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含解析)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专练(江苏专版)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墨子·尚同》中说:“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进而选择贤者仁人为三公、诸侯国君、里长乡长等。于是“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天子)“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以治也”。由此可知,墨子 (  )
A.提倡原始直接民主
B.主张建立专制集权政体
C.认同儒家仁义观念
D.强调人才选拔的重要性
2.《左传》载,晋文公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大臣子犯以民未知义,(因)未安其居;民未知礼,未生其共(通“恭”)等理由谏阻。于是晋国采取了入务利民、作执秩以正其官等措施,数年后一战而霸。据此可知晋文公能够称霸是因为他 (  )
A.宣扬礼治,完善制度
B.崇尚儒学,伸张信义
C.以民为本,专务生产
D.善于纳谏,注重德教
3.战国时期,各家各派的学者在齐国稷下学宫,自由讲学,著书立说。作为稷下学者论文集的《管子》,属于道家黄老学派的著作。但其中的《任法》篇也说“法者,天下之至道也”“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这表明 (  )
A.道家奉行以法治国思想
B.齐国私人讲学风气兴盛
C.战国思想流派彼此融合
D.儒法学派受到民众推崇
4.战国时期的封君,大多徒有虚名。许多封君在封邑内既无统治权,又不能长期世袭;封君在封邑内必须奉行国家统一的法令,封君的封邑亦有被收回的可能。这反映出当时 (  )
A.君主至尊权威地位确立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C.社会变革进程逐渐加速
D.各国的变法比较彻底
5.下图为春秋时期主要国家的国君非正常死亡率与该国贵族势力强度的关系。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  )
A.分封制度得到了充分发展
B.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普遍确立
C.诸侯争霸让位于国内斗争
D.贵族势力发展加速政治转型
6.战国初期,中原诸夏视秦人为夷狄,战国晚期秦人的“夷狄”标签已经淡化甚至消失,秦与六国之间已经不存在夷夏之别,秦人已经完全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秦人的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  )
A.封建制度已经崩溃
B.民族认同感日益加强
C.政治局面动荡不安
D.华夷观念仍根深蒂固
7.班固在其著作中认为:诸子(百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方今……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据此可知班固 (  )
A.批评百家学说缺乏经济基础
B.澄清“百家争鸣”并非“百家”
C.站在奴隶主的立场评判百家
D.肯定“百家”思想的治国价值
8.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吾以救世也”。据此可知,郑国铸刑书 (  )
A.顺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之势
B.确立了法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C.冲击了西周时期的等级观念
D.缓和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
9.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
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0.战国时期,地方官每年年初要将自己管辖区域内的垦田、赋税、户口、仓储等数字写成文券上报国君,到年终持实际完成数字前去报核。如成绩不佳,君主即可当场将他收玺免职。材料可用于考证 (  )
A.户籍制度的严密 B.行政效率的提高
C.考核制度的形成 D.基层管理的加强
11.有学者指出:封土赐民之制,是春秋以来割据局面的基础。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后,“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这一转变 (  )
A.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B.逐渐动摇了世卿世禄制
C.防止了地方势力的勾结
D.巩固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12.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据此可知,中华文化 (  )
A.重视以人为本 B.崇尚天人合一
C.追求家国情怀 D.推崇自强不息
13.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下表体现了中华武术蕴含的独特魅力,由此可知中华武术 (  )
技击观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先制、性命双修
健身观 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
意境观 形意统合、形神兼备、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抱拳礼 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
A.浸润着传统文化理念
B.凸显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
C.根植于传统佛道思想
D.决定国人精神品格的形成
14.(2023·扬州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了一些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城市。各国统治者居住的都城逐渐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其规模早已超过了西周礼制规定的“王城方九里”的限制。这些商业城市不仅有贸易分工十分细致的市场,还“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由此可推知 (  )
A.宗法分封已经崩溃 B.农业获得重大发展
C.重农抑商遭到废除 D.政局稳定国富民强
15. (2023·扬州模拟)有学者认为,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材料表明 (  )
A.改革要将改革者素质放在首位
B.立足国情的改革有利于顺应潮流
C.秦国的商鞅变法改革最为彻底
D.商鞅得到统治者支持而变法成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30分。
16.(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的认识。
1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才是立国之基、强国之本
材料一 独秦(国)不然……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宋·洪迈)
  春秋以来尤唯贵戚世臣是赖,虽以罪诛,皆不绝世……列国独秦无世臣,而迭天下。(清·钟文烝)
材料二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战国·墨子)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战国·韩非)
(1)概括材料一中对秦国用人的不同见解,并指出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6分)
(2)指出材料二用人观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并说明秦国变法相关举措与这一变化的联系。(9分)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40分钟 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墨子·尚同》中说:“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进而选择贤者仁人为三公、诸侯国君、里长乡长等。于是“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天子)“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以治也”。由此可知,墨子 (  )
A.提倡原始直接民主
B.主张建立专制集权政体
C.认同儒家仁义观念
D.强调人才选拔的重要性
【解析】选D。根据材料“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可知,墨子强调人才选拔的重要性,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墨子提倡原始直接民主,排除A;材料体现不出主张建立专制集权政体,排除B;墨子是墨家代表人物,且材料没有提到仁义观念,排除C。
2.《左传》载,晋文公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大臣子犯以民未知义,(因)未安其居;民未知礼,未生其共(通“恭”)等理由谏阻。于是晋国采取了入务利民、作执秩以正其官等措施,数年后一战而霸。据此可知晋文公能够称霸是因为他 (  )
A.宣扬礼治,完善制度
B.崇尚儒学,伸张信义
C.以民为本,专务生产
D.善于纳谏,注重德教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晋文公听从子犯的建议,施行教化,让百姓知义、知礼,最后成为春秋霸主之一,D正确;礼治只是其中部分内容,且无法体现完善制度和崇尚儒学,排除A、B;材料没有涉及以民为本的信息,只是强调晋文公能够善于纳谏,注重德教,排除C。
3.战国时期,各家各派的学者在齐国稷下学宫,自由讲学,著书立说。作为稷下学者论文集的《管子》,属于道家黄老学派的著作。但其中的《任法》篇也说“法者,天下之至道也”“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这表明 (  )
A.道家奉行以法治国思想
B.齐国私人讲学风气兴盛
C.战国思想流派彼此融合
D.儒法学派受到民众推崇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管子》属于道家黄老学派的著作,但融入了法家学说,表明战国思想流派彼此融合,C正确;奉行以法治国思想的是法家,不是道家,排除A;材料表述的是道家学说兼采了法家思想,无法体现齐国私人讲学风气兴盛,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融合,未提及儒法学派受到民众推崇,排除D。
4.战国时期的封君,大多徒有虚名。许多封君在封邑内既无统治权,又不能长期世袭;封君在封邑内必须奉行国家统一的法令,封君的封邑亦有被收回的可能。这反映出当时 (  )
A.君主至尊权威地位确立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C.社会变革进程逐渐加速
D.各国的变法比较彻底
【解析】选B。根据“封君在封邑内必须奉行国家统一的法令,封君的封邑亦有被收回的可能”可得出战国时期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得到加强,使地方的封君逐步失去了权力与地位,B正确;“确立”说法错误,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社会变革进程加速,排除C;材料不能反映各国的变法比较彻底,排除D。
5.下图为春秋时期主要国家的国君非正常死亡率与该国贵族势力强度的关系。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  )
A.分封制度得到了充分发展
B.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普遍确立
C.诸侯争霸让位于国内斗争
D.贵族势力发展加速政治转型
【解析】选D。从图表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贵族势力越强的国家,国君非正常死亡率越高,尤其是晋国和齐国。贵族势力发展并强大,冲击了原有的宗法体制,加速了礼崩乐坏,因而加速了春秋战国之交的政治转型,D正确;春秋时期,分封制度逐渐崩溃,排除A;秦朝后,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普遍确立,排除B;C与史实不符,春秋时期的主要特征就是诸侯争霸,排除C。
6.战国初期,中原诸夏视秦人为夷狄,战国晚期秦人的“夷狄”标签已经淡化甚至消失,秦与六国之间已经不存在夷夏之别,秦人已经完全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秦人的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  )
A.封建制度已经崩溃
B.民族认同感日益加强
C.政治局面动荡不安
D.华夷观念仍根深蒂固
【解析】选B。根据材料“战国初期,中原诸夏视秦人为夷狄,战国晚期秦人的‘夷狄’标签已经淡化甚至消失”“秦人已经完全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反映了民族认同感日益加强,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封建制度已经崩溃,排除A;政治局面动荡不安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华夷观念仍根深蒂固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D。
7.班固在其著作中认为:诸子(百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方今……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据此可知班固 (  )
A.批评百家学说缺乏经济基础
B.澄清“百家争鸣”并非“百家”
C.站在奴隶主的立场评判百家
D.肯定“百家”思想的治国价值
【解析】选D。根据材料,班固认为诸子百家的主张虽然不同,但就像水与火,相互对立也彼此相通,如果能够修习六经中的方法,参考诸子百家的言论,舍弃短处取用长处,那就能通晓天下一切的道术了。 即班固认为诸子百家的思想各有其价值,应该兼采众长,结合起来使用,D正确;材料未提及经济基础,排除A;“九家”是班固对诸子百家中重要的九个流派的列举,且班固主要是评析诸子百家的思想,而非考证战国思想流派的数目,排除B;班固是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C。
8.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吾以救世也”。据此可知,郑国铸刑书 (  )
A.顺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之势
B.确立了法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C.冲击了西周时期的等级观念
D.缓和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
【解析】选A。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可知,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顺应了当时的乱世,A正确;法家在秦朝才成为主流思想,排除B;西周等级制度被冲击属于铸刑书的原因,C因果倒置,排除;郑国铸刑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并未起到缓和贵族与平民间矛盾的作用,排除D。
9.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
A.铁犁铧用灌钢法制成
B.中国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C.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D.铁犁牛耕已经成为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解析】选C。根据材料“战国铁犁铧,人们耕地时把它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省力易行”可知,铁农具已经在农业生产中使用,C正确;灌钢法是南北朝出现的,排除A;公元前15世纪小亚细亚赫梯人最早掌握冶铁技术,排除B;材料未涉及牛耕,排除D。
10.战国时期,地方官每年年初要将自己管辖区域内的垦田、赋税、户口、仓储等数字写成文券上报国君,到年终持实际完成数字前去报核。如成绩不佳,君主即可当场将他收玺免职。材料可用于考证 (  )
A.户籍制度的严密 B.行政效率的提高
C.考核制度的形成 D.基层管理的加强
【解析】选C。据题意可知,战国时期的君主可以根据地方官的政绩进行任免,这是对地方官员的考核,所以可以考证官员考核制度的形成,C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官员考核制度,和户籍制度、行政效率以及基层管理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B、D。
11.有学者指出:封土赐民之制,是春秋以来割据局面的基础。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后,“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这一转变 (  )
A.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B.逐渐动摇了世卿世禄制
C.防止了地方势力的勾结
D.巩固了西周的宗法制度
【解析】选B。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臣下无土地人民以为抗上之资,任之即官,去之即民”可知,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后,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官员的收入来自官俸,打破了原来的世卿世禄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正确;题干和小农经济的发展无关,A不符合题意,排除;“防止了地方势力的勾结”表述有误,与史实不符,排除C;谷禄官俸制度兴起削弱了西周的宗法制度,而不是巩固了西周的宗法制度,排除D。
12.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据此可知,中华文化 (  )
A.重视以人为本 B.崇尚天人合一
C.追求家国情怀 D.推崇自强不息
【解析】选B。“天有其时……夫是之谓能参”意思是天有时令变化,地有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作能与天地相配合,即崇尚天人合一(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故选B;重视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中心,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排除A;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对自己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排除C;自强不息指自己努力上进,永不懈怠,形容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排除D。
13.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下表体现了中华武术蕴含的独特魅力,由此可知中华武术 (  )
技击观 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先制、性命双修
健身观 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
意境观 形意统合、形神兼备、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抱拳礼 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
A.浸润着传统文化理念
B.凸显礼仪教化与伦理秩序
C.根植于传统佛道思想
D.决定国人精神品格的形成
【解析】选A。根据表格内容中“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可知中华武术蕴含传统道家思想,根据“内养性情”“天人合一”“崇德”可知中华武术蕴含传统儒家思想,由此可知中华武术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故选A;中华武术的“抱拳礼”能够体现礼仪教化,但是在表格中并没有相关“伦理秩序”的内容,排除B;表格内容体现出中华武术蕴含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理念,并没有涉及佛教思想,排除C;中华武术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如“以柔克刚”“内外兼修”“物我两忘”“崇德”等,对国人精神品格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但是它并不能起“决定”作用,排除D。
14.(2023·扬州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了一些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城市。各国统治者居住的都城逐渐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其规模早已超过了西周礼制规定的“王城方九里”的限制。这些商业城市不仅有贸易分工十分细致的市场,还“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由此可推知 (  )
A.宗法分封已经崩溃 B.农业获得重大发展
C.重农抑商遭到废除 D.政局稳定国富民强
【解析】选B。题干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之一是城市规模变大、数量变多,商业功能突出,由此可推知当时农业获得重大发展,为商业发展和经济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B正确;材料只涉及商业发展,没有体现宗法分封制,排除A;C无从得知,排除C;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排除D。
15. (2023·扬州模拟)有学者认为,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材料表明 (  )
A.改革要将改革者素质放在首位
B.立足国情的改革有利于顺应潮流
C.秦国的商鞅变法改革最为彻底
D.商鞅得到统治者支持而变法成功
【解析】选B。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立足国情的改革有利于顺应潮流而取得成功,B正确;材料主旨是改革应立足国情,而不是强调改革者的素质,且A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主旨是改革应立足国情,而不是强调商鞅变法改革最为彻底、商鞅得到统治者支持,C、D虽符合史实,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30分。
16.(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的认识。
答案: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进步、商业日益活跃、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并涌现出一大批中心城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引起阶级关系的变化。
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诸侯国相继进行了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变法措施全面,围绕废除旧土地制度(废除井田制),鼓励小农经济发展;选贤任能,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加强对地方管理(或实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体制等方面进行。各国的变法打击了贵族特权,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推动了社会转型。
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变法成为潮流;各国通过变法,促进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二者共同推动了社会转型。(15分)
【解析】根据图片材料可知,这是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结合所学知识,首先从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的关系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各国为了富国强兵,进行兼并战争而变法;然后通过变法,各国建立新的政治制度,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最后总结,二者共同推动了社会转型。
1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才是立国之基、强国之本
材料一 独秦(国)不然……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宋·洪迈)
  春秋以来尤唯贵戚世臣是赖,虽以罪诛,皆不绝世……列国独秦无世臣,而迭天下。(清·钟文烝)
材料二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战国·墨子)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战国·韩非)
(1)概括材料一中对秦国用人的不同见解,并指出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6分)
答案:(1)见解:用人不疑;不论出身。
目的:实现天下统一大业。(6分)
【解析】第(1)题见解:根据材料“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可知为用人不疑;根据材料“列国独秦无世臣,而迭天下”可知不论出身。目的:结合秦统一六国的史实可知,目的是实现天下统一大业。
(2)指出材料二用人观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并说明秦国变法相关举措与这一变化的联系。(9分)
答案:(2)变化:社会下层人士的政治地位向上流动(或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联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秦国商鞅变法的发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采取“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举措,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或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社会转型。(9分)
【解析】第(2)题变化:根据材料“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可知由重用贵戚世臣到任用有才能的人,反映了社会下层人士的政治地位向上流动。联系:依据马克思主义史观进行分析。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秦国商鞅变法的发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采取“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举措,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或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社会转型。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含解析)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专练(江苏专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