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云南省普洱市2023---2024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学科期末专家命题能力竞赛参赛试卷(九) (答案)

2024年普洱市命题能力竞赛参赛试卷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C
C
D
C
A
B
C
A
D
题号
14
15
16
17
18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B
D
B
B
D
B
C
D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题,共计50分)
26.(12分)
(1)制度:三省六部制(2分):
评价: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2分,符合
题意、任答一点即可)。
(2)职权:通判涉及地方一切行政与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
名才能生效。(2分,言之有理即可。)
作用:通判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实行监督。(2分,言之有理即可。)
(3)制度:行省制(2分);民族:回族(2分)。
27.(14分)
(1)机构:市舶司(2分):
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
发。耗费了明朝的大量财力物力。(2分,言之有理即可,任答一点即可)。
(2)名字:郑成功(2分);作用:郑成功收复台湾沉重打击了荷兰殖民者,巩固了
东南海防,维护了国家统一(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评分说明:观点明确2分,理由说明史论结合4分,共6分。
示例一
观点:闭关锁国政策起到了“民族自卫作用”。
理由:闭关政策是清朝统治者执行的基本国策,闭关政策起到了“民族自卫的作
用”。清政府实行的禁海政策,有意防止自己的臣民与外人接触,但客观上有利
于维护国家主权,阻止外国侵略阴谋得逞。
示例二
观点:闭关锁国政策有利也有弊。
理由:闭关锁国政策虽然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也曾
起了一定的防御作用,但它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
动权,而且它限制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妨碍中国掌握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
术知识,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8.(12分)
(1)盟约:澶渊之盟(2分)。
2024年普洱市命题能力竞赛第1页共2页七年级历史科目
评价:①澶渊之盟签订的内容中,宋朝要给辽钱物,给百姓和国家财政带来了沉
重的负担。②澶渊之盟的签订使辽与北宋保持着长期的和平局面。(2分,言之有
理即可,任答一点即可)。
(2)民族:蒙古族(2分)。
地区:西藏地区(2分)。
(3)①打败噶尔丹,稳定西北部边疆地区:②清军入藏平定准噶尔叛乱、尊崇达赖,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③台湾重新归入清朝版图,并设置台湾府,巩固东南海防:
④两次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巩固东北边疆(4分,
意思相近、任答两点即可):
29.(12分)
(1)名称:唐太宗(2分):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
(2)评分说明:本题按层次评分,只要表述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评分。
层次及得分
材料运用与表述
能紧扣主题,准确运用史实(提供两条及两条以上的史实)加以
-等:6-8分
阐述并能有所认识,逻辑清晰,表述通顺,字数符合要求
能围绕主题,运用史实(提供一条史实)进行阐述,条理较清
二等:4-6分
晰,表述较通顺,字数符合要求。
三等:2-4分
能围绕主题进行说明,没有提供史实,表述较通顺,字数不足。
四等:0-2分
表述与主题关联不大,无史实,表述不通顺,字数严重不足。
示例
主题:我最想生活在明朝时期
论述:明朝的科技和文学艺术都有突出的成就。明朝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了
《本草纲目》,这本书记载药物1800多种,配1100多张形态图,对药物进行分类,
详细介绍产地、形色、气味和主要疗效,收录药方11000多个,《本草纲目》总结
前代成果,丰富药物学宝库,广为传播,造福人类。明朝的科学家宋应星编著了
《天工开物》,这本书对18个生产门类,详尽的物品、生产工具、生产流程介绍,
120多幅插图,《天工开物》总结全面,记述科学技术先进,广泛传播,被誉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元末明初的优秀的长篇小说《水浒传》,作者
是施耐庵。书中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
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
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水浒传》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
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综上所述,我最想生活在明朝时期,因为明朝的科学家和文学家,都具有追求不
懈的进去精神,推动了明朝的科技文化的发展。
注:非选择题部分的答案,意思相近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
亦可的情评分。
2024年普洱市命题能力竞赛第2页共2页七年级历史科目机密★考试结束前
2024年普洱市命题能力竞赛参赛试卷
七年级历史科目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材料中“589年”用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 )
A.公元前 6世纪80年代 B.公元5世纪80年代
C.公元6世纪80年代 D.公元5世纪末期
2.在隋朝大运河的研学活动中,讲解员告诉同学们“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反映出,隋朝大运河是( )
A.隋炀帝的暴政 B.用于灌溉的工程
C.利用大自然的典例 D.最早的运河工程
3. 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观察家默德赫斯特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材料评价的是( )
A.科举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4.“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解释是对历史史实的看法和态度。以下关于唐朝的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C.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D.唐玄宗重用姚崇和宋璟
5.下列文物既能体现唐朝手工业发达,又能反映商贸繁荣的是( )
6.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 )
A.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7.唐朝作为一个积极的文化传播者将自身的先进文化辐射到周边国家,同时也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以下史实能够说明这一特点的是( )
A.张骞通西域、甘英出使大秦 B.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
C.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8.下表中人口户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号纪年 公元纪年 人口户数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年 约 891 万
唐肃宗乾元三年 760 年 约 193 万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宦官专权
9.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是(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重武轻文
10.七年级以“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历史”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选取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绘画背景为研习素材之一。《清明上河图》研究的是 ( )。
A.隋朝东都的繁华景象 B.唐朝长安的繁华景象
C.北宋东京的繁华景象 D.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
11.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以上诗、词反映作者共同的精神品质是( )
A.为国尽忠 B.豪放洒脱 C.殚精竭虑 D.浪漫主义
12.在以“小货币、大历史”为主题的课堂上,老师引用了中国钱币学会专家库资深专家姜力华的材料:“在今天人们的生活中,纸币显得平常而普通。然而,在一千多年前,它的出现无疑是人类货币史上一座伟大的里程碑。”“它”指的是( )
A.秦朝半两钱 B.汉朝五铢钱 C.唐朝开元通宝 D.北宋交子
13.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以上史实表明当时( )
A.海外贸易迅速兴起 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耕地面积大幅增加
14.民众们的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以下情境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 )
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晚上到瓦子看傀儡戏表演
C.阅读小说《三国演义》 D.晚上去瓦子观看《窦娥冤》
15.中国古代科技一度走在世界前列,历朝历代都有很多优秀的科技成果。下列科技成果属于北宋时期的是( )
A.造纸术的改进 B.《大明历》的创制
C.《天工开物》的编写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6. 《元史.地理志》中记载着“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描写的是( )
A.行省制管理效率提高 B.交通发达,各地联系加强
C.海上丝绸贸易进入鼎盛时期 D.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17.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期设置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的“行政机构”是( )
A.北庭都元帅府 B.中书省 C.枢密院 D.澎湖巡检司
18.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曾经评价“这是明代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情。从明代下半期到清代末年三四百年间,……真是中国历史上最断丧人才的。”材料中“最坏的一件事”指 ( )
A.闭关锁国 B.废除丞相 C.设锦衣卫 D.八股取士
19.英雄从未走远,精神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
可泣的民族英雄。戚继光之所以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A.驱逐葡萄牙,收回其在模问的居住权 B.他英勇的击败荷兰侵略者
C.抗击倭寇,基本解除东南沿海倭患 D.抗击沙俄入侵,划定中俄边界
20.明长城的城墙,有的是用石块垒砌成石垛墙,有的是利用险峻山岭作为屏障的山险墙,还有的是将崇山峻岭加以劈削而成的劈山墙。据此可知长城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原因是,长城体现了 ( )
A.古代军事工程的坚固性 B.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C.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精神 D.明清时期政治上趋于稳定
21.歌谣见证历史。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广大民欢迎和拥护的“闯王”是( )
A.黄巢 B.李自成 C.罗贯中 D.皇太极
22.军机处设立之初,既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也没有专职的官员,成员也无定额,皆由雍正皇帝特旨选任,军政事务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是( )
A.精简机构 B.便于保密 C.节约财政 D.加强皇权
23.整理知识要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的内容学习主题是( )
A.清初西北边疆得到巩固 B.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C.清朝对东南地区的管辖 D.清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24.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中国儒家思想正统地位提高的需要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C.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D.为了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25.中国古代戏曲在央视春晚舞台绽放光彩,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千年传承魅力。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被誉为“国剧”的是( )
A.杂剧 B.越剧 C.昆曲 D.京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第26 题12 分, 第27 题14分, 第28 题12 分,第29 题 12 分, 共 50 分)
26.(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此项制度明确了权力的划分和分工,使政府工作更加高效有序。中央政权得以稳定地掌握在皇帝手中,保证了国家的政治稳定性。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历史学家认为:“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摘自《中国古代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指出“此项制度”的名称并写出“此项制度”的历史评价。(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通判的职权和作用。(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的地方行政制度。联系所学知识写出元朝时期形成的新民族名称。(4分)
27.(14 分)海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一直与海洋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他被台湾同胞尊称为“开台圣王”。1661年,他率领25000名将士,乘着数百艘战舰,从金门出发,经澎湖休整,进军台湾……并多次打败荷兰的海上援军。1662年2月,经过8个月的围攻,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长官被迫投降。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南洋海禁之前,福建、广东一带的人民靠对外贸易生活,生活富足,社会安定。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贸易。规定:不准外商与中国一般商人直接做生意,禁止在外洋私卖洋货及走私入口……出海商船所带的货物不能超过500石,只准带铁锅1口,每人只许带铁斧1把······海禁后许多以海外贸易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产。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开台圣王”的名字。归纳材料二中历史事件的作用。(4分)
(3)材料三中的“闭关锁国政策”同学们持有以下观点:第一种,闭关锁国政策起到了“民族自卫作用”;第二种,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家和民族有百害而无一利。你的观点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28.(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来城集》
材料二
“桑哥(元朝宰相)又以总制院所统西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
——摘编自《元史·桑哥传》
材料三
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蒙古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摘编自《人民日报》舒乙《毛泽东谈康熙的三大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是通过什么盟约实现的 请你对该盟约进行评价。(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建立元朝的民族名称。根据材料二指出“宣政院”主要掌管什么地区的“军民财谷”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皇帝维护国家统一的两例史实。(4分)
29.(12 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的二十大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科技人才辈出】
孙思邈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材料三【文化成就璀璨】
水浒传 水浒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先皇”的名称。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局面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先皇”实行的哪项政策。(4分)
(2)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通过交流、交往和交融,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我最想生活在 时期”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8分。要求:观点明确;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云南省普洱市2023---2024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学科期末专家命题能力竞赛参赛试卷(九) (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