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兰州一中2023-2024-2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历史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 夏商西周时期,天子对诸侯方国的统治手段除了军事征伐外,还有朝聘盟会,“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毫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搜,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据此可知,夏商西周时期( )
A. 原始民主传统尚存 B. 统治秩序受到重视
C. 等级体系得以维护 D. 中央集权有所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商周时期(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军事征伐”“朝聘盟会”及所学知识可知,夏商西周的天子通过军事、会盟的方式强化自己的统治秩序,B项正确;材料反映天子强化统治的方式,没有涉及原始民主传统,排除A项;材料强调统治秩序的维护,没有涉及等级体系,排除C项;夏商西周时期,中央集权制还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2. 黄老学者反对“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认为理想的政治应“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确立法度并保持它的稳定性,通过制度使得君主能够“无为而无不为”,从而建构“使其民不引而来,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的理想社会形态。据此可知,黄老之学( )
A. 具有道法结合特色 B. 抛弃无为而治思想
C. 崇尚外儒内法观点 D. 官僚制度走向成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确立法度并保持它的稳定性”“无为而无不为”及所学可知,黄老之学以道家思想为主,吸收了法家学派的思想,体现了兼容并包的特征,A项正确;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抛弃无为而治的思想,排除B项;外儒内法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古代中国官僚制度走向成熟的信息,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 战国时期的国家形态,已逐渐演变为“跨区域”的地域性国家;列国疆域内的居民,也不再是宗法等级制下的“小国寡民”状态,而表现为“多地域、多族群”的特点,人口构成远较前代要复杂得多。这一状况说明
A. 宗法分封制的影响已经消除 B.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态正孕育
C. 经济交流导致政治制度变化 D. 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逐步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战国时期的国家形成具有“多地域,多族群”的特点,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正在孕育之中,B项正确;“已经消除”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政治制度变化不是经济交流的结果,排除C项;虽然出现了“多族群”的特点,但并不能体现文化认同的逐步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4. 考古工作者在河套地区的汉代朔方郡附近墓葬中发现了中原汉墓中常见的陶制猪圈、鸡舍、配有辘护和小水斗的水井和博山炉等;对人骨的稳定同位素测试反映出当地的粮食种植种类以粟和黍为主。上述考古发现可以支持的论题是( )
A. “农耕文明的拓展” B. “民族融合的初现”
C. “南北物种的交流” D. “区域经济的协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正向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汉代。从材料“陶制猪圈、鸡舍、配有辘护和小水斗的水井和博山炉等;对人骨的稳定同位素测试反映出当地的粮食种植种类以粟和黍为主”可知,这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的遗址,可以看出当时在中国的边疆地区农耕文明获得了发展,A正确。民族融合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河套地区在北方,材料没有涉及南方,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区域经济的协调,排除D项。故选A项。
5. 魏晋风度指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人生观:在人格上追求独立、自由, 反对礼教,追求隐逸;在交往中喜好清谈;喜好服食药、酒;在服饰上追求洒脱。 影响魏晋风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商品经济发展 B. 社会政治环境 C. 儒学地位动摇 D. 士人群体扩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追求独立、自由、崇尚清谈、追求洒脱的魏晋风度是在士族阶层崛起、统治阶级内部残杀,政局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士大夫逃避现实政治黑暗、崇尚玄学时形成的人生观,即魏晋风度的形成主要是社会政治环境影响的结果,B项正确;魏晋风度的形成同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A项;魏晋时期儒学动摇是魏晋风度产生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C项;士人群体扩大并非这个时代形成魏晋风度的主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B项。
6. 宋代,传统的分餐制不符合消费者对美食和氛围的热切追求,也不符合经营者多元经营和对成本的要求。同桌群聚,同盘而食,各取所需,满足了官场结党、商业联系、亲朋联谊等各类需求。这一转变反映出宋代( )
A. 社会阶层的流动与逐步趋同化 B. 社会基层治理的放松
C. 商业文化兴盛和门第观念淡化 D. 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代打破传统“分餐制”,出现“同桌群聚,同盘而食”,方便了人们的各类菜品需求,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平等,反映了宋代门第观念淡化和阶层流动性的加强,C项正确;社会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阶层的流动难以趋同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饮食习惯的变化,与社会基层治理无关,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战国商鞅变法以来基本经济政策,宋代也没有改变,排除D项。故选C项。
7. 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A. 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B. 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 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 D. 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明代颁行了大量的“例”以弥补“律”的不足,由此说明此举是在调整社会的治理能力高,A项正确;“杜绝”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B项;这一做法不一定能够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排除C项;这一做法实际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8. 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元年(1821年)七月,“京城内外,时疫传染”,京城没有常设性的措施,致使“贫民不能自备药剂,多有仓猝病毙者,其或无力买棺殓埋,情殊可悯”。由此可知当时( )
A. 国家对疫病缺乏制度性的部署 B. 疫灾的区域呈现扩大的趋势
C. 人民对疾病预防治理愚昧无知 D. 官员防疫中发挥主导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清朝道光年间,因为国家对疫病缺乏制度性的部署,致使疫病发生后,贫民没有药剂,因病致死者非常多,A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政府应对疫病缺乏制度性的部署,没有提及疫灾的区域扩大,排除B项;材料强调防疫举措不力,而非人民愚昧,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官员如何组织开展防疫,排除D项。故选A项。
9.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详细辑录了《瀛寰志略》中介绍英国“火轮船”的文字:“近年英吉利制火轮船递送文书,由印度海驶至亚丁入红海。”此外,魏源所撰《英吉利小记》中对火轮船也有专门介绍:“河桥五道,河中多火轮舟……火轮舟行最速,所以通文报。”魏源此举( )
A. 肯定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 B. 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有效路径
C. 唤醒了国人革新政治的意识 D. 回应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挑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详细辑录了《瀛寰志略》中介绍英国“火轮船”的文字,在《英吉利小传》中对火轮船也有专门介绍,说明魏源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先进,意在“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回应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挑战,D项正确;魏源此举回应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挑战,材料内容与传统文化无关,排除A项;魏源没有找到救亡图存的有效路径,排除B项;魏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并未提出变革封建政治制度的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
10.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南方与北方形成两套不同政治系统。到袁世凯当政时,他凭借个人实力强化了对北方控制,但是对南方各省却缺少实际掌控。为重新强化中央权威,袁世凯决定恢复帝制。据此可知( )
A. 恢复帝制是当时的时代需要 B. 革命党人造成南北分裂局面
C 政治近代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D. 民主共和思想还未深入人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但袁世凯为了集权,决定恢复帝制,说明中国可能会倒退到君主专制政体,因此,政治近代化道路将漫长曲折,C项正确;恢复帝制跟袁世凯个人对当时的局势判断有关,不能说是时代的需要,其后来称帝失败说明了这一点,排除A项;辛亥革命后形成两套不同政治系统,不利于国家统一,但不能认为这是革命党人造成的,跟当时存在不同政治力量有关,排除B项;材料未提到人民对其即将称帝的看法,民主共和未深入人心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1. 买办阶层是近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兼有洋行雇员和独立商人身份。据统计,1842-1894年买办阶层收入扣除消费后的积累资金达到2亿两,其中1亿两交存于外商企业,0.95亿两投资于外商企业、城市地产、商业和银钱业。这一现象( )
A. 加速了晚清统治的覆灭 B. 凸显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C. 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D. 体现了外国资本在华的主导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买办,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理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842-1894年间,买办阶层积累了丰厚的资金,但其积累的资金50%存于外商企业,47.5%投资外商企业、商业和信贷等,投入到近代工业领域的资金则很少,这凸显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无法直接加速晚清统治的覆灭,排除A项;“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的是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战败,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外国资本的地位,且在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
12. 1940年,毛泽东指出:中国的经济一定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决不能建立欧美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照搬苏联式社会主义,除了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这一论述( )
A.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 表明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构想
C. 指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发展方向 D. 强调了边区建设所面临的困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节制资本”“除了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可知,毛泽东的阐述将马克思主义与当时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提出发展中国经济的方式,保留私有制,又限制私有制,表明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构想,B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于1937年9月,排除A项;此时毛泽东思考的是如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困难,而是探索经济的新模式,排除D项。故选B项。
13. 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采取人民代表会议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以保证人民管理政权机关;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为管理政权机关,各级权力机关开始由抗日时的参议会过渡为人民代表会议。这一规定( )
A. 反映出阶级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B. 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为即将开展的工业化建设创造条件 D. 为了建立反对美蒋第二条战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所进行的一系列民主活动,为后来民主政权建设积累了经验,也反映了当时阶级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A项正确;1946年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排除B项;这一时期解放战争尚未结束,尚未开始工业化建设,排除C项;上述规定是在边区实行,并未在国统区进行,因此与反对美蒋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4. 1965年,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下,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农村,积极为农民防病治病。乡村医生大量涌现,形成了深入每个村镇的医疗网。这说明我国( )
A. 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B. 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在扩大
C. 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D. 消除了医疗资源匮乏的状况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农村,积极为农民防病治病”“乡村医生大量涌现,形成了深入每个村镇的医疗网”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国通过政府力量,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说明这时期我国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医疗体系的建设,非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排除B项;当时的医疗保障体系并不完善,排除C项;“消除”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5. 1993年, 我国对“ 八五计划(1991~1995年) ”进行了调整,主要修改了经济增长目标,提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等。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
A. 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B. 农村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C. 经济体制改 革的深化 D. 粮食安全战略地位提升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为此,1993年, 我国对“ 八五计划(1991~1995年) ”进行了调整,修改了经济增长目标,提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等,C项正确;材料突出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是对外开放,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村经营自主权的扩大,排除B项;材料与粮食安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6. 2023年3月10日,中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已中断七年的外交关系,推动了整个西亚地区出现了“和解潮”。这表明中国( )
A. 具有处理国际事务的智慧和影响力 B. 成功化解了西亚地区的矛盾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相对优越性 D. 积极在西亚地区与美国角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方面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通过推动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中国展现了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智慧和影响力,有助于提高地区安全水平,A项正确;西亚地区的历史纠葛和地缘政治复杂性意味着该地区的矛盾不可能被一蹴而就地解决,“成功化解”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体现中国的外交成就而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排除C项;中国推动沙特和伊朗和解更多是基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考虑,并非为了与美国抗衡,排除D项。故选A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
17. 明代文学人口
文学人口由三部分组成。即文学创作者、传播者和阅读者。明代文学人口数量比唐宋有了极大增加。据统计,如果加上地方社学、里学的生员数。明代后期曾接受过一定教育的市民不下100万人。据学者估计,明人有诗文作品存世者至少有20000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共收明代著述18621种。另有学者统计。现存明文集有2000多种,几乎是唐、宋、辽、金、元诸代总和的2倍。明代形成苏州、杭州和建阳三个全国最大的刻书中心。官刻、坊刻、家刻使得大量雅、俗文学作品得以生产和保存。据《全明分省分县刻书考》载明代刻书者有4670人,这一数字并不包含书业中粗识文字的手工业者:据《明会典》载,嘉靖十年仅一司礼监刻书工匠即超千人。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西厢曲》《水浒传》等消费人口庞大。清人钱大昕论及当时盛况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致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全国以售书为业的书商数量也相当可观。
——摘编自李玉宝《明代文学人口的壮大与书业生产的繁盛》
(1)依据材料,概括明代文学人口发展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明代文学人口发展的原因。
【答案】(1)特点:数量增加;范围扩大;文学人口重心下移(平民化、世俗化)。
(2)原因: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为文学人口增加和重心下移奠定物质基础并 提供消费需求;教育的发展、科举选拔体制的成熟,提升了人口的文化水平,为文学创作与 阅读人口的提升创造条件;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刻书业的发达,为文学传播和阅读人口的增加提供技术支持。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明代文学人口发展的特点:根据“明代文学人口数量比唐宋有了极大增加”得出数量增加;根据“这一数字并不包含书业中粗识文字的手工业者:据《明会典》 载,嘉靖十年仅一司礼监刻书工匠即超千人。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西厢曲》《水浒传》等消费人口庞大”得出范围扩大;文学人口重心下移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明朝时期文学人口发展的原因可从经济、教育、印刷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即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为文学人口增加和重心下移奠定物质基础并提供消费需求;教育的发展、科举选拔体制的成熟,提升了人口的文化水平,为文学创作与阅读人口的提升创造条件;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刻书业的发达,为文学传播和阅读人口的增加提供技术支持。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育才于学校,论政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 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1894年《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二:今之道德,大率从于职业而变。都计其业,则有十六种人:一曰农人,二曰工人,三曰禅贩,四曰坐贾,五曰学究,六曰议士,七曰通人,八曰行伍,九曰胥徒,十曰幕客,十一曰职商,十二曰京朝官,十三曰方面官,十四曰军官,十五曰差除官,十六曰雇译人。其职业凡十六等,其道德之第次亦十六等。
农人于道德为最高,其人劳神苦形,终身勤动……
要之知识愈进,权位愈伸,则道德愈远。
且道德之用,非特革命而已,事有易于革命者,而无道德亦不可就。
——章太炎1906年《革命之道德》
(1)依据材料一,概括郑观应“西学”思想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出现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章太炎生活的时代背景,说明其道德划分标准的合理性。
【答案】(1)内容: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和交通业;文化上向西方学习;军事上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背景:西方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洋务运动取得一些成效,但其弊端和不足不断暴露;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产阶级诞生。(答出两点即可)
(2)合理性:二十世纪初,挽救民族危亡、反对清政府的革命成为时代主流。为宣传革命思想,章太炎把自食其力的农民、工人、小商人以及底层知识分子列为道德高尚者,而把剥削压迫别人的高级知识分子、官吏、为外国人服务的买办列为道德堕落者,这是在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提供理论依据。(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内容:根据材料“而在议院上下同心”可知,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根据材料“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可知,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和交通业;根据材料“兴学校,广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可知,文化上向西方学习;根据材料“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可知,军事上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背景:根据上述分析的主张、关键信息“郑观应1894年《盛世危言·自序》”和所学可知,关于背景可从西方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洋务运动的弊端和不足不断暴露及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产阶级诞生等角度进行分析。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合理性:根据材料“今之道德,大率从于职业而变。都计其业,则有十六种人”“且道德之用,非特革命而已,事有易于革命者,而无道德亦不可就”和所学可知,关于合理性可从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构建理论依据等角度进行分析。
19. 纺织业是人类生存中的重要行业,也是历来国际竞争激烈的领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植棉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直到英国的工业革命,中国的棉纺织技术都处于世界较高水平,我国的棉纺织品不仅为百姓提供了精美的衣着原料,而且销售到东南亚以及欧美各国。在长达三个多世纪的过程中,中国棉布的外销数量持续增长。
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棉纺织机及与之配套的复杂的机器系列相继问世极大地提高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力,……经历百年的抗争后,印度彻底从棉布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英国还将目光投向当时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到1831年,中国棉纺织贸易首次由出超变入超。鸦片战争后,“美国棉”“英国纱”“东洋布”充斥在中国市场上,中国本土棉花产业急剧萎缩。
1893年,张之洞从美国引入陆地棉种子,在湖北试种初步获得成效。此后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及一些棉纺企业,不断大量从美国引入陆地棉种子。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了扩大棉田面积、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更换优良棉种等措施,成为产棉强国,形成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新疆三大产棉区。新疆长绒棉是由海岛棉培育而来,具有暖和、透气、舒适的特点,而且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深受市场欢迎。2020—2021年新疆棉产量520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21世纪20年代,美国以人权为借口,“抵制新疆棉花和纺织工厂”、打击中国对全球纺织业的绝对支配地位。
——摘编自黄金生的《棉花:曾经改变世界格局的“神奇之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明清以来影响中国棉纺织业发展历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看待21世纪20年代“中美棉花战争”的。
【答案】(1)原因:传统棉纺织技术领先世界;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能力;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与发展;棉种的改良;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等。(任答4点)
(2)看待:美国对中国纺织业的打压,实际上是对中国发展纺织业取得成就的认可;美国以人权为借口抵制新疆棉花和纺织工厂,属于不正当的市场竞争,不利于中美正常的贸易往来;“中美棉花战争”是美国维护霸权主义,遏制中国复兴的重要一环;中美作为世界上前两大经济体,应该合作共赢,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中国针对美国的不公正对待,应该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坚持科技创新,坚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中国维护棉花安全的宗旨与出发点。(任答4点)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以来(中国)。根据材料“明清时期植棉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直到英国的工业革命,中国的棉纺织技术都处于世界较高水平,我国的棉纺织品不仅为百姓提供了精美的衣着原料,而且销售到东南亚以及欧美各国。在长达三个多世纪的过程中,中国棉布的外销数量持续增长”可知,传统棉纺织技术的领先世界;根据材料“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棉纺织机及与之配套的复杂的机器系列相继问世及大地提高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力,……经历百年的抗争后,印度彻底从棉布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英国还将目光投向当时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到1831年,中国棉纺织贸易首次由出超变入超”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能力;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与发展;根据材料“1893年,张之洞从美国引入陆地棉种子,在湖北试种初步获得成效。此后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及一些棉纺企业,不断大量从美国引入陆地棉种子”可知,棉种的改良;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国家采取了扩大棉田面积、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更换优良棉种等措施,棉花播种面积扩大一倍多,为中国成为大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出口国及消费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已由产棉大国变为产棉强国,形成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新疆三大产棉区”可知,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美国)。根据“2020—2021年新疆棉产量520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67%。21世纪20年代,美国以人权为借口,‘抵制新疆棉花和纺织工厂’、打击中国对全球纺织业的绝对支配地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1世纪20年代的“中美棉花战争”是美国对中国纺织业的打压,实际上是对中国70年来发展纺织业所取得成就的认可,说明中国的纺织业发展对美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中美棉花战争”是美国维护霸权主义,遏制中国复兴的重要一环;由美国对我国的打压可知,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坚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中国维护棉花安全的宗旨与出发点。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们居住的地方通常有许多不同的民族,这些不同民族的人们各自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域中生息繁衍,共同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语言、服饰、生活习惯、亲属制度、社会组织、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共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共同的认同感和对故土家园深厚的感情。然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因受到外界压力而被迫改变居住地点或者出于谋求发展而主动改变居住地的现象十分常见,在表现形式上也是多样的。
——摘编自于艳波《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迁徙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阐述有理有据)
【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古代民族迁徙因素具有复杂性。
阐述:古代民族的迁徙,从总体上来看,一种是举族由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徙;另一种是一个的一部分由原居住地迁移到另一个地区。不论是举族迁徙还是部分迁徙,都有其一定的原因。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往往会引起游牧民族一部分的迁徙。物质环境的变别是自然灾害的发生,是民族迁徙的重要原因。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期,衣食无着、濒于死亡边缘的被迫扶老携幼向无灾或少灾地区迁徙。战乱往往是大规模民族迁徙的直接原因。两晋之际永嘉之流民南迁、唐代安史之乱后的流民南迁和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后的流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生产力我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总之,民族迁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但是民族迁徙的却推动了文化和经济的交融,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解析】
【详解】本题为论述类题型。根据题型特点,首先,通过阅读材料,提炼材料中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确定论题,如:中国古代民族迁徙因素具有复杂性。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论题进行论证,要求史论结合,如:古代民族的迁徙,从总体上来看,一种是举族由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徙;另一种是一个的一部分由原居住地迁移到另一个地区。不论是举族迁徙还是部分迁徙,都有其一定的原因。以游物为主的少数民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往往会引起游牧民族一部分的迁徙。物质环境的变别是自然灾害的发生,是民族迁徙的重要原因。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期,衣食无着、濒于死亡边缘的被迫扶老携幼向无灾或少灾地区迁徙。战乱往往是大规模民族迁徙的直接原因。两晋之际永嘉之流民南迁、唐代安史之乱后的流民南迁和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后的流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生产力我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最后,对论题进行总结,再次说明论题的正确性,如:总之,民族迁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但是民族迁徙的却推动了文化和经济的交融,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此类题目,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试题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凸飞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第 12 页,共 12 页
试题资源网-凸飞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