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教研联片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教研联片历史第一次中考模拟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 19世纪,欧洲小学教育大规模发展,基础教育成为强迫性的公民义务。1870年到1900年,德国的文盲率从2%降低到0%,意大利的文盲率从59%降到33%。当时发展基础教育主要是为了( )
A. 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B. 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C. 培养国民的人权意识 D. 推动科学事业的进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世纪,欧洲小学教育大规模发展,基础教育成为强迫性的公民义务。1870年到1900年,德国的文盲率从2%降低到0%,意大利的文盲率从59%降到33%。”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当时欧洲各国发展基础教育主要是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A项正确;当时欧洲各国发展基础教育主要是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并不是为了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排除B项;培养国民的人权意识并不是欧洲发展基础教育的初衷,排除C项;基础教育并不能直接推动科学事业的进步,排除D项。故选A项。
2. 美国将中国视为比俄罗斯更重要的对手,拜登政府2022年5月针对“印太”地区展开密集外交动作,包括举行美国-东盟特别峰会,拜登出访韩日两国、正式推出“印太经济框架”等。对此合理解读是( )
A.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 美国成为地区对抗的受益者
C. 区域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格局 D. 冷战思维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美国将中国视为比俄更重要的对手”可知,乌克兰危机中美国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借题发挥,围堵封锁中国。这种冷战思维不利于国际关系健康发展,D项正确;“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美国并不一定能成为地区对抗的受益者,排除B项;美国外交动作和区域集团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 斯大林提出,工业化的资金来源要“靠自己”,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靠掠夺殖民地,收集“追加”的资本,靠战争向外国勒索赔款,靠奴役性的借外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采取这些办法,而只能靠自己国内的积累,靠节约。于是,苏联( )
A. 制定了新经济政策 B. 开始了农业集体化
C.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 投资兴建公共设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工业化的资金来源要‘靠自己’”“靠自己国内的积累,靠节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认为,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民必须要作出牺牲。农业集体化就是把农民的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为了给工业化提供原料和资金,苏联开始进行农业集体化,B项正确;列宁制定和实施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题干材料中的苏联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而非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排除C项;投资兴建公共设施的措施是罗斯福新政中“以工代赈”的措施的表现,与材料苏联工业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 “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这种18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看法,被下面哪一位著名科学家创立的伟大理论打破?。
A. 牛顿
B. 达尔文
C. 托尔斯泰
D. 爱因斯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生物是神创造,是一成不变的”属于神创论。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故选B。
5. “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大致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据此“第二阶段”的特点是( )
A. 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B. 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
C. 社会根本矛盾发生变化 D. 技术发明英国一枝独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可知,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发明是源于生产实践,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根本矛盾的变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一直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没有特别体现出技术发明英国一枝独秀,排除D项。故选B项。
6. 1916年11月,罗曼 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来,它—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材料中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
A.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B. 《凡尔赛和约》签订
C. 慕尼黑会议召开 D. 德军突袭波兰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的“1916年,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故材料中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萨拉热窝事件爆发。故A符合题意;《凡尔赛和约》签订是在1919年,故B不符合题意;慕尼黑会议召开是1938年,故C不符合题意;德军突袭波兰是二战爆发的标志。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7. 一位参加某国际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该代表所说的“纠缠不清”表现为( )
A. 德国拒绝赔偿 B. 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
C. 日本实力增强 D. 中国未能摆脱被帝国主义支配的局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19在巴黎召开的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B项正确;德国要支付大量的赔款给协约国,排除A项;日本实力增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巴黎和会的评价,未涉及中国的支配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8. 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里所指的“错误”是( )
A. 鼓励支持发展手工纺织业 B. 提出的要求未被当局采纳
C. 没有及时制止农民焚烧警察局 D. 没有明确提出运动的口号
【答案】C
【解析】
【详解】甘地主张采取“非暴力”的斗争手段,反对武装斗争。1922年2月4日,联合省的乔里乔拉村农民同镇压群众的警察发生冲突,放火烧死了21名警察,这与甘地的一贯主张相冲突。他所说的“错误”就是指他对此事的忏悔。C项正确;鼓励支持发展手工纺织业是其主张之一,不属于错误,排除A项;提出的要求未被当局采纳并不会影响到甘地的斗争,不会因此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因此也不属于错误的部分,排除B项;甘地有提出明确的口号,如“向食盐进军”等,排除D项。故选C项。
9. “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段材料说明: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①项错误,并非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条约,而是反对彻底的肢解德国,主张用德国抗衡法国;②项错误,英国政府是凡尔赛体系的重要推动力量,英法在凡尔赛体系中处于支配性的地位;③④正确,根据材料“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可以看出,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威胁,必将会使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故选D。
10. 如图为“罗斯福新政期间的部分措施”,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 )
时间 措施
1933 年 颁布《紧急银行法案》、调整《全国工业复兴法》、颁布《农业调整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
1934 年 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 30 亿美元纸币、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
1935 年 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成立工程进展署
A. 奉行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 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
C. 通过立法等手段干预经济 D. 遏制了法西斯势力扩张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颁布《紧急银行法案》、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颁布《农业调整法》”“《互惠贸易协定法》”可知,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各种历法等手段干预经济,C项正确;胡佛政府奉行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排除A项;缓和了国内社会矛盾,排除B项;遏制了法西斯势力扩张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不是表格措施反映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
11. 1942年1月,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什么文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
A. 《凡尔赛条约》 B. 《慕尼黑协定》 C. 《联合国宪章》 D. 《联合国家宣言》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中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中、美、苏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苏、英、美、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败法西斯国家的基础。故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掌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的标志。
12. 有学者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在20世纪40年代,德国在“拷打世界”过程中的转折点是(  )
A. 凡尔登战役 B. 莫斯科战役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柏林战役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40年代,德国在“拷打世界”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莫斯科战役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柏林战役德国战败投降。所以AB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首先是根据时间判断出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事件,由此排除A项,不定项不属于二战时期转折意义的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既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3.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战争都发生于20世纪 B. 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都是主要战场
C. 战争性质都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D. 德国在两次大战中都是战败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正义的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因此战争性质都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错误,符合题意,选择C项;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是1914年到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是1939年到1945年,都发生与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都是主要战场,德国在两次大战中都是战败国,这三项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把世界分为“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 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 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D. 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是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杜鲁门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B正确;AC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
15.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发表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新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 周恩来人格魅力 B.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 倡导“求同存异”的方针 D.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亚非国际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因此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倡导“求同存异”的方针,C项正确;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排除B项;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6. 201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30周年纪念日。这道“德国的伤疤”东德官方称之为“反法西斯防卫墙”,西柏林市政府则认为这是限制行动自由的“耻辱之墙”。同一面柏林墙却有不同的称谓,是因为( )
A. 美苏两国冷战对峙 B. 社会制度认可度的区别
C.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 雅尔塔体系遭到了破坏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产物,A项正确;社会制度认可度的区别,不是“柏林墙却有不同的称谓”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华约的建立,排除C项;柏林墙的修筑没有使雅尔塔体系遭到破坏,排除D项。故选A项。
17. 亚非国家首次在没有殖民列强参与下独立自主处理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规模国际会议是( )
A. 巴黎和会 B. 联合国大会 C. 万隆会议 D. 日内瓦会议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亚非国家首次在没有殖民列强参与下独立自主处理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规模国际会议是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C项正确;A项有殖民国家参与,排除A项;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的代表组成,每一会员国都有一个投票权,排除B项;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排除D项。故选C项。
18.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是( )
A. 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
B. 经济相对稳定、持续发展
C. 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
D. 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通过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美国、日本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等,这些国家经济都有快速的发展。选择答案B。
19. 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中国加入的最大贸易组织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的最大贸易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是亚太经合组织,是地区性的;选项B是欧盟,是欧洲地区的区域性组织;选项D是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组织,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0. 中东地区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东战争及巴以冲突,不仅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而且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导致中东地区局势复杂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争夺
②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
③宗教矛盾
④民族矛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东地区的矛盾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矛盾,涉及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再加上大国的介入,使中东问题更加复杂。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造成了南亚地区长期的动荡和不安,不符合中东地区局势复杂的主要原因,选项②可以排除;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1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刘祖熙、李建《俄国通史简编》,有改动
材料二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有改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敌对情绪”的。
(2)阅读材料二,指出“解放农奴”如何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俄国历史上分别进行了怎样的自救运动?结果有何不同?
【答案】(1)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
(2)解放农奴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廉价的劳动力,农民购买土地所交赎金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同时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国家统治。
(3)自救运动:中国——洋务运动;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结果: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解析】
【小问1详解】
理解:依据材料一信息“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小问2详解】
理解:依据材料二信息“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农奴”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廉价的劳动力,农民购买土地所交赎金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同时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国家统治。
【小问3详解】
自救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国为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洋务派进行了洋务运动;俄国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 1861年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结果不同: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2.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对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世纪90年代,日本已取得很大的成就:它实行了君主立宪制,旧的统治阶级的特权被大部分取消,新的工业建立起来,普遍的学校制度使年轻人准备在现代陆军和海军中谋取位置。
——摘编自[美]伊沛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突破。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经济危机。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之后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银行信誉获得恢复;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达到了减少盲目生产、规范工业生产的目的;《联邦紧急救济法》通过后,对缓解失业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颁布的《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了劳资矛盾;《社会保障法》则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了救济。
——摘编自《经济成长历程》
(1)根据材料一,结合具体史实,说明日本是通过怎样的努力,到19世纪90年代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的。
(2)材料二是对苏俄(联)哪一政策的评价?谈谈你对这项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突破”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并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答案】(1)通过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改革,在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采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最新技术等;
(2)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机制来发展社会主义;
(3)内容: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律,对工业生产进行调整;保障工人权益;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解析】
【小问1详解】
努力:根据材料“到19世纪90年代,日本已取得很大的成就:它实行了君主立宪制,旧的统治阶级的特权被大部分取消”并从政治和军事方面分析可知,实行君主立宪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根据材料“新的工业建立起来”可知,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根据材料“普遍的学校制度使年轻人准备在现代陆军和海军中谋取位置”可知,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小问2详解】
政策:根据材料“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并结合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相关内容可知新经济政策。理解:根据材料“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就是把……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突破”并结合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相关内容可知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
【小问3详解】
内容:根据材料“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之后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银行信誉获得恢复”可知,①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根据材料“《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达到了减少盲目生产、规范工业生产的目的”可知,②加强对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根据材料“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可知,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结合所学可知,④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根据材料“先后颁布的《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了劳资矛盾;《社会保障法》则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了救济”可知,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根据材料“《联邦紧急救济法》通过后,对缓解失业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可知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特点: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实质可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3 材料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在欧洲……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北美的英属殖民地人民……。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
材料二: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这两次工业革命中一系列新交通工具的发明,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立体交通的出现,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第三册》
材料三: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国际格局或趋势 史实
“A_________”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两极格局 1949年,美、英、法等12国成立“B_________”;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
C_________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材料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16日)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哪一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美的英属殖民地人民”在反抗英当局统治的过程中,建立了哪一国家?1787年宪法依据什么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汽车、火车、飞机出现的顺序从材料二中找出“立体交通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内A、B、C处填写完整引发当今世界局部冲突的重要根源是什么?
(4)材料四中,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中国提出了什么方案?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英国;美利坚合众国(美国);分权制衡;
(2)火车-汽车-飞机;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北约 C多极化趋势;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中国智慧大国担当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在欧洲……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1640年,其标志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议员们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革命开始。结束于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革命结束。英国革命揭开了欧洲和北美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是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反抗英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政治体制,并为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树立了榜样,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的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小问2详解】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森研制出第一台蒸汽机车,被称为“火车之父”。1886年德国人本茨制造第一辆汽车。1903年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发明世界第一架飞机。因此,正确顺序是火车-汽车-飞机。根据材料“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可知,“立体交通的出现”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及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大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国际政治关系体系。1949年4月4日,美国与加拿大和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成员: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共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表格内A、B、C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北约、多极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发当今世界局部冲突的重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小问4详解】
根据材料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可知,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这一方案的提出展现了中国智慧大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时局下的合理选择等等。2023-2024学年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教研联片历史第一次中考模拟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 19世纪,欧洲小学教育大规模发展,基础教育成为强迫性的公民义务。1870年到1900年,德国的文盲率从2%降低到0%,意大利的文盲率从59%降到33%。当时发展基础教育主要是为了( )
A. 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B. 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C. 培养国民的人权意识 D. 推动科学事业的进步
2. 美国将中国视为比俄罗斯更重要的对手,拜登政府2022年5月针对“印太”地区展开密集外交动作,包括举行美国-东盟特别峰会,拜登出访韩日两国、正式推出“印太经济框架”等。对此合理解读是( )
A.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 美国成为地区对抗的受益者
C. 区域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格局 D. 冷战思维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3. 斯大林提出,工业化的资金来源要“靠自己”,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靠掠夺殖民地,收集“追加”的资本,靠战争向外国勒索赔款,靠奴役性的借外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采取这些办法,而只能靠自己国内的积累,靠节约。于是,苏联( )
A. 制定了新经济政策 B. 开始了农业集体化
C.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 投资兴建公共设施
4. “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这种18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看法,被下面哪一位著名科学家创立的伟大理论打破?。
A. 牛顿
B. 达尔文
C 托尔斯泰
D. 爱因斯坦
5. “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大致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是在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阶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据此“第二阶段”的特点是( )
A. 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B. 科学理论推动技术发明
C. 社会根本矛盾发生变化 D. 技术发明英国一枝独秀
6. 1916年11月,罗曼 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来,它—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材料中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
A. 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B. 《凡尔赛和约》签订
C 慕尼黑会议召开 D. 德军突袭波兰
7. 一位参加某国际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该代表所说的“纠缠不清”表现为( )
A. 德国拒绝赔偿 B. 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
C. 日本实力增强 D. 中国未能摆脱被帝国主义支配局面
8. 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里所指的“错误”是( )
A. 鼓励支持发展手工纺织业 B. 提出的要求未被当局采纳
C. 没有及时制止农民焚烧警察局 D. 没有明确提出运动的口号
9. “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段材料说明: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10. 如图为“罗斯福新政期间的部分措施”,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 )
时间 措施
1933 年 颁布《紧急银行法案》、调整《全国工业复兴法》、颁布《农业调整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
1934 年 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 30 亿美元纸币、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
1935 年 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成立工程进展署
A. 奉行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 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
C. 通过立法等手段干预经济 D. 遏制了法西斯势力扩张
11. 1942年1月,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什么文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
A 《凡尔赛条约》 B. 《慕尼黑协定》 C. 《联合国宪章》 D. 《联合国家宣言》
12. 有学者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在20世纪40年代,德国在“拷打世界”过程中的转折点是(  )
A. 凡尔登战役 B. 莫斯科战役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柏林战役
13.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战争都发生于20世纪 B. 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都是主要战场
C. 战争性质都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D. 德国在两次大战中都是战败国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把世界分为“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 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C. 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D. 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15.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发表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新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 周恩来人格魅力 B.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 倡导“求同存异”的方针 D.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 201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30周年纪念日。这道“德国的伤疤”东德官方称之为“反法西斯防卫墙”,西柏林市政府则认为这是限制行动自由的“耻辱之墙”。同一面柏林墙却有不同的称谓,是因为( )
A. 美苏两国冷战对峙 B. 社会制度认可度的区别
C.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 雅尔塔体系遭到了破坏
17. 亚非国家首次在没有殖民列强参与下独立自主处理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规模国际会议是( )
A. 巴黎和会 B. 联合国大会 C. 万隆会议 D. 日内瓦会议
18.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是( )
A. 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
B. 经济相对稳定、持续发展
C. 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
D. 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19. 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徽标图案,中国加入的最大贸易组织是
A.
B.
C.
D.
20. 中东地区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东战争及巴以冲突,不仅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而且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导致中东地区局势复杂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争夺
②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
③宗教矛盾
④民族矛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1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刘祖熙、李建《俄国通史简编》,有改动
材料二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有改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敌对情绪”的。
(2)阅读材料二,指出“解放农奴”如何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俄国历史上分别进行了怎样的自救运动?结果有何不同?
22.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对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世纪90年代,日本已取得很大的成就:它实行了君主立宪制,旧的统治阶级的特权被大部分取消,新的工业建立起来,普遍的学校制度使年轻人准备在现代陆军和海军中谋取位置。
——摘编自[美]伊沛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突破。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经济危机。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之后全国3/4的银行重新开业,银行信誉获得恢复;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农业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达到了减少盲目生产、规范工业生产的目的;《联邦紧急救济法》通过后,对缓解失业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先后颁布的《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了劳资矛盾;《社会保障法》则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了救济。
——摘编自《经济成长历程》
(1)根据材料一,结合具体史实,说明日本是通过怎样的努力,到19世纪90年代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的。
(2)材料二是对苏俄(联)哪一政策的评价?谈谈你对这项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突破”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并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23. 材料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在欧洲……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北美的英属殖民地人民……。
——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
材料二: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这两次工业革命中一系列新交通工具的发明,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立体交通的出现,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范围,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第三册》
材料三: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国际格局或趋势 史实
“A_________”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两极格局 1949年,美、英、法等12国成立“B_________”;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
C_________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材料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16日)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哪一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美的英属殖民地人民”在反抗英当局统治的过程中,建立了哪一国家?1787年宪法依据什么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汽车、火车、飞机出现的顺序从材料二中找出“立体交通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内A、B、C处填写完整引发当今世界局部冲突的重要根源是什么?
(4)材料四中,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中国提出了什么方案?谈谈你的认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教研联片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