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八上物理12月月考模拟预测卷
(原卷版)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秋 东湖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小旭同学用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3秋 右玉县月考)学校举行红歌比赛,团团同学班合唱《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多么嘹亮”指声音的( )
A.音色好 B.音调高 C.响度大 D.频率高
3.(2023秋 雁塔区校级月考)在标准大气压下,玻璃杯中盛有一些凉开水,放进一根冰棍后,不断搅动,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冰棍只剩一点点,这时杯中水的温度为( )
A.等于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4.(2022秋 韩城市月考)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 )
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5.(2023秋 张店区校级月考)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襄邑道中》有这样的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对于诗中描写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船为参照物,两岸是静止的 B.以两岸为参照物,榆堤是运动的
C.以船为参照物,云是静止的 D.以诗人为参照物,云是运动的
6.(2023秋 丹阳市月考)如图所示,大烧杯甲和小试管乙中均盛有适量的液体,用酒精灯给大烧杯加热(通常情况下几种液体的沸点见下表),下列哪种情形能使液体均沸腾( )
液体 醋 酒精 煤油 花生油
沸点/℃ 60 78 180 335
A.甲烧杯中装煤油,乙试管中装醋 B.甲烧杯中装煤油,乙试管中装花生油
C.甲烧杯中装酒精,乙试管中也装酒精 D.甲烧杯中装醋,乙试管中装酒精
7.(2023秋 江岸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小孔成像叙述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所成的是实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B.薄膜上所成的像是上下颠倒、左右不颠倒的像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减小薄膜和小孔的距离,烛焰的像更小、更明亮
D.为了更好看清烛焰的像,应该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8.(2023秋 桂平市校级月考)“海市蜃楼“在我国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记载,下列光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树荫下圆形的光斑 D.阳光下人的影子
9.(2023秋 射阳县月考)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远离平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小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C.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红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制成红外线灯
10.(2022秋 江宁区月考)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④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③④
D.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②⑤
11.(2022秋 海门市校级月考)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入射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等于90°
B.乙:蜡烛远离玻璃板时,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大小不变
C.丙:点燃蜡烛前,需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D.丁: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光路图
12.(2023秋 长安区校级月考)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为了不踩到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和背着月光走时,分别如何选( )
A.迎着和背着月光走时走亮的地方 B.迎着月光走时走亮的地方
C.迎着月光走时走暗的地方 D.迎着和背着月光走时走暗的地方
13.(2023秋 右玉县月考)我国运动员全红婵,在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单人10米跳台预赛中,出色地完成了“207C”动作。将其下落阶段中的一段运动简化为直线运动,其中A、B、C、D四点是她下落过程中的四个位置,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5s,距离如图所示。关于全红婵在此段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经过C点的速度为5m/s
C.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5m/s D.在AD段的平均速度为11.25m/s
14.(2023秋 天长市月考)如图所示,是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距今约8000年的骨笛,被认定为中国最早的吹奏乐器,具有巨大的文物和考古价值。关于骨笛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骨笛时,按压不同笛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吹骨笛时,按压不同笛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吹骨笛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骨笛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15.(2023秋 青县月考)如图是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B.处于0℃的冰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C.冰在AB段和CD段都要吸热 D.冰在BC段之间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16.(2023春 庐江县月考)如图所示,凸透镜位于O处(图中未画出)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先后在甲、乙两处得像,甲位置的像比乙位置的像大,且甲,乙位置在O的同侧,由此可判断( )
A.甲处可能成的是虚像 B.乙处一定是缩小的像
C.O点位置在乙的左侧 D.蜡烛的像的移动方向向右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17.(2022秋 上蔡县校级月考)用香樟树叶卷成圆筒,把其中一端稍稍捏扁,就可吹响,该声音主要是由 (选填“树叶”或“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同一片叶子可以卷成小筒,也可卷成较大的筒,两者相比,用小筒吹出声音的音调 (选填“较高”、“较低”或“相同”)。
18.(2023秋 滨城区期中)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19.(2023秋 娄星区月考)如图所示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热管的热端受热时,吸液芯里的液体吸收热量变成蒸气,这一过程叫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蒸气在管子里跑到冷端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液态,液体通过吸液芯又回到热端。
20.(2022秋 碑林区校级月考)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 (选填“1”、“2”或“3”),分界面为 (选填“①”“②”),分界面的 方为水。
21.(2022秋 兴化市校级月考)百米赛跑时,作为终点计时裁判,正确的方法是
(填“看到运动员起跑”“看到发令枪冒烟”或“听到发令员口令”)立即计时。学校运动会上,小明作为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裁判,听到了发令枪声立即开始计时,他测得小强的百米赛跑时间为12.50秒,小强的记录成绩与真实成绩相比 (选填“偏好”或“偏差”或“一致”)。
22.(2022秋 兴仁市月考)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 凸透镜。
三.作图题(共2小题,共6分)
23.(2022秋 韩城市月考)如图所示,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24.(2022秋 安徽月考)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四.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5.(2022秋 灌南县校级月考)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研究水的沸腾现象:
(1)如图甲所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在安装时应先调整固定 (选填“A”或“B”)的位置。
(2)同学们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乙所示,则图中 (选填“a”或“b”)是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况,这些气泡到达水面会破裂开来。
(3)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99
如图丙所示,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从记录的数据以及所画的图象都可得出:此时水沸腾时温度为 ℃,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可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5)细心的小王同学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
(6)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填写一种)
(7)如图丁所示,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应是 。
A.a B.b C.c D.d
26.(2022秋 蒲城县校级月考)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了便于观察,本实验应在光线较 (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3)小明在某次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依据此成像原理制成的。
(4)小明做实验时不小心用手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 (填选项序号)。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烛焰的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5)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则人眼在图中 (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6)小明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的适当位置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7.(2022秋 雁塔区校级月考)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 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 的位置,玻璃板应选择
(选填“厚的”或“薄的”)。
(2)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 。
(3)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走,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4)小明把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是 (选填“A”或“B”)。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五.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
28.(2023秋 临川区校级月考)现有一根长为8.5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求:
(1)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多少秒?
(2)敲击声由铁管传入你的耳朵需要多少秒?(结果保留3位小数)
(3)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则你会感觉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
29.(2022秋 集美区校级月考)周末,爸爸开车送小红去图书馆看书,途经一座长1000m的大桥,小红从通过手表测出车子从上桥到离开桥所用时间是50s,求:
(1)车子在桥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2)离开桥时,小红听到车上导航发语音提示“直行,距离目的地还有3公里”,若爸爸以当前速度继续行驶,小红还要多少时间到达图书馆。
30.(2022秋 龙岗区月考)深圳湾大桥是连接广东深圳市和香港的一座跨海大桥,位于深圳湾大海之上,像一条盘旋在深圳湾大海之上的巨龙。深圳湾大桥全长5545m,其中深圳段总长2040m,香港段总长3505m,桥面宽33.1m。大桥设南北两个通航桥,主跨分别为210m和180m。在大桥两端各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请根据情境计算作答:
(1)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
(2)若锐锐同学步行通过大桥的深圳段耗时25min,则他通过大桥的深圳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是一货车司机开车完全通过整个大桥,共用时200s,请通过计算判断此司机完全经过此大桥是否违反交通规则?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3秋八上物理12月月考模拟预测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秋 东湖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小旭同学用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解答】解:A、刻度尺斜放了,放置方法不正确,故A错误;
B、刻度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物体,故B错误;
C、图中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放置正确,是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的,读数时,视线正确,故C正确;
D、物体未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故D错误。
故选:C。
2.(2023秋 右玉县月考)学校举行红歌比赛,团团同学班合唱《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多么嘹亮”指声音的( )
A.音色好 B.音调高 C.响度大 D.频率高
【答案】C
【分析】声音的三要素指音色、音调和响度。
【解答】解:歌声嘹亮指声音的响度大。
故选:C。
3.(2023秋 雁塔区校级月考)在标准大气压下,玻璃杯中盛有一些凉开水,放进一根冰棍后,不断搅动,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冰棍只剩一点点,这时杯中水的温度为( )
A.等于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答案】A
【分析】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解答】解:冰棍放入凉开水中混合很长时间后,并且还剩一点点冰,此时成为温度稳定的冰水混合物,故温度为0℃。
故选:A。
4.(2022秋 韩城市月考)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 )
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答案】C
【分析】凸面镜和凹面镜利用光的反射,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凸透镜和凹透镜利用光的折射,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解答】解:根据课本中的相关知识可知,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和凹面镜;潜望镜是平面镜的应用,平面镜对光线既不发散也不会聚;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选项中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C。
故选:C。
5.(2023秋 张店区校级月考)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襄邑道中》有这样的诗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对于诗中描写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船为参照物,两岸是静止的
B.以两岸为参照物,榆堤是运动的
C.以船为参照物,云是静止的
D.以诗人为参照物,云是运动的
【答案】C
【分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看该物体与选取的参照物的位置随时间有没有发生变化,若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没有,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A、以船为参照物,两岸的位置相对于船随时间是变化的,所以两岸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两岸为参照物,榆堤的位置相对于两岸随时间是不发生变化,所以榆堤是静止的,故B错误;
C、由“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知,船与云的位置随时间不发生变化,所以以船为参照物,云是静止的,故C正确;
D、诗人在船上,船与云的位置随时间是不发生变化,则人与云的位置随时间也不发生变化,所以以诗人为参照物,云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C。
6.(2023秋 丹阳市月考)如图所示,大烧杯甲和小试管乙中均盛有适量的液体,用酒精灯给大烧杯加热(通常情况下几种液体的沸点见下表),下列哪种情形能使液体均沸腾( )
液体 醋 酒精 煤油 花生油
沸点/℃ 60 78 180 335
A.甲烧杯中装煤油,乙试管中装醋
B.甲烧杯中装煤油,乙试管中装花生油
C.甲烧杯中装酒精,乙试管中也装酒精
D.甲烧杯中装醋,乙试管中装酒精
【答案】A
【分析】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且要继续吸热;水沸腾规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并且要继续吸热,若能使液体均沸腾,应要求试管内的物质的沸点低于烧杯内物质的沸点,
A、若甲烧杯中装煤油,乙试管中装醋,由于醋的沸点低于煤油的沸点,故A正确;
B、若甲烧杯中装煤油,乙试管中装花生油,由于花生油的沸点高于煤油的沸点,故B错误;
C、若甲烧杯中装酒精,乙试管中也装酒精,由于物质沸点相同,试管内物质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故C错误;
D、若甲烧杯中装醋,乙试管中装酒精,由于酒精的沸点高于醋的沸点,故D错误;
故选:A。
7.(2023秋 江岸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小孔成像叙述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所成的是实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B.薄膜上所成的像是上下颠倒、左右不颠倒的像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减小薄膜和小孔的距离,烛焰的像更小、更明亮
D.为了更好看清烛焰的像,应该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答案】C
【分析】(1)小孔成的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2)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3)在物距和小孔大小不变时,像距越大像越大;
(4)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和小孔成像实验,物体越亮,环境越暗,物体成像越清晰。
【解答】解:A、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故A错误;
B、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薄膜上所成的像是上下颠倒、左右颠倒的像,故B错误;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小孔大小不变,减小薄膜和小孔的距离,烛焰的像更小、更明亮,故C正确;
D、小孔成像实验,物体越亮,环境越暗,物体成像越清晰,故D错误。
故选:C。
8.(2023秋 桂平市校级月考)“海市蜃楼“在我国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记载,下列光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树荫下圆形的光斑
D.阳光下人的影子
【答案】B
【分析】判断光的折射现象,要对折射的定义理解清楚,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生活中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也是光的折射。
【解答】解:海市蜃楼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折射产生的现象。
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倒影是平面镜成的像,这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故A错误;
B、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B正确;
C、树荫下圆形的光斑,是小孔成像,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故C错误;
D、阳光下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不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9.(2023秋 射阳县月考)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远离平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小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C.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红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制成红外线灯
【答案】C
【分析】(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3)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4)根据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与作用分析作答。
【解答】解: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当人远离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则镜中人大小不变,故A错误;
B、城市中的光污染是由于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故B错误;
C、光被手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是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都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正确;
D、红外体温计应用了红外线具有显著热效应,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的遥控技术制成的,紫外线消毒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故D错误。
故选:C。
10.(2022秋 江宁区月考)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④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③④
D.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②⑤
【答案】A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⑤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故只有A选项正确。
故选:A。
11.(2022秋 海门市校级月考)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入射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等于90°
B.乙:蜡烛远离玻璃板时,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大小不变
C.丙:点燃蜡烛前,需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D.丁:是远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光路图
【答案】B
【分析】(1)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入射角;
(2)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
(3)调整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物体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
(4)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径太长,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前方,造成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的矫正方法,需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前后径太短,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于视网膜后方,造成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的矫正方法,需配戴凸透镜。
【解答】解:
A、入射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0°,所以入射角等于0°,故A错误;
B、蜡烛远离玻璃板时,由于像与物体等大,所以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大小不变,故B正确;
C、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需要调整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所以该调节要在点燃蜡烛后,故C错误;
D、由图可知,该透镜为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所以丁图是近视眼矫正后的成像光路图,故D错误。
故选:B。
12.(2023秋 长安区校级月考)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为了不踩到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和背着月光走时,分别如何选( )
A.迎着和背着月光走时走亮的地方
B.迎着月光走时走亮的地方
C.迎着月光走时走暗的地方
D.迎着和背着月光走时走暗的地方
【答案】C
【分析】(1)人看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线能进入人的眼睛。
(2)平行光射向平而光滑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向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3)人感觉物体的亮暗,关键是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觉暗。
【解答】解: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漫反射。
(1)如图,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所以迎着月光走时走暗的地方。
(2)如图,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所以背着月光走时走亮的地方。
故选:C。
13.(2023秋 右玉县月考)我国运动员全红婵,在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单人10米跳台预赛中,出色地完成了“207C”动作。将其下落阶段中的一段运动简化为直线运动,其中A、B、C、D四点是她下落过程中的四个位置,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5s,距离如图所示。关于全红婵在此段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A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经过C点的速度为5m/s
C.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5m/s
D.在AD段的平均速度为11.25m/s
【答案】C
【分析】(1)根据全红婵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来判断全红婵在AC段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
(2)根据全红婵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及在AC段做加速运动判断;
(3)(4)根据v=计算全红婵在AC、AD段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A、全红婵通过AB段、BC段用时均为0.5s,但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25m、3.75m,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因此全红婵在AC段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A、B选项可知,全红婵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5m/s,但全红婵在AC段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因此全红婵在AC段做的是加速运动,经过C点的速度为AC段最大速度,大于5m/s,故B错误;
C、全红婵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v===5m/s;故C正确;
D、全红婵在AD段的平均速度为v===7.5m/s;故D错误。
故选:C。
14.(2023秋 天长市月考)如图所示,是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距今约8000年的骨笛,被认定为中国最早的吹奏乐器,具有巨大的文物和考古价值。关于骨笛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吹骨笛时,按压不同笛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吹骨笛时,按压不同笛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吹骨笛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骨笛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
【答案】B
【分析】(1)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
(2)响度是声音的大小,与振动的振幅有关;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解答】解:AB.按住不同的笛孔会改变空气柱的长短,则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因此骨笛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错误、B正确;
C.吹骨笛时,用力越大,空气柱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错误;
D.骨笛发出的声音也可能是噪声,若骨笛声影响了别人工作和休息,则骨笛声就是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15.(2023秋 青县月考)如图是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冰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B.处于0℃的冰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C.冰在AB段和CD段都要吸热
D.冰在BC段之间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答案】C
【分析】(1)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冰吸热升温;BC段是冰水混合物,是冰的熔化过程,该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CD段是水吸热升温;
(2)BC段为熔化过程,由图B、C两点可求熔化时间;
(3)B点时是固态,在C点时是液态,中间过程为固液共存状态。
【解答】解:A、该物质在第1min开始熔化,第4min熔化过程结束,故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1min=3min,故A错误;
B、该物质处于0℃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
C、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的都要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故C正确;
D、冰在BC段之间吸热熔化,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6.(2023春 庐江县月考)如图所示,凸透镜位于O处(图中未画出)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光屏先后在甲、乙两处得像,甲位置的像比乙位置的像大,且甲,乙位置在O的同侧,由此可判断( )
A.甲处可能成的是虚像
B.乙处一定是缩小的像
C.O点位置在乙的左侧
D.蜡烛的像的移动方向向右
【答案】C
【分析】(1)根据“光屏能承接到的像为实像”分析甲、乙两处所成像的虚像;根据光屏先后在O同侧的甲、乙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甲处的像比乙处大,可知像的大小变化,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以及蜡烛的移动方向;
(2)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可能关系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乙处所成像的性质。
【解答】解:(1)由于两次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以甲、乙两处都成实像,故A错误;
由题意可知,光屏先后在O同侧的甲、乙两处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且甲处的像比乙处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像在不断地靠近凸透镜,因此凸透镜(O点位置)在乙的左侧,蜡烛在凸透镜的左侧,此时蜡烛在远离凸透镜,因此蜡烛向左移动,故C正确,D错误;
(2)由于题干未提供物距和凸透镜的焦距,因此乙处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故选:C。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17.(2022秋 上蔡县校级月考)用香樟树叶卷成圆筒,把其中一端稍稍捏扁,就可吹响,该声音主要是由 空气柱 (选填“树叶”或“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同一片叶子可以卷成小筒,也可卷成较大的筒,两者相比,用小筒吹出声音的音调 较高 (选填“较高”、“较低”或“相同”)。
【答案】空气柱;较高。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的快慢叫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答】解:用香樟树叶卷成筒,把其中一端稍稍捏扁,吹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卷成小筒时空气柱细,振动快,故小筒吹出的音调较高。
故答案为:空气柱;较高。
18.(2023秋 滨城区期中)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B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2.50 cm。
【答案】B;2.50。
【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时视线与物体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
【解答】解:
读数时视线与物体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故读数方法正确的是B;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示数2.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50cm。
故答案为:B;2.50。
19.(2023秋 娄星区月考)如图所示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当热管的热端受热时,吸液芯里的液体吸收热量变成蒸气,这一过程叫 汽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蒸气在管子里跑到冷端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液态,液体通过吸液芯又回到热端。
【答案】汽化;放出。
【分析】汽化指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汽化要吸热;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解答】解:当热管的热端受热时,吸液芯里的液体吸收热量变成蒸气,这一过程物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蒸气在管子里跑到冷端放出热量变成液态,液体通过吸液芯又回到热端。
故答案为:汽化;放出。
20.(2022秋 碑林区校级月考)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 2 (选填“1”、“2”或“3”),分界面为 ② (选填“①”“②”),分界面的 上 方为水。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一定相等,由此可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和界面。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一定在相对的两个区域中,由此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解答】解:由图可知,∠1等于∠3,因此①是法线,②是界面,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
又因为∠2大于∠3,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分界面下方是空气,上方是水。
故答案为:2;②;上。
21.(2022秋 兴化市校级月考)百米赛跑时,作为终点计时裁判,正确的方法是 看到发令枪冒烟 (填“看到运动员起跑”“看到发令枪冒烟”或“听到发令员口令”)立即计时。学校运动会上,小明作为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裁判,听到了发令枪声立即开始计时,他测得小强的百米赛跑时间为12.50秒,小强的记录成绩与真实成绩相比 偏好 (选填“偏好”或“偏差”或“一致”)。
【答案】看到发令枪冒烟;偏好。
【分析】终点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枪冒烟就开始计时,由于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光传播100m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m所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可知,距离一定时,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解答】解:百米赛跑时,作为终点计时裁判,正确的方法是看到发令枪冒烟立即计时;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偏小,少的时间为声音传播100m所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可知,距离一定时,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因此小强的记录成绩与真实成绩相比偏好。
故答案为:看到发令枪冒烟;偏好。
22.(2022秋 兴仁市月考)小明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放大 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屏 靠近 凸透镜。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会使像提前形成。
【解答】解:(1)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18cm处,物距2f>u>f,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将远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比原来提前会聚成像,所以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故答案为:放大;靠近。
三.作图题(共2小题,共6分)
23.(2022秋 韩城市月考)如图所示,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答案】见解答图
【分析】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三条特殊光线)来作图。
【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24.(2022秋 安徽月考)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解答】解: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5.(2022秋 灌南县校级月考)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研究水的沸腾现象:
(1)如图甲所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在安装时应先调整固定 B (选填“A”或“B”)的位置。
(2)同学们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乙所示,则图中 a (选填“a”或“b”)是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况,这些气泡到达水面会破裂开来。
(3)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99
如图丙所示,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从记录的数据以及所画的图象都可得出:此时水沸腾时温度为 99 ℃,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可能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5)细心的小王同学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石棉网和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 。
(6)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减少水的质量 。(填写一种)
(7)如图丁所示,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实线部分)。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应是 C 。
A.a B.b C.c D.d
【答案】(1)B;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2)a;(3)如上图所示;(4)99;小于;(5)石棉网和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6)减少水的质量;(7)C。
【分析】(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从下向上固定实验器材的位置;
(2)水沸腾时,整个容器内水温相同,气泡上升时不断有水汽化成水蒸气进入气泡,使气泡体积变大,迅速到达液面破裂;
(3)根据表格数据绘制即可;
(4)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持续吸热,该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5)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要继续吸热;据此分析;
(6)(7)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酒精灯火焰的大小等;
【解答】解:(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该从下至上的顺序安装,所以需先调整固定B的位置;
(2)水沸腾时的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直到液面破裂开,因此图乙中a是水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况;
(3)由表格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4)由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9℃;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此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因此此时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5)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有余温,石棉网与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因此水未立即停止沸腾;
(6)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少水的质量;
(7)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量减少,则会缩短水到达沸腾的时间,而水的沸点不变,因此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应是c,故C正确。
故答案为:(1)B;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2)a;(3)如上图所示;(4)99;小于;(5)石棉网和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6)减少水的质量;(7)C。
26.(2022秋 蒲城县校级月考)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为了便于观察,本实验应在光线较 暗 (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如图甲所示,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10.0 cm。
(3)小明在某次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 放大 的实像,生活中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依据此成像原理制成的。
(4)小明做实验时不小心用手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 D (填选项序号)。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烛焰的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5)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则人眼在图中 B (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6)小明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的适当位置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远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答案】(1)暗; (2)10.0;(3)放大;投影仪;(4)D;(5)B;(6)远视。
【分析】(1)成像的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并且越亮,物体成像越清晰;
(2)通过甲图所示的现象,结合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即可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
(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为: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应用为投影仪;
(4)凸透镜一部分被遮挡后,仍有光线会透过透镜成像,只是透过的光线减少,成像变暗;
(5)u<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成像物体在同侧;
(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镜是凹透镜,远视境是凸透镜。
【解答】解:(1)环境越暗,烛焰相对越亮,烛焰成像会越清晰;
(2)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50.0cm﹣40.0cm=10.0cm;
(3)由图乙可知,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u=25.0cm 10.0cm=15.0cm,像距为u=55.0cm 25.0cm=30.0cm,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故2f>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投影仪的制作原理;
(4)凸透镜上半部分被遮挡后,仍有光线会透过透镜成像,只是透过的光线减少,成像变暗,故选D;
(5)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7.0cm刻度线处,此时u=17.0cm 10.0cm=7.0cm<f,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不到,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成像物体同侧,所以应从B处观察;
(6)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眼镜的镜片,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该镜片把光线会聚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该眼镜是远视眼镜。
故答案为:(1)暗; (2)10.0;(3)放大;投影仪;(4)D;(5)B;(6)远视。
27.(2022秋 雁塔区校级月考)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 A、B是两段外形相同的蜡烛。
(1)选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 像 的位置,玻璃板应选择 薄的 (选填“厚的”或“薄的”)。
(2)小明将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 。
(3)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蜡烛B移走,在相同位置上放上光屏。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选填“实”或“虚”)像。
(4)小明把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结束后,小明想,若把玻璃板沿MN截成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蜡烛通过左右两部分玻璃板成像的情况是 A (选填“A”或“B”)。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答案】(1)像;薄的;(2)相等;A;(3)不能;虚;(4)不变;(5)A。
【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为防止出现两个像,实验中应选用较薄的玻璃板;
(2)当镜后蜡烛和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确定镜前蜡烛像的位置,便于测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同时为了比较物像大小;眼睛在物体一侧时,既能看到物体又能看到物体的像;
(3)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而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4)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
【解答】解:
(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蜡烛A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板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为防止出现两个像,实验中应选用较薄的玻璃板;
(2)B能和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实验时眼睛应在玻璃板的A的一侧观察玻璃板所成的像;
(3)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而平面镜成虚像,因此如果在像B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4)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把蜡烛A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则像的大小不变;
(5)平面镜所成的像关于镜面对称,像点与物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只有一个像的位置。每个平面镜都成一个完整的像,但这两个像在同一位置。故应选A。
故答案为:(1)像;薄的;(2)相等;A;(3)不能;虚;(4)不变;(5)A。
五.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
28.(2023秋 临川区校级月考)现有一根长为8.5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求:
(1)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多少秒?
(2)敲击声由铁管传入你的耳朵需要多少秒?(结果保留3位小数)
(3)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则你会感觉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
【答案】(1)敲击声由空气传入耳朵的时间是0.025s;
(2)敲击声由铁管传入耳朵的时间为0.002s;
(3)人的耳朵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
【分析】根据声音在铁管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结合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听到声音的次数。
【解答】解:(1)敲击声由空气传入耳朵需要的时间为:;
(2)敲击声由铁管传入耳朵需要的时间为:;
(3)两次声音传播的时间间隔为:Δt=t1﹣t2=0.025s﹣0.002s=0.023s;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声音在8.5m长的铁管中沿铁管和空气传来的时间间隔小于0.1s,人耳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
答:(1)敲击声由空气传入耳朵的时间是0.025s;
(2)敲击声由铁管传入耳朵的时间为0.002s;
(3)人的耳朵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
29.(2022秋 集美区校级月考)周末,爸爸开车送小红去图书馆看书,途经一座长1000m的大桥,小红从通过手表测出车子从上桥到离开桥所用时间是50s,求:
(1)车子在桥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2)离开桥时,小红听到车上导航发语音提示“直行,距离目的地还有3公里”,若爸爸以当前速度继续行驶,小红还要多少时间到达图书馆。
【答案】(1)车子在桥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2)小红到达图书馆还要150s。
【分析】(1)知道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v=计算速度;
(2)知道路程和速度,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t=计算时间。
【解答】解:(1)车子在桥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20m/s;
(2)小红还要行驶的路程:s′=3公里=3000m,
小红还要行驶的时间:t′===150s。
答:(1)车子在桥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2)小红到达图书馆还要150s。
30.(2022秋 龙岗区月考)深圳湾大桥是连接广东深圳市和香港的一座跨海大桥,位于深圳湾大海之上,像一条盘旋在深圳湾大海之上的巨龙。深圳湾大桥全长5545m,其中深圳段总长2040m,香港段总长3505m,桥面宽33.1m。大桥设南北两个通航桥,主跨分别为210m和180m。在大桥两端各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请根据情境计算作答:
(1)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
(2)若锐锐同学步行通过大桥的深圳段耗时25min,则他通过大桥的深圳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是一货车司机开车完全通过整个大桥,共用时200s,请通过计算判断此司机完全经过此大桥是否违反交通规则?
【答案】(1)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限速100km/h;(2)通过大桥的深圳段的平均速度是1.36m/s;(3)不违反交通规则。
【分析】(1)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通过该大桥的最高速度不能超过100km/h;
(2)利用公式v=,已知路程和时间,可以通过大桥的深圳段的平均速度;
(3)利用公式v=,计算平均速度与100km/h进行比较。
【解答】解:(1)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限速100km/h;
(2)通过大桥的深圳段的平均速度:;
(3)司机完全经过此大桥的速度:=99.81km/h<100km/h,不违反交通规则。
答:(1)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限速100km/h;(2)通过大桥的深圳段的平均速度是1.36m/s;(3)不违反交通规则。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秋八上物理12月月考模拟预测卷02(人教版第1~5章)(原卷+解析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