分健全 D. 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教育体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随着经济发展,19世纪中期政府通过立法改善童工生存环境,后来童工逐渐从劳动力市场淡化,生活重心从劳动转向教育。”可得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社会更加关注未成人的成长,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反映出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社会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贫富分化变大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与社会保障体系无关,英国当时也没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排除C项;材料只说明儿童从社会回归到学校,并没有反映社会教育自身发展的状况如何,排除D项。故选A项。
10. 以下是1928年与1940年苏联经济发展指标数据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项目 1928年 1940年 增幅(%)
钢(万吨) 430 1830 326
煤炭(万吨) 3550 16600 368
棉纺织品(亿米) 26.78 3954 48
谷物(万吨) 7300 9550 31
A. 产品产量提高得益于新经济政策 B.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C. 苏联工业产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D. 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28年与1940年苏联经济发展指标数据表”可知,1940年钢、煤炭等工业产品的产量比1928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而棉纺织品、谷物等农业产品的产量比1928年增速缓慢,反映出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D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已经中断,排除A项;苏联工业化期间在农业方面实行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B项;1937年,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排除C项。故选D项。
11. 1942年1月,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使用全部的资源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相互合作,绝不单独停战议和。这一举措( )
A. 扩大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 B. 奠定了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新格局
C. 彻底消除了签字国之间的分歧 D. 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42年1月,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使用全部的资源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相互合作,绝不单独停战议和”可知,该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D项正确;苏德战争爆发,扩大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排除A项;雅尔塔会议召开,奠定了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新格局,排除B项;彻底消除了签字国之间的分歧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2. 以下一组图片的主题是( )
图1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图2 非洲独立进程图 图3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
A.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B. 社会主义曲折进步
C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D. 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的内容可以看出,材料主旨强调的是亚非拉国家的独立运动,以及独立之后的发展状况,A项正确;非洲这些国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B项;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排除C项;图2、3没有涉及到国家间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13. 【宋代的科举】
材料一 相比于唐朝,宋朝的科举有了较大的发展。凡是“稍具文墨”的读书人,都可准许应考。在考卷管理上实行糊名、誊录制,以杜绝考官“容私之弊”。唐代科举考试录取后,只取得做官的资格,还须经吏部考试合格后授予官职。而宋代进士录取后,不仅可以直接授官,“名前列者,或不十年而至公辅”。两宋通过科举共取士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约为唐代的取士人数的5倍。
——摘编自郭学信《士与官僚的合流: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
材料二 宋朝还设置了武举。1030年,北宋仁宗“亲试武举十二人”。1049年,仁宗又下令废止武举,1064年北宋英宗正式恢复武举。
——摘编自宋桂梅《论宋代武举选拔制度的利弊及对武举制度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科举制度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宋朝废止武举和恢复武举的原因。
【答案】13. 表现:扩大取士的范围;完善考试程序,制定更加严格的考试规则;提高进士的待遇,增加录取人数。
14. 废止武举的原因:防止出现唐末五代以来的武将专权的局面,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恢复武举的原因:与周边少数民族战争不断,需要提高战斗力。
【解析】
【小问1详解】
表现:根据材料一“凡是‘稍具文墨’的读书人,都可准许应考”可得出原因是扩大取士的范围;根据材料一“在考卷管理上实行糊名、誊录制,以杜绝考官‘容私之弊’”可得出原因是完善考试程序,制定更加严格的考试规则;根据材料一“而宋代进士录取后,不仅可以直接授官,‘名前列者,或不十年而至公辅’。两宋通过科举共取士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约为唐代的取士人数的5倍”可得出提高进士的待遇,增加录取人数。
【小问2详解】
废止武举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废止武举的原因是,防止出现唐末五代以来的武将专权的局面,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恢复武举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后来恢复武举的原因是,与周边少数民族战争不断,需要提高战斗力。
14. 【中西货币】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
时期 货币 说明
战国 各诸侯国货币在形状、重量、质地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主要有布币、刀币、圆钱和楚币四大货币体系。
秦朝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轻重不同的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重量为二十铢(半两)。
汉朝 汉武帝时期为了打击私人铸币,收回铸币权,中央政府成立专门铸币机构,铸造五铢钱。钱币重量为五铢。
唐朝 唐初为了整治币制混乱,开铸“开元通宝”,取“开辟新纪元”之意。钱币上文字不书写重量,改为“通宝”。
宋朝 北宋时期商贸繁荣,为了方便交易,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是英镑成为国际货币开始的时代。英国正处于其历史上最大的盛世。这个时期的辉煌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后英国“世界工厂”的工业和经济的绝对领先地位上。而且,只有通过庞大的海外贸易,这种领先地位才能转换为源源不断的黄金流入,使英国得以积累起雄厚的黄金储备。作为史上第一个被公认的“世界货币”,英镑的兴起和最终的国际化从不同的层面上能探觉出皇家海军的庇护。
——摘编自李云帆《英镑国际化背后的海洋霸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70年代后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的原因。
【答案】趋势:从形状杂乱到形状规范;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文书重量到通宝、元宝等。
原因: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海外贸易发达;海军实力首屈一指,军事力量强大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趋势:根据材料一“各诸侯国货币在形状、重量、质地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主要有布币、刀币、圆钱和楚币四大货币体系”和“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轻重不同的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重量为二十铢”可得出演变趋势是从形状杂乱到形状规范;根据材料一“汉武帝时期为了打击私人铸币,收回铸币权,中央政府成立专门铸币机构,铸造五铢钱。钱币重量为五铢”可得出演变趋势是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根据材料一涉及的宋朝以前的货币和“北宋时期商贸繁荣,为了方便交易,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可得出演变趋势是从金属货币到纸币;根据材料一“重量为二十铢(半两)”“钱币重量为五铢”和“开元通宝”可得出演变趋势从文书重量到通宝、元宝等。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二“这个时期的辉煌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后英国‘世界工厂’的工业和经济的绝对领先地位上”可得出原因是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根据材料二“而且,只有通过庞大的海外贸易,这种领先地位才能转换为源源不断的黄金流入,使英国得以积累起雄厚的黄金储备”可得出原因是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海外贸易发达;根据材料二“英镑的兴起和最终的国际化从不同的层面上能探觉出皇家海军的庇护。”可得出原因是海军实力首屈一指,军事力量强大等。
15. 【大国关系】
材料一 1919年巴黎和会中法国要求:重划德国疆界,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限制德国陆军的人数;要求德国大量赔款,瓜分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
1945年雅尔塔会议以后,法国提出战后对德政策: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此外,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以补偿法国的战争损失。
——摘编自姜南《法德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
材料二 苏伊士运河自1869年建成后最终为英国控制。二战后埃及独立后想收回运河主权,英法出兵制止。埃及总统纳赛尔推行反帝反殖民运动,印度总统尼赫鲁也强调埃及对苏伊士运河的主权不容置疑。苏联公开支持埃及政府,1956年美苏两国通过联合国大会敦促英法撤军,最终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回国有。
——摘编自雪梅《英美应对苏伊士运河危机的外交政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对德国的基本态度,结合一战和二战中的具体史事说明导致这一态度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二战后埃及能够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原因。
【答案】15. 基本态度:敌视德国,压制德国发展。
原因: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受到德国的严重打击,导致法国损失惨重,国力削弱。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军队在法国境内进行的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第二次世界战争中,德军入侵法国,导致法国国土沦丧。
16. 原因:纳赛尔为首埃及政府为收回运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世界人民支持埃及政府收回运河的斗争;收回运河斗争的正义性;英国殖民力量的削弱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基本态度:根据材料一“法国要求:重划德国疆界,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限制德国陆军的人数;要求德国大量赔款,瓜分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和“法国提出战后对德政策: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此外,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以补偿法国的战争损失”可得出两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对德国的基本态度是敌视德国,压制德国发展。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受到德国的严重打击,导致法国损失惨重,国力削弱。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军队在法国境内进行的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入侵法国,导致法国国土沦丧。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二“埃及总统纳赛尔推行反帝反殖民运动”可得出原因是纳赛尔为首的埃及政府为收回运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根据材料一“印度总统尼赫鲁也强调埃及对苏伊士运河的主权不容置疑。苏联公开支持埃及政府,1956年美苏两国通过联合国大会敦促英法撤军,最终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回国有”可得出原因是世界人民支持埃及政府收回运河的斗争;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因有收回运河斗争的正义性;英国殖民力量的削弱等。
16. 【饮食变迁与社会发展】
材料 近代以来世界的饮食变迁
14世纪 欧洲的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大麦和稞麦为主,亚洲的中国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与小麦,并且粮食的产量与当地人口相互影响。
16世纪 欧洲、亚洲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钤薯等,粮食产量极大增加,全球范围内农作物大传播,从而改变了人类饮食结构与习惯。
19世纪 欧美出现罐装食品、防腐食品等,食品加工业大发展。食品产量提高,质量稳定,食物的新鲜取决于对它的包装与冷藏。人们对于食物卫生、营养等方面的需求获得更好的满足。
20世纪 快餐开始流行,汉堡包、意大利面、比萨饼、美式炸鸡、法式炸薯条等快餐迅速占领着全球市场。
阅读材料,围绕“饮食变迁与社会发展”,任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答案】论题:社会的发展推动近代以来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
论述: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洲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与传播,美洲的玉米、土豆、红薯、蔗糖等食物传播到欧洲和世界各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新的交通工具进一步推动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工业革命中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食品加工技术和其他科技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这既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之间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改善着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总之,近代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密切,食物不断向全球范围传播与演变。我们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人类共同发展。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近代以来世界的饮食变迁”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可自拟题目为:社会的发展推动近代以来人类食物的传播与演变。然后围绕题目,结合不同时期的饮食变迁进行解读即可。阐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洲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与传播,美洲的玉米、土豆、红薯、蔗糖等食物传播到欧洲和世界各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新的交通工具进一步推动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工业革命中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食品加工技术和其他科技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这既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之间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改善着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总之,近代以来世界联系日益密切,食物不断向全球范围传播与演变。我们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人类共同发展。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