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二轮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与社会生活课件(课件+练习)

(共35张PPT)
专 题 二
中国古代经济与社会生活
知识体系
知识线索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食(农业)、用(手工业和商业)、居(村落、集镇、城市)、医(医疗卫生)等方面 线索一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经济重心南移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不断发展,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生产工具的不断革新、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经济重心的转移,促使农耕经济的区域范围不断扩大。
原始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由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逐渐形成和发展;
秦汉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宋元时期,耕作技术和租佃制不断发展;
明清时期,外来物种传入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知识线索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食(农业)、用(手工业和商业)、居(村落、集镇、城市)、医(医疗卫生)等方面 线索二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商业、城市和交通 手工业三大形态并存,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古代商业在封建经济中曲折发展,市场、市场管理、货币、内外贸易不断发展,市场管理的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从隋唐到两宋,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明清时期,商帮兴盛和对外贸易发展。货币、信贷、商业契约出现并不断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观念。
在农耕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古代的村落、集镇形成,城市则是封建统治的中心,手工业生产和商品贸易在城市中处于依附地位;古代水陆交通发达,形成以首都为中心的交通网,京杭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交流。
知识线索
线索三 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与社会生活变迁 受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形成了坊市分区、重农抑商、闭关自守等政策,对外贸易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
秦朝以后,统治者往往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隋唐到宋元对外贸易和对外交通发达,抑商政策有所减弱;
明清时期对外贸易以政府主导的“朝贡贸易”为主。
从隋唐时期到宋元时期,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医疗卫生方面,逐渐形成了中医药体系,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主干深化
1. 古代农业的发展
(一)发展历程
时期 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农业起源 ①农作物:最早培植水稻和粟;②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③生产工具:石、木、骨器;④土地制度: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
夏商周:奠定农业社会基础 ①土地制度:实行井田制;②耕作方式:石器锄耕;③生产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④经营方式: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战国:传统农业形成 ①耕作方式:铁农具和牛耕推广;②生产技术:精耕细作,垄作法,都江堰和郑国渠;③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④经营方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秦汉至宋元: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①耕作方式:牛耕普及;②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
③耕作技术:出现代田法、耕耙耱技术;④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曹魏时翻车,唐朝时筒车;⑤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明清: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①农作物: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②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③土地兼并严重
主干深化
1. 古代农业的发展
(二)劳作经营方式
(1)家庭式劳作: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2)庄园式劳作: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3)租佃式经营
①含义:地主把土地出租给佃农耕种,收取地租的土地经营方式,称为租佃式经营,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②发展:战国时期产生,宋代以来日益普遍化,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家庭经营的重要方式。
③特点:土地出租者与租佃者订立契约;佃户有迁移自由;地租以实物为主,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化。
主干深化
1. 古代农业的发展
(三)农业地理空间的扩展
(3)租佃式经营
主干深化
2. 经济重心南移
(1) 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因素
主干深化
2. 经济重心南移
(2)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魏晋 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江南获得开发
唐朝中叶 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北宋 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已定型
南宋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元朝 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重新开通了大运河,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是运输江南的粮食
主干深化
3.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流向
(1) 由北方边疆地区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和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
(2) 北方人民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向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末年北方人民南迁和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向江南。
(3) 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前往越族地区。
(4) 华人外流。我国古代出现的到海外谋生、居住现象,形成华人外流。如郑和下西洋后形成的下南洋潮流。
(5) 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
命题拓展
1.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四大特点
命题拓展
2. 宋代租佃制发展的特点
(1) 租佃关系更加普遍。土地出租者与土地租佃者之间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实物地租代替劳役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
(2) 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租佃制下,佃户有了迁移的自由,社会身份、地位在法律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更加松弛,佃户与田主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3) 租佃制呈现复杂化趋势。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耕种者之间出现了“二地主”阶层,从而使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分离。
命题拓展
3. 社会转型——明清农业领域的新现象
(1)明清时期高产作物的引进与广泛种植,使许多无法种植稻麦的旱地和山地得到了充分利用,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了粮食总产量,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结构。
(2)明清经济作物种植规模扩大、品种增多和专业经营趋势增强,农业发达地区的地主已不再满足把土地出租,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田地,这对中国的传统农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命题拓展
4.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和影响
(一)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
(1)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由西向东,由内地向沿海地区逐渐转移。
(2)南移趋势在国家分裂、割据战乱时较为明显。
(3)经济重心的南移凸显了区域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互补性。
(二) 影响
维度 阐释
交通贸易 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城市发展 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影响至今
命题拓展
4.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和影响
(二) 影响
维度 阐释
人口分布 ①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
②南方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人才教育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推动了教育及科举的发展,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南方成为全国的文化教育重心
民族关系 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生态环境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了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风俗习惯 受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唐中期北方饮茶之风盛行等
主干深化
1.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1)劳作方式:手工业家庭式劳作、民营和官营作坊。
(2)主要成就
冶铸业 ①商周青铜器铸造;②春秋时期开始冶铁;③战国以后出现大量铁农具;④东汉发明水排鼓风冶铁;⑤北宋时用煤作冶炼燃料
陶瓷业 ①南北朝时陶瓷业进步,南朝时发明陶瓷工具匣钵;②唐宋时期发明陶瓷工具支钉;③宋朝五大名窑;④明清时期青花瓷、釉里红
纺织业 ①汉代发明提花机;②元朝使用纺织机
主干深化
2. 古代的商业贸易、交通与城市
时期 概况 国内贸易、交通与城市 对外贸易、交通与城市
先秦 ①商朝出现商人;②突破“工商食官”格局;③货币广泛流通;④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⑤商周时期有了借贷纠纷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货币信贷;⑥商周出现契约;⑦春秋时期,已有运河 —
秦汉 ①统一货币、度量衡;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③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④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⑤汉朝以后凡涉及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事,都要订立契约 西汉时开通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主干深化
2. 古代的商业贸易、交通与城市
时期 概况 国内贸易、交通与城市 对外贸易、交通与城市
隋唐 ①坊市分区制;②柜坊、飞钱出现;③隋朝开通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唐代的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④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⑤农村集市发展起来;⑥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 唐宋以后,海上贸易兴盛。商船从东南沿海各港口出发,近达南洋各地,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和红海沿岸地区。中国出口商品,除丝绸外,还有瓷器、纸张、茶叶等。官府在东南沿海一带设置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
宋元 ①使用“交子”;②坊市分区制被打破;③商品种类繁多,东京等城市商业发达;④商业税收成为重要税源;⑤两宋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⑥元朝时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⑦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市镇,元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明清 ①江南工商业集镇涌现,出现专业分工;②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③商帮活跃与兴盛;④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商品化程度提高;⑤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⑥明代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清代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 朝贡贸易:①明清时期,朝廷对朝贡国家、路线、港口、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严格的规定。②清政府在广州设置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③1757年,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
主干深化
3. 古代的商业的特点
(1) 商业范围不断扩大
主干深化
3. 古代的商业的特点
(2) 金融业的发展
①货币:中国古代布帛等实物货币曾长期流行,与金属货币并行使用。宋元时期,纸币开始使用。明清以后,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②信贷: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实物借贷和货币信贷,唐朝的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飞钱”;明代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到了清朝,资本性借贷得到显著发展,出现本票性质的庄票。
(3) 商业主体的变化
①官商: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官商垄断商业。秦汉及以后,官商垄断着利润最高的盐、铁等行业。清朝的公行统揽对外贸易事务。
主干深化
3. 古代的商业的特点
②私商: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私商兴起;之后,私商在中国古代商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明清时期,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迅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
(4) 契约的应用
①商周时期:出现了契约。
②汉朝以后:凡是涉及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订立契约。
③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更加广泛。
主干深化
4. 中国古代的村落、城镇与城市
主干深化
5. 大运河的兴衰
大运河城市的兴衰受到经济重心转移的深刻影响,大运河城市的布局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不断完善。
隋唐时期 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和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受到挑战,扬州作为长江流域和大运河联系的咽喉,成为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尤其在安史之乱后,扬州公然打破坊市限制,出现了繁荣的夜市,经济上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五代及北宋时期 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开封(汴梁)作为帝都所在,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和物资,加之临近大运河与黄河的优势,从而取代传统的长安、洛阳成为当时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南宋至元代 随着南宋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元朝对大运河的裁弯取直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大运河作为漕运通道的作用愈发凸显,一些运河沿线的非传统政治中心城市异军突起
命题拓展
1.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特点
(1) 信用性纸币制度的较早产生、贵金属流通的欠发达,是中国古代货币制度演化区别于古代与近代西方的两个重要特征。
(2) 多元货币体系存在。货币的各种职能在中国古代并不集于一体。铜钱、白银和纸币在中国古代许多朝代同时存在,但有时某些货币形态并不作为流通货币,而只是储藏手段。
(3) 货币制造和流通的地方性。在中国古代,许多地方流通的货币并不相同,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性的特征。
(4) 货币形态最终归向贵金属。两宋时期纸币制度的形成,本质上就是商品性和信用性关系调整的产物。但是其后政府信用性的膨胀和商品性、信用性关系的失衡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中国古代币制最终还是向贵金属流通回归。
2. 社会转型——明清商业领域的新现象
命题拓展
3. 中国古代城市演变的特点
命题拓展
从城市功能上看 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
从城市的商业活动上看 由限制到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
从城市数量和规模上看 唐代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明清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城镇
从城市布局和分布上看 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城市数量逐渐增多
从市民阶层的变化上看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4.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
命题拓展
(1) “夹河而市”是江南市镇的共同特点。内河行船是江南交通运输的重要手段,因此绝大多数市镇都是在河道畅通的地方。
(2) 市镇大多分布在农业、手工业比较发达和经济作物种植地区。
(3) 出现了一些带有行业特点的市镇。如:吴江的同里镇,既是大米的市场,又是造船的地方;常州宜兴的张渚镇是茶叶的产地。
(4) 工商业市镇的出现是明清江南市镇发展的重要特点。如苏州的盛泽镇,湖州的乌镇等地。
(5)众多江南市镇的交易都有日市、早市、晚市和夜市之分,样式繁多。
主干深化
1. 古代经济政策
坊市 分区 宋代以前县以上城市严格划分坊市;宋代以来坊市界限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
重农 抑商 ①确立:商鞅变法时最早提出重农抑商政策。
②松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元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国家对商业的控制有所放松。
闭关 自守 明清时期对外交往逐渐保守,多次实行“海禁”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主干深化
2. 宋朝时期社会的四大变化
3. 中国古代的医疗
(1)古代的疫病:疫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甚至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明朝末年鼠疫横行,给明军、大顺军和大量民众均带来巨大影响。
(2)疫病的防治:中国古代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古人已经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
命题拓展
1. 唐宋经济政策变迁的特点
(1) 私有制发展:唐初实行均田制,唐中期均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手工业中官营不断缩小,民营呈日渐扩大的趋势。
(2) 人身依附关系松弛: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租佃制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地主与佃农是租佃契约关系;手工业中唐代官营手工业出现了劳役制向雇募制过渡的趋势;宋代雇募制更成为了普遍的方式。
(3) 国家干预逐渐减少:国家越来越多地退出经济的直接经营,把更多的经济空间让渡给民间;在政府物资调配、专卖等领域中,国家开始更多地吸纳民间的力量。
(4) 经济手段管理增多:在专卖、对外贸易等制度的活动中,都体现了唐宋政府对经济手段和经济效益的重视。
命题拓展
2. 社会流动——宋朝平民阶层的崛起
(1) 官僚集团的平民化趋势
两宋时期,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崇文抑武方针的实施,使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大量平民阶层通过科举进入官僚集团。凭借家世入仕的官僚越来越少。
(2) 地方乡绅的平民化趋势
两宋时期,乡绅的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魏晋时期拥有庞大资产和政治特权的士族衰落。到两宋时期,地方乡绅大部分是由拥有科举功名或者退休的官员组成,他们乡绅的地位更多的是因为其科举功名或者德高望重,并无政治特权。
命题拓展
2. 社会流动——宋朝平民阶层的崛起
(3)经济关系的非特权化趋势
两汉时期的豪强地主和魏晋时期的士族都控制着大量依附人口。到两宋时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特权地主被庶族地主取代,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弱,非特权地主成为地主阶层的主体。
(4)儒学思想的世俗化趋势
两汉时期学习儒学是士人的特权,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儒学士人投身儒学的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儒学对平民的影响越来越大。
(5)文化艺术的平民化趋势
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两宋时期文化艺术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深刻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形式和风格,世俗文化逐渐成为文化艺术的主流。
命题拓展
3. 宋代社会和生活习俗的变化
(1)婚姻习俗:择偶标准不像以前看重门第,而是一看重金榜题名,二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
(2)饮食文化:北宋时,都城东京是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中心。南宋时北人南迁,东京的饮食业涌入杭州。宋代普遍喜欢饮酒、饮茶,城市中还有许多凉饮店,出售甘豆汤等饮料。
(3)服饰演进:宋代民间服饰相对宽松,实际生活中,民间服饰五彩斑斓,基本不受约束。
(4)宗教文化信仰:中唐以前在以荆州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受崇拜的关羽,自宋元开始成为全民信仰。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盛行妈祖信仰。
(5)文化价值取向:从文人雅趣到市井风情,贵族文化转向平民文化,社会文化进一步世俗化、大众化。
命题拓展
4. 核心价值——明清市民阶层兴起的影响
社会 风气 明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再是士人标榜的信条,仕途未明而弃儒经商者比比皆是,进一步导致传统地位等级的松动
个性 解放 反抗封建礼教束缚,明末思想家把学术同时政相联系,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市民阶层要求参政议政的社会思潮相一致
构筑价 值体系 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具有“对友谊和忠义的崇拜”“劝善戒恶的道德观”等特点。市民阶层已开始构建自己的价值系统
世俗文 学发展 戏曲、小说等“杂书”的消费成为江南地区的一种时尚
市民意 识觉醒 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觉醒。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与社会生活
1.(2023·1月浙江选考,2)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C )
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2023·全国乙卷·24)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C )
A.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 B. 井田制度的繁荣
C.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 商业活动的衰退
3.(2021·湖南卷·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A )
A. 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 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 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 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4.(2022·重庆卷,6)王祯《农书》记载:“中国自桑土既蚕之后,惟以茧纩为务,殊不知木棉之为用。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由此可知,元朝时( D )
A.木棉开始向北传播 B.商贾对外出口大宗棉布
C.丝绸产量不及棉布 D.国家统一促进棉布流行
5.(2021·全国乙卷,25)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
据上表可知,在此期间( A )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6.(2021·山东卷·3)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 B )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7.(2023·全国乙卷·25)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A )
A. 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 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 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 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8.(2023·全国甲卷·25)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下图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D )
A. 土地兼并程度 B. 经济发展水平 C. 人口自然增长 D. 移民流入数量
9.(2022·广东卷·1)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B )
10.(2022·山东卷·3)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衡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浙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B )
A. 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B. 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 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 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11.(2022·重庆卷,6)王祯《农书》记载:“中国自桑土既蚕之后,惟以茧纩为务,殊不知木棉之为用。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由此可知,元朝时( D )
A.木棉开始向北传播 B.商贾对外出口大宗棉布
C.丝绸产量不及棉布 D.国家统一促进棉布流行
12.(2021·浙江1月卷)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A )
A. 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B. 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
C. “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 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
13.(2021·山东卷)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D )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 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 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14.(2021·浙江1月卷)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制。下列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 A )
①市民阶层的壮大 ②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 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2021·浙江6月卷)宋代曾规定:“市舶司监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如违,当重置之法。”据此可知当时( D )
A.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B.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
C.朝廷决定市的设立废止 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
16.(2021·河北卷·5)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D )
A. 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 B. 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 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 D. 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17.(2022·湖南卷·2)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A )
A. 体现以农为本 B. 服务于汉初战事 C. 意在藏富于民 D. 解决了财政危机
18.(2023·广东卷·6)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D )
A. 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 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 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 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19.(2022·湖北卷,3)唐玄宗针对民间销毁铜钱用于铸造铜器的现象,下诏曰“今天下泉货益少,币帛颇轻,欲使天下流通,焉可得也”,遂禁止私造铜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杜绝私自买卖。制定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B )
A.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 B.铸币材料严重短缺
C.铜铅锡专卖措施失效 D.铜钱流通范围有限
20.(2022·全国乙卷,27)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D )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21.(2023·全国甲卷·26)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B )
A. 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 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 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 D. 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22.(2024·临沂模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穿越到宋代
假如某天你穿越到材料所反映的时空,就你所看或所听的历史信息,任选一例,并加以简要阐释。(要求:信息选取需符合时代特征与场景设定,阐释完整,逻辑清晰。)
答案 示例
历史信息:看见“瓦舍”,瓦舍是娱乐休闲场所。
阐释:瓦舍的出现与宋代统治者采取相对宽松的商业政策,创造相对宽松的商业环境有关,正是这一政策使得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进而促进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瓦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总的来说,瓦舍丰富了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世俗文化的繁荣,词的流行在某种程度上与瓦舍分不开,同时瓦舍反过来又推动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唐代、北宋三个时期南方、北方人口变化情况表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农业领域积极引进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并扩大其耕种面积。同时出现农业作物的分区,农产品逐步向商品化模式发展。手工业领域包括的范围不仅日渐广泛,同时在各个行业的规模、数量、工具以及技术方面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促进手工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当时商业领域的进一步繁荣,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加、区域性商人群体的结盟以及白银的广泛使用等方面。另外,新兴商业城市以及商业化的市镇经济也逐渐兴起,并且开始出现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如松江、杭州等城市。
——摘编自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思考》
(1) 材料一反映了唐宋时期的哪一经济现象并指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答案 经济现象: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原因:北方多战争,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北民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资源和生产技术;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任答3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 表现: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形成地域性商人群体;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新兴商业城市和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并走向繁荣。(任答3点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二轮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与社会生活课件(课件+练习)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