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下图为里耶秦简中“义陵用度简”的完整传递流程,据此可知,秦代( )
——摘自张显成、唐强《通过里耶秦简“义陵用度简”的复原看秦代官文书的生成、传递和存档》
A.基层政府的行政效率高 B.县级行政权力大为削弱
C.法家思想指导地方行政 D.文书行政管理制度严密
2.(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下图为汉唐时期的经济政策示意图。据此可知,两者都( )
A.是中央政府推行的赋税制度 B.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C.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D.有利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3.(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隋书·刘炫传》记载: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这一调整( )
A.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B.促进了阶层流动
C.扩大了中央人事任命权 D.强化了君主专制
4.(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唐朝文人陈廷章在《水轮赋》中记载:“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 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文中描绘的生产工具( )
A.借助人力汲水进行灌溉 B.流行于曹魏的江南地区
C.提高了金属冶炼的效率 D.展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
5.(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材料
———摘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图中A 和 B 两处实际人口数与统计人口数差距很大或基本一致。 导致上图 A 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政局动荡 B.基层组织完善
C.中央集权强化 D.赋役负担较轻
6.(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宋育德,江西奉新人,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后由翰林院选派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次年回国后,授翰林院编修,加侍讲学士,回江西后任江西高等学堂监督。该材料可佐证,这一时期( )
A.留学成为获取功名的主要途径 B.近代文官制度逐渐建立
C.科举制改革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D.官僚队伍结构得到改善
7.(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英国人罗伯特·赫德,1854年来到中国,1863 年正式担任海关总税务司,1908年离职回国。赫德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近半个世纪。由此可见( )
A.中国海关呈现半殖民化特征 B.中国海关制度走向近代化
C.对外贸易已完全被英国控制 D.列强加强对中国资本输出
8.(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下表摘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部分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
时间 地方 外交活动
2017年 北京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
2018年 北京 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2019年 北京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21 年 海南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2022年 北京 主持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2023年 杭州 主持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
这些外交活动的举办反映了当今中国致力于( )
A.主动与各国进行体育文化交流
B.参与全球的治理和加强国际合作
C.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9.(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自古以来有大量外来的农作物传入中国。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蕃薯、蕃茄、蕃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外来作物命名的变化反映了( )
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 B.天下观念不断改变
C.对外贸易路线的重要变化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0.(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下表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部分江西省的好人事迹,这些好人事迹体现了( )
人 物 事 迹
退休工人施炳缘 眷恋乡村20余年坚守续写“第二故乡”。
“献血侠”侯兵 22年坚持无偿献血7万毫升。
八旬老农罗明道 奋勇救下2名落水儿童。
“大国工匠”的涂爱鹏 情系稀土20年, 赣州稀土行业的“产业英雄”。
古稀老人陈怀林 不离不弃悉心照顾残疾弟弟57年
A.劳动模范具有榜样作用 B.新时代中国的道德追求
C.精神文明建设逐渐兴起 D.民众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11.(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有学者认为从采集走向农业的转变,始于大约公元前 9500 年到公元前8500年,农业是同时间在各地独自发展而开花结果的。这里所说的“各地”主要是指( )
A.西亚、 东亚、 中美洲 B.南非、 东亚、 中美洲
C.西亚、 南非、大洋洲 D.西亚、大洋洲、南美洲
12.(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王权依靠市民摧毁了封建贵族的权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现代的欧洲国家和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下面史实能支撑材料论点的是( )
A.工业革命推动民族觉醒 B.法国大革命促进民族觉醒
C.启蒙运动助长民族意识 D.宗教改革强化了世俗权力
13.(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剑桥欧洲经济史》曾论述道:“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他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科学研究。”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应是( )
A.英国人第一次将黑奴贩卖给西班牙
B.英国第一艘商用汽船成功横渡大西洋
C.最早托拉斯组织美孚石油宣告成立
D.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4.(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1944年英国制定的《教育法》强制要求地方政府向中小学生提供校餐和校园奶。中央政府主动承担了供餐的全部基建、运行费用, 以及地方政府供餐70%以上的经常性支出。战后至70年代工党政府通过立法使校餐成为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现象本质上可以说明英国( )
A.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B.现代社会保障过度发展
C.重视利用法律完善福利制度 D.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5.(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据统计,5个国家参与了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8个国家参加了 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14个国家参加了 1885 年柏林非洲会议。国际联盟成员国从 42个增加到63个,1928年《非战公约》联合了 63个国家,联合国最初有51个成员国,到2023年已有 193个成员国。这反映出( )
A.国际组织的数量激增 B.雅尔塔体系仍具有生命力
C.全球化发展不可逆转 D.各国的独立主权得到尊重
16.(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美国有一位备受欢迎的“网红法官”弗兰克·卡普里奥(Frank Caprio)。他一生中作出了许多出人意料的判决。他曾为一位母亲因儿子被杀害而受到交通罚单,免去了罚款。他还让一名小女孩“代替”自己,公正地判决她母亲违停的案件。据此可知( )
A.普通法下法官的作用较突出 B.美国司法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C.美国民众积极参与司法事务 D.英美法系平衡了法律与教化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题, 第17题12分, 第18题16分, 第19题10分, 第20题14分, 共计5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7.(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 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 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
——《宋史》卷327《王安石传》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中以货币、市场为手段增加工商税收来缓解财政支绌(不足) 的施政理念,直接影响了南宋152年的财经政策。在南宋产生重大影响的朱熹社仓法,就直接源于王安石新法中的青苗法,常平仓的平籴功能在南宋官府和民间的仓廪制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保甲法、免役法从南宋一直沿袭到晚清,保甲法甚至影响了民国的新政,而免役法则是明清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先河。进士科以经义为主的考试模式,在南宋以后逐渐固定下来,为后世元、明、清遵行而不废。
——摘编自李华瑞《为王安石及其变法正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史》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并评价此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对后世的影响。
18.(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乡村社会治理是一种整体性治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士绅精英与村民群体共同参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科举制度等国家制度和宗族制度、乡规民约等乡村社会自我管理机制相结合,贯穿于乡村社会治理的过程之中。但乡村社会管理归根到底还是人治,正所谓“礼治有余而法治不足”。户籍、宗族制度带有专制与等级的色彩,乡村治理更多的依靠经验与传统。
——摘编自沈费伟《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与运作逻辑》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德国快速发展为工业化国家,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成为国家主体居民。为了遏制乡村的边缘化趋势,重现乡村生机,捍卫乡村传统,乡村重振运动再次展开。首先,针对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情况,德国政府建立移民委员会,用租赁地产方式增加中小农户数量,推进农村居民点建设,强化乡村吸引力。1886-1919年,仅普鲁士就为移民建立了4.5万个配备住宅和畜舍的小农场。其次,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乡村景观的破坏,发起以保护乡村自然景观为中心的“家乡保护”运动。各邦政府成立“自然纪念物保护”委员会,限制乡村地区工业污染,在德国形成了以保护乡村自然景观为目标的“自然纪念物”“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三级体制。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乡村重振运动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2023 年10月 11日下午, 习近平来到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 习总书记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真正成为战斗堡垒。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摘编自2023 年 10月11日习总书记在江西婺源考察时讲话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社会乡村、治理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德国实施“乡村重振运动”的背景及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和近代德国的乡村治理模式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19.(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材料 《中华文化史》一书解释了“中华民族”这一历史概念。其指出,在中国这片广袤、丰腴的土地上生活劳作的各族人民,统称中华民族。至近代,“中华”则逐渐成为认全中国的一种文化符号。由“民族”与“中华”组成的复合词“中华民族”,出于晚清。经过近代以来历史进程的长期熏染, “中华民族”的含义确定为中国诸族之总称,对内强调民族平等,对外力争民族解放、 国家独立。“中华民族”既有悠远深邃的历史渊源, 又在近代民族国家竞争的世界环境中得以正式铸造。近代民族国家观念觉醒,既受启迪于世界新思潮,又深植于中国诸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共同命运和近似文化心理。中国历来是多民族国家, 自古居于中原的华夏——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互动共存。经长期的民族融合、民族迁徙,形成中国境内今之诸族,合为中华民族。
—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第2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20.(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论”,人民握有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大民权或政权,政府拥有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个治权,而政府的五个治权要受人民的四大民权或政权的管理。五权分立政府建立的最基本前提,是人民能充分行使四大民权或政权。
——摘编自郑大华《国民党训政制度对孙中山训政理论的继承与背离》
材料二
《训政纲领》规定:训政时期开始,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权托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览执行。
—摘编自统编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
“三三制”政权所体现的是以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为基础,成为抗日根据地具有自己独创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抗日民主政权的产生“经过人民选举”,凡年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和性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44年美国观察团成员赴延安考察时也深刻感受到边区政治的特色,这里“人民积极向上,与重庆相比是另一个世界”。
——摘编自谢双明《论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的特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违背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论”思想之处。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从提供的“义陵用度简”的传递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秦代官文书的生成、传递和存档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这包括文书的撰写、审核、传递、执行以及存档等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操作规定。“文书行政管理制度严密”直接对应了流程图所展示的内容。从图中可以看出,秦代对于官文书的处理有着非常详细和严格的规定,体现了其文书行政管理制度的严密性,D正确;
流程图主要展示的是文书的处理流程,并没有直接反映行政效率的高低,排除A;
“县级行政权力大为削弱”与流程图的内容无直接关联。流程图更多地是在说明文书处理的规范性和严密性,而不是行政权力的强弱,排除B;
虽然秦代确实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但流程图本身并没有直接体现这一点,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秦朝政治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2.【答案】B
【知识点】秦汉时期的赋税制度;唐朝的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无论是汉代的编户齐民还是唐代的免田赋丁税,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编户齐民制度使政府能够更好地掌握人口和土地资源,从而征收更多的税;而免田赋丁税则是在均田制基础上,通过减少农民的赋税负担来激励农业生产,间接增加国家收入,B正确;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和唐代的免田赋丁税都是与税收有关的制度,但它们各自的具体实施方式和背景有所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说两者都是中央政府推行的赋税制度,排除A;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时期的经济政策都与农业有关,但并没有明确提到商业政策的变化,所以我们不能断定它们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排除C;
虽然唐代的免田赋丁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汉代的编户齐民制度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征收赋税,而不是直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3.【答案】C
【知识点】隋朝的兴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州的僚属由长官自行辟举,郡有守丞,县有令。现在,大小官职都由吏部任命,所有细节都归考功管理。“大小之官,悉由吏部”说明所有官职的任命权都集中到了中央的吏部,这确实扩大了中央的人事任命权,C正确;
材料中主要描述的是官员任命方式的变化,没有直接提到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A;
虽然官员任命方式的变化可能间接影响阶层流动,但材料中没有直接提及阶层流动的内容,排除B;
虽然中央人事任命权的扩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君主专制,但材料中并没有直接提到君主专制的强化。此选项与材料内容关联不大,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隋朝政治制度,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4.【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陈廷章在《水轮赋》中描述了“水轮”。“水能利物,轮乃曲成”提到水被用来驱动轮子。“升降满农夫之用”暗示这种工具与农业灌溉有关。“低徊随匠氏之程”可能意味着这种工具可以调节高度或流量。“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描述了水轮运作时的声音和动态效果。“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进一步描绘了水轮在水上的工作情景。从文中对水轮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古人能够利用水力驱动轮子进行农业灌溉或其他工作,这确实展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D正确;
文中明确提到“水能利物”,说明是利用水的力量,而不是人力,排除A;
文中没有提到这种工具流行于曹魏时期或江南地区的信息,排除B;
虽然文中描述了水轮的动态效果,但并没有直接提到与金属冶炼有关的内容,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生产工具,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解析】【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分析图中A处现象,即实际人口数与统计人口数差距很大。这种差异通常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交织的结果。政局动荡往往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人口流动频繁,统计难度增加。此外,动荡的政局可能导致地方政府无法有效进行人口统计,或者统计结果被故意隐瞒或篡改,从而导致实际人口数与统计人口数出现较大差距,A正确;
基层组织的完善通常会提高人口统计的准确性和效率,因为基层组织能够更直接地接触和管理人口,排除B;
中央集权的强化通常意味着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增强,但这并不一定直接导致人口统计的准确性下降。实际上,如果中央政府有意愿和能力进行准确的人口统计,中央集权的强化可能会提高统计的准确性,排除C;
赋役负担的轻重主要影响的是人民的经济负担和生活水平,而不是直接影响人口统计的准确性。虽然赋役负担过重可能导致人口流动或隐匿,但较轻的负担通常不会导致统计失真,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人口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结合材料关键词和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
6.【答案】D
【知识点】学堂选官与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后由翰林院选派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次年回国后,授翰林院编修,加侍讲学士,回江西后任江西高等学堂监督”并结合所学可知,宋育德由翰林院选派日本学习政治和经济科,回国后授予翰林院编修和侍讲学士,并后任江西学堂监督,该事件可以看出清末因为科举被废,留学生回国授予官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官僚队伍结构,D项正确;
不能通过材料表明留学成为获取功名的主要途径主要途径,排除A项;
材料无法看出近代文官制度建立,排除B项;
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晚清政治制度,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7.【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关税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人罗伯特·赫德在1863年正式担任海关总税务司,并在这个职位上待了将近半个世纪,直到1908年才离职,赫德作为英国人,长期担任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海关受到了外国势力的控制和影响,呈现出半殖民化的特征,A正确;
虽然赫德在任期间可能推动了一些改革,但题干信息并没有直接指向海关制度的近代化,而是强调了外国势力对中国海关的控制,排除B;
题干只提到了海关总税务司的职位被英国人占据,并没有提到对外贸易被完全控制。此外,对外贸易的控制涉及多个方面,不仅仅是海关,排除C;
题干信息并没有直接涉及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而是关于海关职位的占据情况,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赋税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B
【知识点】改革开放以来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解析】【分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在近年来举办了多次重大的主场外交活动,包括政党对话、中欧领导人会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及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等。这些活动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并且邀请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国家和组织参与。“参与全球的治理和加强国际合作”更能够全面反映这些外交活动的特点。无论是政党对话、中欧领导人会晤还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都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加强与各国合作的意愿和行动,B正确;
虽然表格中有体育文化交流的活动,但这并不是所有活动的共同点,因此A选项过于片面;
“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虽然也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但表格中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与周边国家的交往,因此C选项不够全面;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也不完全符合表格中活动的特点,因为并非所有活动都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9.【答案】C
【知识点】古代中西方商业贸易及影响;国际贸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近代商业贸易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解析】【分析】从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来看,我们可以得知不同时间段内传入中国的外来农作物有不同的命名特点。秦汉至唐宋时期,外来农作物名称多带有“胡”字,如胡萝卜、胡荽、胡椒,这很可能与当时的丝绸之路有关,因为“胡”在古代常用来指代来自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或物品。而到了唐宋至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名称多带有“蕃”字,如蕃薯、蕃茄、蕃豆,这反映了当时海上贸易的兴起,特别是与东南亚等地的交流增加,“蕃”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来自这些地区的物品。再到清朝以后,外来农作物名称多带有“洋”字,如洋芋、洋葱、洋白菜,这进一步体现了与更广泛地区的贸易往来,“洋”字在这里指的是来自海外的物品。C选项指出对外贸易路线的重要变化,这与上述分析是一致的,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与外界的贸易路线和接触的地区发生了变化,C正确;
材料不涉及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排除A;
材料和天下观念的变化无关,排除B;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这是一个更为长期和复杂的过程,且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才开始解体,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10.【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
【解析】【分析】表格中的事迹涵盖了坚守乡村、无偿献血、救人、专注事业、照顾家人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新时代中国道德追求的体现,反映了社会的正能量和道德风向,B正确;
虽然涂爱鹏被称为“大国工匠”,但整体表格中不仅仅描述的是劳动模范,还包括了其他类型的好人好事,排除A;
“逐渐兴起”表明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过程,而题目中的事迹是具体存在的实例,不是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排除C;
表格中的事迹更多地体现的是道德品质,而不是直接与文化素质相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时代中国德治,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11.【答案】A
【知识点】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古代西亚文明;古代世界文明的扩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农业转变始于大约公元前9500年到公元前8500年。农业是在各地独自发展而开花结果的。西亚、东亚、中美洲这三个地区都是已知的早期农业发源地。西亚的“新月地带”是农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东亚的中国也有早期的农业活动,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等地同样有早期农业遗迹。这些地区在大约公元前9500年到公元前8500年期间都独立发展了农业,A正确;
虽然东亚和中美洲符合,但南非并非早期农业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排除B;
南非和大洋洲并非这一时期农业的主要起源地,排除C;
大洋洲和南美洲并非早期农业的主要起源地,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农业起源,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2.【答案】D
【知识点】宗教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王权依靠市民摧毁了封建贵族的权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可知,在斗争中封建势力衰弱,王权得到了提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世俗权力,D项正确;
工业革命时期封建王权已逐步削弱,不符合材料观点,排除A项;
法国大革命削弱了封建世俗王权,排除B项;
启蒙运动强调民主反对世俗王权强化,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宗教改革,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3.【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以及“企业开始资助基础科学研究”。这提示我们这一时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科学与技术开始更紧密地结合,企业也更加注重基础科学的研究。托拉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一种垄断组织,它们通过整合多个企业来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并且往往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资助基础科学研究。这与材料中描述的“技术进步的制度化”和“企业资助基础科学研究”相吻合,C正确;
英国人第一次将黑奴贩卖给西班牙发生在早期殖民时期,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化没有直接关联,排除A;
虽然汽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但这一事件并不直接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企业资助基础科学研究的特点,排除B;
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二战后的事情,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结合材料关键词和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
14.【答案】D
【知识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接受凯恩斯主义,实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政策,建立福利国家是国家对调控经济的表现。材料中“中央政府主动承担了供餐的全部基建、运行费用,以及地方政府供餐70%以上的经常性支出”正是此时期构建福利国家的体现,D项正确;
校餐制度属于物质层面,不能反映英国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情况,排除A项;
将学校供餐纳入到国家政策体系,有利于儿童身体健康,不属于现代社会保障过度发展,排除B项;
材料的现象就是政府通过立法使校餐成为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15.【答案】C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有5个国家参与签订。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有8个国家参加。1885年柏林非洲会议有14个国家参加。国际联盟成员国从42个增加到63个。1928年《非战公约》联合了63个国家。联合国最初有51个成员国,到2023年已有193个成员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国际组织和会议的国家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反映了国家间相互联系和合作的加强,是全球化发展的一个表现。此选项与材料信息相符,且符合当前全球化的历史趋势,C正确;
材料中提到了多个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以及它们的成员国数量的增长。但这并不直接说明国际组织的数量激增,因为材料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来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国际组织总数,排除A;
雅尔塔体系主要指的是二战后期盟国就战后世界秩序所达成的协议,包括联合国的成立等。虽然联合国是雅尔塔体系的一部分,并且至今仍然存在,但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成员国数量的增加,而不是雅尔塔体系本身的“生命力”,排除B;
虽然参与国际组织和会议的国家数量增加可能暗示着国家间的某种合作与共识,但这并不直接说明各国的独立主权得到了尊重。实际上,加入国际组织往往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放弃或共享部分主权,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A
【知识点】“英美法系”;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法官弗兰克免去一位母亲的交通罚单,让小女孩代替他判决,这些判决都不是依照法律条文,而是法官的判断,表明了英美普通法下法官的作用较突出,A项正确;
弗兰克·卡普里奥并不能证明美国司法具有随意性,排除B项;
弗兰克·卡普里奥让一名小女孩“代替”自己,公正地判决她母亲违停的案件,这种“代替”并非取代法官,因此无法体现民众积极参加法律事务,排除C项;
材料中法官弗兰克具有人情,显示了法律的温情,他能这么做在于普通法下法官的作用较大,不能推出整个英美法系平衡了法律与教化,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普通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17.【答案】(1)态度:《宋史》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
评价:此观点较片面
王安石变法初期取得显着的成效,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2)发展经济的财经政策为后世沿用;赈济贫乏的救荒思想为后世继承;基层治理和赋税制度承袭至近代;教育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知识点】王安石变法
【解析】【分析】(1)态度:依据材料“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可得出《宋史》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评价:对王安石变法要从其内容、目的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初期的经济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得出进行此观点较片面王安石变法初期取得显著的成效,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2)依据材料“王安石变法中以货币、市场为手段增加工商税收来缓解财政支绌(不足)的施政理念,直接影响了南宋152年的财经政策”,可得出发展经济的财经政策为后世沿用;依据材料“在南宋产生重大影响的朱熹社仓法,就直接源于王安石新法中的青苗法,常平仓的平籴功能在南宋官府和民间的仓廪制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可得出赈济贫乏的救荒思想为后世继承;依据材料“保甲法、免役法从南宋一直沿袭到晚清,保甲法甚至影响了民国的新政,而免役法则是明清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先河”,可得出基层治理和赋税制度承袭至近代;依据材料“进士科以经义为主的考试模式,在南宋以后逐渐固定下来,为后世元、明、清遵行而不废”,可得出教育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点评】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18.【答案】(1)国家统一管理和地方自治有机结合;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专制与等级色彩浓厚;依赖传统经验。
(2)背景:德国完成统一;工业革命的开展;政策法规的引领。特点:政府重视;中央(联邦政府)与地方(各邦政府)的管理有机结合;重视乡村生态建设。
(3)启示: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做好顶层设计;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乡村本土优势。
【知识点】中国古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古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传统乡村社会治理是一种整体性治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士绅精英与村民群体共同参与”,可得出国家统一管理和地方自治有机结合;依据材料“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科举制度等国家制度和宗族制度、乡规民约等乡村社会自我管理机制相结合,贯穿于乡村社会治理的过程之中”,可得出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依据材料“户籍、宗族制度带有专制与等级的色彩”,可得出专制与等级色彩浓厚;依据材料“乡村治理更多的依靠经验与传统”,可得出依赖传统经验。
(2)背景:依据材料“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及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德国完成统一;依据材料“德国快速发展为工业化国家”,可得出工业革命的开展;依据材料“德国政府建立移民委员会,用租赁地产方式增加中小农户数量,推进农村居民点建设,强化乡村吸引力”,可得出政策法规的引领。特点:依据材料“1886-1919年,仅普鲁士就为移民建立了4.5万个配备住宅和畜舍的小农场”,可得出政府重视;依据材料“各邦政府成立‘自然纪念物保护’委员会,限制乡村地区工业污染,在德国形成了以保护乡村自然景观为目标的“自然纪念物”“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三级体制”,可得出中央(联邦政府)与地方(各邦政府)的管理有机结合;依据材料“发起以保护乡村自然景观为中心的‘家乡保护’运动”重视乡村生态建设。
(3)从两则史料可以看出,在加强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目的是为了促进乡村更好发展等内容。因此可做如下总结: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做好顶层设计;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乡村本土优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东西方乡村治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9.【答案】示例:论题:各民族交融推动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论述: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在中国几千年的民族交融中逐渐形成的。
夏商周时期在中原地区就形成了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中原周边的戎狄蛮夷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并逐渐融入华夏族,为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和汉族的形成创造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内迁,北民南迁,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推动少数民族汉化,汉族也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并为以后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统治者在对周边民族武力征服的同时,也实施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北方各族首领因此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此外,文成公主入藏等也推动中原与边疆民族的经济、文化的联系。以往的“胡”“汉”观念在此时日益淡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巩固。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相互交往交融的结果,各种生产生活方式族群的交流互补、迁徙汇聚、冲突融合,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知识点】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元朝的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汉武帝疆域开拓与民族治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国历来是多民族国家, 自古居于中原的华夏——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互动共存。经长期的民族融合、民族迁徙,形成中国境内今之诸族,合为中华民族”可以提出论题:各民族交融推动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论述:根据我国历史发展脉络,以先秦的华夏出现,到华夏认同观念的出现,再到秦汉大一统、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唐代民族政策以及民族交融等史实为切入角度,分析不同民族相互交融,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如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在中国几千年的民族交融中逐渐形成的。夏商周时期在中原地区就形成了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中原周边的戎狄蛮夷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并逐渐融入华夏族,为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和汉族的形成创造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内迁,北民南迁,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推动少数民族汉化,汉族也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并为以后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统治者在对周边民族武力征服的同时,也实施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北方各族首领因此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此外,文成公主入藏等也推动中原与边疆民族的经济、文化的联系。以往的“胡”“汉”观念在此时日益淡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巩固。最后对论证进行总结:综上所述,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相互交往交融的结果,各种生产生活方式族群的交流互补、迁徙汇聚、冲突融合,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华民族交融,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0.【答案】(1)国民党训政纲领把政权托付给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违背了四大政权属于人民的思想;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览执行,违背了五权分立政府的原则;治权没有受到人民的监督,实质上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2)特点:参政广泛性和平等性;领导体制的独创性;选举的普遍性与直接性。
影响:巩固和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巩固了根据地政权;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国民党的军政、训政与宪政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训政纲领》规定:训政时期开始,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权托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和根据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论”,人民握有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大民权或政权”,可得出国民党训政纲领把政权托付给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违背了四大政权属于人民的思想;依据材料“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览执行和政府拥有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个治权,而政府的五个治权要受人民的四大民权或政权的管理”,可得出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览执行,违背了五权分立政府的原则;依据材料“五权分立政府建立的最基本前提,是人民能充分行使四大民权或政权”及国民党代行一切权力,可得出治权没有受到人民的监督,实质上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2)特点:依据材料“以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为基础”,可得出参政广泛性和平等性;依据材料“具有自己独创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可得出领导体制的独创性;依据材料“凡年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和性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得出选举的普遍性与直接性。影响:依据材料“成为抗日根据地具有自己独创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可得出巩固和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依据材料“这里‘人民积极向上,与重庆相比是另一个世界’”,可得出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巩固了根据地政权;依据材料“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可得出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点评】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结合材料关键词和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下图为里耶秦简中“义陵用度简”的完整传递流程,据此可知,秦代( )
——摘自张显成、唐强《通过里耶秦简“义陵用度简”的复原看秦代官文书的生成、传递和存档》
A.基层政府的行政效率高 B.县级行政权力大为削弱
C.法家思想指导地方行政 D.文书行政管理制度严密
【答案】D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从提供的“义陵用度简”的传递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秦代官文书的生成、传递和存档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这包括文书的撰写、审核、传递、执行以及存档等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操作规定。“文书行政管理制度严密”直接对应了流程图所展示的内容。从图中可以看出,秦代对于官文书的处理有着非常详细和严格的规定,体现了其文书行政管理制度的严密性,D正确;
流程图主要展示的是文书的处理流程,并没有直接反映行政效率的高低,排除A;
“县级行政权力大为削弱”与流程图的内容无直接关联。流程图更多地是在说明文书处理的规范性和严密性,而不是行政权力的强弱,排除B;
虽然秦代确实受到法家思想的影响,但流程图本身并没有直接体现这一点,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秦朝政治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2.(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下图为汉唐时期的经济政策示意图。据此可知,两者都( )
A.是中央政府推行的赋税制度 B.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C.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D.有利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答案】B
【知识点】秦汉时期的赋税制度;唐朝的租庸调制与两税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无论是汉代的编户齐民还是唐代的免田赋丁税,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编户齐民制度使政府能够更好地掌握人口和土地资源,从而征收更多的税;而免田赋丁税则是在均田制基础上,通过减少农民的赋税负担来激励农业生产,间接增加国家收入,B正确;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和唐代的免田赋丁税都是与税收有关的制度,但它们各自的具体实施方式和背景有所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说两者都是中央政府推行的赋税制度,排除A;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时期的经济政策都与农业有关,但并没有明确提到商业政策的变化,所以我们不能断定它们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排除C;
虽然唐代的免田赋丁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汉代的编户齐民制度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征收赋税,而不是直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3.(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隋书·刘炫传》记载: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这一调整( )
A.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B.促进了阶层流动
C.扩大了中央人事任命权 D.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C
【知识点】隋朝的兴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州的僚属由长官自行辟举,郡有守丞,县有令。现在,大小官职都由吏部任命,所有细节都归考功管理。“大小之官,悉由吏部”说明所有官职的任命权都集中到了中央的吏部,这确实扩大了中央的人事任命权,C正确;
材料中主要描述的是官员任命方式的变化,没有直接提到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A;
虽然官员任命方式的变化可能间接影响阶层流动,但材料中没有直接提及阶层流动的内容,排除B;
虽然中央人事任命权的扩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君主专制,但材料中并没有直接提到君主专制的强化。此选项与材料内容关联不大,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隋朝政治制度,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4.(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唐朝文人陈廷章在《水轮赋》中记载:“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 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文中描绘的生产工具( )
A.借助人力汲水进行灌溉 B.流行于曹魏的江南地区
C.提高了金属冶炼的效率 D.展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陈廷章在《水轮赋》中描述了“水轮”。“水能利物,轮乃曲成”提到水被用来驱动轮子。“升降满农夫之用”暗示这种工具与农业灌溉有关。“低徊随匠氏之程”可能意味着这种工具可以调节高度或流量。“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描述了水轮运作时的声音和动态效果。“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进一步描绘了水轮在水上的工作情景。从文中对水轮的详细描述可以看出,古人能够利用水力驱动轮子进行农业灌溉或其他工作,这确实展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D正确;
文中明确提到“水能利物”,说明是利用水的力量,而不是人力,排除A;
文中没有提到这种工具流行于曹魏时期或江南地区的信息,排除B;
虽然文中描述了水轮的动态效果,但并没有直接提到与金属冶炼有关的内容,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生产工具,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材料
———摘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图中A 和 B 两处实际人口数与统计人口数差距很大或基本一致。 导致上图 A 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政局动荡 B.基层组织完善
C.中央集权强化 D.赋役负担较轻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解析】【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分析图中A处现象,即实际人口数与统计人口数差距很大。这种差异通常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交织的结果。政局动荡往往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人口流动频繁,统计难度增加。此外,动荡的政局可能导致地方政府无法有效进行人口统计,或者统计结果被故意隐瞒或篡改,从而导致实际人口数与统计人口数出现较大差距,A正确;
基层组织的完善通常会提高人口统计的准确性和效率,因为基层组织能够更直接地接触和管理人口,排除B;
中央集权的强化通常意味着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增强,但这并不一定直接导致人口统计的准确性下降。实际上,如果中央政府有意愿和能力进行准确的人口统计,中央集权的强化可能会提高统计的准确性,排除C;
赋役负担的轻重主要影响的是人民的经济负担和生活水平,而不是直接影响人口统计的准确性。虽然赋役负担过重可能导致人口流动或隐匿,但较轻的负担通常不会导致统计失真,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人口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结合材料关键词和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
6.(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宋育德,江西奉新人,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后由翰林院选派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次年回国后,授翰林院编修,加侍讲学士,回江西后任江西高等学堂监督。该材料可佐证,这一时期( )
A.留学成为获取功名的主要途径 B.近代文官制度逐渐建立
C.科举制改革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D.官僚队伍结构得到改善
【答案】D
【知识点】学堂选官与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后由翰林院选派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次年回国后,授翰林院编修,加侍讲学士,回江西后任江西高等学堂监督”并结合所学可知,宋育德由翰林院选派日本学习政治和经济科,回国后授予翰林院编修和侍讲学士,并后任江西学堂监督,该事件可以看出清末因为科举被废,留学生回国授予官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官僚队伍结构,D项正确;
不能通过材料表明留学成为获取功名的主要途径主要途径,排除A项;
材料无法看出近代文官制度建立,排除B项;
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晚清政治制度,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7.(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英国人罗伯特·赫德,1854年来到中国,1863 年正式担任海关总税务司,1908年离职回国。赫德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近半个世纪。由此可见( )
A.中国海关呈现半殖民化特征 B.中国海关制度走向近代化
C.对外贸易已完全被英国控制 D.列强加强对中国资本输出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关税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人罗伯特·赫德在1863年正式担任海关总税务司,并在这个职位上待了将近半个世纪,直到1908年才离职,赫德作为英国人,长期担任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海关受到了外国势力的控制和影响,呈现出半殖民化的特征,A正确;
虽然赫德在任期间可能推动了一些改革,但题干信息并没有直接指向海关制度的近代化,而是强调了外国势力对中国海关的控制,排除B;
题干只提到了海关总税务司的职位被英国人占据,并没有提到对外贸易被完全控制。此外,对外贸易的控制涉及多个方面,不仅仅是海关,排除C;
题干信息并没有直接涉及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而是关于海关职位的占据情况,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赋税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下表摘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部分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
时间 地方 外交活动
2017年 北京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
2018年 北京 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2019年 北京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21 年 海南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
2022年 北京 主持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2023年 杭州 主持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
这些外交活动的举办反映了当今中国致力于( )
A.主动与各国进行体育文化交流
B.参与全球的治理和加强国际合作
C.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答案】B
【知识点】改革开放以来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解析】【分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在近年来举办了多次重大的主场外交活动,包括政党对话、中欧领导人会晤、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及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等。这些活动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并且邀请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国家和组织参与。“参与全球的治理和加强国际合作”更能够全面反映这些外交活动的特点。无论是政党对话、中欧领导人会晤还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都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加强与各国合作的意愿和行动,B正确;
虽然表格中有体育文化交流的活动,但这并不是所有活动的共同点,因此A选项过于片面;
“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虽然也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但表格中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与周边国家的交往,因此C选项不够全面;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也不完全符合表格中活动的特点,因为并非所有活动都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作答。
9.(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自古以来有大量外来的农作物传入中国。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蕃薯、蕃茄、蕃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外来作物命名的变化反映了( )
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 B.天下观念不断改变
C.对外贸易路线的重要变化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答案】C
【知识点】古代中西方商业贸易及影响;国际贸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近代商业贸易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解析】【分析】从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来看,我们可以得知不同时间段内传入中国的外来农作物有不同的命名特点。秦汉至唐宋时期,外来农作物名称多带有“胡”字,如胡萝卜、胡荽、胡椒,这很可能与当时的丝绸之路有关,因为“胡”在古代常用来指代来自北方或西方的少数民族或物品。而到了唐宋至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名称多带有“蕃”字,如蕃薯、蕃茄、蕃豆,这反映了当时海上贸易的兴起,特别是与东南亚等地的交流增加,“蕃”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来自这些地区的物品。再到清朝以后,外来农作物名称多带有“洋”字,如洋芋、洋葱、洋白菜,这进一步体现了与更广泛地区的贸易往来,“洋”字在这里指的是来自海外的物品。C选项指出对外贸易路线的重要变化,这与上述分析是一致的,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与外界的贸易路线和接触的地区发生了变化,C正确;
材料不涉及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排除A;
材料和天下观念的变化无关,排除B;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这是一个更为长期和复杂的过程,且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才开始解体,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10.(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下表为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部分江西省的好人事迹,这些好人事迹体现了( )
人 物 事 迹
退休工人施炳缘 眷恋乡村20余年坚守续写“第二故乡”。
“献血侠”侯兵 22年坚持无偿献血7万毫升。
八旬老农罗明道 奋勇救下2名落水儿童。
“大国工匠”的涂爱鹏 情系稀土20年, 赣州稀土行业的“产业英雄”。
古稀老人陈怀林 不离不弃悉心照顾残疾弟弟57年
A.劳动模范具有榜样作用 B.新时代中国的道德追求
C.精神文明建设逐渐兴起 D.民众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答案】B
【知识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
【解析】【分析】表格中的事迹涵盖了坚守乡村、无偿献血、救人、专注事业、照顾家人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新时代中国道德追求的体现,反映了社会的正能量和道德风向,B正确;
虽然涂爱鹏被称为“大国工匠”,但整体表格中不仅仅描述的是劳动模范,还包括了其他类型的好人好事,排除A;
“逐渐兴起”表明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过程,而题目中的事迹是具体存在的实例,不是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排除C;
表格中的事迹更多地体现的是道德品质,而不是直接与文化素质相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时代中国德治,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11.(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有学者认为从采集走向农业的转变,始于大约公元前 9500 年到公元前8500年,农业是同时间在各地独自发展而开花结果的。这里所说的“各地”主要是指( )
A.西亚、 东亚、 中美洲 B.南非、 东亚、 中美洲
C.西亚、 南非、大洋洲 D.西亚、大洋洲、南美洲
【答案】A
【知识点】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古代西亚文明;古代世界文明的扩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农业转变始于大约公元前9500年到公元前8500年。农业是在各地独自发展而开花结果的。西亚、东亚、中美洲这三个地区都是已知的早期农业发源地。西亚的“新月地带”是农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东亚的中国也有早期的农业活动,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等地同样有早期农业遗迹。这些地区在大约公元前9500年到公元前8500年期间都独立发展了农业,A正确;
虽然东亚和中美洲符合,但南非并非早期农业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排除B;
南非和大洋洲并非这一时期农业的主要起源地,排除C;
大洋洲和南美洲并非早期农业的主要起源地,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农业起源,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2.(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王权依靠市民摧毁了封建贵族的权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现代的欧洲国家和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下面史实能支撑材料论点的是( )
A.工业革命推动民族觉醒 B.法国大革命促进民族觉醒
C.启蒙运动助长民族意识 D.宗教改革强化了世俗权力
【答案】D
【知识点】宗教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王权依靠市民摧毁了封建贵族的权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可知,在斗争中封建势力衰弱,王权得到了提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世俗权力,D项正确;
工业革命时期封建王权已逐步削弱,不符合材料观点,排除A项;
法国大革命削弱了封建世俗王权,排除B项;
启蒙运动强调民主反对世俗王权强化,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宗教改革,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3.(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剑桥欧洲经济史》曾论述道:“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他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科学研究。”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应是( )
A.英国人第一次将黑奴贩卖给西班牙
B.英国第一艘商用汽船成功横渡大西洋
C.最早托拉斯组织美孚石油宣告成立
D.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以及“企业开始资助基础科学研究”。这提示我们这一时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科学与技术开始更紧密地结合,企业也更加注重基础科学的研究。托拉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一种垄断组织,它们通过整合多个企业来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并且往往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资助基础科学研究。这与材料中描述的“技术进步的制度化”和“企业资助基础科学研究”相吻合,C正确;
英国人第一次将黑奴贩卖给西班牙发生在早期殖民时期,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化没有直接关联,排除A;
虽然汽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但这一事件并不直接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企业资助基础科学研究的特点,排除B;
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二战后的事情,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结合材料关键词和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
14.(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1944年英国制定的《教育法》强制要求地方政府向中小学生提供校餐和校园奶。中央政府主动承担了供餐的全部基建、运行费用, 以及地方政府供餐70%以上的经常性支出。战后至70年代工党政府通过立法使校餐成为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述现象本质上可以说明英国( )
A.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B.现代社会保障过度发展
C.重视利用法律完善福利制度 D.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答案】D
【知识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接受凯恩斯主义,实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政策,建立福利国家是国家对调控经济的表现。材料中“中央政府主动承担了供餐的全部基建、运行费用,以及地方政府供餐70%以上的经常性支出”正是此时期构建福利国家的体现,D项正确;
校餐制度属于物质层面,不能反映英国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情况,排除A项;
将学校供餐纳入到国家政策体系,有利于儿童身体健康,不属于现代社会保障过度发展,排除B项;
材料的现象就是政府通过立法使校餐成为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15.(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据统计,5个国家参与了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8个国家参加了 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14个国家参加了 1885 年柏林非洲会议。国际联盟成员国从 42个增加到63个,1928年《非战公约》联合了 63个国家,联合国最初有51个成员国,到2023年已有 193个成员国。这反映出( )
A.国际组织的数量激增 B.雅尔塔体系仍具有生命力
C.全球化发展不可逆转 D.各国的独立主权得到尊重
【答案】C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有5个国家参与签订。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有8个国家参加。1885年柏林非洲会议有14个国家参加。国际联盟成员国从42个增加到63个。1928年《非战公约》联合了63个国家。联合国最初有51个成员国,到2023年已有193个成员国。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国际组织和会议的国家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反映了国家间相互联系和合作的加强,是全球化发展的一个表现。此选项与材料信息相符,且符合当前全球化的历史趋势,C正确;
材料中提到了多个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以及它们的成员国数量的增长。但这并不直接说明国际组织的数量激增,因为材料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来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国际组织总数,排除A;
雅尔塔体系主要指的是二战后期盟国就战后世界秩序所达成的协议,包括联合国的成立等。虽然联合国是雅尔塔体系的一部分,并且至今仍然存在,但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成员国数量的增加,而不是雅尔塔体系本身的“生命力”,排除B;
虽然参与国际组织和会议的国家数量增加可能暗示着国家间的某种合作与共识,但这并不直接说明各国的独立主权得到了尊重。实际上,加入国际组织往往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放弃或共享部分主权,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美国有一位备受欢迎的“网红法官”弗兰克·卡普里奥(Frank Caprio)。他一生中作出了许多出人意料的判决。他曾为一位母亲因儿子被杀害而受到交通罚单,免去了罚款。他还让一名小女孩“代替”自己,公正地判决她母亲违停的案件。据此可知( )
A.普通法下法官的作用较突出 B.美国司法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C.美国民众积极参与司法事务 D.英美法系平衡了法律与教化
【答案】A
【知识点】“英美法系”;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法官弗兰克免去一位母亲的交通罚单,让小女孩代替他判决,这些判决都不是依照法律条文,而是法官的判断,表明了英美普通法下法官的作用较突出,A项正确;
弗兰克·卡普里奥并不能证明美国司法具有随意性,排除B项;
弗兰克·卡普里奥让一名小女孩“代替”自己,公正地判决她母亲违停的案件,这种“代替”并非取代法官,因此无法体现民众积极参加法律事务,排除C项;
材料中法官弗兰克具有人情,显示了法律的温情,他能这么做在于普通法下法官的作用较大,不能推出整个英美法系平衡了法律与教化,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普通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题, 第17题12分, 第18题16分, 第19题10分, 第20题14分, 共计5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7.(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 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 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
——《宋史》卷327《王安石传》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中以货币、市场为手段增加工商税收来缓解财政支绌(不足) 的施政理念,直接影响了南宋152年的财经政策。在南宋产生重大影响的朱熹社仓法,就直接源于王安石新法中的青苗法,常平仓的平籴功能在南宋官府和民间的仓廪制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保甲法、免役法从南宋一直沿袭到晚清,保甲法甚至影响了民国的新政,而免役法则是明清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先河。进士科以经义为主的考试模式,在南宋以后逐渐固定下来,为后世元、明、清遵行而不废。
——摘编自李华瑞《为王安石及其变法正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史》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并评价此观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1)态度:《宋史》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
评价:此观点较片面
王安石变法初期取得显着的成效,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2)发展经济的财经政策为后世沿用;赈济贫乏的救荒思想为后世继承;基层治理和赋税制度承袭至近代;教育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知识点】王安石变法
【解析】【分析】(1)态度:依据材料“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可得出《宋史》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评价:对王安石变法要从其内容、目的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初期的经济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得出进行此观点较片面王安石变法初期取得显著的成效,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2)依据材料“王安石变法中以货币、市场为手段增加工商税收来缓解财政支绌(不足)的施政理念,直接影响了南宋152年的财经政策”,可得出发展经济的财经政策为后世沿用;依据材料“在南宋产生重大影响的朱熹社仓法,就直接源于王安石新法中的青苗法,常平仓的平籴功能在南宋官府和民间的仓廪制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可得出赈济贫乏的救荒思想为后世继承;依据材料“保甲法、免役法从南宋一直沿袭到晚清,保甲法甚至影响了民国的新政,而免役法则是明清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先河”,可得出基层治理和赋税制度承袭至近代;依据材料“进士科以经义为主的考试模式,在南宋以后逐渐固定下来,为后世元、明、清遵行而不废”,可得出教育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点评】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
18.(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传统乡村社会治理是一种整体性治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士绅精英与村民群体共同参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科举制度等国家制度和宗族制度、乡规民约等乡村社会自我管理机制相结合,贯穿于乡村社会治理的过程之中。但乡村社会管理归根到底还是人治,正所谓“礼治有余而法治不足”。户籍、宗族制度带有专制与等级的色彩,乡村治理更多的依靠经验与传统。
——摘编自沈费伟《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与运作逻辑》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德国快速发展为工业化国家,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成为国家主体居民。为了遏制乡村的边缘化趋势,重现乡村生机,捍卫乡村传统,乡村重振运动再次展开。首先,针对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情况,德国政府建立移民委员会,用租赁地产方式增加中小农户数量,推进农村居民点建设,强化乡村吸引力。1886-1919年,仅普鲁士就为移民建立了4.5万个配备住宅和畜舍的小农场。其次,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乡村景观的破坏,发起以保护乡村自然景观为中心的“家乡保护”运动。各邦政府成立“自然纪念物保护”委员会,限制乡村地区工业污染,在德国形成了以保护乡村自然景观为目标的“自然纪念物”“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三级体制。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乡村重振运动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2023 年10月 11日下午, 习近平来到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王村石门自然村。 习总书记指出,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要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真正成为战斗堡垒。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城市的现代化,又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摘编自2023 年 10月11日习总书记在江西婺源考察时讲话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社会乡村、治理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德国实施“乡村重振运动”的背景及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和近代德国的乡村治理模式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答案】(1)国家统一管理和地方自治有机结合;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专制与等级色彩浓厚;依赖传统经验。
(2)背景:德国完成统一;工业革命的开展;政策法规的引领。特点:政府重视;中央(联邦政府)与地方(各邦政府)的管理有机结合;重视乡村生态建设。
(3)启示: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做好顶层设计;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乡村本土优势。
【知识点】中国古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古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传统乡村社会治理是一种整体性治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士绅精英与村民群体共同参与”,可得出国家统一管理和地方自治有机结合;依据材料“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科举制度等国家制度和宗族制度、乡规民约等乡村社会自我管理机制相结合,贯穿于乡村社会治理的过程之中”,可得出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依据材料“户籍、宗族制度带有专制与等级的色彩”,可得出专制与等级色彩浓厚;依据材料“乡村治理更多的依靠经验与传统”,可得出依赖传统经验。
(2)背景:依据材料“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及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德国完成统一;依据材料“德国快速发展为工业化国家”,可得出工业革命的开展;依据材料“德国政府建立移民委员会,用租赁地产方式增加中小农户数量,推进农村居民点建设,强化乡村吸引力”,可得出政策法规的引领。特点:依据材料“1886-1919年,仅普鲁士就为移民建立了4.5万个配备住宅和畜舍的小农场”,可得出政府重视;依据材料“各邦政府成立‘自然纪念物保护’委员会,限制乡村地区工业污染,在德国形成了以保护乡村自然景观为目标的“自然纪念物”“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三级体制”,可得出中央(联邦政府)与地方(各邦政府)的管理有机结合;依据材料“发起以保护乡村自然景观为中心的‘家乡保护’运动”重视乡村生态建设。
(3)从两则史料可以看出,在加强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目的是为了促进乡村更好发展等内容。因此可做如下总结: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做好顶层设计;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乡村本土优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东西方乡村治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9.(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材料 《中华文化史》一书解释了“中华民族”这一历史概念。其指出,在中国这片广袤、丰腴的土地上生活劳作的各族人民,统称中华民族。至近代,“中华”则逐渐成为认全中国的一种文化符号。由“民族”与“中华”组成的复合词“中华民族”,出于晚清。经过近代以来历史进程的长期熏染, “中华民族”的含义确定为中国诸族之总称,对内强调民族平等,对外力争民族解放、 国家独立。“中华民族”既有悠远深邃的历史渊源, 又在近代民族国家竞争的世界环境中得以正式铸造。近代民族国家观念觉醒,既受启迪于世界新思潮,又深植于中国诸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共同命运和近似文化心理。中国历来是多民族国家, 自古居于中原的华夏——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互动共存。经长期的民族融合、民族迁徙,形成中国境内今之诸族,合为中华民族。
—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第2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中观点的理解。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答案】示例:论题:各民族交融推动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论述: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在中国几千年的民族交融中逐渐形成的。
夏商周时期在中原地区就形成了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中原周边的戎狄蛮夷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并逐渐融入华夏族,为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和汉族的形成创造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内迁,北民南迁,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推动少数民族汉化,汉族也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并为以后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统治者在对周边民族武力征服的同时,也实施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北方各族首领因此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此外,文成公主入藏等也推动中原与边疆民族的经济、文化的联系。以往的“胡”“汉”观念在此时日益淡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巩固。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相互交往交融的结果,各种生产生活方式族群的交流互补、迁徙汇聚、冲突融合,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知识点】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元朝的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汉武帝疆域开拓与民族治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国历来是多民族国家, 自古居于中原的华夏——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互动共存。经长期的民族融合、民族迁徙,形成中国境内今之诸族,合为中华民族”可以提出论题:各民族交融推动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论述:根据我国历史发展脉络,以先秦的华夏出现,到华夏认同观念的出现,再到秦汉大一统、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唐代民族政策以及民族交融等史实为切入角度,分析不同民族相互交融,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如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在中国几千年的民族交融中逐渐形成的。夏商周时期在中原地区就形成了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中原周边的戎狄蛮夷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并逐渐融入华夏族,为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和汉族的形成创造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内迁,北民南迁,尤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推动少数民族汉化,汉族也吸收了少数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并为以后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统治者在对周边民族武力征服的同时,也实施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北方各族首领因此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此外,文成公主入藏等也推动中原与边疆民族的经济、文化的联系。以往的“胡”“汉”观念在此时日益淡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巩固。最后对论证进行总结:综上所述,中华民族是各民族相互交往交融的结果,各种生产生活方式族群的交流互补、迁徙汇聚、冲突融合,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华民族交融,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0.(2023高二上·上饶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根据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论”,人民握有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大民权或政权,政府拥有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个治权,而政府的五个治权要受人民的四大民权或政权的管理。五权分立政府建立的最基本前提,是人民能充分行使四大民权或政权。
——摘编自郑大华《国民党训政制度对孙中山训政理论的继承与背离》
材料二
《训政纲领》规定:训政时期开始,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权托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览执行。
—摘编自统编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
“三三制”政权所体现的是以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为基础,成为抗日根据地具有自己独创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抗日民主政权的产生“经过人民选举”,凡年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和性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44年美国观察团成员赴延安考察时也深刻感受到边区政治的特色,这里“人民积极向上,与重庆相比是另一个世界”。
——摘编自谢双明《论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的特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违背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论”思想之处。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1)国民党训政纲领把政权托付给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违背了四大政权属于人民的思想;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览执行,违背了五权分立政府的原则;治权没有受到人民的监督,实质上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2)特点:参政广泛性和平等性;领导体制的独创性;选举的普遍性与直接性。
影响:巩固和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巩固了根据地政权;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国民党的军政、训政与宪政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训政纲领》规定:训政时期开始,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权托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和根据孙中山的“五权宪法论”,人民握有选举、罢免、创制和复决四大民权或政权”,可得出国民党训政纲领把政权托付给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违背了四大政权属于人民的思想;依据材料“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览执行和政府拥有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个治权,而政府的五个治权要受人民的四大民权或政权的管理”,可得出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览执行,违背了五权分立政府的原则;依据材料“五权分立政府建立的最基本前提,是人民能充分行使四大民权或政权”及国民党代行一切权力,可得出治权没有受到人民的监督,实质上是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
(2)特点:依据材料“以普遍、平等的选举制度为基础”,可得出参政广泛性和平等性;依据材料“具有自己独创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可得出领导体制的独创性;依据材料“凡年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和性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得出选举的普遍性与直接性。影响:依据材料“成为抗日根据地具有自己独创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可得出巩固和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依据材料“这里‘人民积极向上,与重庆相比是另一个世界’”,可得出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巩固了根据地政权;依据材料“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可得出为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点评】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结合材料关键词和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