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天津一中2023-2024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无答案)

天津一中2023-2024-1高一年级
历史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第4页。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答题纸或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
A.彩陶 B.黑陶 C.玉器 D.骨器
2.建国初,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 )
A.青铜器普遍使用 B.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
C.分封制日趋完善 D.诸侯祭祀礼仪活动频繁
3.古代的中华文明以农业为主,先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非常重视水利的兴修,芍陂、都江堰、郑国渠就是其中的代表。其中郑国渠位于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
①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②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③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两汉实行州都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中正官按照门第、道德等推荐的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按照成绩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否定官员特权 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D.鉴别所选拔官员的道德水平
6.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重点记载北方农业生产,劝君以农为本,让天下人皆知务农重谷之道,是针对时代之弊的救世之举。宋代《陈旉农书》则是根据中国农业生产南移的实际而撰写的一部农书。这体现了( )
A.北魏统治者重视农业 B.古代农书编写者务实的理念
C.重农抑商思想影响农书编撰 D.农业耕种区域不断南移
7.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8.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
A.“外朝”参议要政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相权有所分散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9.唐德宗时,宰相杨炎主持财政改革,将租庸调改为两税法。两税法的创新之处在于以纳税人家庭资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改变了过去按纳税人家庭人丁数平摊赋税的办法。这一改革( )
A.实质上废除了人头税 B.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C.不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D.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10.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讲到宋元话本产生原因时提到:“因为当时一般士大夫,虽然都讲理学,鄙视小说,而一般人民,是仍要娱乐的。”其意在强调宋元时期( )
A.文学平民化的必然性 B.理学已渗入文学领域
C.文学的教化功能衰退 D.理学与平民需求的矛盾
11.北宋中央的收入分为两部分。除政府收入之外,还有皇帝的内藏库。如神宗的封椿库,可用于收复幽云十六州。如庆历二年六月一次拿出内藏银二百万两、绢二百万匹,以补三司经费的不足。太祖、太宗、真宗等时期,政府收入超过支出或收支平衡。这些情况可以说明北宋( )
A.边防压力巨大 B.“积贫”之说有待商榷
C.国力十分强盛 D.行政官僚机构较为臃肿
12.绍兴和议之后,金人所需茶叶“自宋人岁供之外,皆贸易于宋界之榷场”。1198年,金朝认为向南宋购茶“费国用而资敌”,次年在今山东、河南等地设坊制茶。然其茶叶价高味差,售卖不畅,遂“罢造茶之坊”,继续向南宋购茶。这表明( )
A.金朝辖境内不适宜茶树的种植 B.金朝财政负担沉重
C.茶在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3.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
14.清前期,苏州女性流行以鲜花为头饰,当地又有“莺语东风二月过,山中花少市中多。桑畦尽作栽花地,那得缫丝有绮罗”之语。这反映了该地区( )
A.农业生产的市场化 B.产品加工的专业化
C.土地利用的精细化 D.消费观念的奢靡化
15.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16.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 )
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
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文字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
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
17.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上述材料体现了清朝( )
A.加强中央集权 B.管理因地制宜 C.加强皇权专制 D.外交政策自由灵活
18.同治年间,清政府在给英国公使阿礼国的节略中明确提出:中外“且亦各有国体及自主之权。如时势可行,及无碍国体政权者,中国原有自主变通之法;其窒碍难行者,无论不能勉强。”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
A.民族意识和主权意识增强 B.放弃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C.强调改革政治制度的意图 D.反对与列强协商解决问题
19.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 )
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
20.1895年4月,俄国财政大臣表示,“假使日本占领南满(辽东半岛),对我们将是威胁”,为保护西伯利亚铁路的修筑,应“采取适当措施”。该措施是( )
A.阻止签订《马关条约》 B.组建八国联军侵华 C.联合德、法干涉还辽 D.修建满洲中东铁路
21.下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C.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22.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 )
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 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23.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下图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C.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
24.史载:“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一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
①中国主权不完整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卷土重来
③官僚资本主义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大、发展过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民国初年的国会被称为“民元国会”,如表所示为民元国会大事记。这反映出民国初年( )
时间 大事记
1913年 第一届国会由选举产生,国民党获胜
1914年 袁世凯解散国会
1916年 袁世凯去世,国会第一次复会
1917年 张勋复辟,再度解散国会
1922年 直系军阀操纵国会第二次复会
1925年 皖系军阀段祺瑞再度解放国会,民国国会终结
A.国会是军阀斗争的工具 B.议会政党政治尝试失败
C.民主宪政在曲折中发展 D.国会的实质是一党专政
26.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指出:“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据此可知陈独秀( )
A.主张用革命手段建立共和政体 B.响应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
C.反对晚清政府的专制独裁统治 D.突出思想文化革新的必要性
27.1921年8月20日,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创办的第一份全国性工人报刊《劳动周刊》问世,其刊载章十分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并冠之以口语化的标题,如《我们工人就活该死么》《反是工人倒霉》等。该报刊旨在( )
A.鼓舞工人阶级参与革命 B.激发民族抗争意识觉醒
C.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D.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意识
28.如图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农民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
A.辛亥革命得到各地响应 B.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红色政权纷纷建立
29.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知识界兴起了中国社会性质大讨论。学者王礼锡在《中国社会史论战序幕》中指出:“需要找出中国社会的前途。具体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本主义革命?亦或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还是封建主义?”。这说明当时的知识界( )
A.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 B.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
C.认同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 D.对社会性质认识趋于一致
30.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非选择题)共2题,共40分。
31.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2分)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绵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也远近驰名。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隆庆元年(1567)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着极好的销路,白银便源源不断地往中国内流。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明朝后期,许多富商带着大量资本经营起矿冶业等产业。在这种历史潮流推动下,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儒而贾”,甚至“左儒而右贾”,习以为常。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材料三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 占世界GDP份额(世界) 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
中国 西欧 中国 西欧
1500年 25 17.9 600 774
1600年 29.2 19.9 600 894
1820年 32.9 23.6 600 1232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后,明朝农业和手工业发生的变化。(8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中期“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国内因素,概括白银内流推动的商业发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当时思想、文学的影响。(10分)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种态势的总体认识。(4分)
32.社会进步推动教育发展,而教育发展也推动着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8分)
材料一 中国封建传统教育,发展到鸦片战争以前,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它是封建社会结构下的教育,在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上起支配作用的是科举取士制度。这种传统教育,在创造和传承中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起过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1860年冬,主持外交的恭亲王奕 奏请设立专门学馆以培养请练外国语言文字的翻译人才,他说:“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各国均以重赀请中国人讲解文义,而中国迄无熟悉外国语言文字之人,恐无以悉其底蕴。”1862年8月14日,京师同文馆正式成立,启动关防;英文馆开学,延请包尔腾充任教习,教授英语等课程。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近代教育兴起的背景。(8分)
(3)综合以上材料,对中国教育有什么历史认识。(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天津一中2023-2024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