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年湖南省益阳市九年级初中历史知识竞赛1试题(选择题含答案)

历史知识竞赛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0分)
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不同 B. 使用的工具不同 C. 生活习惯不同 D. 思想意识不同
歌谣“骨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情况()
A. 山顶洞人 B. 半坡原始居民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大汶口原始居民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 黄帝和炎帝 B. 黄帝和蚩尤 C. 黄帝和尧 D. 黄帝和舜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顾众臣反对,数次点燃烽火,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结果,被戏而回,各诸侯懊恼不已。周幽王能数次戏弄诸侯源于分封制下(  )
A. 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贡物 B. 诸侯需要加强地方控制
C. 诸侯需要扩大统治范围 D. 诸侯需要服从周王调兵
下列朝代排列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
B. 夏.商.西周.战国.春秋.秦.西汉.新.东汉
C.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东汉.新.西汉
D.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新.两汉.东汉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下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如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汉朝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 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C.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D.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①统一六国 ②焚书坑儒 ③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货币、度量衡 ⑤修建陵墓。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⑤ D. ①③④⑤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使这个“新的朝代”达到鼎盛的帝王是 ( )
A. 汉高祖 B. 汉景帝 C. 汉武帝 D. 汉光武帝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核桃、石榴、葡萄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A. 巩固了边疆的治理 B. 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C. 促进了物种交流 D. 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某同学在整理某一课笔记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A. 秦朝 B. 新朝 C. 东汉 D. 西汉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 司马迁——《史记》
C. 贾思勰——《齐民要术》 D. 祖冲之——造纸术
与下列图片有关的宗教是(  )
A. 道教、佛教 B. 基督教、佛教 C. 道教、基督教 D. 佛教、伊斯兰教
下列作品与其作者及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A. 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B.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C. 西晋—祖冲之—《大明历》 D. 东汉—钟繇—《兰亭集序》
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如图)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
A. 三省六部制 B. 科举制的创设 C. “开元盛世” D. 大运河的开凿
和下图人物无关的是
A. 建立唐朝
B. 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观点
C.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D.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下列与唐朝的灭亡无关的是()
A. 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 藩镇割据的态势愈演愈烈
C. 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 D. 唐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兴东北,建大金。占辽朝,灭北宋。战南宋,归元兵”是描述哪一民族的兴衰史
A. 契丹族 B. 党项族 C. 蒙古族 D. 女真族
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南宋()
A. 经济重心南移 B. 南方社会动荡
C. 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 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
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据此可知,当时(  )
A. 乡村文化繁荣 B. 夜市已经出现 C. 海外贸易活跃 D. 交子开始使用
宋代,常有民众在清明等节日放风筝,还出现了“圆社”等专业球类社团。这说明当时(  )
A. 科学技术进步 B. 娱乐方式多样 C. 商品经济繁荣 D. 经济重心南移
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三大伟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A. 罗马人 B. 印度人 C. 日本人 D. 阿拉伯人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是明末人民对起义军的热烈响应,这里的“闯王”是指( )
A. 陈胜 B. 吴广 C. 张献忠 D. 李自成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民族团结 B. 反抗侵略 C. 社会变革 D. 和平交往
如图是一同学自学某朝代经济发展时的笔记,由此判断他学习的朝代是(  )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明清时期逐渐成为文学主流的是()
A. 戏剧 B. 诗歌 C. 小说 D. 杂文
明末至清朝,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逐步走向低潮,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对外交流上坚持“闭关锁国” B. 封建统治的腐朽与没落
C. 八股文与文字狱束缚着教育 D. 外部入侵中断了科技发展
观察下列一组图片,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祖国统一 B. 中外交往 C. 民族团结 D. 抵抗侵略
“(他)把明朝的铁锚拋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他”的事迹是(  )
A. 出使西域 B. 西游天竺 C. 东渡日本 D. 七下西洋
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 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B. 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
C. 发动两次战争的国家相同 D. 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通商口岸和扩展商务来争夺贸易利益……俄国人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而构成一南一北两股钳形之势,掐住清政府。”这种情况发生在哪次战争之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下面是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B.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C. 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 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革命纲领
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材料中“撕开了一道口子”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下列是部编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某单元的目录,该目录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 两次鸦片战争的烽烟 D. 从天朝上国时代步入不平等条约时代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A. 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B.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C. 变法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 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孙中山在《民权主义》的演讲中说:“庚子年发生义和团,他们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伤亡枕藉,还是前赴后继……经此血战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材料中的“联军”指的是(  )
A. 英法联军 B. 八国联军 C. 英美联军 D. 联合国军
我国的近代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新旧民主革命最大的区别是( )
A. 指导理论不同 B. 领导阶级不同 C. 革命任务不同 D. 领导对象不同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B. 主要内容是提倡政治制度革新的运动
C.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D. 以北京大学和《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 通过第一个党纲
C.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D. 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下面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其中“★”处对应的内容是()
A. 辛亥革命 B. 二次革命 C. 国民革命 D. 土地革命
如图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A. 国民革命运动 B. 工农武装割据 C. 开辟敌后战场 D. 解放战争胜利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先后创立大生纱厂、广生油厂、阜生蚕桑染织公司等企业。张謇创办的这些企业(  )
A. 是实业救国思想的实际体现 B. 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C. 扭转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局面 D. 落实了三民主义中的民生思想
“这个战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这个战争” ( )
A. 促成中华民族的第一次觉醒 B. 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结果
C. 提升了新中国的国家地位 D. 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过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15年3月21日,搭载着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 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
C. 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D.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1952年底,某广播站以“你幸福吗”为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给予肯定的答复。这时期,中国农民的幸福感主要来自(  )
A. 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B. 参加了开国大典
C. 坐上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 D. 创办了农村乡镇企业
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A. 改革开放新时期 B. 文革时期
C.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一五”计划实施 C. 土地改革的进行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文章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的会议是(  )
A.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下列没有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政企分开
C. 按计划搞生产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人民生活的环境美好 B. 人们出行条件的便利
C. 汽车制造业发达 D. 社会生活的变迁
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这组图片的主题是反映新中国的(  )
A. 工业化历程 B. 外交事业的发展 C. 国防建设成就 D. 社会生活的提高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
A.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日建交
C. 中美建交 D. 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999年澳门的经济总量为518.7亿澳门元,到2018年达到4447亿澳门元。这反映出()
A.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B. 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C. 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 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 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埃及—金字塔
C. 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甲骨文
D. 黄河、长江流域—古代中国—种姓制度
两河流域文明源远流长,最早在此创造古老文化的是( )
A. 雅利安人 B. 苏美尔人 C. 巴比伦人 D. 埃及人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产生的。与“种姓制度、创立佛教”相关的古代文明发祥地是(  )
A. 两河流域 B. 尼罗河流域 C. 黄河流域 D. 印度河流域
下列内容与“亚里士多德”“《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等关键词属于同一学习主题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种姓制度 C. 伯里克利 D. 万神庙
“2世纪,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 ,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建立者是()
A. 伯利克里 B. 凯撒 C. 屋大维 D. 查理一世
下列人物与成就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德谟克利特——创立逻辑学 B. 苏格拉底——创作《荷马史诗》
C. 凯撒——命人编制“儒略历” D. 亚里士多德——提出“原子论”
在幕府政治体制下,掌握国家实际权力的是()
A. 天皇 B. 将军 C. 地方领主 D. 皇族
在7世纪中叶,为摆脱社会危机,日本的革新派吸收唐朝先进文化,实行了( )
A. 大化改新 B. 幕府统治 C. 庄园制度 D. 武士制度
中学世界史教材某单元目录如图所示,该单元的学习主题是
A.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B. 封建时代的欧洲
C. 走向近代的世界 D.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最先开辟了新航路的两个国家是( )
A. 英国、法国 B. 西班牙、葡萄牙 C. 英国、荷兰 D. 意大利、荷兰
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英国17世纪40年代的政变使一个国王掉了脑袋,1688年的政变使另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这个“掉了脑袋”的国王是
A. 查理一世 B. 克伦威尔 C. 詹姆士二世 D. 路易十六
有学者曾把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称之为“姊妹革命”,这两次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
A. 结束了本国的君主专制 B. 实现了国内政局的长期稳定
C.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D. 凸显了民主平等的政治理念
如图为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某单元目录。该单元的主题是(  )

A. 封建时代的欧洲国家 B. 走向近代
C.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促进了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的是( )
A. 电力的广泛应用 B. 火车的发明和应用
C. 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 珍妮机的发明和应用
在世界近代史上,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作表,对他们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 都反抗英国殖民者 B. 都获得了国家的独立
C. 都属于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 D. 都是正义的反侵略斗争
这场改革使俄国跻身欧洲军事强国的行列,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这场改革指的是
A. 彼得一世改革 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 明治维新 D. 叶卡捷琳娜改革
如表是一位历史老师导学案中出现的关键信息。
时间:1861--1865年
人物:林肯
重要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根据其内容判断,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美国南北战争 D. 明治维新
某校九年级的学生在学完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将二者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改革的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A. 改革前两国都遭到西方侵略 B.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改革都注重教育,提倡“文明开化” D. 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
A.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B.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
C. 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 D.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该是
A. 社会进步 B. 社会矛盾 C. 社会变化 D. 政治制度
科学与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组合中不正确的是
A. 牛顿—近代自然科学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
B. 达尔文—物种起源的探索者——《天演论》
C. 巴尔扎克—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人间喜剧》
D. 贝多芬—“交响乐之王”——《英雄交响曲》
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B. 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C. 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D. 英国“光荣革命”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历史学习中,应正确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
B.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D. 1937年,苏联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
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历史知识竞赛【答案】
1. A 2. C 3. A 4. D 5. A 6. A 7. B
8. C 9. A 10. C 11. C 12. C 13. D 14. A
15. B 16. C 17. A 18. A 19. C 20. D 21. A
22. B 23. B 24. D 25. D 26. B 27. D 28. C
29. B 30. B 31. D 32. B 33. B 34. C 35. A
36. B 37. C 38. B 39. B 40. B 41. A 42. C
43. B 44. A 45. D 46. C 47. C 48. A 49. D
50. A 51. D 52. C 53. B 54. C 55. D 56. A
57. A 58. B 59. D 60. C 61. C 62. C 63. B
64. A 65. C 66. B 67. A 68. D 69. C 70. C
71. D 72. A 73. C 74. B 75. A 76. C 77. B
78. D 79. B 80. A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年湖南省益阳市九年级初中历史知识竞赛1试题(选择题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