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随堂测试(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宋初,御史台台官负责言事,谏官负责弹劾;中期以后,台官和谏官都具有监察和管理文武百官、荐举官员、谏诤皇帝、参政议政、参与司法等职责。这一变化表明宋代( )
A.监察机构内部出现对立 B.通过台谏合一强化了皇权
C.监察机构职责分工明确 D.台官与谏官丧失监察职能
2.《新唐书》记载:“(卢商)蚤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从这一记载可看出,唐代科举制( )
A.体现了九品中正制的原则 B.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C.选官偏重人才品行 D.进士科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
3.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名目有很多,如贤良方正、茂才、孝廉、直言极谏突破练等。后来,孝廉逐渐成为使用较多的一种名目。上述选官制度为( )
A.世官制 B.察举制实战练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4.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世家大族冲刺练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太原温氏,代代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名吏贤士。材料可以说明( )
A.世家大族特权垄断 B.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人才选拔
C.九品中正制唯才是举 D.九品中正制具有合理之处
5.明代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官”,又称“言官”。“考选之例,优者授给事中,次者御史,又次者部曹用”。科道官是进士出身的佼佼者,可以得到迅速的提拔,如果贪赃枉法,会受到比普通官员更为严厉的惩处。这样的制度设计说明( )
A.朝廷重视对官员的监察 B.朝廷内部腐败现象严重
C.君主勤于政事善于纳谏 D.优秀人才普遍得到重用
6.《汉书》记载了郡国对其属县的考课情况:卜式“为成皋令,将漕最,拜齐太傅”、赵广汉“为阳翟令,以治行尤异,迁京辅都尉”、萧育“为茂陵令,会课,育第六……及罢出”。考课的作用在于( )
A.确保朝廷政策稳定性 B.纠察豪强郡守不法行为
C.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 D.考核官吏政绩以定升降
7.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写道:“宋初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与知州同领州事,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各州公文,知州须与通判一起签押方能生效。”这表明宋代( )
A.通判是中央派出巡查地方的官员 B.通判的权力高于地方行政长官
C.通判监督知州共同执掌地方政事 D.地方行政体制分工与职责混乱
8.元朝初年,行御史台对行省0官的纠劾,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御史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诬陷和人身迫害的现象也较为常见。后来,元世祖正式下达诏令:行御史台勿听行省节度,行御史台官遭行省官迫害的情形才逐渐减少。这一变化表明( )
A.行御史台与行省长期紧张对立 B.元朝初年监察制度逐渐完善
C.行御史台代表中央控制行省 D.行省成为行御史台监察重点
9.东汉时期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10.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内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 )
A.杜绝贪腐现象 B.提升监察效果 C.扩大御史权力 D.促进制度转型
11.古代中国,君主要想统治一切,就必须依靠官僚集团来实现。同时,君主也需要对内外官僚进行严密控制,这就需要一种督察百官的力量。历代王朝都把监察官员视为防止官吏腐败的最后一道防洪堤,故而对他们委以重任。关于我国古代的监察体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标志着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过渡 B.实行独立的垂直管理体制
C.上位权力和下位权力相互制约 D.是官僚间权力斗争的产物
12.唐朝时期,定期对官员实行考核,评定出等级,并当众宣读。然后给所考之官发考牒,作为其官职迁降的依据之一。此制度具有覆盖广泛、标准明确、制度严密等特点。这种制度( )
A.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B.能够强化政府的效能
C.旨在防范地方叛乱 D.弥补了科举制的弊端
二、材料题
1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
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通过考试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选拔人才的什么制度?在此前的奴隶制时代我国主要采用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的又是哪种选官制度?它主要盛行于哪一历史时期?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产生于什么时期?有什么影响?
(4)选官制度的变化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 百官志》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晋书 段灼传》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指出与材料一相符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拔标准和选拔方式的角度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职责是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而强化皇权体现的是监察制度的本质,与材料中“台官和谏官都具有监察和管理文武百官、荐举官员”相符,故选B项;台谏合一不是监察机构内部出现对立的体现,排除A项;C项“分工明确”,与材料中“台官和谏官都具有监察和管理文武百官、荐举官员、谏诤皇帝、参政议政、参与司法等职责”不符,排除;D项“丧失监察职能”,与材料中“台官和谏官都具有监察……职责”不符,排除。
2.答案:B
解析:材料“举进士,拔萃,皆中”说明唐代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个人命运,相较于九品中正制而言,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故B项正确,A项错误;C项是对汉朝察举制的表述,D项说法错误,均排除。
3.答案:B
解析:世官制指的是以血缘关系为根据确定各级贵族权位的制度,排除A项;察举制指的是通过举孝廉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人才选拔制度,B项正确;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排除C项;科举制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排除D项。
4.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在这一制度下,世家大族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太原温氏,代代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名吏贤士”可知,九品中正制具有合理之处,D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代。根据材料“科道官是进士出身的佼佼者,可以得到迅速的提拔,如果贪赃枉法,会受到比普通官员更为严厉的惩处。”及所学可知,明代六科给事中属于监察制度的范畴,统治者重视对科道官的选拔,并且对科道官的管理要求更高,体现了明代统治者重视对官员的监察,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朝廷内部腐败现象严重,排除B项;“君主勤于政事善于纳谏”属于唐代统治者的重要人才的表现,排除C项;“优秀人才普遍得到重用”表述有误,排除D项。故选A项。
6.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汉代在考课地方官员后,卜式拜为齐王太傅,赵广汉迁为京辅都尉,萧育被罢免,这说明汉代在对官员考核时,根据他们的不同政绩表现,予以升降赏罚,故选D;考课会引起官员变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朝廷政策稳定和贯彻,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汉代官员的考核,而不是纠察豪强,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对地方官员的考核,编户是汉代征发赋役的依据,排除C。
7.答案:C
解析:材料“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与知州同领州事”说明宋代在地方设置通判,与知州共同管理地方政事,同时也是为了分割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监督知州,故选C项;通判是中央任命的地方行政官员,不是中央派出巡查地方的官员,排除A项;通判虽然可以监督知州,但权力并不高于知州,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所述,元初年,行御史台官对行省官的纠劾,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御史台官反遭诬陷和迫害,这种现象较常见,后元世祖正式下达诏令,行御史台官遭行省官迫害的情形才逐渐减少,这一变化表明了元朝初年监察制度逐渐完善,B项正确;材料无法表明行御史台与行省长期紧张对立,排除A项;C项“控制”说法错误,排除:D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9.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推举孝廉受到贵戚人情的干扰,这体现了察举制的弊端,故选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说明察举制下品评人物受到了人情的干扰,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D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材料“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内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表述的是巡视御史出巡的规定,这些规定的目的是提高监察效果,防止出现腐败,B项正确;杜绝贪腐现象的说法过于绝对,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扩大御史权力,也未体现促进制度转型,C、D两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监察官员不隶属于地方行政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实行独立的垂直管理),位卑而权重,故B项正确;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的标志是郡县制的实行,故A项错误;古代监察官只能上位权力监督下位权力,不能反向监督,故C项错误;监察体制是皇帝与官僚间权力斗争的产物,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定期对官员实行考核,评定出等级,并当众宣读”“覆盖广泛、标准明确、制度严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对官员的定期考核,有利于规范官员的执政行为,能够强化政府的效能,B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对官员的考核,没有涉及削弱相权,A项错误;材料涉及定期考核的官员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官员,与防范地方叛乱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主要弊端是考试科目主要限定在儒家经典,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材料所述对官员的考核制度不能弥补科举制的弊端,D项错误。
13.答案:(1)察举制、世官制
(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
(3)科举制;隋唐时期;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给了平民考生一个翻身的机会
(4)从重视血缘到重视才学
解析:(1)第一小问的制度,依据材料一“汉武帝时”、“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结合所学可知,选官制度是察举制。第二小问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可知,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世官制。
(2)第一小问的制度,依据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可以得出九品中正制。第二小问的时期,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3)第一小问的制度,依据材料三“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通过考试入仕的途径”,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科举制。第二小问的时间,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产生于隋唐时期。第三小问的影响,结合科举制的意义可以得出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给了平民考生一个翻身的机会。
(4)本小问的趋势,依据材料,结合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特点可以得出趋势是从重视血缘到重视才学。
14、
(1)答案:制度:察举制。标准:德行、才学、明法知礼、意志谋略(机智果决)。
解析:制度:根据材料一“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可知,这一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标准:根据材料一“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四曰刚毅多略”可知,察举制选官标准是德行、才学、明法知礼、意志谋略(机智果决)。
(2)答案: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
解析:制度:根据材料二“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可知,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弊端:根据材料二“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可知,中正官掌握选官权力,容易徇私舞弊;根据材料二“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可知,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根据材料二“革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可知,九品中正制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
(3)答案:趋势:选拔标准从注重品行、重门第到重才学;选拔方式从地方举荐、官员个人评定到国家统一考试选拔。
解析:趋势:根据三则材料中涉及的选官制度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选拔标准从察举制的注重品行到九品中正制的重门第,再到科举制的重才学;从选拔方式来看,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从地方举荐到官员个人评定,科举制则是由国家统一考试选拔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随堂测试(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