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 二四年初中学生学业质量检测(三)
历 史 试 题
第I 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1929年春,四川广汉市一个农民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三星堆的出土文物造型独特,但融合了中原和长江流域的文化特征。这说明( )
A. 中华文明发祥于黄河流域
B. 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的文明
C. 商朝是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D. 商朝有高超的青铜制作工艺
图1 三星堆青铜面具 图2 三星堆玉器
2.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中国人以节气为指南安排生产和生活。“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谷雨种上红薯秧, 一棵能收一大筐”。从这些谚语可知,节气文化里藏着( )
A. 海外贸易区域的变化 B. 城市文化演变的路径
C. 传统农耕文明的印迹 D. 政治制度变革的轨迹
3. 秦始皇让李斯以大篆为蓝本,吸收诸侯国旧体文字长处,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小篆;为了推广,秦始皇让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爱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作为小篆范本通行全国。这一作法( )
A. 有助于统一意识的形成 B. 体现了秦朝的文化暴政
C. 结束了百家争鸣的状态 D. 标志着汉字的形成
4. 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魏晋时期因战乱而举族避难的现实;唐长孺则认为迁入山林的百姓主要是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历史学家对魏晋百姓举族避难的影响有争议
B. 魏晋政府对南迁民众征派的赋役超过当地人
C. 《桃花源记》是文学作品没有历史研究价值
D. 《 桃花源记》蕴含魏晋时期人口迁徙的信息
5. “小钱币,大历史”,以下图片体现了我国古代货币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包括外形、铸造权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转变,其中制造材质发生变化反映了( )
(
刀币、
布
币等
春秋战国
)
(
五铢钱
汉式帝时期
)
(
半两钱
秦朝
)
A. 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 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C. 西汉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D. 唐朝对外交往的频繁
6. 学者陈庆英指出:“它是一个常设的中央管理机构,是元朝在中央政府中设置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以及吐蕃地 区军民之政的特殊机构……它成为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并列的四大军政系统之一,这在元朝以前是没有
过的。”材料中的“它”是( )
A. 伊犁将军 B. 市舶司 C. 宜政院 D. 驻藏大臣
7. 以下有关明清时期记载的史事,其共同影响是
明朝 清朝
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 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明太祖实录》)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 有赞画于其间也。(赵翼《檐曝杂记》
A. 加强中央对地方监察 B. 加强丞相权力
C. 降低政府的财政支出 D. 强化君主专制
8. 有学者认为,19世纪,英国主张的国际系统和清朝所主张的对外系统,都有非常强大的自我中心主义,英国 讲贸易,清朝想维持自己的朝贡体系;英国不愿意从清朝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清朝不愿意从英国的角度去考虑
问题,这加速了战争的爆发。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
A. 两国的互不理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 英国欲打开中国市场加速鸦片战争爆发
C. 大部分中英官民没有从鸦片战争中警醒
D. 林则徐虎门销烟导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9 .有学者这样评价他:“一个在科举道路上累遭挫折的旧式读书人,年逾不惑才幸而取中状元,但他却视官爵如
过眼云烟,转而以全部精力创办新式实业。”他是( )
A. 魏源 B. 张之洞 C. 詹天佑 D. 张謇
10.1935年5月,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丰子恺感叹,“荒
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之于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
的湖北军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么,这一时期,《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的原因应
该是( )
A.“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B. 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C. 红军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北上抗日 D.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11.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祭文反映出( )
共产党 祭黄帝陵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国民党 祭黄帝陵文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 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散,群情周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A.抗战全面爆发激化了民族危机 B.日本侵华加剧,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 蒋介石放弃反共,团结各方力量抗日
12.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下列事件和内容或意 义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名称 内容或意义
A 中共一大 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遵义会议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D 一五计划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13.习近平总书记说:“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宜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
复兴的壮阔道路。”这一伟大事件( )
A. 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 推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标志着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最寒冷的冬天》写道:“中国人用简陋的武器,凭借他们的独创性、战士的勇敢,在朝鲜半岛与美国人平分
秋色。战争结束后,世界各国不得不正视这个正在缓缓升起的东方大国。”这表明该“战争”( )
A.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B. 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外交环境
C.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D. 显示出中国强大的国防力量
15.1947年5月,中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从此,民族区域自治这个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
模式”,开始在中华大地普通实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制度( )
A. 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关系 B. 维护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权
C. 解决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D. 保障了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16.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时间轴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②
1949 1953 1956 1957 1966 1976
A.① 段主要任务是走向社会主义制度
B.② 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③ 段出现“大跃进”等“左”的错误
D.④ 段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
17.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的“熊猫外交”主要发生在与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中。中国在1972年将熊
猫赠送给美国,1973年赠送给法国,1974年赠送给英国,1978年赠送给西班牙。这反映了( )
A.中美建交后国际环境改善 B. 改革开放提升了中国国力
C. 与中国结盟成为世界潮流 D. 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变化
18. 有学者写道: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打败波斯,重修巴比伦,试图实现希腊和波斯的完全统一。他比过去许多
征服者有远见,知道光凭武力帝国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于是,他的士兵变成了学校的老师,希腊的风俗习
惯、生活方式像洪水一样涌来。这说明亚历山大治理国家时特别重视( )
A. 文化和精神的力量 B. 民主和法制的影响 C. 商业和贸易的作用 D. 礼仪和服饰的规范
19. 中世纪西欧大学生的生活既艰苦又愉快。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余,还有唱歌、跳舞、击剑和打
球等活动。据此可知,中世纪西欧大学( )
A. 推动城市兴起 B. 关注人的发展 C. 摆脱教会控制 D. 强化国王权力
20. 下面示意图中的史实都和英国有关,该示意图说明( )
(
第一国际
成立地点
) (
工业
革命
) (
世界上第一
个工业国家
)宪章 《共产党宣言》
运动 在此出版
A. 工业革命直接导致了巴黎公社起义 B. 英国工人阶级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C.《 共产党宜言》指导拉美民族革命 D. 英国引领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
21.“在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就像一幅极端浪漫的封建主义图景。但是到了1899年,它便赶上
了当时最先进的欧洲列强的水平,成了一个完全西化的民族。”材料反映了( )
A. 美国废除奴隶制后加速发展 B.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
C. 德国通过侵略扩张后来居上 D. 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有所发展
22. “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
稳定的结构状态。例如一战后,在欧洲形成了“凡尔赛体系”。但丘吉尔却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
蠢事”。这主要是因为( )
A. 协约国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B. 英国称霸世界的愿望未实现
C. 美国没有因此而获得利益 D. 埋下了未来世界大战的隐患
23. 大事年表能体现历史发展进程。下列大事年表可以归纳的主题是( )
1947年 苏联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20世纪60年代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90年 德国统一
1991年年底 苏联解体
A.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B.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C. 苏联的改革与发展进程 D.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24. 许多非洲国家独立前,是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或矿产品的出口国,形成了“花生之国”“桐花之国”“可可之
国”“铜矿之国”等。这表明,上述国家,当时( )
A. 农业资源丰富
C. 经济结构单一
B. 自然条件恶劣
D. 人口外流严重
25.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生态环境恶化、能源短峡、贫富分化加剧、恐怖主义等问题,日益
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这一些列问题的解决,需要( )
A. 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 尊重文明多样性
D. 推进经济全球化
(
佗语普曰:
“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
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
不朽也。
……
吾有一水
……
一曰虎,二曰鹿,三回
熊,四曰雅,五曰鸟。
”
——
携编自《后汉书
·
华佗传》
) (
华佗传》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历史学习中的德智体美劳”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16分) 【第 一 小组 · 德育为先】
历史人物 生活朝代 主要功绩
▲ 明朝 抗击倭寇,在台州九战九捷
★ 清朝 虎门销烟,积极抵抗英因 侵略
(1)写出第一小组绘制的表格中▲和★所代表的历史人物。依据两位历史人物的主要功绩,概括他们的共同贡献 。 ( 4 分 )
【第二小组 · 启智增慧】
(
春秋战国时期
案汉时期
魏骨南北朝时期
隋唐
时期
辽宋夏金元
时
明清时期
)
(2)为提升综合分析能力,第二小组绘制了上面的思维导图。请为其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举出两例史实证明 唐朝时期“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中原王朝关系密切”。(4分)
【第三小组 · 强健体魄】 【第四小组·美术赏析】
(耕织图》(局都) 《耕织图》是一组反映清代 农业生产状况的图画。康熙中 期,焦来贞绘《耕织图》46幅,康 照帝看见后大为赞赏,下令官府 工匠饺版印剧,广布天下。此图 所用册页名称为《耕》,所附诗词 为康照帝题写,其中一句为“我 衔劝农半,杖策东郊行”。
(3)第三小组搜集的史料反映了华佗的哪一重要成就 依据第四小组选取的美术作品,分析清朝初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第五小组·劳动创新】
(
简车
) (
翻车
)尖底瓶
(4)第五小纸研究的内容有何主要用途 依据他们搜集的资料,概括我国古代此类工具演进的趋势。(5分)
2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村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挽 软民族危亡,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各种政治力量轮母尝试,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引进西方制度的探索,无不以失致告终,没有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1840—1919年中国在技术、制度方面探索的史实。总结这一时期现代化
探索中的两点历史教训。(4分)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历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1919—1949年 1949—1978年 1978—2012年 2012年以来
党团结带领人 民,浴血奋战、百 折不挠,建立了人 民当家作主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为实 现现代化创造了根 本社会条件 党团结带领人民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 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 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 化建设莫定根本政治 前提和宝贵经险、理论 准备、物质基础 我国实现了从生 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 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 第二的历史性突破,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 了充满斯的活力的体 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 物质条件 党团结带 领人民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党 在已有基础上 继续前进,不断 实现理论和实 践上的创新突 破,成功推进和 拓展了中国式 现代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请回答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方面实行过哪些政策或
措施 试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历程有哪些特点 (4分)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
西方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角度一 发展道路:走殖民扩张的道路 相关史实: .1 发展道路: ② 相关史实: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联合国维和行 动中发探重要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角度二 西方现代化追求财富积累,使 大量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里 人们生活水平的差异越来越 大。当今美因等西方园家财富 的不平算程度已经达到历史最 高水平 中国式现代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 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成采更多史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0.2亿人拥有基本养 老保险,13.6亿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险
(3)参照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将①②处补充完整。根据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知识,田绕“中国式现代化”写一简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0分)
28. 某中学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以“欧洲的兴衰”为上题开展探究活动。(16分)
(
(4
)【强起其】
材料一:1500年到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的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历史上具有空出的地位, 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城——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领域——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式也表现得很明确,同时发端于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在当时也巡遇领先于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在1500年到1914年迅速蝌起的至少两个原因。(4分)
4
【表落為】
材料二:如果把“一战”比作影响深远的大灾难,“二战”就是灾难的顶点。“二战”造成了欧洲文明的完 全崩溃, ……欧洲在“二战”中险些毁捭自己。它最终活了下来,但变得迥异于前。被战火摧毁的幻灭的欧洲,
匍匐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
摘编自【英】伊思·克肖《地狱之行1914—1949》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二战”后欧洲“迥异于前”的表现。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匍匐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是什么意思 (4分)
【复兴篇】
材料三: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欧洲联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在成员因之间实现了和平,为它的公 民带来了繁荣。它创建了单一欧洲货币和无国界的“单一市场”……它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贸易力量,在环境保
打和发展援助领域成为世界领先者。
——摘编自冯寿农、项颐倩《欧盟概况》
(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联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表现。(4分)
(4)综台以上探究活动,你能从欧洲兴衰的历史中得到哪些认识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