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二中2024年春季高一年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一致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 B. 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 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 D. 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
2. 下表所示的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党建简表。该表可用来说明我党( )
中国共产党党建简表
年份 提出 党建内容
1939 年 毛泽东 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
1982 年 中共十二大 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
2002 年 中共十六大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17 年 中共十九大 要求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A. 与时俱进地提出阶段性党建任务 B. 善于总结执政以来的经验教训
C. 重视汲取苏联成熟党建经验教训 D. 强调加强政治纪律和从严治党
3. “关键时期急需在整体思路上寻找到新的突破口,在地域上需要一个带动力强腹地广阔、对国内外可产生巨大带动效应的城市或地区进行更大程度的先行开放试验,以此来促进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为此,中央政府选定的地点位于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又一个宣言书。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意在强调( )
A.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B.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区域范围
C. 全面推进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D.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市场的作用
5. 下表所示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江苏部分社队企业的经营活动。这些活动( )
1 1979年下半年开始,江苏省许多地方举办了(公)社(生产)队工业产品展销会,与北京、上海等地的大百货商店建立了委托代销关系或设立了商品展销专柜
2 1980年春,在南京举办的全省社队企业产品展销会,规模宏大,到会洽谈业务的有11万人之多,成交金额达2亿元
3 1981年,江苏社队企业向外省输出资金、技术和设备,通过帮助外省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来取得较为稳定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
A. 扩大了城市国企自主经营权 B. 彰显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
C. 反映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 D. 强化了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
6.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同149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21年前10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9.3万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5.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9%;进口4.03万亿元,同比增长24.5%。由此可知,“一带一路”体现我国的外交特点是( )
A.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B. 主场外交、多边主义
C. 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 D. 普惠均衡、合作共赢
7. 1978年10月,国务院允许四川的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宁江机床厂、四川化工厂等六家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试行后,仅三个月就收到了较好效果。这反映了(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的拉开 B. 企业和职工成为改革的引擎
C. 国企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D. 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的尝试
8. 下表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总体上展现了我国( )
国内生产总值 脱贫攻坚 全社会科研经费 经济结构 基础设施
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 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提高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 5% 新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7%以上 高铁运营里程增加到4. 2万千米
A.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 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C. 科技创新不断进步 D.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9. 2016年,英国《卫报》评选出的即将竣工的“新世界七大奇迹”中,中国北京(大兴)新机场和港珠澳大桥各占一席。2017年,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在中国诞生,西方学术期刊称其为“量子计算机中的‘埃尼阿克’”。这些成就的取得( )
A. 说明中国引领全球科技发展 B. 展现了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C. 有赖于交通通信事业的进步 D. 彰显了对外开放的积极成果
10.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八大 D. 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
11. 2022年9月,“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中共十八大以来香港发展新成就。图中“香港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主要得益于( )
中央支持 香港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 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巩固提升 营商环境自由开放规范 普通法制度健全 国际联系畅通便捷
A. “一国两制”制度的实行 B. “求同存异”方针的应用
C. 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扩大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12. 1992年,在《改革》杂志担任主编的吴敬琏去广东作报告,讲市场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主题,会场座无虚席,官员、企业家,甚至学生都去向他询问民间创业的前景。这一现象出现源于( )
A.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确立 B. 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
C.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 D. 传统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美国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与印度等国探索共同和平崛起的道路。这表明我国( )
A. 开始打开外交的新局面 B. 实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C. 推行广泛结盟的外交政策 D. 实行“一带一路”的战略
14.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战略构想。从党的十二大报告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析正式提出小康目标,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到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反映了( )
A. 中国逐步与世界接轨的过程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
C. 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D.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过程
15. 《联合国报告预测:受新冠疫情影响 世界经济酝酿“五大变局”》:在疫情影响下,“一带一路”等新型全球公共产品将更受倚重,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将更为多元。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日前刊文说,“一带一路”上的走廊、港口和物流中心等帮助中国打造抗击疫情国际合作的“健康丝绸之路”;此外,亚投行设立规模达100亿美元的新冠肺炎危机恢复基金;同时,中国正在加大对世界卫生组织等多边机制的支持力度。该报告预测反映了( )
A.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迫在眉睫 B.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C. 中国方案优化了全球治理体系 D. 现存全球治理体系被取代
16.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在全球供应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大选时怀里抱的美国国旗,身上穿的品牌服装,甚至大选时的物料,几乎全都“made in China”。“特朗普中国制造”的话题甚至一度冲上美国版热搜第一。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D. 脱贫攻坚战获得了全面胜利
17. 2023年9月15日,在中国和非洲国家赞比亚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和赞方有关部门签署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领域合作计划、经济发展领域交流合作、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合作和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等五份合作文件。这体现了我国( )
A. 推动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B. 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C. 践行了“亲诚惠容”的睦邻友好关系 D. 实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8. 2023年2月,土耳其、叙利亚发生强烈地震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向土、叙两国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派出救援人员21批次、308人次,提供土耳其急需的救灾物资,加快落实对叙利亚的粮食援助项目。中国政府此举( )
A. 体现了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B. 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
C. 确保了受援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 增进了同周边国家间的友好关系
19. 自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围绕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点主张,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这体现出当代中国( )
A. 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B.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C. 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 推行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
20.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中出现了专门从事牲畜、家禽或其他各种副业的"专业户";此外还有“重点户”,他们耕种土地,但主要从事非谷物活动。到1984年10月,这两类农户约达到2400万户,占总农户数的13%。据此可知当时( )
A. 农村经济改革逐步深入 B. 农村市场经济基本形成
C. 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D. 农副产品生产成为主业
21. 颜海英在《世界文明史·古代埃及文明》一书中指出,古埃及人主要向南与努比亚,向东北通过西奈半岛与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两河流域发生联系。促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在于( )
A. 地理位置的独立性 B. 专制王朝的封闭性
C. 西亚大国的侵略性 D. 王权观念的宗教性
22. 对两河文明的文化成就表述错误的是
A. 西亚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B.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C. 诞生了著名的方舟传说
D. 苏美尔人发明了十进位制
23. 公元前5世纪以来,在亚非欧三大洲先后出现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据如表可知,( )
三大帝国统治概况
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统治概况 1.政治制度: (中央)君主专制 (地方)行省制 2.措施: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系统 1.政治制度: (中央)君主专制 (地方)行省制 2.措施:推广希腊文化 1.政治制度: (中央)元首制 (地方)行省制 2.措施:基督教定为国教
A. 治国方略存借鉴与创新 B. 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C. 使基督教文化成为了主流 D. 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24.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由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由于( )
A. 农耕和畜牧业产生 B. 早期城市出现
C. 私有制得逐渐产生 D. 国家开始形成
25. 约在公元前4千纪后期,西亚两河流域出现了居民密集的聚落,兴起了很多以城为中心的小国。稍后,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爱琴海地区等,都先后诞生了文明,出现与两河流域类似的、并立的小国。这可用来说明
A. 西亚文明发展程度最高 B. 西亚文明影响范围广泛
C. 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特征 D. 古代各个文明独立发展
26. “国家并不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政治单位,国王的权力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广大民众只效忠于其直接依附的封建领主。”材料所体现的中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是
A. 封建领主彼此割据
B. 森严的等级制度
C. 君主集权专制
D. 城市与领主分享权力
27. 路易九世统治法国期间(1226-1270年)进行司法改革,设立巡回检察官吏。他严禁封建领主私斗,规定“国王四十日”,即:双方领主交战须在40日前通知对方,而被挑战的人,可以在此期间向国王申诉,国王根据情节仲裁。这一做法表明法国( )
A. 杜绝了封建领主内斗 B. 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C. 动摇了天主教会权威 D. 增强了国王的权威性
28. 中东北非是多民族聚居区,阿拉伯帝国的征服运动是以伊斯兰教为旗帜的,因而帝国的民族政策大多是通过宗教原则而体现出来的,下列关于阿拉伯帝国统治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人口多少设置政区下各级官员 B. 对犹太教等异教徒实行歧视政策
C. 对先进民族文化高度重视的政策 D. 苏丹任命穆斯林来担任行省总督
29. 埃及的考古证据表明,6500年前该地区出现了农业,最早的农夫也放牧绵羊、山羊和牛,并在凉爽的季节种植诸如大麦、双粒小麦、亚麻、小扁豆和鹰嘴豆之类的作物。这表明( )
A. 非洲是一个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重要发生地 B. 非洲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C. 非洲农作物受到西亚文明的极大影响 D. 非洲最早产生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化
30. 下列左侧为始铸于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公元708年)的“和同开珎”,仿照唐朝开元通宝铸造;右侧为朝鲜的“乾元重宝”,仿造的是唐朝的乾元重宝。这些钱币能够印证
①朝鲜和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 ②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③币制改革是大化改新的重点 ④儒家经典在朝鲜广为传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1. 在布托地区(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史前考古层,考古学家发现了两件极具价值的考古文物,一个是泥钉,另一个是抛光的圆锥体,它们都与埃及史前考古层的其他文物和建筑风格迥异。尤其是抛光的圆锥体,很像两河流域乌鲁克时期装饰神庙门脸的手工制品。这表明( )
A. 不同文明区域间有一定交流 B. 世界早期文明逐渐走向联合
C. 两河流域文明早于埃及文明 D. 两河流域的手工业世界领先
32.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了马其顿王位。两年后,他开始了著名的东征。在东征途中,他一路上建立希腊式的城市,并把许多马其顿人和希腊人强行安置在其中,这些城市多位于商贸要道上。其中最大的是埃及的亚历山大城。这一举措( )
A. 客观上改变了希腊文化的落后面貌 B. 加速了横跨东西方的民族迁移
C. 促进了帝国内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D. 打破了东西方之间的阻隔状态
33. 亚历山大里亚对后世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它的博物院和图书馆,二者被誉为西方最早的博物院和图书馆。亚历山大里亚的博物院最初为缪斯神庙,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托勒密专门为了保存文化珍品而建立的。后来托勒密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倡导学术研究,将其扩建为学术研究中心,类似于现代的科学院和大学。博物院设立四个部门:文学、数学、天文医学。材料说明托勒密时代的亚历山大里亚( )
A. 埃及神和希腊神的神庙同时并存
B. 布局呈现出典型的希腊城市风格
C. 文化传承和保护得到统治者重视
D. 近代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34. 希罗多德的《历史》虽以希波战争的历史为主线,但除希腊以外,埃及、巴比伦、叙利亚、波斯等国的历史在书中也占相当篇幅,且有如下记载:埃及的太阳历比希腊的历法准确;希腊字母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伦人发明的。这最适于佐证( )
A. 希罗多德的著述来源 B. 亚非文明对希腊的影响
C. 农耕文明的相对优势 D. 古代奴隶制帝国的形成
35. 在苏萨的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亚历山大还亲自给新娘新郎馈赠礼物以示鼓励。这一做法有利于( )
A. 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和东西方贸易 B. 沿袭北非地区传统文明
C. 促进亚欧内陆民族的分布产生变化 D. 推动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36. 下表为腓尼基、希腊、希伯来、埃特鲁斯坎和拉丁字母对照表。这可以用来说明腓尼基字母( )
A. 促成了世界文明的多元一体 B. 取代了各个地区的文字
C. 影响了其他语种的发展轨迹 D. 加剧了异域文化的冲突
37. 伊凡四世时期,从封地贵族商人、手工业者和国有农民中选举产生的“地方司法税务官”取代了出身波雅尔贵族的总督和乡长,他们的俸禄由沙皇政府按规定统一下发。这一措施
A. 目的是为减轻百姓负担 B. 全面削弱了贵族特权
C.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D. 有利于俄罗斯的崛起
38. 马里帝国虽然盛产黄金,但并未铸造金币,在国内个别市场上使用阿拉伯的金币,同时使用其他一般等价物如铜棒、盐块、布帛等,许多地方仍然是以物易物。据此可知,马里帝国
A. 国内贸易交换产品多样化 B. 国王对黄金的控制严格
C. 对外贸易被阿拉伯人垄断 D. 未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39. 它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有关这一教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产生于古埃及 B. 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C. 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 D. 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40. 奥斯曼帝国苏莱曼一世(1494~1566 年)确定了授给封建骑兵的领地上基督徒农民应缴纳的税项,税额比有些欧洲基督教国家低。这一措施的直接影响是
A. 建立了封君封臣的体制 B. 为征伐拜占庭提供了兵源
C. 授予了农民土地所有权 D. 有助于缓和宗教间的矛盾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40分)
4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材料三 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衬开始,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并指出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材料反映了农村中开展的有关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运动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农村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哪些重要启示?
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BCl792~1750年)集以往法典之大成编纂了该地区涉及范围最广最为充整的汉谟拉比法典。法典规定谋杀,偷窃、行骗、诬陷、为逃跑的奴隶提供庇护、没有遵从王室命令等等都要处以死刑。民法部分对价格、报酬、商业交易、婚姻关系和奴隶买卖等都进行了规范。法典以“同态复仇”为原则,罪犯受到的惩罚应该与他给被害人所造成的伤害一样,不过在施行这一准则的时候也顾及到社会等级不同,譬如一个自由民伤害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眼睛或骨头就必须以失去自己的眼睛或骨头作为惩罚。但是,倘使一个自由民伤害的是一个奴隶的眼睛或骨头,那么他只需交纳银子作为罚金即可了事。汉谟拉比通过法典建立起一套公共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辽阔的巴比伦帝国之内的统一有所贡献。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特点和性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谟拉比法典的作用
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宋朝泉州古船(为远洋海船,采用了先进的水密隔舱技术)和“南海一号”(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不同,西沙群岛海域发现的“华光礁一号”沉船,则是发现于远洋航线上的商船。“华光礁一号”发现于西沙海域的华光礁礁盘内侧,年代属南宋时期,这也是中国水下考古学界第一次在远海海域完成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华光礁一号”出水遗物近万件,有瓷器、铁器、铜镜、铜钱等,瓷器产地除江西景德镇以外,主要为福建窑口产品,包括德化窑、磁灶窑、闽清窑、南安窑、松溪窑等。
——摘编自姜波《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无论是中国对外投资,还是外国对华投资,都彰显了友谊和合作,体现着信心和希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光礁一号”沉船考古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泉港二中2024年春季高一年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一致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 B. 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 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 D. 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可得出这些思想主张都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方面推动了中国近社会的进步,从这一角度理解,它们是有一致的地方,C项正确;三民主义照搬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并没有结合国情,排除A项;三民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排除B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并不是革命理论,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排除D项。故选C项。
2. 下表所示的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党建简表。该表可用来说明我党( )
中国共产党党建简表
年份 提出 党建内容
1939 年 毛泽东 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
1982 年 中共十二大 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
2002 年 中共十六大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17 年 中共十九大 要求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A. 与时俱进地提出阶段性党建任务 B. 善于总结执政以来的经验教训
C. 重视汲取苏联成熟党建经验教训 D. 强调加强政治纪律和从严治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表中所示的信息可知,回顾党的建设历史,在历史关键时刻,共产党都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新阶段党的建设的重点任务,A项正确;1939年,共产党尚未取得执政地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苏联党建经验,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加强党纪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3. “关键时期急需在整体思路上寻找到新的突破口,在地域上需要一个带动力强腹地广阔、对国内外可产生巨大带动效应的城市或地区进行更大程度的先行开放试验,以此来促进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为此,中央政府选定的地点位于图中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及所学知识可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来到了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新阶段,在这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国家急需在整体思路上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在地域上寻找一块带动力强,腹地广阔,对内对外可产生巨大带动效应的城市或地区来进行更大程度的开放试验,以此追赶世界发展的步伐,浦东开发开放由此应运而生,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中央政府选定的地点是浦东,位于图中的④,①②③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4. 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又一个宣言书。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意在强调( )
A.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B.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区域范围
C. 全面推进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D.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市场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强调在社会主义国家也能发展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A项正确;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区域范围,是改革开放的问题,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全面推进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市场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5. 下表所示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江苏部分社队企业的经营活动。这些活动( )
1 1979年下半年开始,江苏省许多地方举办了(公)社(生产)队工业产品展销会,与北京、上海等地的大百货商店建立了委托代销关系或设立了商品展销专柜
2 1980年春,在南京举办的全省社队企业产品展销会,规模宏大,到会洽谈业务的有11万人之多,成交金额达2亿元
3 1981年,江苏社队企业向外省输出资金、技术和设备,通过帮助外省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来取得较为稳定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
A. 扩大了城市国企自主经营权 B. 彰显了市场经济体制积极作用
C. 反映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 D. 强化了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江苏部分社队企业的经营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江苏的社队企业向外省输出资金、技术和设备,参加展销会,收益较好,反映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国有企业,排除A项;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之后,时间不符,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6.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同149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21年前10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9.3万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5.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9%;进口4.03万亿元,同比增长24.5%。由此可知,“一带一路”体现我国的外交特点是( )
A.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B. 主场外交、多边主义
C. 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 D. 普惠均衡、合作共赢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21世纪中国国家影响力增强,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共商、共享、共建”是其核心理念,众多国家积极支持和参与,取得巨大成就。因此“一带一路”体现我国的外交特点是普惠均衡、合作共赢,D项正确;“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政策,排除A项;主场外交是以东道主身份发挥主导作用的外交活动。多边主义是多个国家进行国际合作。主场外交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是超越冷战思维,摒弃霸权主义,不拉帮结派的外交理念,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7. 1978年10月,国务院允许四川的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宁江机床厂、四川化工厂等六家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试行后,仅三个月就收到了较好效果。这反映了(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的拉开 B. 企业和职工成为改革的引擎
C. 国企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D. 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的尝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78年国家允许在一些企业发放奖励金,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这是属于企业体制改革的一种尝试,D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是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排除A项;1978年国有企业改革还没有开始,排除B项;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时间是1994年,排除C项。故选D项。
8. 下表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总体上展现了我国( )
国内生产总值 脱贫攻坚 全社会科研经费 经济结构 基础设施
十年增加近70万亿元 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提高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 5% 新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7%以上 高铁运营里程增加到4. 2万千米
A.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 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C 科技创新不断进步 D.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3年(中国)。据材料可知,2023年我国在国内生产总值、脱贫攻坚、社会科研、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D项正确;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事业迅速发展、科技创新不断进步只涉及材料中的个别方面,均不能全面概括材料内容,排除ABC项。故选D项。
9. 2016年,英国《卫报》评选出的即将竣工的“新世界七大奇迹”中,中国北京(大兴)新机场和港珠澳大桥各占一席。2017年,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在中国诞生,西方学术期刊称其为“量子计算机中的‘埃尼阿克’”。这些成就的取得( )
A. 说明中国引领全球科技发展 B. 展现了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C. 有赖于交通通信事业的进步 D. 彰显了对外开放的积极成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在中国诞生”并结合所学“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创造了40余项国际、国内第一,技术专利103项”,“港珠澳大桥创造600多项专利”等知识,可得出这些成就的取得展现了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的成就是交通通信事业进步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C项;党的领导、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等多因素促进了成就的取得,D项表述片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0.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八大 D. 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8年中国。根据所学可知,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修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D项正确;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B项;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11. 2022年9月,“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中共十八大以来香港发展新成就。图中“香港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主要得益于( )
中央支持 香港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 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巩固提升 营商环境自由开放规范 普通法制度健全 国际联系畅通便捷
A. “一国两制”制度的实行 B. “求同存异”方针的应用
C. 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扩大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当代中国。“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制度保证,A项正确;“求同存异”是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强调亚非团结合作,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B项;香港的繁荣稳定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早在回归前香港就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排除C项;香港是特别行政区,而非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排除D项。故选A项。
12. 1992年,在《改革》杂志担任主编的吴敬琏去广东作报告,讲市场经济和经济体制改革主题,会场座无虚席,官员、企业家,甚至学生都去向他询问民间创业的前景。这一现象出现源于( )
A.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确立 B. 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
C.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 D. 传统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2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官员、企业家,甚至学生都去向他询问民间创业的前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热情,C项正确;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排除A项;材料现象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传统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相关论述,排除D项。故选C项。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美国建立“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与印度等国探索共同和平崛起的道路。这表明我国( )
A. 开始打开外交新局面 B. 实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
C. 推行广泛结盟的外交政策 D. 实行“一带一路”的战略
【答案】B
【解析】
【详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不同地区的不同国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外交关系,这体现了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外交布局,B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排除A项;我国奉行的是不结盟外交政策,排除C项;“一带一路”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4.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战略构想。从党的十二大报告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析正式提出小康目标,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到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反映了( )
A. 中国逐步与世界接轨的过程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
C. 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D.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解读材料可知,材料主旨为小康社会从提出到建成的历史进程,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中国与世界接轨的过程,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中国国际影响力是否不断提升,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各历史发展阶段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15. 《联合国报告预测:受新冠疫情影响 世界经济酝酿“五大变局”》:在疫情影响下,“一带一路”等新型全球公共产品将更受倚重,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将更为多元。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日前刊文说,“一带一路”上的走廊、港口和物流中心等帮助中国打造抗击疫情国际合作的“健康丝绸之路”;此外,亚投行设立规模达100亿美元的新冠肺炎危机恢复基金;同时,中国正在加大对世界卫生组织等多边机制的支持力度。该报告预测反映了( )
A.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迫在眉睫 B.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C. 中国方案优化了全球治理体系 D. 现存的全球治理体系被取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了“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对于疫情冲击下的世界产生了重大意义,这体现了中国对于世界的贡献,也说明中国方案优化了全球治理,C项正确;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迫切性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更强调中国方案优化了全球治理体系,不是强调中国与世界的相关性,排除B项;D项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项。
16.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在全球供应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大选时怀里抱的美国国旗,身上穿的品牌服装,甚至大选时的物料,几乎全都“made in China”。“特朗普中国制造”的话题甚至一度冲上美国版热搜第一。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D. 脱贫攻坚战获得了全面胜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特朗普中国制造”可知,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产品走出国门,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成果丰硕,中国商品受外国欢迎也反映了中国商品质量较高,反映了改革的成果,A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中国商品走出国门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助于经济发展,但不是商品走出国门的直接条件,排除C项;脱贫攻坚战获得了全面胜利在特朗普大选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17. 2023年9月15日,在中国和非洲国家赞比亚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和赞方有关部门签署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领域合作计划、经济发展领域交流合作、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合作和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等五份合作文件。这体现了我国( )
A. 推动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B. 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C. 践行了“亲诚惠容”的睦邻友好关系 D. 实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五份合作文件”是中赞两国的合作,这一合作是互利共赢的,A项正确;材料中的合作是关于经济方面的,并未涉及政治领域,排除B项;“亲诚惠容”是与周边国家交往原则,排除C项;这是双边外交,而非多边外交,排除D项。故选A项。
18. 2023年2月,土耳其、叙利亚发生强烈地震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向土、叙两国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派出救援人员21批次、308人次,提供土耳其急需的救灾物资,加快落实对叙利亚的粮食援助项目。中国政府此举( )
A. 体现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
C. 确保了受援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 增进了同周边国家间的友好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2023年中国。中国政府向土、叙两国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以实际行动诠释命运与共、风雨同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B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联合国的作用,排除A项;人道主义援助主要是帮助受援国家渡过受灾期间的困难,不能确保其经济发展,排除C项;土耳其、叙利亚不属于中国的周边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
19. 自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围绕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点主张,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这体现出当代中国( )
A. 作为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B.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C. 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 推行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外交部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提出的12点主张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体现出中国在乌克兰危机面前作为大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和担当,A项正确;B项中的“消除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不结盟政策,排除C项;乌克兰不是中国的邻国,排除D项。故选A项。
20.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中出现了专门从事牲畜、家禽或其他各种副业的"专业户";此外还有“重点户”,他们耕种土地,但主要从事非谷物活动。到1984年10月,这两类农户约达到2400万户,占总农户数的13%。据此可知当时( )
A. 农村经济改革逐步深入 B. 农村市场经济基本形成
C. 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D. 农副产品生产成为主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中出现了专门从事牲畜、家禽或其他各种副业的‘专业户’”、“到1984年10月,这两类农户约达到2400万户,占总农户数的13%”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农村副业获得发展,农业经营形式多样化,这反映出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于1992年,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题干所给材料没有涉及比较信息,因此无法得出“农副产品生产成为主业”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21. 颜海英在《世界文明史·古代埃及文明》一书中指出,古埃及人主要向南与努比亚,向东北通过西奈半岛与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两河流域发生联系。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地理位置的独立性 B. 专制王朝的封闭性
C. 西亚大国的侵略性 D. 王权观念的宗教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主要体现了古代埃及文明传播的地域,虽然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连接点,但北边的地中海和东西边的沙漠,构成了河谷流域的天然屏障,使得对外联系相对困难。这种地理上的相对独立性,对古代埃及文明的产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故A正确;专制王朝具有开放性的一面,排除B;西亚大国的侵略性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王权观念具有宗教性,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A。
22. 对两河文明的文化成就表述错误的是
A. 西亚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B.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C. 诞生了著名的方舟传说
D. 苏美尔人发明了十进位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苏美尔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六十进位制的发明者,D项符合题意;ABC表述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23. 公元前5世纪以来,在亚非欧三大洲先后出现了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据如表可知,( )
三大帝国统治概况
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统治概况 1.政治制度: (中央)君主专制 (地方)行省制 2.措施: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系统 1.政治制度: (中央)君主专制 (地方)行省制 2.措施:推广希腊文化 1.政治制度: (中央)元首制 (地方)行省制 2.措施:基督教定为国教
A. 治国方略存在借鉴与创新 B. 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C. 使基督教文化成为了主流 D. 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帝国的统治方式有一定的相似性,存在有借鉴和创新,A项正确;“阻碍”表述错误,排除B项;“主流”表述错误,排除C项;“实现了”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24. 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由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由于( )
A. 农耕和畜牧业产生 B. 早期城市出现
C. 私有制得逐渐产生 D. 国家开始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耕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A项正确;早期城市出现是由于人们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排除B项;私有制得逐渐产生、国家形成,都是在人类变成食物生产者和定居以后,排除CD项。故选A项。
25. 约在公元前4千纪后期,西亚两河流域出现了居民密集的聚落,兴起了很多以城为中心的小国。稍后,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爱琴海地区等,都先后诞生了文明,出现与两河流域类似的、并立的小国。这可用来说明
A. 西亚文明发展程度最高 B. 西亚文明影响范围广泛
C. 古代文明具有多元特征 D. 古代各个文明独立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西亚两河流域出现了居民密集的聚落,兴起了很多以城为中心的小国。稍后,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爱琴海地区等”,可知古代文明的产生有多个代表,并非一个,呈现出多元特征,C项正确;“最高”表述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西亚文明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文明的产生,不能体现出独立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26. “国家并不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政治单位,国王的权力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广大民众只效忠于其直接依附的封建领主。”材料所体现的中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是
A. 封建领主彼此割据
B. 森严的等级制度
C. 君主集权专制
D. 城市与领主分享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封建领主制下,国王的权力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广大民众只效忠于其直接依附的封建领主,造成封建领主彼此割据,故A正确;材料反映国王间接控制地方,无法体现等级森严,排除B;材料反映国王间接控制地方,不利于君主集权专制,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城市分享权力,排除D。
27. 路易九世统治法国期间(1226-1270年)进行司法改革,设立巡回检察官吏。他严禁封建领主私斗,规定“国王四十日”,即:双方领主交战须在40日前通知对方,而被挑战的人,可以在此期间向国王申诉,国王根据情节仲裁。这一做法表明法国( )
A. 杜绝了封建领主内斗 B. 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C. 动摇了天主教会权威 D. 增强了国王的权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进行司法改革,设立巡回检察官吏。他严禁封建领主私斗,规定‘国王四十日’”信息可知,法国国王可以对封建主之间的争斗进行仲裁,表明国王的权威性得到增强,D项正确;杜绝内耗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此时的法国尚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与教会权威相关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28. 中东北非是多民族聚居区,阿拉伯帝国的征服运动是以伊斯兰教为旗帜的,因而帝国的民族政策大多是通过宗教原则而体现出来的,下列关于阿拉伯帝国统治政策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人口多少设置政区下各级官员 B. 对犹太教等异教徒实行歧视政策
C. 对先进民族文化高度重视的政策 D. 苏丹任命穆斯林来担任行省总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阿拉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统治者对先进民族文化高度重视的政策,从而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发展,C项正确;阿拉伯并没有按人口多少设置政区下各级官员,排除A项;阿拉伯信奉的是伊斯兰教,排除B项;最高统治者是哈里发,而不是苏丹,排除D项。故选C项。
29. 埃及的考古证据表明,6500年前该地区出现了农业,最早的农夫也放牧绵羊、山羊和牛,并在凉爽的季节种植诸如大麦、双粒小麦、亚麻、小扁豆和鹰嘴豆之类的作物。这表明( )
A. 非洲是一个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重要发生地 B. 非洲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C. 非洲农作物受到西亚文明的极大影响 D. 非洲最早产生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6500年前该地区出现了农业,最早的农夫也放牧绵羊、山羊和牛,并在凉爽的季节种植诸如大麦、双粒小麦、亚麻、小扁豆和鹰嘴豆之类的作物”和所学知识知识,可知这表明非洲埃及在数千年前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因此非洲可以视作一个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重要发生地,A项正确;题干并没有非洲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时间的相关比较,无从得出非洲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排除B项;题干反映出非洲在数千年前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但并没有说明与西亚文明的关联,排除C项;题干没有非洲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无从得出非洲最早产生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化,排除D项。故选A项。
30. 下列左侧为始铸于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公元708年)的“和同开珎”,仿照唐朝开元通宝铸造;右侧为朝鲜的“乾元重宝”,仿造的是唐朝的乾元重宝。这些钱币能够印证
①朝鲜和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 ②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③币制改革是大化改新的重点 ④儒家经典在朝鲜广为传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日本和朝鲜仿照唐朝的货币形制铸造本国货币,说明朝鲜和日本效仿中国的制度,同时也意味着当时的唐朝实行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A正确;通过题干无法得出大化改新的重点是币制改革,而且题干信息并没有儒家思想的相关材料,排除B、C、D。
31. 在布托地区(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史前考古层,考古学家发现了两件极具价值的考古文物,一个是泥钉,另一个是抛光的圆锥体,它们都与埃及史前考古层的其他文物和建筑风格迥异。尤其是抛光的圆锥体,很像两河流域乌鲁克时期装饰神庙门脸的手工制品。这表明( )
A. 不同文明区域间有一定交流 B. 世界早期文明逐渐走向联合
C. 两河流域文明早于埃及文明 D. 两河流域的手工业世界领先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史(埃及)。据材料“尤其是抛光的圆锥体,很像两河流域乌鲁克时期装饰神庙门脸的手工制品”,可知布托地区出土的抛光的圆锥体,很有可能是通过贸易往来由两河流域被带到地区,也有可能是布托地区的人们学习借鉴了两河流域的制作工艺,但都表明两地区之间存在一定交流,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世界早期文明逐渐走向联合,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两者文明的早晚,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两河流域的手工业世界领先,排除D项。故选A项。
32.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了马其顿王位。两年后,他开始了著名的东征。在东征途中,他一路上建立希腊式的城市,并把许多马其顿人和希腊人强行安置在其中,这些城市多位于商贸要道上。其中最大的是埃及的亚历山大城。这一举措( )
A. 客观上改变了希腊文化的落后面貌 B. 加速了横跨东西方的民族迁移
C. 促进了帝国内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D. 打破了东西方之间的阻隔状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36年(埃及)。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亚历山大在东征途中建立一系列希腊城市,并安置移民,促进了帝国内部的东西方文化的融合,C项正确;希腊文化处于领先地位,排除A项;仅凭材料无法断定亚历山大东征加速了横跨东西方的民族迁移,排除B项;打破东西方阻隔状态的历史事件并不是亚历山大东征,排除D项。故选C项。
33. 亚历山大里亚对后世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它的博物院和图书馆,二者被誉为西方最早的博物院和图书馆。亚历山大里亚的博物院最初为缪斯神庙,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托勒密专门为了保存文化珍品而建立的。后来托勒密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倡导学术研究,将其扩建为学术研究中心,类似于现代的科学院和大学。博物院设立四个部门:文学、数学、天文医学。材料说明托勒密时代的亚历山大里亚( )
A. 埃及神和希腊神的神庙同时并存
B. 布局呈现出典型的希腊城市风格
C. 文化传承和保护得到统治者重视
D. 近代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托勒密时代(欧洲)。根据材料“亚历山大里亚对后世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它的博物院和图书馆,二者被誉为西方最早的博物院和图书馆。”可知,亚历山大里亚的博物院和图书馆,倡导学术研究,将其扩建为学术研究中心,说明亚历山大里亚的统治者重视文化传承和保护,C项正确;埃及神和希腊神的神庙是否同时并存,在材料中没有描述,排除A项;根据材料描述信息,无法判定其布局情况,排除B项;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于16——19世纪,排除D项。故选C项。
34. 希罗多德的《历史》虽以希波战争的历史为主线,但除希腊以外,埃及、巴比伦、叙利亚、波斯等国的历史在书中也占相当篇幅,且有如下记载:埃及的太阳历比希腊的历法准确;希腊字母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伦人发明的。这最适于佐证( )
A. 希罗多德的著述来源 B. 亚非文明对希腊的影响
C. 农耕文明的相对优势 D. 古代奴隶制帝国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5世纪古代希腊。根据材料信息“埃及的太阳历比希腊的历法准确;希腊字母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伦人发明的”可见亚非文明对希腊文明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仅介绍了《历史》部分内容,没有说明内容来源,排除A项;材料没有对文明进行对比,腓尼基人同样善于航海与经商,排除C项;古希腊是城邦林立的文明区域,不是帝国,排除D项。故选B项。
35. 在苏萨的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亚历山大还亲自给新娘新郎馈赠礼物以示鼓励。这一做法有利于( )
A. 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和东西方贸易 B. 沿袭北非地区传统文明
C. 促进亚欧内陆民族的分布产生变化 D. 推动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亚历山大与波斯人还有亚洲人联姻,且波斯亚洲主要位于亚历山大帝国的东侧,联姻会带动经济文化等的交流,这有益于推动希腊文化中心东移,D项正确;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和东西方贸易,与亚历山大帝国无关,排除A项;亚历山大与波斯人还有亚洲人联姻,与北非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亚历山大与波斯人还有亚洲人联姻,与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36. 下表为腓尼基、希腊、希伯来、埃特鲁斯坎和拉丁字母对照表。这可以用来说明腓尼基字母( )
A. 促成了世界文明的多元一体 B. 取代了各个地区的文字
C. 影响了其他语种的发展轨迹 D. 加剧了异域文化的冲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埃及时期。根据材料“腓尼基、希腊、希伯来、埃特鲁斯坎和拉丁字母对照表”可知,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开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腊字母,后者又发展为拉丁字母等,说明腓尼基字母影响了其他语种的发展轨迹,C项正确;多元一体是在近现代考古学证据的支持下,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一项理论,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腓尼基字母对其他文字的影响,而非取代,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异域文化冲突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37. 伊凡四世时期,从封地贵族商人、手工业者和国有农民中选举产生的“地方司法税务官”取代了出身波雅尔贵族的总督和乡长,他们的俸禄由沙皇政府按规定统一下发。这一措施
A. 目的是为减轻百姓负担 B. 全面削弱了贵族特权
C.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D. 有利于俄罗斯的崛起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封地贵族、商人、手工业者和国有农民中选举的“地方司 法税务官”取代波雅尔的总督和乡长。波雅尔贵族的权力被削弱了,地方权力机关从此纳入了中央集权的轨道,有利于俄罗斯的崛起,D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巩固统治,非减轻百姓负担,A排除;B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D。
38. 马里帝国虽然盛产黄金,但并未铸造金币,在国内个别市场上使用阿拉伯的金币,同时使用其他一般等价物如铜棒、盐块、布帛等,许多地方仍然是以物易物。据此可知,马里帝国
A. 国内贸易交换产品多样化 B. 国王对黄金的控制严格
C. 对外贸易被阿拉伯人垄断 D. 未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马里盛产黄金,却没有形成统一的货币,在不同地区使用的交易手段不同,这说明没有能够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因此没有能够统一货币,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贸易手段多样化,而不是交换产品多样化,排除A;没有铸造金币并不是因为国王对黄金的严格控制,排除B;个别市场使用阿拉伯金币不代表对外贸易被阿拉伯人垄断,排除C。
39. 它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有关这一教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产生于古埃及 B. 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C. 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 D. 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印度。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论述为佛教,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D项正确;佛教产生于古印度,排除A项;古代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排除B项;婆罗门教的说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40. 奥斯曼帝国苏莱曼一世(1494~1566 年)确定了授给封建骑兵的领地上基督徒农民应缴纳的税项,税额比有些欧洲基督教国家低。这一措施的直接影响是
A. 建立了封君封臣的体制 B. 为征伐拜占庭提供了兵源
C. 授予了农民土地所有权 D. 有助于缓和宗教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奥斯曼帝国对建骑兵的领地上基督徒农民在税收上的照顾,这有利于缓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D正确;封君封臣制在此之前就已经确立了,A排除;BC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40分)
4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材料三 现代中国的农村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这次改革由安徽凤阳县小岗衬开始,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的广泛推行,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张海荣《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历史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并指出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材料反映了农村中开展的有关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运动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农村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哪些重要启示?
【答案】(1)状况:农业生产不断发展。运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严重破坏了农村生产力,导致国民经济水平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造成了我国1959—1961年的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
(3)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启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本国实际出发,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充分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52—1956年(中国)。第一小问状况,据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可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的出现的原因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58年(中国)。第一小问运动,据材料二图片信息可知,人民公社化运动。第二小问影响,据所学可知,严重破坏了农村生产力,导致国民经济水平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造成了我国1959—1961年的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三“形成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小问作用,据材料三“使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所学可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三“并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所学可知,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小问4详解】
本小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现代(中国)。本题相对开放,根据材料言之有理即可。主要根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农村改革的史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本国实际出发,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充分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约BCl792~1750年)集以往法典之大成编纂了该地区涉及范围最广最为充整的汉谟拉比法典。法典规定谋杀,偷窃、行骗、诬陷、为逃跑的奴隶提供庇护、没有遵从王室命令等等都要处以死刑。民法部分对价格、报酬、商业交易、婚姻关系和奴隶买卖等都进行了规范。法典以“同态复仇”为原则,罪犯受到的惩罚应该与他给被害人所造成的伤害一样,不过在施行这一准则的时候也顾及到社会等级不同,譬如一个自由民伤害了另一个自由民的眼睛或骨头就必须以失去自己的眼睛或骨头作为惩罚。但是,倘使一个自由民伤害的是一个奴隶的眼睛或骨头,那么他只需交纳银子作为罚金即可了事。汉谟拉比通过法典建立起一套公共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辽阔的巴比伦帝国之内的统一有所贡献。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和性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谟拉比法典的作用
【答案】(1)特点:涉及范围广、最为完整;法律法规严酷;“同态复仇”为原则,但维护统治者利益。性质:奴隶主阶级的法律。
(2)作用:规范民众行为,维护内部稳定;完善贸易细则,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统治阶级地位;为国家的统一作出贡献。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约BCl792~1750年)集以往法典之大成编纂了该地区涉及范围最广最为充整的汉穆拉比法典。”得出涉及范围广、最为完整;根据材料“法典规定谋杀,偷窃、行骗、诬陷、为逃跑的奴隶提供庇护、没有遵从王室命令等等都要处以死刑”得出法律法规严酷;根据材料“以‘同态复仇’为原则……那么他只需交纳银子作为罚金即可了事。”得出“同态复仇”为原则,但维护统治者利益。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和所学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法律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缓解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完善贸易细则,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的统一。
4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宋朝泉州古船(为远洋海船,采用了先进的水密隔舱技术)和“南海一号”(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不同,西沙群岛海域发现的“华光礁一号”沉船,则是发现于远洋航线上的商船。“华光礁一号”发现于西沙海域的华光礁礁盘内侧,年代属南宋时期,这也是中国水下考古学界第一次在远海海域完成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华光礁一号”出水遗物近万件,有瓷器、铁器、铜镜、铜钱等,瓷器产地除江西景德镇以外,主要为福建窑口产品,包括德化窑、磁灶窑、闽清窑、南安窑、松溪窑等。
——摘编自姜波《水下考古与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内陆地区从“后卫”变成“前锋”,沿海地区开放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无论是中国对外投资,还是外国对华投资,都彰显了友谊和合作,体现着信心和希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光礁一号”沉船考古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答案】(1)价值:见证了宋代经济的繁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证明了我国先民在宋代就已开辟了取道西沙群岛直航东南亚地区的航线;考古发现的文物可以印证宋朝南方工商业繁荣,反映经济重心的南移的情况。
(2)意义:中国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形式进行“一带一路”建设,古为今用,彰显文化自信;促进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家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发展;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了新平台;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智慧,增强了友谊,加快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中国。价值:据材料“是发现于远洋航线上的商船”得出见证了宋代经济的繁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据材料“发现于西沙海域的华光礁礁盘内侧,年代属南宋时期”得出证明了我国先民在宋代就已开辟了取道西沙群岛直航东南亚地区的航线;据材料“出水遗物近万件,有瓷器、铁器、铜镜、铜钱等,瓷器产地除江西景德镇以外,主要为福建窑口产品”得出考古发现的文物可以印证宋朝南方工商业繁荣,反映经济重心的南移的情况。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意义:据材料“借鉴古丝绸之路”得出中国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形式进行“一带一路”建设,古为今用,彰显文化自信;据材料“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得出促进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家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发展;据材料“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得出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了新平台;据材料“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得出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结合所学,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智慧,增强了友谊,加快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二中学2023-2024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