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四年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他的思想核心是( )
A “兼爱” B. “礼治” C. “仁” D. “法治”
2. 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汉人胡食”“胡人汉服”的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 给少数民族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C. 是民族交融的体现 D. 有利于消除民族隔阂
3. 下列人物中,改进造纸术的是( )
A. 屈原 B. 张衡 C. 蔡伦 D. 郦道元
4.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其中,“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等诗句可以佐证唐代( )
A. 政治政策开明 B. 商业贸易繁荣 C. 社会风气开放 D. 农业发展状况
5. “6月3日,实行销毁,先于虎门海滩,掘池引水,撒盐成卤,将鸦片剖切抛入泡浸……然后放入大洋,历时二十二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新文化运动
6.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 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已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反映十九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和虎门销烟 B.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
C. 《南京条约》的签订和洋务运动 D.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瓜分狂潮
7.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
8. 1923年,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一改过去“只问外交,不问政治”的倾向,明确提出“打倒国际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建立自由独立民主的国家,为青年学生的利益而奋斗,为被压迫的民众利益而奋斗”的政治主张。出现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
A. 民主、科学口号 B.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 三民主义思想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
9. 晚清时期,戏园中的二楼“官坐”专为官宦士绅所设,一楼“散座”“池座”为普通百姓所设;清末民初,部分戏园开始实行提前售票、对号入座、男女合座。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
A.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 掀起发展实业热潮
C. 出现平等的新风尚 D. 封建礼教彻底消亡
10.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 农业 B. 重工业 C. 轻工业 D. 商业
11.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这种“和平方法”指的是( )
A. 赎买政策 B. 公私合营 C. 合作化 D. 集体化
12. 中华民族在百余年艰苦卓绝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站起来”和“富起来”。这个“伟大转折”指的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诞生
C. 三大改造完成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13.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会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4. 欧洲是较早有人类居住的地方,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下列文明成果属于欧洲人民创造的是( )
①宙斯像 ②基督教 ③《十二铜表法》 ④帕特农神庙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5. 1492年,一位航海家“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他认为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他是( )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麦哲伦 D. 达·伽马
16. 罪恶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造成了非洲的贫穷和落后,最早开始贩卖黑人奴隶的是哪两个国家( )
A. 葡萄牙、西班牙 B. 荷兰、法国
C. 英国、法国 D. 葡萄牙、荷兰
17. 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珍妮机的发明 B. 工厂制度的诞生
C. 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D. 火车的运行
18. 这次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这次改革是( )
A. 彼得一世改革 B. 1861 年农奴制改革
C. 十月革命 D. 二月革命
19.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一个国际组织,以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这个组织是( )
A. 国际联盟 B.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 联合国 D. 世界贸易组织
20. 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A. 多极化 B. 全球化 C. 两极格局 D. 分级化
二、组合列举题(每小题1分,共7分)
21.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
(2)创立元首制的罗马帝国缔造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战国后期,为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奠定重要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
(2)秦末农民战争中,一举歼灭秦军主力的决定性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
(3)东汉末年,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
(4)导致前秦统治瓦解、东晋解除来自北方威胁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
三、改错题
23. 道家学派的创始墨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4. 康熙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
25. 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长诗《神曲》。
26. 耐用的白炽灯泡的发明者是美国的本茨。
四、史料解析题(27题8分,28题6分,29题7分,30题6分,共27分)
27.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 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古代文明选拔官吏的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御,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三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好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图一所示制度是谁创立的 这个制度与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不同
(2)材料二内容涉及的是哪一选官制度 这一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 这一制度在哪一朝代被废除
(3)材料三中“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这三项发明具体指什么
28. 近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探索充满艰辛,但艰辛孕育了新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探索它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材料四 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有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时代的序幕。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
(2)这场革命以什么为指导思想 这场革命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3)写出这次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
(4)材料四描述的是一场怎样的革命运动
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联合国家宣言》是对德、意、日国家作战的第一个共同纲领性文件。
材料三 二次大战刚结束,几乎随即便开始了东西方的冷战。战争耗尽了各国国力,欧洲普遍衰落,只剩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1)图一人物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被刺杀,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 战争爆发后,其战场主要由哪个地区转到非洲、亚洲等地 图二事件的胜利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联合国家宣言》是在哪一战争期间签署的 它的签署有何重大作用
(3)材料三中得知,“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0. 改革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俄国的一位沙皇曾对莫斯科的贵族们坦言:“显然,你们已经意识到了,现在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的废除农奴制比等它被自下而上的废除要好得多。”
材料三 它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也是中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该制度中,农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按照合同自主地进行生产和经营。
材料四 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向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罗斯福
(1)材料一反映的这次改革是谁主持的
(2)材料二中的这位俄国沙皇是谁 这次改革使俄国走上哪一发展道路
(3)材料三是对什么政策描述
(4)材料四中实行新政的背景是什么 “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五、活动探究题(31题10分,32题8分,共18分)
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力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文字篇】
【文学篇】
朝代 体裁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A 诗 李白 《静夜思》
宋朝 词 苏轼 《赤壁怀古》
元朝 曲 关汉卿 《窦娥冤》
明朝、清朝 小说 曹雪芹 B
【制度篇】
到了唐朝时期,这个制度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这一制度的一项重大措施。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
【科技篇】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1)图中文字统一后,使用的是什么字体
(2)将字母指代的内容填写完整。
(3)材料中的“第一种在文学方面”指宋朝的哪个发明家 哪一发明与“这三种东西”合称“四大发明”
(4)成书于明朝,记述了中国当时先进科技的著作是什么
(5)20世纪70年代,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6)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请谈谈当代青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32.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需要反思战争,更需要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请说出英法两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请说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2023年是九一八事变92周年。请说出日本蓄意发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请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5)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对中国犯下的罪行。
(6)每年的公历12月13 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此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请说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人数。
(7)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8)通过上面几个问题的探究,你对战争有什么认识
二○二四年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立者。他的思想核心是( )
A. “兼爱” B. “礼治” C. “仁” D. “法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孔子”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C项正确;“兼爱”是墨子的主张,排除A项;“礼治”是荀子的主张,排除B项;“法治”韩非子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
2. 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汉人胡食”“胡人汉服”的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 给少数民族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C. 是民族交融的体现 D. 有利于消除民族隔阂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材料“汉人胡食”“胡人汉服”和所学知识可知,“汉人胡食”“胡人汉服”体现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民族交融,这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胡人汉服”等体现了当时出现民族交融现象,这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汉人胡食”“胡人汉服”表明汉人吃胡人的食物,胡人穿汉族的衣服,体现了民族交融,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汉人胡食”“胡人汉服”有助于加深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了解,有利于消除民族隔阂,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3. 下列人物中,改进造纸术的是( )
A. 屈原 B. 张衡 C. 蔡伦 D. 郦道元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C项正确;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人物,与造纸术改进无关,排除A项;东汉张衡发明创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与造纸术关系不大,排除B项;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其写出了《水经注》,与造纸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其中,“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等诗句可以佐证唐代( )
A. 政治政策开明 B. 商业贸易繁荣 C. 社会风气开放 D. 农业发展状况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可知,这是与唐朝的农具筒车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促进了农业发展,D项正确;政治政策开明,与题干内容不符,题干内容体现的是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排除A项;商业贸易,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体现的是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排除B项;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题干内容不符,题干内容体现的是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排除C项,故选D项。
5. “6月3日,实行销毁,先于虎门海滩,掘池引水,撒盐成卤,将鸦片剖切抛入泡浸……然后放入大洋,历时二十二日。”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6月3日,实行销毁”、“掘池引水,撒盐成卤,将鸦片剖切抛人泡浸……然后放入大洋,历时二十二日”及所学知识可得,虎门销烟,1839年6月,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894年中日之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的加深,排除C项;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6.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 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已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反映十九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和虎门销烟 B.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
C. 《南京条约》的签订和洋务运动 D.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瓜分狂潮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十九世纪末”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朝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国家面临深重危机,符合“生死存亡的关头”的条件,戊戌变法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和官员发起的政治改革运动,他们看到了通过变革来挽救国家的出路,符合“看到出路”和“奋起救亡”的条件,B项正确;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是鸦片,1840年签订《南京条约》,排除A项;洋务运动主张引进西方技术和军事改革,与题目中“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的描述不符合,排除C项;瓜分狂潮是《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和分割,它并没有反映中国内部的变革或寻找出路的努力,排除D项。故选B项。
7.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甲午战争后”是解题的关键,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认识到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不能救国,因此开始向政治制度转变。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洋务运动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开始于戊戌变法,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故选A。
8. 1923年,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一改过去“只问外交,不问政治”的倾向,明确提出“打倒国际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建立自由独立民主的国家,为青年学生的利益而奋斗,为被压迫的民众利益而奋斗”的政治主张。出现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
A. 民主、科学口号 B. 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C. 三民主义思想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打倒国际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可知,当时学生已经注意到反帝反封建,所以出现这一变化主要缘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项正确;民主、科学口号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三民主义思想中国同盟会时期就已经提出,排除C项;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实际确立的,排除D项。故选B项。
9. 晚清时期,戏园中的二楼“官坐”专为官宦士绅所设,一楼“散座”“池座”为普通百姓所设;清末民初,部分戏园开始实行提前售票、对号入座、男女合座。这反映了近代中国( )
A.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 掀起发展实业热潮
C. 出现平等的新风尚 D. 封建礼教彻底消亡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由晚清时期的按等级排座的情况在近代被取消,说明近代出现平等的新风尚,C项正确;宋代时期市民阶层壮大,排除A项;题意中没有提及发展实业,排除B项;题意中反映了封建礼教在逐渐消亡,但没有彻底消亡,排除D项。故选C项。
10.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 农业 B. 重工业 C. 轻工业 D. 商业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故答案选B。
11.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这种“和平方法”指的是( )
A. 赎买政策 B. 公私合营 C. 合作化 D. 集体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1953—1956年我国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采用赎买政策,顺利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A项正确;公私合营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我国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合作化的方式,排除C项;1958年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走集体化道路,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2. 中华民族在百余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站起来”和“富起来”。这个“伟大转折”指的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诞生
C. 三大改造完成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伟大转折”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D项正确;抗战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排除A项;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排除B项;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排除C项。故选D项。
13.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会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项正确;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排除A项;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排除B项;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14. 欧洲是较早有人类居住的地方,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下列文明成果属于欧洲人民创造的是( )
①宙斯像 ②基督教 ③《十二铜表法》 ④帕特农神庙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可知,宙斯像是古希腊艺术的杰作之一,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的巅峰之作,①符合题意;基督教源于中东地区游牧民族以色列人的犹太教,②不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也叫十二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最早的罗马法文献,③符合题意;帕特农神庙是希腊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④符合题意,排序①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ACD项排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5. 1492年,一位航海家“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他认为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他是( )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麦哲伦 D. 达·伽马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的“1492年,一位航海家‘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他认为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始航海活动,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的古巴和海地等地,发现了新大陆,哥伦布以为自己到达的是印度,给当地人取名叫印度安人,B项正确;迪亚士是发现好望角的人物,排除A项;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排除C项;达·伽马是第一个到达印度的人物,排除D项。故选B项。
16. 罪恶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造成了非洲的贫穷和落后,最早开始贩卖黑人奴隶的是哪两个国家( )
A. 葡萄牙、西班牙 B. 荷兰、法国
C. 英国、法国 D. 葡萄牙、荷兰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在美洲,由于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屠杀和奴役,造成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种植园主开始买进非洲的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劳动。欧洲一些人看到有利可图,纷纷加入罪恶的黑奴贸易。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A项正确;荷兰法国英国是后来进行三角贸易的国家,排除含有荷兰、法国、英国的BCD项。故选A项。
17. 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珍妮机的发明 B. 工厂制度的诞生
C. 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D. 火车的运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用水作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能雇用1000多人。因此,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改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C项正确;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后来其他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与题干工厂的选址变化无关,排除A项;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是题干这一变化的结果,排除B项;轮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和广泛运用,交通运输业首次出现革命性变革,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与题干工厂的选址变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8. 这次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这次改革是( )
A. 彼得一世改革 B. 1861 年农奴制改革
C. 十月革命 D. 二月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和所学知识可知,沙皇彼得一世执政后, 学习西欧,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A项正确;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项;十月革命是为了推翻二月革命建立的资产阶级政权,排除C项;二月革命是为了推翻俄国封建王朝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19.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一个国际组织,以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这个组织是( )
A. 国际联盟 B.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 联合国 D. 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维护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和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C项正确;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排除A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1942年形成的抗击法西斯侵略的联盟,排除B项;世界贸易组织是为了维持世界经济秩序的国际组织,排除D项。故选C项。
20. 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A. 多极化 B. 全球化 C. 两极格局 D. 分级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上出现了多个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中心,如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它们共同塑造了国际事务的多极化趋势,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A项正确;全球化是一个描述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跨国界融合的过程的术语,排除B项;两极格局描述的是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立和竞争,排除C项;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与“分级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二、组合列举题(每小题1分,共7分)
21.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
(2)创立元首制的罗马帝国缔造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邓小平 ②. 屋大维 ③. 列宁。
【解析】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3)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在1917年爆发了由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
22.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战国后期,为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奠定重要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
(2)秦末农民战争中,一举歼灭秦军主力的决定性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
(3)东汉末年,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
(4)导致前秦统治瓦解、东晋解除来自北方威胁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长平之战 ②. 巨鹿之战 ③. 赤壁之战 ④. 淝水之战。
【解析】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战国后期,为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奠定重要基础的战役是长平之战。
(2)结合所学可知,秦末农民战争中,一举歼灭秦军主力的决定性战役是巨鹿之战。
(3)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基础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4)结合所学可知,导致前秦统治瓦解、东晋解除来自北方威胁的战役是淝水之战。
三、改错题
23. 道家学派的创始墨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答案】错误,将“墨子”改为“老子”。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道”,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即主张顺其自然,不强加干涉,因此题干所述错误,将“墨子”改为“老子”。
24. 康熙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
【答案】错误;将“康熙帝”改为“顺治帝”。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国家的统治,强化君主权力,清朝统治者加强了对西藏、台湾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的治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故原题错误,将“康熙帝”改为“顺治帝”。
25. 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长诗《神曲》。
【答案】错误:彼特拉克 改正:但丁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文艺复兴的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是但丁,他的代表作是长诗《神曲》。故原题错误,将彼特拉克改为但丁。
26. 耐用的白炽灯泡的发明者是美国的本茨。
【答案】错误:本茨 改正:爱迪生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可知,耐用的白炽灯泡的发明者是美国的爱迪生。故原题错误,将本茨改为爱迪生。
四、史料解析题(27题8分,28题6分,29题7分,30题6分,共27分)
27.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 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古代文明选拔官吏的制度,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御,可以参政的机会……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三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好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图一所示制度是谁创立的 这个制度与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不同
(2)材料二内容涉及的是哪一选官制度 这一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 这一制度在哪一朝代被废除
(3)材料三中“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这三项发明具体指什么
【答案】(1)人物:秦始皇(嬴政)。制度:分封制。
(2)制度:科举制。创立朝代:隋朝。废除朝代:清朝。
(3)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运用。
【解析】
【小问1详解】
人物: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描述,该制度秦始皇(嬴政)创立,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制度:根据材料“西周”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
【小问2详解】
制度:根据材料“提供了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和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使平民可以凭才学做官,有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创立朝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的创立。废除朝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
【小问3详解】
发明:根据材料三中“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科技发明主要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运用,它们为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8. 近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探索充满艰辛,但艰辛孕育了新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探索它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材料四 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有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时代的序幕。
(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
(2)这场革命以什么为指导思想 这场革命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3)写出这次运动两位代表人物。
(4)材料四描述的是一场怎样的革命运动
【答案】(1)派别:洋务派。
(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贡献: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3)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
(4)性质: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解析】
【小问1详解】
派别:根据材料“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中洋务派的主张,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实现富国强兵。
【小问2详解】
指导思想:依据材料“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奉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贡献:依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小问3详解】
代表人物:根据材料“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可知,“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1915年,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小问4详解】
性质:根据材料“1919年就有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时代的序幕”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额开端。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联合国家宣言》是对德、意、日国家作战的第一个共同纲领性文件。
材料三 二次大战刚结束,几乎随即便开始了东西方的冷战。战争耗尽了各国国力,欧洲普遍衰落,只剩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1)图一人物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被刺杀,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的导火索是什么 战争爆发后,其战场主要由哪个地区转到非洲、亚洲等地 图二事件的胜利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联合国家宣言》是在哪一战争期间签署的 它的签署有何重大作用
(3)材料三中得知,“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1)萨拉热窝事件。欧洲战场。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解析】
【小问1详解】
导火索: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战场:结合所学可知,一战爆发后,逐步由欧洲战场转到非洲、亚洲等地。
意义:据图二信息可知,该战役是诺曼底登陆,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小问2详解】
战争:据材料二“《联合国家宣言》是对德、意、日国家作战的第一个共同纲领性文件”并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因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签署。
作用:结合所学可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小问3详解】
标志:据材料三“二次大战刚结束,几乎随即便开始了东西方的冷战”并结合所学可知,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0. 改革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俄国的一位沙皇曾对莫斯科的贵族们坦言:“显然,你们已经意识到了,现在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的废除农奴制比等它被自下而上的废除要好得多。”
材料三 它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也是中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该制度中,农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按照合同自主地进行生产和经营。
材料四 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向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罗斯福
(1)材料一反映的这次改革是谁主持的
(2)材料二中的这位俄国沙皇是谁 这次改革使俄国走上哪一发展道路
(3)材料三是对什么政策的描述
(4)材料四中实行新政的背景是什么 “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商鞅。 (2)亚历山大二世。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经济大危机。国家干预经济。
【解析】
【小问1详解】
人物:据材料一“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商君列传”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写的是商鞅变法,其由商鞅主持。
【小问2详解】
人物:据材料二“自上而下的废除农奴制”并结合所学可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实行者是亚历山大二世。
道路: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该道路是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小问3详解】
政策:据材料三“在该制度中,农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按照合同自主地进行生产和经营”可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该制度下,农户按照合同自主地进行生产和经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小问4详解】
背景: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实行的背景是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
特点: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其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
五、活动探究题(31题10分,32题8分,共18分)
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文字篇】
【文学篇】
朝代 体裁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A 诗 李白 《静夜思》
宋朝 词 苏轼 《赤壁怀古》
元朝 曲 关汉卿 《窦娥冤》
明朝、清朝 小说 曹雪芹 B
【制度篇】
到了唐朝时期,这个制度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这一制度的一项重大措施。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
【科技篇】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1)图中文字统一后,使用的是什么字体
(2)将字母指代的内容填写完整。
(3)材料中的“第一种在文学方面”指宋朝的哪个发明家 哪一发明与“这三种东西”合称“四大发明”
(4)成书于明朝,记述了中国当时先进科技的著作是什么
(5)20世纪70年代,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6)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请谈谈当代青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1)小篆。 (2)唐朝。《红楼梦》。
(3)毕昇。造纸术。 (4)《天工开物》。
(5)袁隆平。 (6)“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字体: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小问2详解】
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诗人。
B:结合所学可知,曹雪芹的代表作品《红楼梦》。
【小问3详解】
发明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的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发明:根据所学可知,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合称“四大发明”。
【小问4详解】
著作:结合所学可知,《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小问5详解】
人物: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小问6详解】
建议:本小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2.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需要反思战争,更需要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请说出英法两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请说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2023年是九一八事变92周年。请说出日本蓄意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4)请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5)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对中国犯下的罪行。
(6)每年的公历12月13 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此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请说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人数。
(7)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8)通过上面几个问题的探究,你对战争有什么认识
【答案】(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不断激化。
(3)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4)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
(5)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6)30万人以上。 (7)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8)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我们要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矛盾与冲突,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的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小问2详解】
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的知识可知,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不断激化。
【小问3详解】
影响:结合所学九一八事变的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小问4详解】
标志:结合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可知,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小问5详解】
罪行:19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对中国犯下的罪行。
【小问6详解】
人数:结合所学南京大屠杀的知识可知,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小问7详解】
影响:结合所学鸦片战争的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小问8详解】
认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我们要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矛盾与冲突,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