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评估卷(B)九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50分,答题时间为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拓片,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其有助于直观地了解历史。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古埃及文明的是( )
A. 象形文字 B. 楔形文字 C. 甲骨文 D. 金文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的限定信息“古埃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A项正确;楔形文字,是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不能用于研究埃及文明,排除B项;甲骨文是中国古老的文字,不能用于研究埃及文明,排除C项;金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体名称,排除D项。故选A项。
2. 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
B. 屋大维独揽国家最高权力,实行“元首制”
C. 大化改新促进日本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D. 拜占庭帝国在奥斯曼帝国打击下灭亡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大化改新促进日本社会的转型和进步,属于历史观点,评价了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是“促进日本社会的转型和进步”,C项正确;“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属于两河流域当时的真实状况,是历史事实,排除A项;“屋大维独揽国家最高权力,实行元首制”属于罗马当时的政治状况,是历史事实,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在奥斯曼帝国打击下灭亡”叙述的是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属于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C项。
3. 阿拉伯人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阿拉伯文化,拜占庭帝国在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创造了拜占庭文化。这两种文化形成的共同地理因素是( )
A. 攻占了古希腊和罗马 B. 地跨了欧、亚、非三大洲
C. 都与同期的中国接壤 D. 将地中海作为“内湖”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阿拉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均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它们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创造了阿拉伯文化、拜占庭文化,B项正确;阿拉伯帝国没有攻占了古希腊和罗马,排除A项;拜占庭帝国不与同期的中国毗连,排除C项;罗马帝国将地中海作为“内湖”,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材料体现了( )
A.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B. 世界市场的彻底形成
C.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斗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体现了殖民国家为获取资本原始的积累而采取的赤裸裸的掠夺手段.而这些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A项正确;世界市场的彻底形成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未在题干中体现,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题干中未出现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斗争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5. 1776年,美国社会盛行的一本小册子《常识》公开提出美国独立问题。在一个人口不到300万的殖民地里,《常识》总共售出了约50万册。由此可见,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
A. 北美民众独立愿望强烈 B. 英国殖民统治残酷
C. 北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常识》很受北美人民欢迎,这体现了人们对《常识》中观点的认可,而《常识》提倡美国的独立,北美民众渴望获得独立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情况,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出北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
6. 某国际组织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该国际组织是( )
A. 国际联盟 B. 共产主义者同盟 C. 巴黎公社 D. 第一国际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在1864年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D项正确;巴黎和会后成立国际组织,维持战后国际秩序,排除A项;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排除B项;巴黎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
7. 他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打败了殖民者,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这里的“解放者”和“殖民者”分别是( )
A. 玻利瓦尔、西班牙 B. 圣马丁、葡萄牙 C. 拿破仑、法国 D. 华盛顿、英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率领军队,打败了西班牙军队,由北向南,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A项正确;圣马丁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无关,排除B项;拿破仑领导打败了反法联盟,排除C项;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排除D项。故选A项。
8. 彼得一世鼓励私人开办企业,规定凡是开办工场的场主有权向贵族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很快,俄国拥有了85个五金企业和军工企业,以及各种各样的轻工业工场。彼得一世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A. 学习西方文化 B. 追求民族独立 C. 确立资本主义 D. 实现富国强兵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彼得一世鼓励私人开办企业”、“俄国拥有了85个五金企业和军工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经济和军事,即为了富国强兵,D项正确;学习西方文化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项;彼得一世时期,俄国是独立国家,排除B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使俄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
9. 1863年元旦,美国北部的自由黑人欢呼雀跃,南部的黑人奴隶也看到了光明前途,开始成批逃往北部,而奴隶主则暴跳如雷。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1787美国宪法的颁布 B.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 D. 《宅地法》的颁布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863年元旦,美国北部的自由黑人欢呼雀跃;南部黑人奴隶也看到了光明前途,开始大批逃往北部,而奴隶主则暴跳如雷”和所学知识可知,1862年,林肯政府审时度势,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这一法令极大地调动了黑人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C项正确;1787美国宪法的颁布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排除A项;1860年11月,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第16任总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排除D项。故选C项。
10. “啤酒和牛排开始在日本流行;各大臣们穿着燕尾服,在派对中跳着交谊舞;天皇也改穿普鲁士风格的陆军元帅制服,并开始蓄须;日本首相开始举办化妆舞会……”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日本实行( )
A. 倒幕运动 B. “文明开化” C. “殖产兴业” D. 征兵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啤酒和牛排开始在日本流行;各大臣们穿着燕尾服,在派对中跳着交谊舞;天皇也改穿普鲁士风格的陆军元帅制服,并开始蓄须;日本首相开始举办化妆舞会……”,结合所学可知,该现象属于“文明开化”的内容,B项正确;倒幕运动是在明治维新之前,排除A项;“殖产兴业”是经济方面的口号, 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征兵制是军事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
11. 下表内容反映的是近代石油的使用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主要功能 时间 产量
照明 1870年 80万吨
化工能源 1900年 2000万吨
A. 蒸汽机车的发明和使用 B. 电话的诞生
C.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 赛璐珞制造技术的发明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表格中“照明和化工能源产量”,从表中的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1870年石油产量大增,说明石油的用量增加,化工能源在增加,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因为以石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石油的开采,C项正确;蒸汽机车的发明和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排除A项;电话的诞生是通讯领域的,排除B项;赛璐珞制造技术的发明是化学工业,但是不是能源,排除D项。故选C项。
12. 德国在一战期间共雇用了超过200万妇女从事后方生产工作。1914年的德国某公司几乎没有任何女性员工。在1917年,该公司已经有超过5万名女工为其服务。这表明( )
A. 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B. 战争波及更多民众
C. 战争减少了就业机会 D. 民用工业受到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德国在一战期间共雇用了超过200万妇女从事后方的生产工作。1914年的德国某公司几乎没有任何女性员工。在1917年,该公司已经有超过5万名女工为其服务”可知,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波及到更多的民众,男性劳力由于战争数量减少,广大妇女走进工厂,B项正确;妇女走进工厂不能说明其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战争减少了就业机会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战争工业,不是民用工业,排除D项。故选B项。
13. 某历史杂志中世界近代史专栏展示了下列内容,据此推断该专栏的标题是( )
A. 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B. 多彩的近代艺术宝库
C. 生物科学的重大突破 D. 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封面”、“《物种起源》的手稿”可知涉及的是近代的科技,“《战争与和平》的封面”、“绘画《向日葵》”可知涉及的是近代的文化,所以题干反映的是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D项正确;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物种起源》”无关,排除A项;《物种起源》没有体现多彩的近代艺术宝库,排除B项;《向日葵》没有体现生物科学的重大突破,排除C项。故选D项。
14. “20世纪30年代初,在中国几乎没有哪种刊物不谈论苏联,不发表有关苏联的文章,谈论苏联已成为一种时尚。”这一时期国人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
A. 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 苏联颁布的新宪法
C. 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D.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20世纪30年代初,在中国几乎没有哪种刊物不谈论苏联,不发表有关苏联的文章,谈论苏联已成为一种时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执政后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28-1937年,苏联成功完成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同时苏联完成了农业集体化,A项正确;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施,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些变化,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题干中未出现反映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的信息,排除C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5.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加强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国宣布埃及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战后,英国继续维持埃及的保护国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从而引发了( )
A. 卡德纳斯改革 B.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 华夫脱运动 D.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为加强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国宣布埃及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战后,英国继续维持埃及的保护国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实际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一战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在此背景下,埃及华夫脱运动爆发,C项正确;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也是20世纪初墨西哥革命后的护宪运动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排除A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的,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6. 下列是1930—1939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与人口失业率的数据统计表,其中,1930—1933年经济增长率为负数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增长率 -8.5% -6.4% -12.9% -1.2% 10.8% 8.9% 12.9% 5.1% -3.3% 8.0%
失业率 8.7% 15.9% 23.6% 24.9% 21.7% 20.1% 16.9% 14.3% 19.0% 17.2%
A. 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下跌 B. 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影响
C.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影响 D. 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美国,1930-193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呈现负增长,人口失业率呈现正增长,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在1929-1933年经历了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生产凋敝,经济衰退,失业人口增多,B项正确;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下跌是美国经济大危机的重要表现,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发生的事件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且无关,排除C项;美国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从1936年社会安全法案实行之后,逐步完善起来的。与题干时间不符且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7. “1933年,罗斯福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十几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350亿美元……”这些措施说明美国政府( )
A. 仍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 已经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C. 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D.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1933年罗斯福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十几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350亿美元……”可知,这些措施说明美国政府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D项正确;仍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实施不符,排除A项;已经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与罗斯福新政史实不符,罗斯福新政是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能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
18. 下列描述的史实体现的共同影响是( )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1936年3月5日下午,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拜谒天皇,接受了组阁命令,建立法西斯专政。
A. 加重了经济大危机的消极影响 B. 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
C. 标志着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 D. 推动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分别说明了德国和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其共同影响是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C项正确;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是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排除A项;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排除B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别签署《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推动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19. “希特勒采取了最后挣扎的政策。这一变化主要是苏联造成的。总之 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问题已处在总解决的前夜,而消灭法西斯的主力军是苏联。”能够证实这一论断的是( )
A. 德国闪击波兰 B. 苏联赢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问题已处在总解决的前夜,而消灭法西斯的主力军是苏联”并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格勒会战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终结了德国保持的攻势局面,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从世界范围看,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D项正确;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排除A项;苏联赢得莫斯科保卫战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极大的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击侵略的决心,排除B项;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向日本宣战,加速了日本的失败,排除C项。故选D项。
20. 只要苏联能够在抵抗德国的进攻中坚持住,不溃败,英美就不会付出巨大牺牲去减轻苏联的压力,因而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一事被不断拖延。材料表明英美旨在( )
A. 实现反法西斯的目的 B. 维护国家自身的利益
C. 协助苏联赢得了胜利 D. 减轻苏联的军事压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只要苏联能够在抵抗德国的进攻中坚持住,不溃败,英美就不会付出巨大牺牲去减轻苏联的压力,因而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一事被不断拖延”,这表明英美关切国家自身利益,不想为战争付出太多,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果,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苏联是否赢得胜利,排除C项;“减轻苏联的军事压力”与题干材料“英美就不会付出巨大牺牲去减轻苏联的压力”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印刷工场
材料二 作为昔日罗马帝国的中心——意大利,工商业有所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是“黑暗时代”,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体倒退时期,所以努力复兴古典文化。但“复兴”其实是对现实人类知识和思想的空前解放与再创造,有着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郭方《看得见的世界史》
材料三 1973年,诺斯出版了《西方世界的兴起》,系统地提出一个影响极大的理论:西方之所以产生了工业资本主义而迅速兴起,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权的确立。
——摘编自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所体现的生产方式,并分析这一时期生产组织出现的趋势。
(2)材料二中的“对现实人类知识和思想的空前解放与再创造”指的是哪一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兴起的重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能够支撑材料三中理论的史实。
【答案】(1)生产方式:手工工场。趋势:逐渐资本主义化。
(2)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影响: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重要因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史实: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
【小问1详解】
生产方式:依据材料一图片及所学可知,图片所体现的生产方式是手工工场。中世纪的欧洲,手工业不断发展,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趋势:依据所学可知,手工业发展,推动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小问2详解】
运动:根据材料二“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是‘黑暗时代’,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体倒退时期,所以努力复兴古典文化“可以得出,这场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科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
【小问3详解】
重要因素:依据材料三信息“西方之所以产生了工业资本主义而迅速兴起,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权的确立”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兴起的重要因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史实:依据所学可知,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摘编自[美]沃尔特·拉菲伯等《美国世纪: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与兴盛》
材料二 由于认识到现代社会需要高技术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因此,政府立法规定,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受教育而不是赚钱。例如,英国1881年规定,5至10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摘编自[关]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三 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摘编自《文明的力量:人与自然的创意》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技术的“大发展”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把美国带入了什么时代?
(2)据材料二,概括政府针对儿童受教育问题进行立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儿童接受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问题。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一问题?
【答案】(1)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电气时代”。
(2)原因:现代社会需要高技术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影响: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提升了文明程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等等。
(3)问题: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如何正确对待: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开发新能源,推动环保科技的发展;等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事件:根据材料一“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时代: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电灯、打字机、电话分分面世,可见美国进入“电气时代”。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二“由于认识到现代社会需要高技术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月新日异,电气化机械化的生产需要高技术和受良好教育的劳动者,故政府立法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影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需要人才,人才培养依靠教育,儿童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儿童接受教育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提升了文明程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等。(此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小问3详解】
问题:根据材料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可知,科技的发展带给人类生活的便捷,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但同样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
如何对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在加强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例如,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同时,也应支持有市场、有效益且达到环保要求的企业发展。 环境保护也不应阻碍经济的合理发展。应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使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此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示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摘编自《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
材料二 从1919年起实行粮食征收制,农民无偿地按摊派的数额把“余粮”交给国家却很少能得到补偿。农民对此极其不满,暴动此起彼伏。
——摘编自左凤荣、沈志华《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材料三 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1/3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据材料一,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针对农民的“不满”,列宁采取了什么政策?分析该政策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取得工业化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什么问题?
【答案】(1)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核心内容:废除农奴制。
(2)政策:新经济政策。影响: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3)问题:国民经济发展失衡;无视工人生活水平,工人积极性下降;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
【小问1详解】
沙皇:根据材料一中“兹依照本法令……所指示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所以沙皇是:亚历山大二世。
核心内容:根据所学可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故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所以核心内容是:废除农奴制。
【小问2详解】
政策:根据材料二中“从1919年起实行粮食征收制,农民无偿地按摊派的数额把“余粮”交给国家却很少能得到补偿。农民对此极其不满,暴动此起彼伏。”,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口由贸易;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所以针对农民的“不满”列宁采取的政策是: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影响:结合所学可知,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是: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小问3详解】
问题:根据材料三中“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1/3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在取得工业化成就的同时,还存在问题有:国民经济发展失衡;无视工人生活水平,工人积极性下降;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4. 请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表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400万平方千米以上的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人
参战人员 7000多万人
伤亡人员 3000多万人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答案】【示例】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战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一战期间,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不断激化,甘地领导印度人民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然没有实现印度的真正独立,但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发生于埃及的华夫脱运动使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可知,一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不断高涨。等级建议:
【解析】
【详解】由题干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表和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所以可以拟定标题为: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论述: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即一战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再论述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背景、影响、结果,最后得出一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不断高涨的结论。注意: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由美国倡导召开的华盛顿会议,通过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以美国对日本和英国的优势而结束。美、日、英在远东、太平洋地区达成了暂时的妥协,确定了西方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摘编自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材料二 1942年1月,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宣言——《联合国家宣言》,该宣言保证缔约各国互相合作,竭尽人力物力,打败德意日及其附庸国,不得单独停战媾和。签署这个宣言时,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居于领衔地位。
——摘编自殷丽萍《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其原因》
材料三
图1 雅尔塔会议 图2 在“密苏里号”上日本签署投降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国际新秩序的名称,分析《九国公约》对中国产生的危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背景,并简述该宣言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图1所示会议决定在战后成立了哪一国际组织?图2所示事件标志着二战结束,请说出这一事件的准确时间。
【答案】(1)国际新秩序: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危害: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背景:法西斯国家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影响:《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3)国际组织:联合国。时间:1945年9月2日。
【解析】
【小问1详解】
国际新秩序:据材料一“作为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由美国倡导召开的华盛频会议,通过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以美国对日本和英国的优势而结束。美、日、英在远东、太平洋地区达成了暂时的妥协,确定了西方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国际新秩序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列强确立了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形成凡尔赛体系。通过华盛顿会议,列强确立了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统治的新秩序,形成华盛顿体系。
危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九国公约》对中国产生的危害是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小问2详解】
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西斯国家疯狂的侵略扩张,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加深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法西斯力量团结起来,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影响:根据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宣言——《联合国家宣言》,该宣言保证缔约各国互相合作,竭尽人力物力,打败德意日及其附庸国,不得单独停战媾和”可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小问3详解】
组织:根据材料三图1可知,1945年初,纳粹德国临近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接近最后胜利,美、英、苏为加强相互信赖,协调战略计划,尽快结束战争,安排战后国际事务,维护战后和平,三国首脑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和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于1945年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上决定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战后成立联合国。
时间:根据材料三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向同盟国投降的签降仪式。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评估卷(B)九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50分,答题时间为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拓片,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其有助于直观地了解历史。下列古老文字的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古埃及文明的是( )
A 象形文字 B. 楔形文字 C. 甲骨文 D. 金文
2. 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
B. 屋大维独揽国家最高权力,实行“元首制”
C. 大化改新促进日本社会的转型和进步
D. 拜占庭帝国在奥斯曼帝国打击下灭亡
3. 阿拉伯人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阿拉伯文化,拜占庭帝国在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创造了拜占庭文化。这两种文化形成的共同地理因素是( )
A. 攻占了古希腊和罗马 B. 地跨了欧、亚、非三大洲
C. 都与同期的中国接壤 D. 将地中海作为“内湖”
4.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材料体现了( )
A.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B. 世界市场的彻底形成
C.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斗争
5. 1776年,美国社会盛行的一本小册子《常识》公开提出美国独立问题。在一个人口不到300万的殖民地里,《常识》总共售出了约50万册。由此可见,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
A. 北美民众独立愿望强烈 B. 英国殖民统治残酷
C. 北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6. 某国际组织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该国际组织是( )
A. 国际联盟 B. 共产主义者同盟 C. 巴黎公社 D. 第一国际
7. 他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打败了殖民者,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这里的“解放者”和“殖民者”分别是( )
A. 玻利瓦尔、西班牙 B. 圣马丁、葡萄牙 C. 拿破仑、法国 D. 华盛顿、英国
8. 彼得一世鼓励私人开办企业,规定凡是开办工场的场主有权向贵族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很快,俄国拥有了85个五金企业和军工企业,以及各种各样的轻工业工场。彼得一世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A 学习西方文化 B. 追求民族独立 C. 确立资本主义 D. 实现富国强兵
9. 1863年元旦,美国北部的自由黑人欢呼雀跃,南部的黑人奴隶也看到了光明前途,开始成批逃往北部,而奴隶主则暴跳如雷。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1787美国宪法的颁布 B.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D. 《宅地法》的颁布
10. “啤酒和牛排开始在日本流行;各大臣们穿着燕尾服,在派对中跳着交谊舞;天皇也改穿普鲁士风格的陆军元帅制服,并开始蓄须;日本首相开始举办化妆舞会……”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日本实行( )
A. 倒幕运动 B. “文明开化” C. “殖产兴业” D. 征兵制
11. 下表内容反映的是近代石油的使用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主要功能 时间 产量
照明 1870年 80万吨
化工能源 1900年 2000万吨
A. 蒸汽机车的发明和使用 B. 电话的诞生
C.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D. 赛璐珞制造技术的发明
12. 德国在一战期间共雇用了超过200万妇女从事后方的生产工作。1914年的德国某公司几乎没有任何女性员工。在1917年,该公司已经有超过5万名女工为其服务。这表明( )
A. 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B. 战争波及更多民众
C. 战争减少了就业机会 D. 民用工业受到影响
13. 某历史杂志中世界近代史专栏展示了下列内容,据此推断该专栏的标题是( )
A. 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B. 多彩的近代艺术宝库
C. 生物科学的重大突破 D. 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
14. “20世纪30年代初,在中国几乎没有哪种刊物不谈论苏联,不发表有关苏联的文章,谈论苏联已成为一种时尚。”这一时期国人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
A. 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 苏联颁布的新宪法
C. 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D.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5.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加强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国宣布埃及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战后,英国继续维持埃及的保护国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从而引发了( )
A. 卡德纳斯改革 B.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 华夫脱运动 D.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6. 下列是1930—1939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与人口失业率的数据统计表,其中,1930—1933年经济增长率为负数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增长率 -8.5% -6.4% -12.9% -1.2% 10.8% 8.9% 129% 5.1% -3.3% 8.0%
失业率 8.7% 15.9% 23.6% 24.9% 21.7% 20.1% 16.9% 14.3% 19.0% 17.2%
A. 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下跌 B. 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影响
C.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影响 D. 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建立
17. “1933年,罗斯福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十几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350亿美元……”这些措施说明美国政府( )
A. 仍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 已经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C. 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D.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18. 下列描述的史实体现的共同影响是( )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1936年3月5日下午,受军部控制广田弘毅拜谒天皇,接受了组阁命令,建立法西斯专政。
A. 加重了经济大危机的消极影响 B. 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
C. 标志着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形成 D. 推动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19. “希特勒采取了最后挣扎的政策。这一变化主要是苏联造成的。总之 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问题已处在总解决的前夜,而消灭法西斯的主力军是苏联。”能够证实这一论断的是( )
A. 德国闪击波兰 B. 苏联赢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20. 只要苏联能够在抵抗德国的进攻中坚持住,不溃败,英美就不会付出巨大牺牲去减轻苏联的压力,因而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一事被不断拖延。材料表明英美旨在( )
A. 实现反法西斯的目的 B. 维护国家自身的利益
C. 协助苏联赢得了胜利 D. 减轻苏联的军事压力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印刷工场
材料二 作为昔日罗马帝国的中心——意大利,工商业有所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是“黑暗时代”,是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体倒退时期,所以努力复兴古典文化。但“复兴”其实是对现实人类知识和思想的空前解放与再创造,有着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郭方《看得见的世界史》
材料三 1973年,诺斯出版了《西方世界的兴起》,系统地提出一个影响极大的理论:西方之所以产生了工业资本主义而迅速兴起,是因为它形成了一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制度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所有权的确立。
——摘编自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所体现的生产方式,并分析这一时期生产组织出现的趋势。
(2)材料二中的“对现实人类知识和思想的空前解放与再创造”指的是哪一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兴起的重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能够支撑材料三中理论的史实。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摘编自[美]沃尔特·拉菲伯等《美国世纪:一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与兴盛》
材料二 由于认识到现代社会需要高技术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因此,政府立法规定,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受教育而不是赚钱。例如,英国1881年规定,5至10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摘编自[关]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三 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摘编自《文明的力量:人与自然的创意》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技术的“大发展”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把美国带入了什么时代?
(2)据材料二,概括政府针对儿童受教育问题进行立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儿童接受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问题。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一问题?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示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摘编自《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
材料二 从1919年起实行粮食征收制,农民无偿地按摊派的数额把“余粮”交给国家却很少能得到补偿。农民对此极其不满,暴动此起彼伏。
——摘编自左凤荣、沈志华《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材料三 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1/3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据材料一,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针对农民的“不满”,列宁采取了什么政策?分析该政策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取得工业化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什么问题?
24. 请阅读下面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表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400万平方千米以上的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人
参战人员 7000多万人
伤亡人员 3000多万人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由美国倡导召开的华盛顿会议,通过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以美国对日本和英国的优势而结束。美、日、英在远东、太平洋地区达成了暂时的妥协,确定了西方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摘编自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讲》
材料二 1942年1月,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宣言——《联合国家宣言》,该宣言保证缔约各国互相合作,竭尽人力物力,打败德意日及其附庸国,不得单独停战媾和。签署这个宣言时,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居于领衔地位。
——摘编自殷丽萍《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其原因》
材料三
图1 雅尔塔会议 图2 在“密苏里号”上日本签署投降书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国际新秩序的名称,分析《九国公约》对中国产生的危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背景,并简述该宣言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图1所示会议决定在战后成立了哪一国际组织?图2所示事件标志着二战结束,请说出这一事件的准确时间。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