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历 史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有2大题,共28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未黑色墨水签宇 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处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 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它笔答题;
4. 考生答题均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图)。据此
可知,当时青铜器
背铜寄
(防护器具)
A. 种类丰富
铜篇
(盛放粮食器具)
B. 功能单一
(
铜
卤
(
盛酒器
)
)铜刀
(切割工具)
C. 工艺简单 D. 象征皇权
2. 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而最佳的体系就是时代特征。如图是通 过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建构的时空定位,其中①的特征是
公元前221年 220年 581年 907年 1368年 1840年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3.下图是中国邮政为纪念唐朝高僧发行的特种邮票《西行求法》。这位高僧西行十七载, 一
心只为到天竺求取真经,探求佛法的真谛,“宁可西行一步死,绝不东归半步生”。他是
A. 鉴 真 B. 郑和 C. 玄 奘 D. 张痰
4. 下列关于宋朝经济发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 设立广州十三行管理贸易 B. 北宋出现最早纸币交子
C. 发明曲辕犁提高耕作效率 D. 引进美洲作物玉米甘薯
历史试卷第1页 ( 共 6 页 )
5. 小华在团读《国史十六讲》一书时,先观其目录(如下图),再展开学习。在该节第十
四讲,他可能回读到的内容是
第十一讲骑马民族驰驹的时代 …… 第十二讲明帝国的专制政治 第十四讲面向海洋的时代 第十五讲清:中华帝国的末代王朝 ……
A.蒙古灭金 B.马可·波罗来华 C.未元璋强化皇权 D.光和下西洋
6. 成立于雍正年间,由几位满汉亲信大臣组成,放西方人意译为“大顾问班子”的机构是
A. 议政王大臣会议 B. 南书房 C. 军机处 D. 总理衙门
7. 某同学搜集到了图片《轮船招商局》、影像《甲午风云》、史学论者《戊戌思湖级横论》 和绘画《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 自强求高与民族独立 B. 列强对中目的侵咯
C.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D. 民炭危机与教亡图存
8. 从历史的连续性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长剧中的一首序白,具有伟大 的、深远的意义。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得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上层集团的支持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康有为、梁启超是变法的主要代表人物
D.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9. 中国近代的工商业者为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动荡的年代里百折不挠,在艰在的环 境中努力奋斗。下列有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区分布比较均衡 B. 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C. 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D. 一战期间出现“短哲的吞天”
10.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贡的发团情怀,祝死如归、宁 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下列事件发生在这一时期并体现
中国人民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的是
① 黄海大战 ② 南京大屠杀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1. 以下正确反呋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重大事件先后顺序的是
A. 五四运动一国共十年对峙一解放战争一抗日战争一新中国成立
B. 新文化运动一抗日战争→ 国共十年对峙一解放战争一新中国成立
C. 新文化运动一国共十年对峙一抗日战争一解放战争一新中国成立
D. 五四运动一国共十年对等一抗日战争一解放战争一新中国成立
12. 下图是画家王信创作于1954 年的宜传画。该作品体现出
A. 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B. 人民公社化运动成效显著
C. 人民参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情 D. 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历 史 议 冬 另 2 页 ( 共 6 页 )
13. 香港、澳门回归后,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中央政府还宜布了多项支持港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这得益于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一国两制”的构想
C. 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 D. “九二共识”的达成
14.《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反映了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92年的高频词是
A. 包产到户经济特区加入世贸 B. 合作改造农业生产
C.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南方谈话 D. 稳定企业国企改革
15. 在某校“纵览时代风云,汇聚中国智慧”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中,展示了如下大事年 表。它所汇聚的“中国智惹”是
时间 大事
2014年 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办
2016年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2017年 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反门会晤
2019年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22年 第24届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北京举行
A.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积极推动与西方国家建交
C. 争取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全球治理的共商共建共享
16. 学习历史要基于史实得出客观的结论。下列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 十二铜表法》——完全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C. 《拿破仑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完法
17.下表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13—14世纪 欧洲农村出现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促使早期资产阶级产生
14世纪中叶 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反封建的长期斗争中,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
15世纪开始 开拓者将探索目标推向更加广袤的海域,世界历史进入大航海时代
A.工业时代来临B.资本主义制度扩展C.近代社会转型D.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18. 下图是某位老师备课时制作的一幅教学示意图,可推测他讲的课题是
(
国王
+
上层教士
-
贵
族
)反革命阵营
革命阵营
第三等级(资产阶级-芳动者)
A. 英国“光柴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巴黎公社
19.下表是19世纪下半叶世界贸易情况统计表。据表可推知
年份 世界贸易总额 (单位:亿乌克) 主要国家所占比重(%)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50 145 23.3 10.3 8.9
1870 374 24.5 12 9.1 6
1900 971 19 9 12 13
A.英国对外贸易总额逐步减少 B.工业化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
C. 美团工业生产能力超过英国 D. 世界经济中心已转移到美国
历史试卷第3页(共6页)
20.《共产党宜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服早成功
实践这一思想的国家是
A. 英国 B. 美团 C. 法国 D. 俄困
21.1922年,《九国公约》规定: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苷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
民之权利,井不得奖许有害发邦安全之举动。”这一规定相关的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22. 有学音认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 一次是在20 年代初的俄国, 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
的中国。第二次改革对类国而言最主要的作用是
A. 彻底消除了经济危机 B. 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C. 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23.1941年,希特勒骄做地打开“戈培尔唱机”,鼓吹闪电战的丰功伟绩。1943年,希特 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急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相(如图)这一变化是因为
A. 德国在二战开始时军事上受挫 B. 德国法西斯主义被彻底地打败
C. 德国在诺曼底遭遇重大的失利 D. 德国在苏德战场遭遇重大打击
24. 当你路进家门,生活变得更智愁。 一键开启空调、电视、扫地机器人……回家即是安心, 这一切的便利得益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有
①直接影响人类的经济活动
(
③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② 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产生
(
①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 、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4小 题,其中第25题7分,第26题7分,第27题6分,第28题6分,共26分)
25.(7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 符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后来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
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战四形势图
——范文润《中国通史教材》
秦朝形势图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若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表现为以民本思湖和 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和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各 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对外交往的扩大,使文化也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
历史试卷第4页(共6 页)
的布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 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在清朝辽阔的强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 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强 地区的开发,使我因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讷回答:
(1)材料一中“延好两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指的是什么体制 材料一图示反映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2分) (2)据材科二指出“伍学”取得正宗地位的原因。并指出“儒学”创始人的治国理念。 (2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元和清朝前期中央政府分别设置什么机构管理台湾 ( 2 分 )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拟一个主题。 ( 1 分 )
26. (7分)园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 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待 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咯,依靠图家的签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
为主体,以北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石定国、式力《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咯问题研究述评》 材料二 目 前,我国已定点的四个经济特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与港澳同胞、 海外华侨关系密切……我国设置经济待区,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加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
的战咯任务。
——何佳声《试论我四设丑经济特区的主要原则》(摘编)
材料三
图1小岗村社员在签订的包干合问书上留下手印 图210101号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材料四 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
国图内生产总值(名义)己经高达82.71 万亿元人民币……从经济增速角度看,1978—2017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名义增速高达14.5%,创除年均4.8%的通胀率,年均实际增速 仍高达9.3%。
——摘编自张连起《壮阔四十年:中国经济的蜕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工业化初创阶段的突出特点。 ( 1 分 )
(2)据材料二,归纳四个经济特区被定点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个城市由落后的 边随小镇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分)
(3)材料三图1反映了小岗村农民进行怎样的探索 图2经济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国家在所有
制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 2 分 )
(④)据材料四概括1978年以米我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 2 分 )
历史试长第5页(共6页)
2 7 . ( 6 分 ) 阅 读 材 料 , 回 答 问 题 。
材料 一
世界近现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848年 《共产党宜言》发表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1936年 苏联新宪法公布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201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世界历史·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 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而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 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 的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 … 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因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 摘编自部编《八年级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表格,指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苏联模式形成的历史事件。 ( 2 分 )
(2)据材料二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一 、二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4分。要求:观点正 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8 . (6分)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深刻影响若世界各国的发展。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 料 一 二战结束后,西方的“商品、资本输出”逐渐被“民主人权输出”所替代。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推动着全球范围民族解放运动,导致西方殖民体系土前瓦解。 经过二战的教训和洗礼,世界各因人民誉遍渴求和平、厌恶战争,而全球化浪潮又使各四之 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广泛密切联系。由于诸多复杂原因,那种不平等的国际经济 政治秩序依然存在。这些就为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民主人权输出”实现对他国经济、政治、 文化、外交的渗透与控制提供了现实可能。
——摘编自人民网《认清西方“民主人权输出”的实质》 材料二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 从传统强国欧灵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 ”. 时代的征兆。
— — 摘编白中图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 ,分析“二战”后西方致力于“输出民主人权”的原因及目的。 ( 2 分 )
(2)材料二中“过渡期”国际格局演变具有怎样的趋势 据材料二指出,在过渡期权力出现
了怎样的转移与变化 ( 2 分 )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际秩序的因素有哪些 ( 2 分 )
历史试卷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