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30分钟 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737年,唐朝规定每年诸州贡士人数上州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北方除陇右、河东两道的下州比例较高外,其余各道下州占比均低于20%;而南方除江南东、西两道,其余各道的下州占比均大于50%,黔中、岭南的下州比例达90%。由此推知,当时 ( )
A.科举取士存在地域差异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社会门第观念受到冲击
D.行政区域划分存在弊端
【解析】选A。据材料“每年诸州贡士人数上州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北方除陇右、河东两道的下州比例较高外,其余各道下州占比均低于20%;而南方除江南东、西两道,其余各道的下州占比均大于50%,黔中、岭南的下州比例达90%”可知,唐代737年科举取士规定按照州的大小、人数多少确定科举取士人数,而南北州的大小占比不同,南方小州较多,北方大州较多,这样一来科举取士的士人数量也会出现地域性差异,故选A;尽管科举取士加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但是材料只涉及了录取人数的地域分配,没有涉及诸如下层平民可以跻身官场这样的阶层流动的信息,无法得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排除B;科举取士使社会门第观念受到了冲击,但是材料只涉及了录取人数的地域分配,无法得出社会门第观念受到冲击,排除C;材料“每年诸州贡士人数上州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只涉及了录取人数的地域分配,并不能说明行政区域划分存在弊端,唐代上、中、下州的划分主要依据人口多少而定,这也是衡量州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排除D。
2.唐初承袭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从太宗起,分天下为十道,玄宗时再细分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以监察州县。后来采访使演变为观察使,形成介于中央与州郡之间的一级行政机构。以观察使为中心的地方行政系统的形成 ( )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C.完善了国家监察管理制度
D.削弱了中枢机关的权力
【解析】选A。唐朝以观察使为中心的地方行政系统的形成,体现了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是中央对地方州县加强管理的表现,A正确、D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不能说明君主专制的加强,排除B;地方行政系统的调整不是监察体系的完善,排除C。
3.(2023·苏州模拟)唐朝宰相薛元超以门荫入仕,感叹“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诗人章孝标中进士后,作诗抒怀:“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由此可知,唐朝科举 ( )
A.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B.通过进士科考试即可任官
C.注重诗赋等个人文学才能
D.进士出身的官员声望较高
【解析】选D。“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说明唐朝宰相薛元超门荫入仕,以没能参加进士科考试而遗憾;“及第全胜十政官”说明进士及第比做十政官更为荣耀,即唐代进士出身的官员声望较高,故选D;没有与其他官员选拔途径比较,无法得出“主要”的结论,排除A;唐代进士及第之后,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必须再通过吏部的严格考核,合格者才能入仕做官,排除B;材料信息不涉及进士科考试内容,不能得出“注重诗赋等个人文学才能”的结论,排除C。
4.自隋朝为了加强对尚书令的牵制,启用皇帝最为信任之人,其任命就多了份特殊性。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位,因为他曾任尚书令一职,“其后人臣莫敢当”,久而久之尚书令演变成一个荣誉的职衔,于是尚书仆射成为了实际上的尚书省长官。公元662年,唐高宗下令废除尚书令一职。这一现象 ( )
A.维护了君主专制 B.制衡内朝势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维护国家统一
【解析】选A。据材料“久而久之尚书令演变成一个荣誉的职衔,于是尚书仆射成为了实际上的尚书省长官。公元662年,唐高宗下令废除尚书令一职”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尚书令曾拥有较大权力,废除尚书令是中枢行政权力的调整,因与天子有关联而不敢逾越,是皇权强化的表现,故选A;唐朝时期内朝官逐渐发展为外朝官,尚书令属于内朝官,因李世民担任过尚书令,为避讳对于天子权力的逾越而撤除这一职位,没有明确对于内朝官具体的牵制情况,排除B;材料仅涉及中央内部中枢权力的变化,没有明确中央对于地方的具体管理措施,也没有明确对于民族及边疆等地方管理的具体措施,排除C、D。
5.在唐朝时,有着对弹劾的限制程序“关白”和“进状”,唐肃宗曾一度废除这些程序,御史一旦发现官员违法失职,可直接实施弹劾,无需“关白”和“进状”。唐肃宗此举
( )
A.易导致监察权力的滥用
B.助推了监察与行政分立
C.扭转了监察权弱的局面
D.提升了官员的从政能力
【解析】选A。据材料“唐肃宗曾一度废除这些程序,御史一旦发现官员违法失职,可直接实施弹劾”可知,唐肃宗取消了对官员弹劾的相关限制程序,这使监察机构的弹劾变得随意,束缚减少,没有太大的风险,易导致监察权力的滥用,故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肃宗此举并没有使得监察与行政分立,排除B;“扭转了监察权弱的局面”需要与以前监察权力的大小进行对比,材料只是讲唐肃宗此举易导致监察权力的滥用,排除C;官员违法失职与官员的素质有关,唐肃宗此举并不能提升官员的从政能力,排除D。
6.唐初,三省宰相几乎都是兼职,一般是“午前决朝政,午后决省事”,且每天上午政事堂宰相办公会议结束后,皇帝都要“出内厨食以赐宰相,馔可食十数人”,以慰劳忙碌了一上午的宰相们,从而形成了宰相会食(类似工作午餐)之制。据此推断,宰相“会食”制 ( )
A.旨在提高宰相办公效率
B.利于协调三省宰相关系
C.强化了君主对宰相控制
D.便于皇帝诏令顺利执行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三省宰相在处理朝政时可能会在某些问题上意见不一,通过“会食”,改善宰相们因工作上持不同意见造成的僵化关系,有利于协调三省宰相关系,故选B;政事堂宰相办公会议有利于提高宰相办公效率,而宰相“会食”属于下班时间,与办公效率无关,排除A;宰相“会食”制是皇帝慰劳宰相,而不是控制,排除C;宰相会食仅仅属于工作午餐,不会对皇帝诏令的执行造成影响,排除D。
7.唐代前期,门下省给事中的封驳主要针对官员上奏的文书。唐代中后期,尽管还保留了门下省对上、下行文书的审核之职,但其对上行文书的驳正逐渐减少,对制敕文书的封还成为其最主要的职能。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 )
A.门下省的职权重心发生转移
B.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
C.中央权力制衡机制趋于完善
D.中央集权体制受到挑战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唐代中后期,门下省对上行文书的驳正减少,对制敕文书的封还成为其主要职能,说明门下省职权重心发生转移,更加侧重针对皇帝的方面,故选A;门下省对制敕文书的封还成为其主要职能说明门下省对皇权的限制加强,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门下省职权重心的变化,并未提及制衡机制,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层面,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
8.唐律中规定,对官吏不依国家税法,“擅有所征敛”,要以“坐赃”或“枉法”论处。此外,对官吏在财政支出中的拖延行为也有“一日笞五十,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一年”的惩处规定。这表明唐律 ( )
A.旨在保护小农经济的良性发展
B.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C.杜绝了财政收支中的违法乱纪
D.重视对官员行为的规范治理
【解析】选D。据材料“擅有所征敛……对官吏在财政支出中的拖延行为”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官吏若不依国家税法或在财政支出中有拖延行为会依法得到惩处,这对于官员行为具有一定的威慑性,有利于规范官员的行为,故选D;材料仅涉及对官吏管理过程中有关行政过程延误的刑罚处罚,没有明确对于农业生产过程不足而进行的处罚规定,排除A;材料仅涉及对于官员的行政处罚规定,没有明确政府机构的具体执行情况,排除B;对于官员的行政处罚及监管有利于规范官员行为,但“杜绝”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
9.《唐律疏议》将“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其与儒家典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
《礼记》:“悼与耄(幼童和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 《唐律疏议》:“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 不加刑。”
《孝经》:“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唐律疏议》:“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徒刑, 流放);告(发)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
由此可以看出 ( )
A.唐朝以严刑峻法治国以保证惩戒效果
B.唐朝鼓励亲属间相互告发以维护治安
C.唐律将儒家思想与法律内容密切结合
D.《唐律疏议》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总结
【解析】选C。据材料“悼与耄(幼童和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徒刑, 流放);告(发)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等可知,唐朝的律法中体现了儒家的礼义孝等内容,这说明唐律将儒家思想与法律内容密切结合起来,故选C;据材料“悼与耄(幼童和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可知,材料强调以礼入法,而非严刑峻法,排除A;据材料“告(发)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可知,唐朝禁止晚辈告发前辈,排除B;虽然材料中有“礼”的成分,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律疏议》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而非古代礼仪制度的总结,排除D。
10.唐初推行的“籍帐”制度,包括“手实”“计帐”和“户籍”三部分。“手实”是唐代民户以户主的名义按期向政府申报户口、土地等情况的文书;基层官员根据手实的内容汇总成计帐,将手实和计帐逐级上报,最后上报至户部。唐推行这一制度意在
( )
A.保证政府的赋役征发
B.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核
C.限制阶层之间的流动
D.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解析】选A。据材料“‘籍帐’制度……民户……向政府申报……基层官员……上报至户部”可知,“籍帐”制度通过逐级上报的形式进行户籍管理,户籍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征发赋役,故选A;据材料“基层官员根据手实的内容汇总成计帐,将手实和计帐逐级上报,最后上报至户部”可知,这是基层官员履行在户籍管理中向中央汇报的工作职责,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与主旨不符,排除B;据所学可知,限制阶层之间的流动是为了保障统治阶级中特权阶层的利益,据材料“民户以户主的名义按期向政府申报户口、土地等情况”可知,这一制度只是对基层的治理,不能说明固化民户的阶层,排除C;据材料“民户……向政府申报……基层官员……上报至户部”可知,层层申报加强了对民户的控制,抑制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这一结论错误,排除D。
11.隋朝不仅实行“大索貌阅”法,即依据年龄和体态相貌核查户口,还实施了“输籍之法”,以划分户等及制定纳税标准。这些做法 ( )
A.旨在控制人口并稳定财政
B.加剧了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
C.阻碍了小农经济有序发展
D.反映了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隋朝实行大索貌阅进行人口核查,同时按照户等制定纳税标准,这些措施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人口来稳定财政收入,故选A;隋朝的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有利于加强户口控制从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可以缓和土地兼并,排除B;这些措施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排除C;输籍定样是按照户等制定纳税标准,并不是重大变革,排除D。
12.从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唐前期的户籍残卷来看,唐代的户籍首先详细记录户主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身份;然后就是各类土地的数量、应授田数、已授田数。并且户籍管理十分严格,对于不觉脱漏(户口)者,轻则笞四十,重则徒三年,这表明唐朝前期的户籍制度 ( )
A.反映出国家赋税制度的实际需要
B.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以普遍推广
C.持久性地维护了封建小农经济
D.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地方治理体系
【解析】选A。由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户籍制度服务于国家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故A正确;B“普遍”无法得出;唐朝中期之后,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小农经济逐步退化,因此C排除;材料与地方治理体系无关,排除D。
13.考课是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一种。唐代官员的考课等级共分九等,获得中上以上等级者,每进一等,加禄一季;获得中中者,保持本禄不变;中下以下等,每退一等,减禄一季。据此可知,唐代的考课制度 ( )
A.是科举制度发展的产物
B.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
C.保证了政治局面的稳定
D.有利于国家吏治的改善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唐代官员能否升迁与考课成绩关系密切,这就促使官员不得不做好本职工作,不敢稍有松懈,这有利于国家吏治的改善,故D正确。
14.唐代的彭州建德草市,贸易繁盛,“商旅辇货至者数万”,“百货咸集,蠢类莫遗。旗亭旅舍,翼张鳞次。榆杨相接,桑麻渐繁”。于是,“又置一镇,抽武士三十人而御之。亦立廨署,早暮巡警”。这表明当地 ( )
A.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B.社会治安趋于恶化
C.长途贸易占据主流
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解析】选A。材料中的建德草市商贸繁荣,凸显了经济功能,地位日益重要,于是设置具有治安功能的镇。这表明当地在经济和治安层面的治理能力有所提升,故答案选A。设置治安机构,不能说治安趋于恶化,排除B。材料没有强调长途贸易和短途贸易的比较,排除C。此地仍是由草市发展而来的早期市镇,材料具有文学夸张的特征,用“高度发达”一词来形容不当,排除D。
15.“任土作贡”(依据土地具体情况,制定贡赋的品种和数量)现象古已有之,汉代形成制度。唐代法律明文严格规定土贡征收数量、种类、时间及运输、库存、支用;唐后期地方官员间馈赠礼物中有许多当地土贡物产,土贡流动距离近至同一州、同一道,远至跨州连郡。唐后期这一现象 ( )
A.促进了均田制、租庸调制瓦解
B.为地方割据奠定了经济基础
C.表明了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
D.说明政府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原本唐代法律严格规定的土贡要求到了唐后期地方官已经作为礼物进行馈赠,说明唐代法律不被地方官遵循,意味着中央集权遭到削弱,故选C;土贡作为贡赋制度,在生产力落后、商业不发达的时代是合理的,但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这种实物贡赋会逐渐被货币租税取代,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瓦解是土地兼并带来的,而不是贡赋制度破坏导致的,排除A;土贡制度的瓦解破坏了中央权威,但地方的经济实力并没有因此而增强,排除B;土贡制度遭到破坏说明中央权威下降,但中央权威跟政府的财政状况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题,共15分。
16.(15分)(2023·南京调研)赋税是国家凭据政治权力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和调控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承隋制,前期赋役实行租庸调。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它以民户授田为基础和前提。为确保租庸调的顺利实施,政府规定每户编造手实,再根据手实编成户籍;按每户丁男、中男数均田、定赋役。手实、户籍、均田、租庸调之间互为依据,便于监督管理,有效地组织赋役征调。国家职能有效实施,政权稳固,治理秩序良好。天宝十四年开始的“安史之乱”是唐朝财政制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安史之乱后,中原经济残破,土地兼并严重,农户大半逃亡,管理乏力,国库空虚但支出不减;征调不已。赋役失衡,农民负担严重。两税法是针对以上诸多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征税范围、税负相对公平,当然更主要是满足中央政府的财力需求,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稳定。
——摘编自朱红琼
《唐朝财政制度演变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影响》
(1)据材料,概括唐政府利用租庸调制进行调控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评价其历史作用。(7分)
答案:(1)措施:编造手实、户籍;按人丁分田定税;加强政府监管。
作用:保证农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稳固政权。(7分)
【解析】第(1)题第一问措施,据材料“政府规定每户编造手实,再根据手实编成户籍”可得编造手实、户籍;据材料“按每户丁男、中男数均田、定赋役”可得按人丁分田定税;据材料“手实、户籍、均田、租庸调之间互为依据,便于监督管理,有效地组织赋役征调”可得加强政府监管。第二问作用,结合所学可知,唐政府利用租庸调制保证农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稳固政权。
(2)据材料,说明唐代赋税征收依据的变化,阐释其原因及从中获得的认识。(8分)
答案:(2)变化: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为主。
原因:安史之乱后人口流亡;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财政困难,税负不公;社会矛盾尖锐。
认识:封建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赋税制度的制定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8分)
【解析】第(2)题第一问变化,结合材料“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及所学知识可知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为主。第二问原因,据材料“安史之乱后,中原经济残破,土地兼并严重,农户大半逃亡,管理乏力,国库空虚但支出不减”可知安史之乱后人口流亡;据材料“征调不已”可知均田制遭到破坏;据材料“赋役失衡,农民负担严重”可知政府财政困难、税负不公,社会矛盾尖锐。第三问认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赋税制度的制定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七 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737年,唐朝规定每年诸州贡士人数上州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北方除陇右、河东两道的下州比例较高外,其余各道下州占比均低于20%;而南方除江南东、西两道,其余各道的下州占比均大于50%,黔中、岭南的下州比例达90%。由此推知,当时 ( )
A.科举取士存在地域差异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社会门第观念受到冲击
D.行政区域划分存在弊端
2.唐初承袭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从太宗起,分天下为十道,玄宗时再细分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以监察州县。后来采访使演变为观察使,形成介于中央与州郡之间的一级行政机构。以观察使为中心的地方行政系统的形成 ( )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C.完善了国家监察管理制度
D.削弱了中枢机关的权力
3.(2023·苏州模拟)唐朝宰相薛元超以门荫入仕,感叹“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诗人章孝标中进士后,作诗抒怀:“及第全胜十政官,金鞍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由此可知,唐朝科举 ( )
A.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B.通过进士科考试即可任官
C.注重诗赋等个人文学才能
D.进士出身的官员声望较高
4.自隋朝为了加强对尚书令的牵制,启用皇帝最为信任之人,其任命就多了份特殊性。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位,因为他曾任尚书令一职,“其后人臣莫敢当”,久而久之尚书令演变成一个荣誉的职衔,于是尚书仆射成为了实际上的尚书省长官。公元662年,唐高宗下令废除尚书令一职。这一现象 ( )
A.维护了君主专制 B.制衡内朝势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维护国家统一
5.在唐朝时,有着对弹劾的限制程序“关白”和“进状”,唐肃宗曾一度废除这些程序,御史一旦发现官员违法失职,可直接实施弹劾,无需“关白”和“进状”。唐肃宗此举
( )
A.易导致监察权力的滥用
B.助推了监察与行政分立
C.扭转了监察权弱的局面
D.提升了官员的从政能力
6.唐初,三省宰相几乎都是兼职,一般是“午前决朝政,午后决省事”,且每天上午政事堂宰相办公会议结束后,皇帝都要“出内厨食以赐宰相,馔可食十数人”,以慰劳忙碌了一上午的宰相们,从而形成了宰相会食(类似工作午餐)之制。据此推断,宰相“会食”制 ( )
A.旨在提高宰相办公效率
B.利于协调三省宰相关系
C.强化了君主对宰相控制
D.便于皇帝诏令顺利执行
7.唐代前期,门下省给事中的封驳主要针对官员上奏的文书。唐代中后期,尽管还保留了门下省对上、下行文书的审核之职,但其对上行文书的驳正逐渐减少,对制敕文书的封还成为其最主要的职能。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 )
A.门下省的职权重心发生转移
B.君主专制制度得到加强
C.中央权力制衡机制趋于完善
D.中央集权体制受到挑战
8.唐律中规定,对官吏不依国家税法,“擅有所征敛”,要以“坐赃”或“枉法”论处。此外,对官吏在财政支出中的拖延行为也有“一日笞五十,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一年”的惩处规定。这表明唐律 ( )
A.旨在保护小农经济的良性发展
B.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C.杜绝了财政收支中的违法乱纪
D.重视对官员行为的规范治理
9.《唐律疏议》将“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其与儒家典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
《礼记》:“悼与耄(幼童和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 《唐律疏议》:“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 不加刑。”
《孝经》:“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唐律疏议》:“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徒刑, 流放);告(发)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
由此可以看出 ( )
A.唐朝以严刑峻法治国以保证惩戒效果
B.唐朝鼓励亲属间相互告发以维护治安
C.唐律将儒家思想与法律内容密切结合
D.《唐律疏议》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总结
10.唐初推行的“籍帐”制度,包括“手实”“计帐”和“户籍”三部分。“手实”是唐代民户以户主的名义按期向政府申报户口、土地等情况的文书;基层官员根据手实的内容汇总成计帐,将手实和计帐逐级上报,最后上报至户部。唐推行这一制度意在
( )
A.保证政府的赋役征发
B.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核
C.限制阶层之间的流动
D.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1.隋朝不仅实行“大索貌阅”法,即依据年龄和体态相貌核查户口,还实施了“输籍之法”,以划分户等及制定纳税标准。这些做法 ( )
A.旨在控制人口并稳定财政
B.加剧了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
C.阻碍了小农经济有序发展
D.反映了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
12.从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唐前期的户籍残卷来看,唐代的户籍首先详细记录户主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身份;然后就是各类土地的数量、应授田数、已授田数。并且户籍管理十分严格,对于不觉脱漏(户口)者,轻则笞四十,重则徒三年,这表明唐朝前期的户籍制度 ( )
A.反映出国家赋税制度的实际需要
B.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以普遍推广
C.持久性地维护了封建小农经济
D.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地方治理体系
13.考课是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一种。唐代官员的考课等级共分九等,获得中上以上等级者,每进一等,加禄一季;获得中中者,保持本禄不变;中下以下等,每退一等,减禄一季。据此可知,唐代的考课制度 ( )
A.是科举制度发展的产物
B.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
C.保证了政治局面的稳定
D.有利于国家吏治的改善
14.唐代的彭州建德草市,贸易繁盛,“商旅辇货至者数万”,“百货咸集,蠢类莫遗。旗亭旅舍,翼张鳞次。榆杨相接,桑麻渐繁”。于是,“又置一镇,抽武士三十人而御之。亦立廨署,早暮巡警”。这表明当地 ( )
A.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B.社会治安趋于恶化
C.长途贸易占据主流
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15.“任土作贡”(依据土地具体情况,制定贡赋的品种和数量)现象古已有之,汉代形成制度。唐代法律明文严格规定土贡征收数量、种类、时间及运输、库存、支用;唐后期地方官员间馈赠礼物中有许多当地土贡物产,土贡流动距离近至同一州、同一道,远至跨州连郡。唐后期这一现象 ( )
A.促进了均田制、租庸调制瓦解
B.为地方割据奠定了经济基础
C.表明了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
D.说明政府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题,共15分。
16.(15分)(2023·南京调研)赋税是国家凭据政治权力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和调控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承隋制,前期赋役实行租庸调。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它以民户授田为基础和前提。为确保租庸调的顺利实施,政府规定每户编造手实,再根据手实编成户籍;按每户丁男、中男数均田、定赋役。手实、户籍、均田、租庸调之间互为依据,便于监督管理,有效地组织赋役征调。国家职能有效实施,政权稳固,治理秩序良好。天宝十四年开始的“安史之乱”是唐朝财政制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安史之乱后,中原经济残破,土地兼并严重,农户大半逃亡,管理乏力,国库空虚但支出不减;征调不已。赋役失衡,农民负担严重。两税法是针对以上诸多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征税范围、税负相对公平,当然更主要是满足中央政府的财力需求,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稳定。
——摘编自朱红琼
《唐朝财政制度演变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影响》
(1)据材料,概括唐政府利用租庸调制进行调控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评价其历史作用。(7分)
(2)据材料,说明唐代赋税征收依据的变化,阐释其原因及从中获得的认识。(8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七 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含解析)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课时专练(江苏专版)