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十月革命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 选择题
1. (2023·江苏决胜新高考5月联考)《凡尔赛条约》正式承认埃及为英国的“保护国”,1921年12月,英国殖民当局逮捕了扎格鲁尔等5位华夫脱领导人,埃及爆发反英高潮——罢工、罢市、罢课。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是独立的主权国家。这表明( )
A.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B. 一战促使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C.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遭到埃及人民反抗
D. 民族解放运动清除了英国在埃及的特权
2. (2023·如皋适应性考试)被称为“印尼国父”的苏加诺认为民族主义不应该是一种狭隘的排他主义,他将团结了共产党的孙中山作为民族主义者的榜样,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等团结起来,推翻荷兰的殖民统治。这一主张意在( )
A. 获得亚洲各国人民的同情支持
B. 凝聚民族力量争取国家独立
C. 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
D. 表达对北伐战争的深切同情
3. (2023·南通二模)一战爆发后,甘地曾诚恳地向英国当局表示,要募集印度人医疗队和印度士兵到前线服务,并认为战争结束后,印度将得到一个自治政府。然而1919年英国政府的高压政策让甘地深感失望,他意识到英国的殖民统治是不道德的,“如果(印度)人民对此宽容而不抗争,我们将永远不会进步”。这反映出( )
A. 国大党萌发民族独立意识
B. 甘地放弃非暴力不合作策略
C. 英国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D. 民族自决思想影响甘地转变
4. (2022·潍坊5月模拟)下表所示的内容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各地区的革命新气象。这主要得益于( )
地区 内容
东亚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东南亚 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南亚 印尼共产党领导工农反对荷兰殖民统治
A. 亚洲民族忧患意识的觉醒
B.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C. 帝国主义国际新秩序建立
D. 十月革命胜利的效应
5. (2023·南通3月联考)某学者提出,2月的彼得格勒出现了少有的严寒,交通瘫痪加剧粮食短缺。起初因为严寒,居民鲜少出门。22日,气温骤升到8℃,民众走上大街享受阳光,人群的聚集使面包供应短缺成为群情激愤的导火索,由此引发二月革命。该学者的研究( )
A. 过度强调了自然因素
B. 忽视了历史偶然性
C. 注重具体分析与阐释
D. 滑向了历史唯心论
6. (2022·青岛二模)1918年11月,扎格鲁尔要求英军撤出埃及,成立立宪的独立埃及政府,并发起了全国性的签名运动。这( )
A. 反映了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B. 迫使英国承认埃及完全独立
C. 是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回击
D. 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7. (2022·滨州二模)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922年,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次年颁布宪法 实现了国家独立,收回了国家主权
B 1926—1927年,印尼掀起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崩溃
C 1934年,卡德纳斯就任墨西哥总统,着手进行土地改革和国有化改革 墨西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1920—1942年,印度发起三次大规模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走上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民主解放之路
8. (2023·海安高三期末)列宁指出,很多人认为为了保卫俄国革命必须护国,继续战争。而资产阶级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来转移群众的斗争视线,同时以进行战争为名组织反动武装力量,伺机镇压人民。列宁提出这一观点意在( )
A. 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 强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
C. 揭露帝国主义间战争的罪恶本质
D. 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9. (2022·通州高三期末)1917年4月,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提出:“……不可避免的帝国主义战争使帝国主义陷于分裂并造成某些国家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从而使得无产阶级在最薄弱的环节冲破帝国主义链条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可能。”这一论断( )
A.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B. 为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C. 提出以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
D. 标志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
10. (2022·扬州高三期末)1917年3月初,首都圣彼得堡出现了食品匮乏现象,妇女举行了大规模示威,士兵哗变并加入了工人罢工,他们组织了苏维埃以便接管工厂和军营,议会中的政党领袖在克伦斯基领导下组成了临时政府。这一系列事件表明( )
A. 布尔什维克发挥领导作用
B. 俄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C. 苏维埃成为议会主导力量
D. 多方力量共同推动社会变革
11. (2023·徐州高三期中)一战后,西方殖民国家调整南亚、东南亚殖民政策。英国实行所谓的宪政改革;美国实行“菲律宾化”,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荷兰继续奉行所谓给殖民地以权利和福利的“道义改革”。这些调整旨在对殖民地( )
A. 推行自治平息反抗
B. 民主改革发展经济
C. 以退为进维护统治
D. 破旧立新直接控制
12. (2023·成都高三摸底考试)下表所示的内容为1917年列宁的部分重要文章、信件及会议讲话(节选)。据表可知,列宁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4月 我不但没有指望我们的革命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还直接提醒不要有这种想法
7月 做一个真正的革命民主主义者,那就不能害怕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
11月 任何一个政党真正想要成为人民的政党,就必须明确地、斩钉截铁地说:“我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
A. 俄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变化
B.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渐趋成熟
C. 国外武装势力的不断干涉
D. 布尔什维克的群众基础壮大
二、 非选择题
13. (2023·南通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远征意大利开始,拿破仑就宣布:意大利的国民们,法国军队是来切断诸君枷锁的!作为“自由和解放的旗手”,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对于法国占领地区的人们来说,虽说新的思想和制度具有刺激其发展的作用。但是,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终归是占领军,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对抗法国侵略者。作为一种民族主义的先驱形式,在法军占领的普鲁士所出现的运动就是明显的例证。拿破仑以两面手段占领了欧洲各地,广泛传播了在19世纪高扬的民族主义原型的思想和态度。也正因如此,最终他不得不失败。
——[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国际政治生活,帮助他们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民族意识和民族危机感大大增强。十月革命后,一些原先求助于西方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转向求助于苏俄政府,他们也演变为初步的共产主义者。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共产国际帮助指导下,各国纷纷建立共产主义团体或政党。至20世纪20年代末,共产党组织在中国、印度、埃及、墨西哥等国陆续建立。
——余建华《本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与特征》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战争在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主义浪潮的特征。
1. B 解析:据材料“埃及爆发反英高潮——罢工、罢市、罢课”可知,一战后埃及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殖民国家的力量受到削弱,促使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故选B项;A项与材料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项;1922年英国虽然承认埃及独立,但是英国依然在埃及享有种种特权,埃及没有真正独立,埃及真正独立是在二战后,排除D项。
2. B 解析:据材料“苏加诺认为民族主义不应该是一种狭隘的排他主义”“号召印尼的民族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等团结起来”可知,苏加诺通过宣传孙中山和马克思主义来激发国人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团结国内的民族力量,为争取印尼的独立而不断努力,故选B项。
3. D 解析: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一战期间至一战结束后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态度的转变,随着英国殖民统治的进一步深入,甘地认识到如果不与殖民者抗争,印度是无法获得民族独立的,这体现出甘地追求民族解放的斗争思想发生了转变,故选D项。
4.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故D项正确;亚洲民族忧患意识的觉醒属于亚洲各地区革命新气象的原因,而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使命的完成及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历史的结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排除B项;帝国主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国际新秩序,排除C项。
5. C 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学者在分析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时,从当时的气候及食品供应的角度入手,这与传统的分析方法有所不同,反映了他注重具体分析与阐释的历史研究方法,故选C项。
6. A 解析:据材料可知,扎格鲁尔要求英军撤出埃及,实现民族独立,建立埃及的立宪政府,这反映了埃及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A项正确;该运动迫使英国作出让步,但英国仍保留了大量特权,埃及并未实现完全独立,排除B项;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该运动是民族独立运动,并不是无产阶级运动,排除D项。
7. D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得印度走上了民族解放的道路,D项正确;“实现了国家独立”表述错误,排除A项;印尼掀起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但最终被荷兰镇压,革命力量被严重削弱,世界殖民体系并未就此开始崩溃,排除B项;墨西哥建立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项。
8. B 解析:据材料“资产阶级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来转移群众的斗争视线……伺机镇压人民”可知,这句话暴露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伺机镇压人民的反动本性,因此,列宁认为应该由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府,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武装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排除A项;揭露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本质不是列宁的目的,他的目的是让人民认清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面目,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 C项;据材料“以进行战争为名组织反动武装力量,伺机镇压人民”可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组织武装力量伺机镇压人民,说明没有了和平夺权的可能,排除D项。
9. B 解析:材料“从而使得无产阶级在最薄弱的环节冲破帝国主义链条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可能”体现的是列宁认为俄国处于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一环,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存在胜利的可能性,B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本质观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C项与《四月提纲》有关,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排除D项。
10. D 解析:据材料“1917年3月初”“妇女举行了大规模示威”“士兵哗变并加入了工人罢工”“议会中的政党领袖在克伦斯基领导下组成了临时政府”可知,材料体现了十月革命爆发前彼得格勒妇女、工人、士兵等不同阶层的斗争,这促进了十月革命的爆发,表明多方力量共同推动社会变革,D项正确。
11.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亚洲人民希望摆脱殖民国家而独立;材料“西方殖民国家调整南亚、东南亚殖民政策”反映出西方殖民国家意在安抚亚洲殖民地,缓和其民族民主运动,进而维护自身对殖民地的统治,故C项正确;自治是亚洲人民针对西方殖民国家的压迫提出的要求,并非西方国家推行的措施,排除A项;“发展经济”不符合史实,殖民国家的殖民统治就是为了掠夺殖民地,排除B项;“破旧立新”的说法错误,西方殖民国家只是调整了统治政策,未改变殖民政策,排除D项。
12. A 解析:据材料“4月”“我不但没有指望我们的革命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还直接提醒不要有这种想法”“11月”“任何一个政党真正想要成为人民的政党,就必须明确地、斩钉截铁地说:‘我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种观点的提出分别发生在二月革命、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之后,说明列宁的观念随着当时俄国革命形势的变化而发生转变,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列宁的部分重要文章、信件及会议讲话,不能反映社会主义革命理论逐渐成熟,排除B项;外国势力干涉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群众基础壮大,排除D项。
13. (1) 作用:传播了民主自由等启蒙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催生了近代民族主义形成);有利于欧洲各民族国家的建立;也为近代民族主义走向民族沙文主义,加剧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2) 特征:受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统治;得到苏俄政府和共产国际的援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9课十月革命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同步练习(答案)--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