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于都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周练(二)历史试卷(含解析)

于都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周练(二)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周朝晚期,种田人经常把铁片安装在他们的犁上使之更加锋利;到汉朝时期,农民用上了真正的铁犁,他们的镐、锄、镰和铲等农具也都换成了铁制的。这一变化( )
A.有利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B.有利于农业商品化进程
C.体现政府重视手工业的发展 D.预示着铁器时代的来临
2.春秋时期,齐国管仲认为,“五谷粟米,民之司命也”“务本饬(致力)末则富”,同时实行“相地而衰征”,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实行盐铁专卖,铸造货币,调剂物价。据此推知,当时( )
A.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农商并重思想出现
C.币制混乱导致物价上涨 D.商品经济成为主流
3.刘邦曾下诏禁止商人及其子弟为官。汉武帝则不顾汉初以来的传统,任命大量商人出身的官员为其理财,由中央统一调度商业营运,使国家成为市场最大的商业主体。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废止 B.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加强
C.经商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 D.财税来源发生了重大转变
4.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
A.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B.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
C.“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
5.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6.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制。下列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 )
①市民阶层的壮大
②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
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 )
A.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 B.上海尚未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8.1931~1934年中国钢铁业情况表。单位:吨
年份 铁砂产量 铁砂及生铁输出量 钢铁消费量 钢铁输入量
1931 1840279 831652 804000 557625
1932 1839212 758441 404000 430655
1933 1903466 992521 694000 525673
1934 2135031 864107 770000 617726
根据上表可知,当时( )
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
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 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
9.19世纪中期,上海周边的南浔、震泽等地丝商将买进的土丝按等级分发给农户或小作坊再次缫制成经丝,专供出口,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时人称为“洋经丝”,其价格也远高于未经再加工的丝。这一现象可以反映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地位 B.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C.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 D.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
10.19世纪中叶,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逐渐流行一种由吕宋引入的彩票。面对吕宋票的畅销,政府初期严禁。但吕宋票因其“以济民需”的为善之举,契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道义主张,而为国人追捧。仅在上海一地,年营销额在50万银元左右。这表明( )
A.闭关锁国政策的失效 B.加剧了银贵钱贱的局面
C.市场经济得到了发展 D.世界市场影响民众生活
11.李鸿章分别于1880、1885年奏准效法西学,建立天津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1888年,天津水师学堂、武备学堂教习及学生同上海广方言馆、同文馆的学生一起参加了顺天乡试,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西学和中学同考。上述举措( )
A.抵御了列强的文化侵略 B.促进了军事工业发展
C.突破了八股取士的传统 D.导致了清政府的覆亡
12.法国学者白吉尔指出:“就现代工业领域而言,中国并没有因战争(一战)蒙受多大损失,不过是错过了若干获取利润的机会而已。这表明,外部有利条件即便对非独立的经济体而言,影响也极为有限。随着欧战结束,中国的工业才真正步入了它的‘黄金时代’。”材料表明中国工业“黄金时代”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B.国内政治环境变化及政府的支持
C.清政府进一步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大规模开展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这些驰道宽22米,路基高厚,以铁锤夯筑得坚实平稳,还在道旁栽种了树木。公元前212年,命令蒙恬主持修建了一条由咸阳向北的“直道”,经云阳、上郡直达九原,全长900余千米。后在云贵地区修“五尺道”,在湖南、广东等地修筑了攀越五岭的“新道”。这样,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西汉时,汉武帝继续了秦朝的政策,修建公路以方便各地间的商业和交通。为了发展同中亚、西亚、南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同中国一样,罗马人也是通过建设运输和交通网络完成帝国一体化的。罗马的道路有很深的路基,路旁有围护、排水渠,路面铺设了大块平坦的筑路石,主路宽6—8米,可供双向车辆同时行驶,蜿蜒的山路也有2—3米宽。沿路设置了驿站。公路连接了帝国的各个部分,其中,最著名的公路全长2500千米,沿东北边境从黑海一直通向北海,与多瑙河和莱茵河平行。一条长4800千米的路与北非海岸线平行,许多支线直插南方,商人、士兵通过这些支线可深入撒哈拉沙漠。在地中海地区,罗马人新建了一些道路,方便了这一地区的旅游和贸易。还有一些公路从地中海东部的城镇和港口一直通到帕尔米拉——这是亚洲中心通往西部的最主要的商站。据估计,罗马道路的总里程超过了8万千米。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秦汉王朝和罗马帝国在道路修建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王朝和罗马帝国能够在广大区域修建道路的相似条件和积极作用。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路。在唐代,海上丝绸之路还是对陆路贸易的补充。这种情况在宋代发生了根本转变。宋代海路主要包括:从广州、泉州、宁波等港口出发,通往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非洲东北等地的南海航线;从明州、杭州、登州等港口出发,通往日本、朝鲜和琉球等地的东海航线。在宋代,同中国保持海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以往……外商来到中国,“许其在蕃坊居住”,并允许与中国女子通婚。政府在沿海港口置市舶司,“掌蕃货贸易之事”……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改变了宋代社会,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摘自高红清《国际化的宋代与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我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该民俗活动逐步从我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送王船”传递着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其承载的观察气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长期海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送王船”被中马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证。
——引自央广网2020年12月17日相关报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情况在宋代发生了根本转变”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在推动中外文明发展和人类进步方面的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据材料“农民用上了真正的铁犁……农具也都换成了铁制的”可知农具的改进,促进农业生产力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农业生产力的进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多余产品进入市场流通,也出现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商品化进程,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生产力的发展,没有涉及生产关系的调整,排除A项;汉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时代到来,排除D项。
2.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五谷粟米,民之司命也”、“务本饬(致力)末则富”、“实行盐铁专卖,铸造货币,调剂物价”可以看出管仲既主张发展农业又重视商业,体现了管仲的农商并重思想,故选B项;春秋时期土地私有刚出现,不存在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排除A项;货币混乱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春秋时期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占主流,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据材料“由中央统一调度商业运营,使国家成为市场最大的商业主体”可知汉武帝之所以任命大量商人出身的官员帮助其理财,目的在于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故选B项;汉武帝之所任命商人出身的官员帮助其理财,只是想要借助其力量,不代表重视商人的地位,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并未废止,排除A项;在重农抑商的古代,经商不可能是入仕的主要途径,汉代的选官制是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品德,排除C项;材料并未反映整个汉帝国财税来源,且汉代财税来源一直就是以农税为主,排除D项。
4.答案:A
解析:材料“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说明北宋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故选A项;“脱离了”说法错误,宋代商业活动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且材料不涉及,排除B项;“草市”指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只是提及汴京相国寺的庙会盛况,不涉及商人地位如何,排除D项。
5.答案:B
解析:图中主要产粮区集中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到长江下游地区,还有黄河中游的一些地方,但是主要分布在黄淮流域,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有南移的迹象,而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安史之乱之后,故选B项;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是在北方,而且西北地区应该是主要产粮区,这与示意图的分布不一致,排除A项;宋元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所以主要产粮区应该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与示意图的分布不符,排除C项;明清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稳定在南方,所以主要产粮区集中在长江流域及以南,与示意图的分布不符,排除D项。
6.答案:A
解析:明中叶以后,由于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以商贾和百工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市民阶层所要求的商业社会的原则和封建传统体系产生冲突,故①正确;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阻碍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故②错误;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故③正确;清朝并没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且勃兴的说法更不符合史实,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7.答案:C
解析: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洋纱输入出现不平衡的现象,华南和西南地区输入多,江南地区输入少,主要因为自明清以来,随着江南地区棉花的广泛种植,原料(棉花)的供应充足,土纱原料成本比洋纱低,相比洋纱有较大竞争力,而华南和西南地区输入洋纱多是因为“产棉稀少”,原料(棉花)的供应不足,土纱原料成本比洋纱高,相比洋纱竞争力较弱,因此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故选C项;西南属内地,洋纱输入却最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属沿海,输入洋纱要少得多,无法说明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逐步发展成为对外贸易中心,排除B项;材料只是提及洋纱在中国华南、西南地区和江南地区的输入情况对比,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情况,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表格显示1931—1934年我国在钢铁业发展中,作为原料的铁砂产量和铁砂及生铁输出量很大,而钢铁消费量的绝大部分却是依靠进口,这说明我国的钢铁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故选D项;仅凭钢铁业一个行业进口成品较多不能推论出整个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的结论,排除A项;表格中我国作为原料的铁砂产量和铁砂及生铁输出量很大,不能说明我国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排除B项;表格中我国作为原料的铁砂产量逐年提高且铁砂及生铁输出量很大,说明国民政府的实业政策还是有较大成效的,排除C项。
9.答案:C
解析:据材料“19世纪中期,上海周边的南浔、震泽等地丝商将买进的土丝按等级分发给农户或小作坊再次缫制成经丝,专供出口,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时人称为‘洋经丝’,其价格也远高于未经再加工的丝”,可知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而出现的变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故选C项;材料只体现上海周边地区,且没有进口与出口的对比,所以不能证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超地位,排除A项;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于19世纪末,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手工业积极适应市场而出现的变化,而不是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作用,排除D项。
10.答案:D
解析:据材料“吕宋票因其‘以济民需’的为善之举,契合了传统文化中的道义主张,而为国人追捧”,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彩票传入后影响人民的生活,故选D项;鸦片战争意味着闭关锁国失效,排除A项;外国对华商品倾销导致白银外流,加剧了银贵钱贱,排除B项;当时中国并没有市场经济,排除C项。
11.答案:C
解析:天津水师学堂、武备学堂教习及学生同上海广方言馆、同文馆的学生一起参加了顺天乡试,说明科举考试考查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变化,八股取士的传统被突破,故选C项;科举考试内容出现了中学和西学都有的现象,并不能达到抵御列强文化侵略的结果,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是教育和考试,不是工业生产,排除B项;学校教育的内容和考试内容的变化,与清政府的覆亡没有直接关系,而且清政府覆亡是在1912年,与材料所提时间相差较远,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12.答案:B
解析:据材料“随着欧战结束,中国的工业才真正步入了它的‘黄金时代’”可知,法国学者认为一战后中国工业才出现真正快速发展。当时,国民政府推行奖励的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以及实业救国热潮,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故选B项;据材料“随着欧战结束,中国的工业才真正步入了它的‘黄金时代’”可知,法国学者认为一战对中国工业发展影响极为有限,排除A项;1912年清政府已经灭亡,一战于1914年开始,排除C项;1935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而“黄金时代”是1912—1919年,排除D项。
13.答案:(1)相同:以都城为中心;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全国交通网;铺设多条道路;路面宽、路基深、设施较为完备;途中设有驿站;道路与对外交通线相连接。不同:与秦汉王朝相比,罗马帝国的道路里程更长,范围更广。
(2)相似条件:社会经济发展;中央集权加强;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积极作用: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维护了帝国的统一;促进了国内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利于信息传递和人员、商旅往来;便利军队的调动;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与进步。
解析:(1)同,根据材料一“修建了以成阳为中心的驰道”和材料二“同中国一样,罗马人也是通过建设运输和交通网络完成帝国一体化的”得出以都城为中心根据材料一“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和材料二“公路连接了帝国的各个部分”得出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全国交通网;根据材料一“修建了一条由咸阳向北的‘直道’在湖南、广东等地修筑了攀越五岭的‘新道’”等信息和材料二“其中,最著名的公路全长2500公里沿东北边境从黑海一直通向北海与多瑙河和莱茵河平行。一条长4800公里的路与北非海库线平行,许多支线直插南方”等信息得出铺设多条道路;根据材料一“这些驰道宽22米路基高厚以铁锤夯筑得坚实平稳,还在道旁栽种了树木”和材料二“罗马的道路有很深的路基,路旁有围护、排水渠路面铺设了大块平坦的筑路石”得出路面宽、路基深、设施较完备:根据材料一“设置亭驿”和材料二“沿路设置了驿站”得出途中设有驿站:根据材料一“为了发展同中亚、西亚、南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和材料二“许多支线直插南方,商人、士兵通过这些支线可深入撒哈拉沙漠”“还有一些公路从地中海东部的城镇和港囗一直通到帕尔米拉——这是亚洲中心通往西部的最主要的商站”得出道路与对外交通线相连接。第二小问异,将材料一中反映的秦汉道路的长度和所达范围和材料二中罗马的道路的长度和范围进行比较可知秦汉和罗马道路修建的不同之处在于,与秦汉王朝相比。罗马帝国的道路里程更长,范围更广。
(2)相似条件,关于秦汉王朝和罗马帝国能够在广大区域修建道路的相似条件,可以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去概括。如秦汉和罗马帝国都是统一的大帝国,疆域辽阔:都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都有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第二小问积极作用积极作用可以综合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去考虑。如根据材料一“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材料二中“罗马人也是通过建设运输和交通网络完成帝国一体化的”得出道路建设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维护了帝国的统一:根据材料一“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修建公路以方便各地间的商业和交通“设置亭驿,便利商旅”和材料二“公路连接了帝国的各个部分”“方便了这一地区的旅游和贸易”等信息得出四通八达的交通促进了国内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利于信息传递和人员、商旅往来;根据材料二“商人、士兵通过这些支线可深入撒哈拉沙漠”等信息结合后所学得出便利军队的调动;根据材料一“为了发展同中亚、西亚、南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和材料二“还有一些公路从地中海东部的城镇和港口一直通到帕尔米拉——这是亚洲中心通往西部的最主要的商站”得出对外交通的联通也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与进步;道路修建本身也推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
14.答案:(1)原因:辽、西夏少数民族政权崛起,陆路丝绸之路被阻断;宋代商品经济及海外贸易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逐渐超越北方;宋代造船、航海技术先进(或答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专门机构管理。
(2)意义:促进了中华文明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交融;促进了中国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明发展;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为人类更好地利用海洋提供了智慧。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政府在沿海港口置市舶司,掌蕃货贸易之事”可知,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专门机构管理:结合所学知识,从陆路丝绸之路被少数民族政权阻断、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造船及航海技术的进步等方面补充回答。
(2)意义:根据材料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改变了宋代社会也影响了整个世界”、材料二“民俗活动逐步从我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可知,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华文明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传播、推动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交融、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根据材料二“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可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根据材料三”其承载的观察气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长期海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可知,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为人类更好地利用海洋提供了智慧。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于都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周练(二)历史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