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有关人类文明产生的重大阶段性事件,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社会分工出现
②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③阶级和国家产生
④私有制产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2.古代某文明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其神话传说中多洪水故事治者重视法律,宣扬君权神授。该文明是( )
A.埃及文明 B.希腊文明 C.西亚文明 D.玛雅文明
3.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古代埃及人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 B.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
C.指导农业,以便合理安排农事 D.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
4.下列人物中,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的是( )
A.希罗多德 B.修昔底德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5.腓尼基商人和工匠从美索不达米亚人和埃及人那里学来了书写符号并把它作为记账和立法的工具。在此基础上,这些城市居民发明了一种更加简单的书写系统。这些字母文字成为以后希腊和拉丁字母的基础。”这表明( )
A.腓尼基字母为当地商人和工匠们所独创
B.各地的文字均因商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
C.商人比他人更多地推动了文化的创新
D.腓尼基字母因实用性强被其他文明借鉴
6.大流士将波斯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由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帝国中央政府铸造金币,行省只能铸造银币,自治市只能铸造铜币。大流士还让一些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参与地方政权,对各地原有宗教不加干涉和排斥,在制定法律时,也参照各地原有法律。这些措施( )
A.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B.扩大了帝国的统治基础
C.借鉴了罗马帝国的智慧 D.消弭了各族之间的矛盾
7.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高一某学生制作的某帝国的知识卡片,据此推断该帝国是( )
A.拜占庭帝国 B.德里苏丹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8.罗马繁盛时期,钱币上常将地球图案与胜利女神组合,用女神的形象表现大地神,手持地球献给皇帝。5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钱币上十字架和地球的图像组合增多。到了查士丁尼时代,皇帝手托地球,地球上放置十字架的图像组合成为最常见的钱币正面图案,随后也成为拜占庭钱币上的标准图案之一。钱币图案的上述变化反映出,拜占庭帝国( )
A.极力彰显其宗教正统地位 B.文化独具一格
C.弘扬古代罗马的法治传统 D.民族意识增强
9.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学者认为,罗马人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采取了一种“混合政体”。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相混合,三者相互牵制,处于平衡的状态。关于古罗马的政体,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古罗马先后经历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
B.此政体与近代欧美国家的政治制度性质相同
C.它适应并且推动了古代罗马国家的发展壮大
D.其机构设置和制衡理念被美国联邦政府沿用
10.在中世纪的欧洲,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当时称之为“撤回忠诚”。这反映了欧洲领主和附庸关系的特点是(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带有严格等级性质
C.具有双向契约特征 D.领主附庸地位平等
11.庄园是中世纪欧洲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在当时的英国,庄园管理包括耕种敞田、向领主缴纳租税、解决法律纠纷等,当庄园内部出现纠纷时,由庄园法庭进行裁决。这说明庄园( )
A.具有基层治理功能 B.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
C.体现封闭性自给性 D.加重了对农奴的剥削
12.公元530年,商人奥曼图斯特在君士坦丁堡与当地的手工业者拉慈希发生了经济纠纷,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走上法庭。法庭对此官司的裁决将依据( )
A.封建等级制度 B.《查士丁尼法典》
C.公民大会决议 D.《汉谟拉比法典》
13.在伊凡四世加冕的时候,他被总主教称为上帝挑选的在地上替天行道的神圣沙皇。他还被抬到了“宇宙的统治者,神权的庇护者,备受尊崇和膜拜的上帝”的地位。这说明( )
A.君主专制政权建立 B.教权高于王权
C.俄国统治了全欧洲 D.伊凡四世残暴
14.阿拉伯帝国历经626年,是中古时期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阿拉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 )
A.哈里发 B.苏丹 C.国王 D.天皇
15.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体制的建立( )
A.与封建庄园的形成有密切联系 B.仿效了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
C.标志日本初步建立中央集权制 D.结束将军与武士的主从关系
16.“大壶节”是印度教最盛大的节日之一。纵观历史,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发生在( )
A.哈拉帕文明时代 B.笈多帝国时代 C.德里苏丹国时代 D.亚述帝国时代
17.《高丽史》记载:“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高丽太祖首建学校,而科举未遑焉。光宗用双冀(五代后周官员)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据此可知,高丽( )
A.科考以进士科和明经科为主 B.仿照唐代糊名制以防止舞弊
C.选官制度是模仿中国的产物 D.朝廷与后周的关系非常密切
18.地处今埃塞俄比亚地区,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冲,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商旅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文明是( )
A.古代埃及文明 B.阿克苏姆文明
C.大津巴布韦文明 D.摩加迪沙文明
19.“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这句西非谚语表明廷巴克图( )
A.是当时西非的文化中心 B.城市商贸发达
C.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D.黄金资源丰富
20.与瘟疫带来的地中海荒凉世界不同,撒哈拉沙漠使这一地区免于瘟疫影响。由于富产黄金而缺乏盐和对穿越沙漠商路的控制,这里的沙漠商队主要从事买金卖盐。1324年该国国王去麦加朝圣逗留开罗时,将大量的金块和金币赠送给当地官员和清真寺,造成当地金价下跌了25%。由此判断,这一地区的国家是( )
A.东非的摩加迪沙 B.西非的马里
C.南非的津巴布韦 D.北非的埃及
21.1843年,美国旅行家和考古学家约翰·劳埃德·斯蒂芬斯在《尤卡坦纪闻》一书中描述了位于尤卡坦半岛的古代金字塔遗址(下图),该遗址所属的文明( )
A.用当地特有的莎草制作纸张 B.王宫大门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
C.具有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D.知道“零”的概念并创造出20进制
22.印加帝国为了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所采取的措施是( )
A.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官员 B.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
C.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 D.在河渠上架设多座桥梁
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是后来才进入墨西哥的,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些岛屿上定居下来。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其人口和财富剧增。由此推断建造“浮动园地”的主要原因是( )
A.岛屿多,不利于农业生产 B.肥沃的淤泥非常利于耕种
C.人口增长,耕地面积不足 D.岛拥挤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24.中世纪的西欧音乐多以宗教目的为主,其内容主要为诵经祈祷和礼拜歌唱。但创作于13世纪的戏剧《罗宾与玛丽昂》则以旋律自然的对话形式,歌颂了民间爱情的忠贞,嘲弄了封建骑士的卑劣。据此可知,该剧的创作( )
A.摆脱了宗教文化的束缚 B.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文化追求
C.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 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5.新航路开辟后,西欧人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开辟了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其中到达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航海家是( )
A.卡伯特父子 B.德雷克 C.塔斯曼 D.巴伦支
26.下图为16、17世纪西欧人航海探险开辟的其他航路的示意图。这些航路的开辟( )
A.促进了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 B.体现了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要求
C.加快了商业信息的交流传播 D.适应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的需要
27.16世纪初,葡萄牙里斯本的香料价格仅为意大利威尼斯的五分之一,威尼斯人被迫廉价出售货物,且此后,他们的交易只限于近东的产品。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C.西欧工业经济的发展 D.葡萄牙加紧掠夺美洲
28.下图所示为1510—1650年英国南部小麦、羊毛价值指数和地租变化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这一时期英国( )
A.生产方式变革刺激消费需求上涨 B.重商主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C.世界市场扩展导致商品结构变化 D.价格革命加快社会转型进程
29.中世纪的欧洲,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大多取自圣经中的人物或者基督教的圣哲;15世纪后,按民间喜好起名蔚然成风,如“戴安娜”“茱莉亚”等,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人放弃基督教信仰 B.宗教改革解放人们思想
C.人性觉醒冲击神权统治 D.启蒙运动推动社会进步
30.下列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 )
A.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 B.反对宗教信仰,倡导民主政治
C.提倡人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强调科学精神,主张分权制衡
31.海涅把马丁·路德称为“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士”,其主要理由是马丁·路德推行的宗教改革( )
A.抵御了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 B.破除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C.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 D.建立了不同以往的现代宗教
32.“因为鼓励人们阅读《圣经》,就是鼓励人们学习和阅读。在瑞典,路德教会把识字当作入会的条件。学习文化成为信徒必须具有的条件。”据此可以判断,宗教改革( )
A.肯定了教会在信仰中的作用 B.催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
C.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 D.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
33.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文人和学者们虽然大力表现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罪恶,但是他们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和豢养,对教会势力抱着和解的态度。其根源在于,当时欧洲( )
A.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艺术家依赖教会资助 D.思想解放程度仍较低
34.有学者指出,某一个历史事件改变了人们对上帝的观念,上帝由万事万物永恒的统治者转变为第一推动者,把自然真理交由经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去解决。这一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
35.一些欧洲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的自然哲学,试图将世俗伦理从神学与教权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开明君主,试图将绝对主义王权从暴政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自然经济,试图将国家经济从腐败与衰落中解放出来。这表明当时他们( )
A.借以表达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C.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D.对中国文化的理性认识
36.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对此“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君主成为名副其实的“虚君” B.议会开始成为权力中心
C.内阁夺取了国王的行政实权 D.变化源于激烈的革命
37.如表所示为1851年和1904年的两次世界博览会的部分展品。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
1851年英国伦敦世博会 巨型煤块、铁矿石原料、铁矿产品、蒸汽锤、液压传动装置、打谷筛草机、棉制品、金属制品等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 城际无线通信设备、汽车、发动机、工作机、采矿采油场景还原、排版机、印刷机、医疗仪器、珠宝、艺术品、冰激凌、热狗等
A.欧美民众娱乐生活渐趋丰富 B.产业革命中心向美国转移
C.前沿科技成果得到初步认可 D.电气动力取代了蒸汽动力
38.乔纳森·布朗在《英格兰农业:1870—1947年农场调查》中列举了1871—1875年间至1894—1898年间各种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幅度:小麦51%,羊毛50%,土豆39%,荞麦39%,燕麦38%,猪肉33%,牛肉29%,黄油25%,羊肉25%,这一时期的英格兰农产品价格下降主要得益于( )
A.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B.城市的消费需求增大
C.农产品进 口数量增加 D.殖民地农业发展迅速
39.1824年,欧文在美国创办“新和谐公社”,他大声疾呼,要创设一种新制度,构建一个新社会,以保证人人享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幸福为目的,其原则是共同劳动、共同占有、权利平等和义务平等,有组织的计划经济将取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据此可知,欧文创办“新和谐公社”的背景是( )
A.资本主义文明渐趋没落 B.工业革命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C.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成型 D.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已经成熟
40.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20世纪初,有学者撰文介绍《马克思学说》,其中提到:“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上述文字重在介绍( )
A.唯物史观 B.空想社会主义
C.进化史观 D.阶级分析方法
二、材料题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获得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材料二 中世纪的城市共同体鼓励了人们“一种自从古希腊和古罗马衰落以来已经不复存在的自信心、权威和作为公民的自豪感”,使城市法得以出现。城市法抛弃了不符合城市生活的封建习惯,重新确立了新的民事财产商业制度。对瓦解封建制度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为重新建立社会法则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程化美《简述中世纪城市自治的主要内容》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城市自治运动兴起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市自治运动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部分)
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三 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但他发现了至关重要的贵金属。据权威统计,从1493年到1800年世界白银生产量的85%和黄金产量的70%来自拉丁美洲。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000吨,其中有31000吨运往欧洲。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最终抵达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和印度。
——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序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示意图中葡萄牙和西班牙开辟的航行路线(用图中序号表示),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
(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16-18世纪美洲白银的主要流向(不能照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美洲白银这样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已有,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故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①④③,故选B;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答案:C
解析: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埃及的太阳历。选择C:依据材料“将一年分为三季,即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和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人为了合理安排农事,制定了太阳历。排除A: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亦是为了指导农业,以便合理地安排农事。排除B: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历法的制定与神化专制统治无必然联系,且材料没有体现这一方面的相关内容。
4.答案:A
解析: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故A项正确。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腓尼基人借鉴了美索不达米亚人和埃及人的成就,发明了更加简单的书写系统,被希腊和意大利借鉴吸收,成为以后希腊和拉丁字母的基础,这说明腓尼基字母因实用性强被其他文明借鉴,D项正确;A项说法错在“独创”,排除A项;文字的创立并非全部因为商业发展需要,排除B项;C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而且表述绝对,排除C项。故选:D。
6.答案:B
解析:这些措施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有利于获得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宗教信仰者和人民群众支持帝国的统治,扩大了帝国的统治基础,B正确。由“大流士将波斯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由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可知,这些措施并未削弱中央政府的权威,排除A:波斯帝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晚期灭亡,而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排除C:“消弭了”表述绝对,排除D。
7.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亚历山大率领希腊联军东征,以武力征服的方式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为了巩固统治亚历山大帝国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D项正确;拜占庭帝国建立于395年,是在公元后,排除A项;德里苏丹国是中古时期的印度政权,时间是在公元后,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是中古时期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也是在公元后,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拜占庭帝国钱币上十字架和地球的图像组合增多”“查士丁尼时代,皇帝手托地球,地球上放置十字架的图像组合成为最常见的钱币正面图案”得出,皇帝手托地球,将十字架置于球上,象征帝国统治的神权基础,极力彰显其宗教正统地位,A项正确;材料体现极力彰显其宗教正统地位,不是文化独具一格、民族意识增强,排除BD项;材料不是古代罗马的法治传统,排除C项。故选:A。
9.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罗马人的“混合政体”有效协调了各方利益,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适应并推动了古罗马国家的发展壮大,故选C项;古罗马同时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相混合,而不是先后经历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排除A项;古罗马是奴隶制国家,近代欧美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两者性质不同,排除B项;古罗马的机构设置并没有被美国联邦政府沿用,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如果附庸一方违背约定,领主可以抛弃附庸;同样,如果领主不履行诺言,附庸同样可以离弃领主”可以看出,在一方违背契约的情况下,领主可以抛弃附庸,附庸也可以离开领主,这说明两者的关系具有双向契约特征,C项正确;领主和附庸的关系以土地授受为纽带,并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领主和附庸关系的双向性,没有反映其等级性,排除B项;在封建制度下,领主地位显然高于附庸,排除D项。故选C项。
11.答案:A
解析:根据“在当时的英国......由庄园法庭进行裁决。”可得出庄园作为西欧社会的基本的经济形式,能够进行自我管理,起到维护基层秩序的作用,A项正确;B项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对农奴的压迫,排除D项;C项不是主旨,排除C项。故选:A。
12.答案:B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商业者的经济纠纷,不能依据封建等级制度裁决。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530年,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統治时期,法官对工商业者在君土坦丁堡的经济纠纷,会依据已经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裁决。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世纪中期拜占庭帝国实行专制统治,首都君土坦丁堡没有公民大会。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王国的法典,不适用于拜占庭帝国。故选:B。
13.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在伊凡四世加冕的时候,他被总主教称为上帝挑选的在地上替天行道的神圣沙皇”“宇宙的统治者,神权的庇护者,备受尊崇和膜拜的上帝”,可以看出伊凡四世加冕时,被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说明君主专制政权的建立,A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教权与王权的高低对比,排除B项;当时的俄国并没有统治全欧洲,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沙皇的地位,至高无上,不能得出伊凡四世的残暴,排除D项。故选:A。
14.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去世后,其继承者称为哈里发,是阿拉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故A正确;苏丹是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天皇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国王是中世纪一般王国的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故排除B、C、D。故选:A。
15.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其经济基础是封建庄园,A正确;B是对大化改新的描述,排除;C是大化改新的结果,排除;幕府体制强化了将军与武士的主从关系,D排除。故选:A。
16.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笈多帝国在4世纪初兴起,笈多帝国时期,有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B项正确;哈拉帕文明是在公元前2600年达到鼎盛,此时还没有印度教,排除A项;德里苏丹时代信仰伊斯兰教,排除C项;亚述帝国在两河流域,不是古印度的帝国,也不信仰印度教,排除D项。故选B项。
1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高丽王朝在三国以前没有科举制,后来学习中国的制度,以科举选士,文风兴盛,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科考的具体科目,排除A项;唐朝时糊名法在科举考试中并未普遍使用,宋代实行糊名制,且材料未涉及糊名,排除B项;仅凭材料无法说明高丽朝廷与后周关系非常密切,排除D项。
18.答案:B
解析:古代埃及文明深刻影响了尼罗河上游地区的发展。埃及衰落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故选B项。
19.答案:A
解析:盐、金子是物质财富,知识和学问是文化财富,知识和学问从廷巴克图来,说明其是西非的文化中心,故选A项。
2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与瘟疫带来的地中海荒凉世界不同,撒哈拉沙漠使这一地区免于瘟疫影响。由于富产黄金而缺乏盐和对穿越沙漠商路的控制,这里的沙漠商队主要从事买金卖盐。1324年该国国王去麦加朝圣逗留开罗时,将大量的金块和金币赠送给当地官员和清真寺,造成当地金价下跌了25%”可知,曼萨·穆萨是马里最为知名的国王,1324年他去麦加朝圣逗留开罗时,将大量的金块和金币赠送给当地官员和清真寺,造成当地金价下跌了25%,B项正确;东非的摩加迪沙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排除A项;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排除C项;北非埃及农业生产相对发达,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
2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古代玛雅文明曾非常繁荣,玛雅人的城市建筑精美,城内有很多座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故可知该文明为玛雅文明,玛雅人知道“零”的概念并采用20进制,D项正确;尼罗河的特产莎草被加工成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排除A项;人首飞牛是亚述帝国王宫大门上常见的雕刻,排除B项;古代西亚的《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排除C项。故选D项。
22.答案:B
解析: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帝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故选B项。按照人口设置官员、迁移征服地区的居民不是为了传递政府命令或调动军队,排除A、C两项。印加帝国在高山河渠间架设桥梁属于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排除D项。
23.答案:C
解析:据材料“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阿兹特克人的人口和财富剧增”可知,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来解决人口增长导致造成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问题,B项正确;阿兹特克人改造了岛屿,因此岛屿的众多,导致“浮动园地”出现的更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排除A项;B项是“浮动园地”出现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人口增加才能推动“浮动园地”建造,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24.答案:D
解析:西欧音乐,中世纪西欧音乐的主要内容是“诵经祈祷和礼拜歌唱”,但是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到13世纪时,出现了一些形式比较“自然”,且“歌颂了民间爱情的忠贞”“嘲弄了封建骑士的卑劣”的戏剧,这符合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故选D项;13世纪时,基督教仍旧统治着西欧人民的思想,文学作品也没有摆脱它的束缚,排除A项;13世纪时,西欧资产阶级尚未产生,排除B项;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14世纪,排除C项。
25.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故选C项。
2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是指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A项错误。列强划分势力范围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B项错误。这些航路的开辟,说明新航路开辟后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报、电话的出现加快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传播,C项错误。全球海路的开辟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从而出现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故D项正确。
27.答案:A
解析:16世纪初,新航路已经开辟,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葡萄牙、西班牙等大西洋沿岸国家与东方国家间贸易发展迅速,导致传统商路上的意大利贸易严重受阻,故选A项。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也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内容,与其他航路的开辟共同促成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排除B项。香料是从亚洲进口的,C、D两项与材料无关。
28.答案:D
解析:材料展现了地租、小麦还有羊毛的价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这体现的是英国价格革命的特征,价格革命促使地租市场化趋势加强,促进了旧日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加快了社会转型的进程,D项正确;生产方式变革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重商主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说法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世界市场扩展导致商品结构变化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2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父母给孩子们起名字,由“大多取自圣经中的人物或基督教的圣哲”到“按民间喜好起名蔚然成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和传播,思想得到解放,人性逐渐觉醒,教会的神权统治受到冲击,故C正确;“欧洲人放弃基督教信仰”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错误;启蒙运动兴起于17、18世纪,故D错误。故选:B。
30.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将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宗教信仰,而且天赋人权、民主政治以及分权制衡是启蒙运动的内容,故BCD三项错误。故选:A。
31.答案:B
解析:马丁·路德所处的时代,罗马帝国早已灭亡,这里的“罗马霸权”实际上是指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地位,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表述正确,但与“粉碎罗马霸权”的主旨不符;路德创立的新教与现代宗教倡导的信仰自由有很大的不同,当时,宗教迫害现象非常严重,故D项错误。
32.答案:D
解析:根据“在瑞典,路德教会把识字当作入会的条件。学习文化成为信徒必须具有的条件……”可得出宗教改革推动了识字率的提高,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D项正确;宗教改革否定教会的作用,排除A;资本主义萌芽在宗教改革前,排除B;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3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文人和学者们虽然大力表现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认识和揭露天主教会和教皇的腐朽、罪恶,但是他们还是乐于接受教皇及教会的保护和豢养,对教会势力抱着和解的态度”可知,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发扬人文主义,揭露教会腐朽,但对教会势力抱着和解的态度,这种反教会斗争的不彻底根源在于,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不敢公开和彻底与教会决裂,A项正确;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艺术家依赖教会资助、思想解放程度仍较低,这些从根本上说都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造成的,并非根源所在,排除B项、C项、D项。故选:A。
34.答案:C
解析:根据“某一个历史事件改变了人们对上帝的观念,上帝由万事万物永恒的统治者转变为第一推动者,把自然真理交由经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去解决。”可得出这与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有关,强调观察与实验,C项正确;AB项都与人文主义有关,D项与理性主义有关,不符合材料中的“经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去解决”,排除ABD项。故选:C。
3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选择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时期的部分思想家对中国“自然哲学开明君主”“自然经济”的推崇是因为其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表达利益诉求的需要。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一些启蒙思想家对中国“自然哲学”“开明君主”“自然经济”的推崇,无法说明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排除C:《共产党宣言》深刻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排除D:D说法与材料无关。
36.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时间为17世纪末,同时根据材料中“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可知,题干描述的事件是光荣革命后《权利法案》颁布,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颁布,使得英国的权力中心由国王转向议会,B项正确;《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仍然拥有行政权,并不是“虚君”,排除A项;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事实上成为第一任首相,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行政权由国王转向内阁,排除C;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
3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51年世博会代表蒸汽时代的成就,1904年世博会代表电气时代的成就,电气动力取代了蒸汽动力。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娱乐生活,排除A项;材料未能证明产业革命中心的转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科技成果得到认可,排除C项。故选D项。
38.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农业发展的特点是农业人口所占比例降低,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这会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下降,A项正确;1871—1875年间至1894—1898年间英国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消费需求增大应导致物价上涨,排除B项;从18世纪70年代起英国由粮食出口国转变为粮食纯进口国,农产品依赖进口严重,不会在1871—1875 年间至1894—1898 年间出现各种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的现象,排除C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殖民地农业开发思潮在英国国内逐渐兴起,英国人开始加强对殖民地农业开发的关注,这与题干所列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9.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其主张产生的背景是工业革命的弊端日益显现,B正确;当时资本主义发展尚有生命力,A排除;当时是市场经济体制,C排除;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排除。故选:B.
40.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观察人类社会的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史观,故A正确;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条件之一,故B错误;进化史观是将进化论引入历史研究,提出历史不断进化发展的观点,故C不符合材料信息;阶级分析方法是从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角度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故D不符合材料信息。
41.答案:(1)条件:行业集中,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市民文化影响;封建势力衰落。
(2)影响:有利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近代民主、法治的基础;促进封建制度瓦解,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解析:(1)根据材料“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概括作答即可。
(2)根据材料“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重新确立了新的民事财产商业制度”“对瓦解封建制度起着积极的催化作用,并为重新建立社会法则开辟了道路”分析作答即可。
42.答案:(1)路线:③;②
经济动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表现:人口迁移、物种交换、疾病传播。
(3)流向:美洲—欧洲—亚洲(美洲—亚洲)。原因:当时,欧洲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而欧美又迫切需要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商品。
解析:(1)路线: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通过资助迪亚士和达伽马,开辟了途径非洲最南端,到达亚洲的海上新通道,因此③符合题意;西班牙资助的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因此西班牙开辟的航行路线向西,②符合题意。经济动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表现:根据材料“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可知,人口迁移;根据材料“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可知,物种交换;根据材料“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土著人口数量锐减”可知,疾病传播。
(3)流向:根据材料“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000吨,其中有31000吨运往欧洲。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最终抵达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和印度”可知,16-18世纪美洲白银的主要流向包括美洲一欧洲一亚洲;美洲一亚洲。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欧洲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而欧美又迫切需要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商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